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肉用种鸡开产期除要求产蛋多、所产蛋合格率高、耗料少、种蛋受精率高、所孵的雏鸡健壮外,还需防止肉用种鸡过肥、过瘦,以使种鸡保持良好的体况和繁殖性能. 肉用种鸡一般在24周龄产蛋率达5%,此时为开产,鸡开产后产蛋量会直线上升.为提高肉用种鸡的产蛋量,在饲养管理上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相似文献   

2.
当代培育的“快大型”白羽肉鸡,由于育种工作的不断改进,生长速度一代比一代更快,其父母代种鸡的表现也是如此。主要生理特点是:吃料快,食量大,生长迅速;体型大,易肥胖;产蛋周期短,产蛋量较少,种蛋的受精率也较低。如果让肉用种鸡任意采食,就会因为吃得过多而变得肥胖,过肥的母鸡产蛋很少。实验证明:不加任何限饲的母鸡产蛋的数量只有合理限饲母鸡的二分之一,在肉用种鸡的生产中,限饲不当的鸡群产蛋量大幅度下降的例子已屡见不鲜;反之,限饲过严也会因营养不足给肉用种鸡的生产性能带来严重影响。 本世纪三十年代开始研究肉用种鸡的限制饲养问题,随着肉用种鸡遗传育种理论和技术的不断改进和营养科学的进步,人们越来越认识别:根据肉用种鸡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和生理特点,对喂肉用种鸡的饲料在量和质的方面采取一定程度的限制,才能充分发挥肉用种鸡繁殖性能的遗传潜力,这是养好肉用种鸡关键性的技术措施。 一.限制饲养的目的和作用 在正常情况下,对父母代肉用种鸡的母鸡第1、2周龄,公鸡在前4周龄让其自由采食,母鸡从第3周龄、公鸡从第5周龄开始,一直到淘汰的一生中都要实行限制  相似文献   

3.
肉用种鸡的体重控制是肉用种鸡的饲养管理中所有因素中最重要的。如果控制种鸡的育成体重而使其达到性成熟时长肉良好,但无过多的脂肪,则可产生如下效应: (1)性成熟延迟,开产期一致性高。 (2)初产的蛋大而均匀。 (3)产蛋期中产蛋量增加。 (4)在产蛋年中,产蛋鸡死亡减少。 (5)将种鸡培育到性成熟的饲料费用降低。 (6)每生产一个种蛋的耗料减少。  相似文献   

4.
肉用种鸡的任务是提供更多的优质商品肉用雏鸡,故要求种鸡一方面具有优良的遗传性能,其后代生活力强、生长速度快,另一方面还要求种鸡本身产蛋多、受精率和出雏率高。肉用种鸡的生物学特点是生长快、采食量大、沉积脂肪能力强,因此生长期如果饲养管理不当就容易过肥超重,而这些鸡必然产蛋少,性机能减退、腿部疾病  相似文献   

5.
由于肉用种鸡遗传上具有增重快的特点,故在饲养管理上要注意控制采食量,防止鸡过肥,使其具有较高的产蛋率、种蛋受精率、较长的产蛋高峰期和高质量种蛋,从而提高经济效益。合理地进行限制饲喂,就成为饲养肉用种鸡的关键一环。肉用种鸡在育雏期,特别是出壳后的前3周与肉用仔鸡的饲养管理方法完全相同,第4周转入育  相似文献   

6.
肉用种鸡生产潜力的发挥程度,与其培育的管理关系密切。因为肉用种母鸡的早期生长快、沉积脂肪的性能较强,若自由采食,则9周龄左右就能达到20周龄所要求的体重。因此,必须采用一些特殊饲养管理技术(限制饲养等),才能使体质达到种鸡的要求,提供更多的优质种蛋。一、调节早期发育速度为了控制种鸡那种有损其繁殖能力的快速生长发育,避免过肥,多数育种学家建议从三周后开始进行限制喂料,认为这是充分发挥产蛋潜力的重要管理手段。不管其限制  相似文献   

7.
在产蛋量下降的时期,一些异常商品蛋也常常用作种蛋。在过去的几年中,我们实验发现,形状、结构、或颜色异常的蛋缺少蛋壳孔。表1列出了异常蛋的蛋壳孔密度。异常蛋试验中从产异常蛋较多的商品肉用种鸡品系中收集种蛋。主观观察将蛋分为9类(表2)。  相似文献   

8.
<正>近年来,种鸡生产在我国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但由于目前国内饲养管理较粗放,生产成绩往往会出现较大的波动,主要表现为:种鸡开产时间提早或推迟;蛋重小,种蛋合格率低;产蛋高峰不高,持续时间不长;产蛋高峰后降蛋快等。而种鸡产蛋性能的高低又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经济效益,所以,如何提高种鸡产蛋性能就成为了相关  相似文献   

9.
种鸡维生素营养对种蛋孵化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种鸡维生素营养不仅影响其产蛋性能,也影响蛋中维生素的沉积,进而影响种蛋孵化性能。文章就种鸡维生素营养影响蛋中维生素沉积、种蛋受精率、孵化率、健雏率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总结,论述了种鸡维生素营养对种蛋孵化性能影响的程度和方式。  相似文献   

