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兴华 《蔬菜》2006,(7):16-17
染色体易位少籽西瓜是广东省农科院华知农业发展研究所,利用辐射育种技术培育的少籽西瓜系列新品种。染色体易位少籽西瓜在栽培上与普通西瓜基本相似,所不同的是染色体易位少籽西瓜的花粉败育,没有活力,同类品种之间不能授粉结实,必须用普通二倍体西瓜进行授粉,才能正常结果。因此,种植染色体易位少籽西瓜必须同时配置授粉植株(普通二倍体西瓜)。现将染色体易位少籽西瓜的早春小拱棚栽培技术总结如下:一、培育嫁接苗1.嫁接前的准备工作(1)苗床准备:早春育苗栽培的少籽西瓜,育苗场地一般选用日光温室。一般育苗床长5~6m,宽1.2m,深10cm,畦埂…  相似文献   

2.
染色体易位对西瓜主要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研究染色体易位对西瓜花粉败育率、单瓜种子数及果实品质的影响,通过杂交、回交转育方法,分别得到了具有2对和4对染色体相互易位的纯合品系,并用他们配制了F1代杂合体。结果表明2对染色体相互易位使西瓜花粉败育率达49%,单瓜种子数较双亲平均值减少51%,单瓜重增加5.7%,中心糖提高1.4个百分点。而4对染色体相互易位的杂合体,其花粉败育率超过60%,且单瓜种子数减少75%以上,中心糖和边糖分别提高了0.8%和1.3个百分点。利用4对染色体易位育成的津花四号西瓜新品种与其近等位系京欣一号相比,单瓜种子数减少70%,平均仅有70粒左右,单瓜重增加8.5%,含糖量提高0.5个百分点以上,但早期坐果性不如京欣一号。另外,染色体易位导致西瓜的雄花花瓣和雄蕊变小,瓤质变硬,耐贮运性提高,在西瓜育种及生产上将会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中国瓜菜》2000,(4):37
西瓜雄花退化系“华知A”是华知农业科学发展研究所以“华知B”为母本,“华知C”为父本授粉繁殖而成的。雄花退化和花粉败育率达100%。用“华知A”雄花退化系同任何西瓜品种为父本杂交,无需去雄和套袋,就可’以收到高纯度的杂交种子,杂交一代均为极少籽西瓜。利用“华知A”有望选育出各种类型的优质、极少籽西瓜组合。 我们用雄花退化系“华知A’与6个西瓜品种作父本测交其杂交一代有以下特点: (1)所有杂交一代组合均表现极少籽。 (2)含糖量高,品质好,其中1个组合含糖量达13%。6个组合鉴评人选的有4个。 (3…  相似文献   

4.
西瓜雄花退化系华知A的育成在西瓜育种上的应用前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西瓜雄花退化系“华知A”是华知农业科学发展研究所以“华知B”为母本、“华知C”为父本授粉繁殖而成。雄花退化和花粉败育率达100%。在空间隔离条件下,用华知A雄花退化系同任何西瓜品种为父本杂交,无需去雄和套袋,即可收到高纯度的杂交种子,杂交一代均为少籽西瓜;利用华知A有育选育出各种类型的优质、少籽西瓜组合。  相似文献   

5.
西瓜雄花退化系“华知A”是华知农业科学发展研究所以“华知B”为母本、“华知C”为父本授粉繁殖而成。雄花退化和花粉败育率达100%。在空间隔离条件下,用华知A雄花退化系同任何西瓜品种为父本杂交,无需去雄和套袋,即可收到高纯度的杂交种子,杂交一代均为少籽西瓜;利用华知A有望选育出各种类型的优质、少籽西瓜组合。  相似文献   

6.
用60Coγ射线辐照干种子诱变培育西瓜染色体易位系,并用其进行选配少籽杂交子1代研究,对克服三倍体无籽西瓜种子发芽率低、成苗率低、制种成本高、育苗技术较复杂的缺陷具有重要的意义;易位系杂交子1代西瓜保持了二倍体杂交1代的优良特性,减少了单瓜籽粒数,提高了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从而提高了西瓜品质和商品价值。详细介绍了诱变选育西瓜易位系的步骤和技术、易位系的特征特性和优良的西瓜染色体易位杂交1代组合,并针对选育的科丰黑美人、红牡丹等易位系杂交1代分析阐述了染色体易位系杂交一代的优点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新疆瓜类细菌性果斑病品种抗病性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瓜类细菌性果斑病(Acidowrax avenae subsp.Citrulli)是新疆甜瓜和籽瓜上最重要的病害之一,而且有逐渐扩展的趋势;利用抗病品种是防治该病重要措施。通过苗期室内喷雾接种法,对新疆的主要的15个哈密瓜品种或品系、2个籽瓜及15个西瓜品种进行苗期抗病性鉴定,结果显示:待测的所有哈密瓜、籽瓜和西瓜品种或品系在发病程度上虽有明显的差别,但均不抗病,其病情指数都在40以上。西瓜和籽瓜的抗病性较哈密瓜要强;品种的染色体倍型和生育期与抗病性也没有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以6个四倍体西瓜材料做母本,10个二倍体西瓜材料做父本进行不完全双列杂交试验,统计每个三倍体杂交组合F0的单瓜可育种子数量、着色秕籽数量、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单瓜质量,结合父母本的部分性状进行相关分析,研究不同父母本组合对三倍体无籽西瓜单瓜可育种子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三倍体西瓜F0代单瓜可育种子数量与四倍体西瓜母本可育种子数量、着色秕籽数量和三倍体西瓜F0代单瓜质量显著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53、-0.32、0.72;三倍体西瓜F0单瓜着色秕籽数量与四倍体西瓜母本单瓜可育种子数量、单瓜着色秕籽数量和三倍体西瓜F0代的单瓜质量、果实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显著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51、0.72、-0.36、0.33。不同杂交组合三倍体西瓜F0代可育种子数差异显著,父、母本的效应均显著。  相似文献   

