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桔梗为桔梗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系我国常用的传统中药材,主产于安徽、浙江、湖北等地.近年来桔梗除作为全国销量最大的40种传统中药材之一继续走俏外,更多的正作为大宗出口蔬菜销往韩国等国,出口量连年递增,产品供不应求,价格大幅度上涨,市场前景看好.  相似文献   

2.
桔梗为桔梗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系我国传统常用中药材,主产于安徽、浙江、河南、湖北、河北、吉林、辽宁、内蒙等地.近年来,桔梗作为全国销量最大的40种传统中药材之一继续走俏,大量出口到韩国,出口量逐年递增,产品供不应求,市场前景看好.  相似文献   

3.
<正>在桔梗种子播种过程中,还存在出苗难、出苗弱等情况,对桔梗种植效果形成一定的制约,所以需要对这一问题优先解决。文章将结合笔者的工作经验,对如何提高中药材桔梗种子的播种品质炸开方法分析,尤其是留种与播前处理等关键环节的处理技术要重点探讨,希望能够为相关种植人员就如何提高桔梗种子质量、降低种植风险提供一定的参考。1中药材桔梗简述中药材桔梗,也即是桔梗科植物桔梗.的干燥根。主要在春秋季节进行采挖,  相似文献   

4.
<正>桔梗为多年生草本植物,以根入药,是我国常用中药材,也是我国东北地区、朝鲜、韩国和日本等地的常用蔬菜,桔梗花还被韩国、日本作为插花广泛使用,桔梗已成为具有药用、食用和观赏价值的重要经济植物。近年来随着桔梗价格的攀升,种植面积也逐渐增大,同时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病虫害,本文对桔梗病虫害进行了探讨,以期为桔梗的  相似文献   

5.
正随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中药材已成为山西省阳泉市农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致富的新兴特色产业,特别是黄芩、桔梗、柴胡等根茎类中药材作为本市道地中药材,种植规模不断扩大。为提高根茎类中药材栽培技术水平,作者针对本市干旱、无灌溉条件、土壤易板结、理化性质差等气候土壤条件,在传统栽培基础上,经过不断探索,总结出一套经济实用、符合本市的旱地根茎类中药材栽培技术。该技术可供北方其他类似气候土壤条件的地区参考。现将其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张淑贤 《新农业》2009,(5):57-57
桔梗别名铃铛花、狗宝、和尚头。根为常用中药材,具有宣肺、散寒、祛痰止咳、消肿排脓等多种功效。除药用外,桔梗作为一种蔬菜食用历史悠远,其营养价值高,口感好,尤其加工成桔梗咸菜,备受青睐,多年来一直出口韩国、日本。  相似文献   

7.
正桔梗是我国传统常用中药材,药食两用,属桔梗科、桔梗属多年生草本植物。生产中一般采用直播。桔梗种子细小,千粒重1.5克左右,发芽率85%左右,在温度18~25℃、湿度足够的情况下,播后10~15天出苗。为了保证桔梗出苗早、齐、匀、壮,必须抓好浸种、催芽等关键环节。1.浸种。将种子浸在50℃温水中,并不断搅动,让种子均匀受热,待温度降到20℃时用清水淘洗,淘洗到种子不退色、不黏为止,再用  相似文献   

8.
桔梗为桔梗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其根入药,具有祛痰、镇咳等功效,是传统的常用中药材。其根制成的咸菜是餐桌上的美食;其蓝色钟状花冠在百花园中出类拔萃,近几年已成为花市上的新秀。集药用、食用、观赏于一身的桔梗倍受人们青睐,现已成功由野生变为家种,全国大部分地区均可栽培。  相似文献   

9.
桔梗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中药材品种桔梗的特征特性,并从播种方法、选地整地、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加工等方面介绍了其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0.
《农技服务》2015,(4):73-74
介绍了中药材品种桔梗的特征特性,并从播种方法、选地整地、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加工等方面介绍了其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1.
桔梗别名包袱花、铃铛花,为桔梗科植物,多年生草本,以根入药,还可以做菜食用,是40种大宗常用中药材之一,具有宣肺、散寒、祛痰和排脓的功效,主治外感咳嗽、咽喉肿痛、胸闷腹胀、支气管炎、胸膜炎等症.调查全国几大药市及产区,证明桔梗商机再现,发展前景十分看好.  相似文献   

