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 毫秒
1.
2004年春季东海区渔业资源状况初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2000~2004年春季东海渔业资源监测调查的资料,初步分析了2004年春季东海渔业资源的状况。结果表明,2004年春季监测海域的种类组成以带鱼、小黄鱼、黄鲫、银鲳等为主,其比例呈现下降的趋势。所有种类的平均渔获率与2003年同期相比一下降了27.9%,为2000年以来最低。带鱼、小黄鱼、黄鲫等种类的渔获率也大幅下降。甲壳类、头足类的渔获率则有明显的上升。但从总体上来说,2004年春季的渔业资源状况为近来较差的一年。  相似文献   

2.
东海区主要渔业资源利用状况的分析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4  
本文根据东海区渔业资源调查和区划、东海大陆架生物资源与环境和全国渔业统计年鉴等资料,统计1956~2002年东海区捕捞品种中经济价值较高、在渔业中占重要地位的11个种类的产量,并利用数理统计学上的主成分分析方法,分析研究了东海区11个主要捕捞种类历年来的资源变动特征、资源利用状况及其变动趋势。结果表明:11个主要捕捞种类的渔业资源状况可分为3种类型,分别为过度捕捞已严重衰退的资源、充分利用并开始衰退的资源和尚有潜力的资源,其中大黄鱼、鳓鱼资源已进入资源衰退期,带鱼、鲐鲹鱼类、墨鱼和小黄鱼等处在充分利用并开始衰退期,虾蟹类、鲳鱼、马鲛鱼、鲷科鱼类和海鳗等资源尚有潜力。  相似文献   

3.
2004年夏季东海区渔业资源状况初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利用2000-2004年夏季东海渔业资源监测调查的资料,初步分析了2004年夏季东海区渔业资源状况。结果表明,2004年夏季监测海域的种类组成以带鱼、小黄鱼、太平洋褶柔鱼、黄、剑尖枪乌贼、刺鲳等为主,渔业资源种间结构较2003年同期略有改善。2004年春夏季水温较2003年同期偏高,有利于渔业生物资源的补充和生长,各类群和主要经济种类的渔获率显著提高,除银鲳外,带鱼、小黄鱼、刺鲳等资源状况趋好,预计伏季休渔结束开捕后,秋汛生产的渔况将好于2003年。  相似文献   

4.
东海区头足类资源现状与合理利用的探讨↑(*)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根据有关调查、生产和文献资料,较系统地阐明:东海区头足类的种类组成共有78种,隶属4目,20科,38属;产量变动呈上升趋势;其中剑尖枪乌贼的主要渔场为东海南部、中部外海和五岛对马海区渔场,渔期为5~10月;该种的生物学特征及其与环境的关系等。文中还分析了头足类资源前景,提出了合理利用意见。  相似文献   

5.
基于2012年5、8和10月对唐山湾海域进行底拖网渔业资源调查的资料,采用相对重要性指数、多样性指数及群落ABC曲线等分析方法,对3个季节渔业资源现状及群落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渔获物中共有海洋动物59种,其中鱼类27种,甲壳类17种,贝类7种,棘皮动物4种,头足类3种,多毛类1种;春季捕获35种渔获物,夏季36种,秋季37种;春季平均渔获率(质量)为3.50 kg/h,夏季为13.68 kg/h,秋季为16.99 kg/h。研究表明:(1)渔获率及其组成季节差异明显。在生物量上,春季以头足类为主,鱼类与甲壳类次之;夏季甲壳类为主,鱼类次之;秋季鱼类为主,甲壳类次之。(2)渔获率空间分布季节变化明显,春季浅水区较深水区渔获率高,夏季深水区较浅水区高。(3)优势种季节变化不明显。(4)春季H'高于夏、秋季,深水区总体高于近岸浅水区。(5)ABC曲线分析可知,群落受到严重干扰。  相似文献   