9.
用γ射线诱发染色体易位选育少籽西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γ射线诱发西瓜(Citrullus lanatus)染色体相互易位,获得了许多具有部分不育性的“复易位”(“多互换”)新品系。细胞学鉴定表明,这些品系的花粉母细胞在第Ⅰ次减数分裂中呈现出非常复杂的染色体结构。可分别表述如下:④+⑨Ⅱ(具有4条染色体组成的易位环+9个二价体);④+④+7Ⅱ;④+⑥+6Ⅱ;④+⑧+5Ⅱ;④+④+⑧+3Ⅱ;⑥+8Ⅱ;⑧+7Ⅱ;⑥+⑧+4Ⅱ;④+④+⑥+4Ⅱ;⑩+④+④+2Ⅱ;(12)+5Ⅱ以及“不联会”等等。此外在γ射线作用下还观察到多种异常的染色体分裂。例如染色体片断桥、落后染色体、染色体粘连及微核等。然而,这些变异对育种是无用的。从理论和实践方面来说,诱发的染色体易位越多,则杂合易位系的不育性越高。通过自交分离、选择和杂交育种,我们育成了几个少籽西瓜新品系,它们的结籽率较普通西瓜低50~80%,其极端类型单瓜仅有数粒种子。其中有些品系还具有高产、优质、早熟和耐贮藏的特性。  相似文献   

10.
为了明确西瓜雄性不育材料的不育类型和花药败育时期,以西瓜雄性不育系GMS4为材料,对花蕾不育性状进行田间观察统计,利用石蜡切片法观察西瓜花药发育过程。结果表明,该材料不育性状由1对隐性基因控制,为细胞核雄性不育类型。可育株雄蕊发育正常,不育株雄蕊较小,花药干瘪无花粉,可育株和不育株雌蕊发育无明显差异,均可正常结瓜。从花药发育的整个过程来看,在花药发育早期,可育株和不育株花药结构形态差别不大,在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期,不育株异常绒毡层细胞过度增殖,体积小,排列不整齐,挤压药室,无二分体和四分体形成,在花药发育后期,无花粉粒形成,最终导致西瓜雄性不育发生。据此认为,花药败育发生时期在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期。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首次报导柑桔花药中游离脯氨酸含量同花粉育性密切相关。育性正常型品种(锦橙、先锋橙、血橙、1232桔橙、本地广桔)花药脯氨酸含量很高,败育型品种(脐橙、温州蜜柑,先白无核)含量极低,部分败育型品种(梨2号、宜园3号)含量則居中,差异极显著。本法可用于大量栽培品种,种质资源及育种中间材料雄性育性的生化鉴定,并确定其育性指标。  相似文献   

12.
柑桔花药中游离脯氨酸含量与花粉育性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首次报道柑桔花药中游离脯氨酸含量同花粉育性具有极为密切的关系。采用磺基水杨酸浸提、酸性茚三酮比色法对12个柑桔品种的检测结果表明,不同育性品种间花药游离脯氨酸含量具有极为显著的差异。育性正常型品种花药中游离脯氨酸含量很高,败育型品种其含量极低,部分败育型品种则居于二者之间。相关分析表明,花药游离脯氨酸含量同花粉萌芽率和果实种子数呈极显著正相关。利用花药游离脯氨酸含量作育性指标,对供试柑桔品种进行了育性分类探讨。  相似文献   

13.
2008-2009年度海南省西瓜品种比较试验初报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了鉴定西瓜品种的丰产性、稳产性、适应性、抗逆性及其他重要品种特性,筛选适合不同生态区域、不同栽培方式和综合性状优良及适合设施栽培的早熟西瓜品种,在农业部国家西甜瓜产业技术体系的支持下,于2008-2009年度开展了海南省西瓜品种比较试验。引进和征集黑美人类型西瓜、小果型有籽西瓜、小果型无籽西瓜、普通无籽西瓜和普通有籽西瓜等5组类型共262个品种试种,根据其综合表现,从中筛选出表现较好的西瓜品种23个,推荐继续参加2009年西瓜品种比较试验或生产试验。  相似文献   