10.
1种源性原因 一般来讲,种鸡产蛋高峰期的种蛋、受精率高的种蛋都会有好的孵化率.种蛋的质量主要取决于种蛋内容物营养的平衡性、蛋壳的质量、受精率、污染的程度等方面.种鸡日粮有问题往往会造成产蛋量下降,蛋内容物稀薄或某种营养素的缺乏,会导致孵化期间胚胎死亡增加.  相似文献   

11.
肉种鸡在产蛋期体况大小与产蛋量及种蛋质量有一定的关系,过瘦或过肥都是不好的。肉种鸡在产蛋期完成体成熟,一般需产蛋高峰期体重控制理想,且保证在高峰后期要保证体重增长限制在一定范围内,防止脂肪沉积,以阻止产蛋率降低。因此,肉用种鸡在产蛋期的体重控制就显得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12.
肉种鸡既要维持后代的产肉性能,又要保证产蛋性能,其均匀度的控制就显得尤为关键,鸡群均匀度的高低与产蛋量呈正相关,均匀度高,产蛋枚数就多,反之亦然。良好的均匀度能提高整个鸡群的产蛋性能,高峰上升得快并且持续能力强,还能节约饲料。  相似文献   

13.
AA种鸡产蛋时间的分布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蛋用种鸡产蛋时间的分布规律,上海的诸柏林(上海畜牧通讯,1988,4)和辽宁的张海筠(中国畜牧杂志,1990,2)进行过观测,肉用种鸡产蛋时间的分布却未见过报道,而肉用种鸡与蛋用种鸡的饲养方式不同,我场采用全栅条平养肉用种鸡,需要饲养员隔一段时间集蛋一次,为了便于加强AA种鸡的饲养管理,安排收集种蛋的次数和时间,减少脏破蛋数,摸清AA产种鸡产蛋时间分布规律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4.
地方三黄肉鸡具有肉质鲜美、皮香脆的特点,深受两广和香港,澳门等地区消费者欢迎。但地方三黄种鸡较其他快大肉用种鸡产蛋量低,阻碍了它的发展。为了提高地方三黄肉用种鸡的产蛋量,我们经过几年的试验研究,证明采取如下措施可取得较好的效果。1.加强本品种选育由于产蛋性能的遗传力较低,故进行本品种选育必须采用家系选择的方  相似文献   

15.
肉用种鸡在正常的饲养管理条件下,28~36周龄可达产蛋高峰期。产蛋高峰期的长短与全年产蛋量呈高度相关,产蛋高峰期维持时间越长,产蛋率越高,母鸡全年产蛋量就越多。母鸡进入产蛋高峰期,代谢强度大,繁殖机能旺盛,是母鸡一生中最重要的时期。为了获得母鸡高产蛋量,必须使其有较长的持续时间,除营养物质满足需要外,还必须抓好饲养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6.
植酸酶对蛋种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闫贵龙  张立勇 《饲料工业》1998,19(10):44-46
本试验用140mg/kg植酸酶制剂替代对照组饲粮中骨粉的全部磷饲喂产蛋种鸡。结果表明,鸡的产蛋率、产蛋量、产蛋重、产蛋壳重、料蛋比、死亡数、蛋品质部分指标以及种蛋受精率均未受到不良影响,但种蛋蛋壳质量变差,孵化率降低。  相似文献   

17.
强制换羽已在轻型蛋鸡中广泛应用,肉用种鸡也有试验。它可以延长鸡的经济寿命。但在产蛋高峰期中没有应用,因产蛋高峰期饲料转化率及经济效益都在最佳时,强制换羽没有必要。但国内肉鸡市场供求关系不稳定,有时父母代种鸡正值产蛋高峰期,而种蛋、雏鸡供过于求,这样淘汰产蛋高峰母鸡会失掉整个育成期的成本;继续饲养,种蛋变成商品蛋损失更大。因此有必要进行高峰期强制换羽试验。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由于鸡的育种进展,使得鸡的育成期缩短,相应延长了产蛋期,入舍母鸡产蛋量增加了。但是,开产较早并不总是能提高入舍母鸡的产蛋量,在开放舍和光线较暗的饲养环境下更是如此。一些养鸡户的商品蛋鸡群在16~17周龄就开产了,结果造成了前期蛋重过小,高峰期产蛋率低,后期产蛋率下降过快的问题。此外,有时还会出现大量脱肛鸡,损失严重。17~19周龄开产的种鸡,不合格种蛋大量增加,这是由于蛋太小,孵化率低和雏鸡质量差,因此造成25周龄前所产的蛋不能用作种蛋。鸡群开产过早的原因主要包括:日粮配合不当,育成期自…  相似文献   

19.
肉用种公母鸡在产蛋期所需要的营养不同,母鸡的营养需要主要满足产蛋的需要,应有较高含量的能量、蛋白质和钙,而且其饲喂量应有一个随产蛋量渐增或渐减的过程,而公鸡的营养要求相对较低,如采食产蛋母鸡料会引起痛风症、肥胖、受精率低下等情况。一般传统的平养种鸡场采用公母合槽合饲的方法,快大型肉用种鸡从鸡饲养至21周龄左右,公母鸡个体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20.
肉用种鸡生长期饲养管理技术关键陈明诚(江苏省农垦总公司210008)肉用种鸡的任务是提供更多的优质商品肉用雏鸡。因此,要求种鸡一方面具有优良的遗传性能、后代生活力强、生长速度快。另一方面还要求种鸡产蛋多、受精率和出雏率高。肉用种鸡的特点是生长快、采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