6.
闽东渔场定置网渔业资源监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2000年9月至2001年8月监测船周年渔获物数据及十年来监测船的生产统计资料,分析闽东渔场定置网作业渔获物种类组成、优势种、重要经济种渔获状况,探讨闽东渔场定置网作业产量增长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修改北茭以北我省海域定置网作业禁渔期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2003年夏季东海区带鱼资源状况及其秋冬汛渔况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东海区渔业资源动态监测网调查资料,对2003年伏季休渔期间的带鱼资源状况进行了分析,并展望了秋冬汛带鱼生产前景。结果表明,2003年伏季休渔前期(6月),东海区带鱼资源重量密度、资源尾数密度及发生量均比常年偏低、产卵期个体重量较常年偏大,亲鱼量属低水平年份;伏季休渔中期(7月、8月),带鱼的产卵群体比例下降,个体平均肛长偏小。同时,海区的水温较2002年偏低,不利于带鱼生长和发育。预计伏季休渔结束后,渔获状况不容乐观,秋冬汛生产前景将差于2002年。  相似文献   

8.
一、东海区渔业生态管理基本概况 我国东海区包括东海和黄海南部的海域,总面积近110万平方公里,其中大陆架渔场面积近80万平方公里,海岸线长6600多公里。东海区渔业资源丰富,有各种鱼、虾、蟹等可利用的水生生物1751种,带鱼、大黄鱼、小黄鱼、乌贼并称为东海四大海产,  相似文献   

9.
南沙群岛西南陆架区头足类资源状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梓荣 《齐鲁渔业》2005,22(6):21-22
南海水产研究所于1990-1993年。在南沙群岛西南陆架区进行了5个航次的底拖网渔业资源调查,关于主要渔场的位置和经济鱼类的生物学特性已有专文报告,但对于头足类数量动态分布方面未作进一步分析。头足类由枪乌贼(鱿鱼)、乌贼(墨鱼)和蛸(章鱼)组成,经济价值较高。本文根据2003年南沙群岛西南陆架区渔业资源春秋两季调查结果,结合1990-1993年的调查资料,分析南沙群岛西南陆架区头足类的资源变动状况,并讨论合理利用该种类资源的措施,旨在为该种类的资源利用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如东大竹蛏西施舌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渔业资源现状,于2020年4—10月采用底拖网方式开展了调查,分析保护区内渔业资源的种类组成、优势种、物种多样性及其季节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保护区春、夏、秋季共采集渔业资源70种,其中鱼类39种、虾类16种、蟹类11种、头足类3种、其他1种;三疣梭子蟹(Portugal trituberculate)和?(Miichthys miiuy)是3个季节的共同优势种,夏、秋季优势种较为丰富,有小黄鱼(Larimichthys polyactis)、棘头梅童鱼(Collichthys lucidus)和哈氏仿对虾(Parapenaeopsis hardwickii)等经济鱼虾类;夏、秋季物种多样性指数高于春季,各季节渔业资源群落组成较为稳定;保护区的资源量优于邻近海域和南黄海。  相似文献   

11.
南海渔业资源丰富,可持续开发和利用南海不仅是我国渔业面临的现实选择,更是国家发展的战略需要。改革开放以后,南海渔业得到了迅速发展,但同时也存在着捕捞能力过剩、捕捞作业结构不合理、海洋环境污染严重、远海渔业资源利用不足等诸多问题。南海渔业资源可持续发展不仅需要加大对近海生态环境的保护,加强渔业立法执法力度,整合捕捞力量,引导开发远海资源,同时还需要加大渔业资源增殖放流、加大科技投入。  相似文献   

12.
东海凹管鞭虾的渔业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1986-1990年和1997-2001年东海虾类资源调查及近年来监测调查的资料,对凹管鞭虾的渔业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东海凹管鞭虾平均渔获率为562.3g.h-1,秋季最高达到1283.8g.h-1,主要分布在60m水深以东外海,盐度34以上,水温12~24℃海域,为高温高盐性虾类。雌虾周年平均体长和平均体重分别为76.0mm和7.0g;雄虾为72.8mm和5.5g,最大值出现在6-9月,最小值在2-4月。繁殖期在6-11月,高峰期在8-9月。周年出现两次快速生长期,第一次在8-11月,相对增长率雌虾为12.9%~11.2%,雄虾为7.9%~5.9%;第二次在翌年4-6月,雌、雄虾相对增长率为22.4%~13.4%和14.8%~14.1%。周年雌虾略多于雄虾,性比为1∶0.99。周年都摄食,摄食等级以1、2级为主,以夏季摄食量最高。  相似文献   