14.
电子束对柑桔芽诱变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3-1993年,应用电子束对路比血橙、新会橙、并柑等品种的芽条进行辐照处理,吸收剂量为3000-7000rad,结果从MV1中选出22个达到无核水平的单株,据花粉育性鉴定。这些无核单株的花粉高度败育,据本试验结果,电子束可用于柑桔诱变育种,对柑桔芽的半致死剂量甜橙品种为5000rad,宽皮柑桔类品种为3000rad左右。  相似文献   

15.
【目的】以沙田柚为母本,枳为父本杂交,以期获得具有枳优良特性并与柚嫁接亲和性强的砧木品种。【方法】2018—2021年在广西阳朔进行常规有性杂交,共采集274个果实,已播种70个果实的种子获得1830株F1代植株,结合形态学与InDel分子标记对F1代进行鉴定。【结果】授粉果实种子数量及形态与母本沙田柚相似,数量多,平均达123粒,但较母本大并稍圆;含饱满种子与败育种子,饱满种子∶败育种子≈1∶2.64;其中28个杂交果实繁育群体的叶片均为三出复叶,计551株;42个杂交果实繁育群体的叶片均为单身复叶,计1279株,通过InDel标记鉴定出杂种苗698株。【结论】沙田柚×枳的杂交后代叶型差异较大,需结合InDel标记进行精准鉴定。  相似文献   

16.
柚杂交一年生苗性状分离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5个杂交组合120株柚品种间杂交1年生苗树体和叶片性状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柚杂种1年生苗的同一组合的不同单株间性状即出现分离,特别是株高、叶片数、总叶面积和分枝数等性状分离现象最为明显,可作为杂种实生苗早期鉴定、选择的重要指标;柚不同组合间苗期多数性状表现出有显著差异,母本对杂种1年生苗性状表现影响最为明显;被测性状的株间变异大于组合间变异,相同组合不同单株选择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7.
<正> 1985、1986两年对西瓜采后呼吸强度的变化、贮藏温度对西瓜的影响、品种间耐藏性差异及防腐措施等进行了初步研究。试验结果表明:(1)供呼吸强度测定的郑州3号、中育10号、少籽(黑枚×郑州3号)、中育6号4个品种中,以采收时达9~10成熟的中育10号西瓜采后无明显的呼吸高峰。(2)西瓜贮藏的冷害阈值温度不低于12.5℃。但3.5~12.5℃的低温不伤害瓜瓤品质,因此,建议在西瓜贮运中,应根据不同贮运期及经济效益选用适当的温度。(3)西瓜品种间耐贮性差异显著,在供试的中育10号、丰收2号、蜜桂、新澄、浙蜜、中甘9号、苏蜜、8155、湘蜜及石红1号1个品种中,中育10号、丰收2号及蜜桂品种耐贮性较强。(4)用克霉灵熏蒸西瓜是一种简便易行、安全经济的防腐方法。(陶辛秋等)  相似文献   

18.
不同染色体倍性西瓜对枯萎病的抗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18个同基因型不同染色体倍性西瓜品种的苗期枯萎病抗性进行接种鉴定,结果表明,同基因型的二倍体植株最先进入发病期,同源四倍体和同源三倍体对枯萎病的抗性优于同源二倍体,这些结果将为诱导西瓜四倍体和三倍体无籽西瓜抗病育种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西瓜G17AB雄性不育两用系的转育和利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 西瓜G17AB雄性不育两用系自1987年由沈阳市农科所育成以来,在西瓜种质资源的开拓、杂交制种和西瓜生产诸方面起了积极的作用。本文仅对它的转育和应用情况作以下介绍。1 西瓜G17AB雄性不育两用系西瓜G17AB雄性不育两用系(下简称G17AB系)来源于一个常规西瓜品种自然群体的两个雄性不育株,经五代选育而成,其遗传机制为细胞核不育类型,两用系群体的育性分离为1:1。其中可育株(杂合体)群体即是不育系的保持系。G17AB系属中早熟西瓜品系,秧蔓生长势中等,叶片开裂,果型中等大小,果实圆球形,果皮绿色衬有墨绿色条带,红瓤、褐籽,含糖量9%左右,果实生育期32天,全生育期100天左  相似文献   

20.
芦笋超雄株的DNA 分子标记辅助筛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芦笋两性株自交S1代雄株为试验材料,首先与优良雌株进行测交,然后利用与芦笋性别决定基因紧密连锁的显性DNA分子标记对苗期各单株进行性别鉴定,推断出超雄株,为芦笋全雄育种提供亲本材料。研究结果表明:显性标记Asp1-T7和Asp1-T7sp特异性好,扩增效果稳定,均能够鉴别芦笋雌、雄性别;一共测验了14株芦笋两性株自交S1代的雄株,从中筛选出2株超雄株;对田间测交组合单株显花后性别表型调查的结果表明,DNA分子标记检测结果与田间实际相符,2株超雄株所对应的组合被确证为全雄组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