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我们在引进、吸收旱育稀植技术的基础上,与当地农艺相结合,总结当地水稻旱育稀植保优高产栽培技术.经三个阶段探索、积累,基本形成了以水稻高产群体质量理论为指导,以旱育秧和抛秧为两大支柱,种子、植保、土壤和其他措施为配套的水稻优质、高产、高效栽培体系.  相似文献   

2.
该项技术是在以旱育稀植为主体的水稻优质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的基础上,应用有害生物综合防治(IPM)技术,并进行良种、施肥、灌溉等方面的技术配套,形成的优质无公害水稻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体系.其主要栽培技术措施如下:  相似文献   

3.
水稻旱育稀植是采用旱育秧的方法培育秧苗,扩行减苗栽植,配套高产栽培的一项耕作技术,其重点是旱育秧及稀植。其主要目标是创造接近旱田条件的育秧环境。该项技术具有省工、省时、省水、高产、低投入、高产出等优点。文章从主要环节介绍了水稻旱育稀植高产栽培技术,以供参考,为大面积推广该项技术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水稻旱育稀植的操作规程、技术要点、苗床管理及大田稀植配套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5.
根据水稻品种长选14特征特性,提出高产优质配套栽培技术。对旱育稀植、配方施肥、科学灌溉、及时防治病虫草害等高产优质栽培技术进行探讨,以期更好地发挥品种的增产潜力。  相似文献   

6.
北方水稻种植中,受当地温度影响导致水稻高产增收难度较大。为了提高水稻秧苗质量、提高产量,可采取旱育稀植栽培技术进行施工。文章针对旱育稀植技术的重要性、栽培技术及秧田管理技术等进行了探讨,旨在为水稻栽植工作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7.
水稻旱育稀植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水稻育秧的方式也在逐渐的发生着转变。水稻旱育稀植栽培技术是提高水稻增产增收的重要手段。主要从苗床的准备、整地作畦、播种、苗期管理、综合的病虫害防治、适期收获等方面介绍了水稻旱育稀植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8.
北方水稻种植中,受当地温度影响导致水稻高产增收难度较大。为了提高水稻秧苗质量、提高产量,可采取旱育稀植栽培技术进行施工。文章针对旱育稀植技术的重要性、栽培技术及秧田管理技术等进行了探讨,旨在为水稻栽植工作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9.
《农技服务》2016,(7):38-39
为切实解决水稻传统耕作方式产量低、效益差、全镇农民增产增收的问题,根据各级各部门为"三农"服务的相关精神和要求,我镇通过不断推广以杂交水稻良种和水稻旱育稀植栽培技术为核心,配套应用抛秧栽培技术、平衡施肥技术和病虫草鼠害综合防治技术的水稻综合增产技术,使得水稻增产10%以上,促进了农民的增产增收。  相似文献   

10.
通过多点、多因素试验、研究,对"水稻旱育稀植技术"进行改进和完善,形成了"沙区水稻旱育稀植高产栽培技术".通过在水稻生产上应用,取得了显著的增产、增收效果.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水稻旱育稀植的操作堆积、技术要点,苗床管理及大田稀植配套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2.
从整地做床、播种、苗期管理、大田管理、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收获等方面介绍水稻旱育稀植高产栽培技术,以供水稻栽培参考。  相似文献   

13.
张凤梅 《农业与技术》2006,26(2):118-119
采用水稻大棚旱育稀植综合配套栽培技术,选中晚熟优质品种,通过合理稀植培育形成健壮个体为基础的高产群体,以促进穗大粒多和增加粒重,提高水稻产量。  相似文献   

14.
水稻旱育稀植栽培技术,是一项以培育适龄壮秧、稀植浅栽和合理运筹肥水为主要内容的综合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5.
从苗床准备、整地作畦、播种、苗期管理、大田管理、综合防治病虫草害、适期收获等方面介绍水稻旱育稀植高产栽培技术,从而为水稻种植户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水稻旱育稀植高产栽培技术,包括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苗床准备、培育壮秧、整地移栽、水肥管理、病虫草害防治、适时收获等内容,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水稻旱育稀植高产栽培技术包括:选择优良品种、旱育壮秧、早插稀植、足肥浅灌等。  相似文献   

18.
陆琳 《云南农业》2006,(6):38-38
工厂化生产是都市农业和绿色食品发展的要求水稻是昆明市农业生产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九五”期间旱育稀植技术作为一项先进、实用、高效的水稻生产技术在昆明市已得到广泛推广应用。随着水稻轻型栽培技术的不断深化,水稻旱育稀植技术已向抛秧、摆秧发展,但我市对抛秧这项革命  相似文献   

19.
我省属寒地稻作区,水稻生产常常受到早春温度低、回暖慢及倒春寒等不利因素的制约,水稻生产安全系数低,而且由于生育日数有限,一些优质中晚熟水稻品种得不到大面积推广,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质量效益农业的发展。水稻大中棚钵体旱育苗综合配套栽培技术有效解决了这一矛盾,它是综合现代水稻栽培理论与高产栽培技术的新体系,是我省水稻综合配套栽培技术的新发展和新突破,是继水稻旱育稀植技术推广以来的又一次技术跨越,也是实现我省水稻再高产的一项突破性技术措施。此项技术是以应用中早熟优质品种,稀播旱育壮秧,通过合理超稀植培育并形成以健壮个体为基础的高产群体,以促进穗大粒多和增加粒重,进一步提高水稻产量的新型水稻栽培技术体系。其技术优点有以下几方面:[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水稀旱育稀植栽培技术,自90年代研究推广应用以来,收到了很大的增产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还具有省秧田、省种子、省水、省肥、省工等优点。许多地区,建立了适合本地区的水稻旱育稀植栽培技术的新体系。我们在改进创新和完善配套方面,进行过一些研究。认为水稻旱育稀植,宽窄行栽培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