12.
安岳县野生药材资源丰富,近年来在绿叶中药材发展有限公司带领下,药农不断发展家种药材桔梗、半夏、金银花、银杏、白芷、金钱草等品种,分布于安岳县永清、悦来乡、兴隆镇、李家镇等乡镇,种植面积约18 000亩.现将桔梗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在对商洛道地中药材桔梗资源调查的基础上,依据桔梗的生物学及生态学特性和商洛立地生态气候资源条件,结合与商洛桔梗生长发育、产量水平、质量形成有密切相关的气候因子,进行区域分布相似归并,建立隶属函数模型。确定组成地理差异明显、彼此较为独立的指标,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制作商洛桔梗适宜气候区划,分区综合评述,为商洛桔梗道地性形成机理研究及桔梗GAP规范化种植基地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桔梗作为成县栽培面积最大的中药材品种,是当地调整种植业结构、提高产业经济效益和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经济作物,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目前栽培品种单一、种植管理粗放、深加工滞后、市场价格不稳定等问题严重制约着桔梗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基于成县桔梗产业发展现状,提出了加快该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随着中医药业的发展,中药材生产开始走俏,表现出良好的经济效益.本文总结几年的生产实践,针对北方地区发展常用的具有较强的抗旱性和适应性的根用性中药材板蓝根、丹参、黄芩、桔梗、柴胡等进行生产技术方面的探讨.  相似文献   

16.
据调查,连续三年价格走低的中药材桔梗自2006年八冬以来市场走势转好,价格稳中有升.笔者从中药材专业市场上了解到,2006年冬季桔梗市场销量与上年同比增长35%,价格上涨30%.目前,随着市场库存量的减少,商品销价再次出现上扬,现统货市价升至11~11.5元(千克价,下同),选装货已达12~13元.导致桔梗价格上升的主要原因是:  相似文献   

17.
桔梗适宜气候及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中药材生长基地的桔梗发育期观测数据和气候资料进行模糊聚类分析,在实际勘察、调查研究、统计分析的基础上找出桔梗适宜生长的气候生态指标。根据GAP高产栽培技术规范,提出桔梗优质高产栽培技术方法,最大限度地为药农朋友节约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和产量,为桔梗这一需求量大的大众药品提供一个科学合理的种植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8.
正中药材少了是个宝,多了就是草,种同一种药材,有时赚得盆满钵满,有时又弄得血本无归,这其中价格周期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下面以桔梗为例,说说中药材的价格周期。桔梗野生于全国各地的山区、丘陵地带及草原、荒地等,十分耐旱、耐涝,是中药材市场上的常规品种,用量很大,并常年出口。在东北地区还有吃桔梗菜的习惯,其有润肺祛痰、消毒排脓的功效,对治疗感冒咳嗽、咽喉肿痛、肺痛吐脓、痢疾腹痛等疾病有独到之处。  相似文献   

19.
郑树生  宋春梅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7):8975-8977
[目的]基于GAP认证,研制北方中药材桔梗[Platycodon grandi florum(Jacq.)A.]规范化种植技术,为从源头上保证中药材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桔梗生长发育规律确定其最佳采收期;并筛选桔梗立枯病和叶斑病的无公害防治方法。[结果]9月中旬是桔梗最佳收获期,此时气候冷凉干燥,便于桔梗的后处理。配合施用75.0%巨邦超微可湿性粉剂0.7 g/L和50.0%多菌灵可湿性超微粉1.4 g/L防治立枯病和叶斑病,可以收到满意的效果。[结论]该研究可为桔梗优质高产栽培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0.
小麦秸秆水浸液对3种中药材的化感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商洛道地中药材桔梗(Platycodon grandiflorum A.DC)、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Bge)种子为材料,研究不同梯度(0,0.5%,1.0%,2.5%,5.0%,10.0%)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秸秆水浸液对3种受体中药材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梯度(0.5%,1.0%)的小麦秸秆浸提液对3种受体中药材种子的萌发、幼苗根长、苗高、鲜质量、可溶性糖含量及可溶性蛋白含量均有明显的化感促进作用;但随着水浸液梯度的提升,其对受体的促进作用逐渐转变为抑制作用。在试验梯度范围内,小麦秸秆水浸液对3种受体中药材幼苗光合速率的影响各不相同(促进黄芩光合作用、抑制丹参光合作用,对桔梗光合作用没有影响)。小麦秸秆水浸液可以在某种程度上促进桔梗、黄芩、丹参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