13.
2006年东海及部分黄海海域表面水温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2006年东海及部分黄海海域的表面温度状况。研究表明,不同的水团具有不同的温度年变化特点,大陆水系的均极差远大于多年平均水平,说明沿岸海域的表面温度年变化比常年更大,同时黑潮主干区的均极差也比多年平均值高,所以,无论是沿岸海域还是暖流区,2006年的表面温度变化都比常年剧烈。暖流中黑潮暖流、对马暖流以及黄海暖流总体状况与多年平均差不多;而台湾暖流则在2006年大部分时间中保持比多年平均略高的状态。沿岸海域中偏南的区域水温高于多年平均,偏北的区域则与常年差不多,特别是福建沿岸、浙江沿岸和长江口及邻近区域在春季出现了温度偏高的状况。此外,值得注意的是2006年秋季黄、东海区大部分海域的表面温度呈现比多年平均略偏高的状态。  相似文献   

14.
黄、东海渔业资源群落结构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解黄海和东海渔业资源群落结构的变化,基于2013年6月(夏季)和9月(秋季)黄、东海渔业资源底拖网调查数据,对渔业资源种类组成、优势种、渔获量空间分布、群落多样性和群落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共鉴定渔业种类185种,其中底层鱼类93种、中上层鱼类31种、甲壳类48种、头足类12种和贝类1种。在鱼类中,鲈形目种类最多,27科47属56种,占鱼类总种类数的45.2%。夏季优势种为鳀(Engraulis japonicus)、脊腹褐虾(Crangon affinis)、带鱼(Trichiurus lepturus)和小黄鱼(Larimichthys polyactis),秋季优势种为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小黄鱼、鳀和带鱼,优势种季节波动不大。秋季平均单位时间渔获量为46.60 kg/h,高于夏季(39.35 kg/h)。秋季航次调查中渔业资源较夏季更为集中,主要分布在长江口和吕泗渔场附近,其他断面渔获量较低。夏季航次群落多样性指数高于秋季航次。CLUSTER聚类分析表明,黄、东海渔业生物群落可分为2组,夏、秋季2组界线变动不大,2组聚类的形成可能受水温和长江径流影响。  相似文献   

15.
东海、黄海大型水母类资源动态及其与渔业关系的初探   总被引:28,自引:6,他引:28  
以 1990~ 2 0 0 3年东海区渔业资源动态监测资料为依据 ,分析了东海北部、黄海南部水母资源的动态及其与渔业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 ,近年来 ,水母数量一直维持很高水平的大型水母为霞水母和口冠水母 ,远高于 2 0世纪 90年代初期的水平 ;这些水母分布在 2 8°30′~ 34°N、江浙沿海至 12 7°E ,以 7~ 9月份的相对资源密度指数为高 ;东、黄海海域水母数量的剧增伴随着渔业资源密度的下降  相似文献   

16.
东海黄鳍马面鲀生物学特性和资源利用状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着重阐述东海黄鳍马面的生物学特性,计测若干形态性状和差异比较。指明东海与南海的黄鳍马面系两个不同的群系。其次,从饵料生物种类组成、出现频率、摄食强度变化等方面情况反映,黄鳍马面主要以小型浮游生物为食,产卵前又往往处于旺盛状态,这些多与跟它相近似鱼类的适应习性一致。在繁殖上,100mm以上(1龄)的个体基本成熟。年龄与生长方面:1龄鱼平均为102.70mm、22.75g,2龄鱼和3龄鱼分别为132.70mm、56.90g和150.00mm、88.20g。另外,结合生产统计资料,分析和探讨了黄鳍马面的资源状况。  相似文献   

17.
东海南部剑尖枪乌贼渔业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友喜 《海洋渔业》2002,24(4):169-172
东海南部剑尖枪乌贼胴长范围为39~357mm,优势组为81~120mm;体重分布范围7~572g,优势组为31~70g;胴长与体重的关系为:W=1.8592×10~(-3)×L~(2.2020)(相关系数r=0.9979),雌雄性比为1:1.26,一年性成熟,产卵后亲体相继死去。  相似文献   

18.
张立  李渊  林龙山  姚壮  晏磊  张鹏 《海洋渔业》2016,(6):577-587
2012年9~10月(秋季)和2013年3~4月(春季),利用科学探鱼仪(Simrad EY60)结合灯光罩网对南海中南部(5°00'N~16°00'N)渔业资源进行了声学调查与评估。通过分析渔业声学数据,并结合渔业资源采样和生物学测定数据,对鸢乌贼(Symplectoteuthis oualaniensis)、鲭科(鲣Katsuwonus pelamis、圆舵鲣Auxis rochei、扁舵鲣Auxis thazard)、鲹科(长体圆鲹Decapterus macrosoma、颌圆鲹Decapterus lajang和无斑圆鲹Decapterus kurroides等)和金枪鱼属(黄鳍金枪鱼Thunnus albacores和大眼金枪鱼Thunnus obesus)等4类大宗经济鱼类的资源尾数和生物量做了初步评估与分析。结果表明,2012年秋季调查海域上述4类经济种类的资源尾数依次为3.67×10~(10)、2.28×10~9、8.78×10~9、0.80×10~9 ind,合计为4.86×10~(10) ind;生物量依次为2.07×10~6、8.62×10~5、1.78×10~5、2.70×10~5t,合计为3.38×10~6t。2013年春季的资源尾数依次为2.98×10~(10)、1.39×10~9、4.40×10~9、0.65×10~9 ind,合计为3.62×10~(10) ind;生物量依次为2.44×10~6、2.68×10~5、2.44×10~5、1.88×10~5t,合计为3.14×10~6t。秋季渔业资源密度较高的海域位于10°00'N~16°00'N、110°00'E~118°00'E;春季渔业资源密度较高的海域位于8°00'N~9°00'N、110°00'E~118°00'E和10°00'N~16°00'N、110°00'E~118°00'E。  相似文献   

19.
东海北部和黄海南部鲐鱼生长特性及合理利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2002年11月~2003年8月在东海北部和黄海南部区域(30°~34°N、126°E以西范围)所获取的鲐鱼(Scomberjaponicus)样品,通过观察鲐鱼耳石生长轮和基础生物学测定,研究了鲐鱼的年龄和生长;再依据不完全β函数渔获量方程,计算、分析在不同开捕年龄和不同捕捞强度下的单位补充量渔获量(Yw/R)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采用Walford方法拟合的鲐鱼生长方程,其生长参数K、L∞、t0分别为0.320、451.4和-1.203。比较不同时期鲐鱼的生长情况显示,20世纪60、80年代和21世纪初期鲐鱼的生长较接近,而20世纪70年代的鲐鱼生长情况与其他3个时期的鲐鱼生长相差较大。比较不同海域鲐鱼的生长情况显示,随着纬度的增加,鲐鱼的个体有增大的趋势,经分析很可能与海水温度有关。根据历史资料推算出鲐鱼的最大年龄(tλ)为9龄;根据最近的采样,推算出鲐鱼的开捕年龄和补充年龄都为0.4年,鲐鱼的自然死亡率为0.355,捕捞死亡率为2.27。利用上述参数,动态综合模型模拟的结果显示,该资源过度捕捞已很严重。若保持当前捕捞强度,则必须把开捕年龄限制在2.9龄;若能同时改变捕捞强度和开捕年龄,则可以把当前的开捕年龄限制在2.0龄,捕捞死亡率降到1.3,这样鲐鱼资源才能够得到保护与合理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