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日前,总投资16亿元的河北省灵寿县漫山生态旅游项目正式开工建设。该项目位于灵寿县南营乡漫山村,规划用地约1548亩,总建筑面积约37万平方米,为省重点旅游开发项目。该项目依托独特的山水景观,形成以山水生态旅游为主体,以原真山水和养生度假为特色,旅游与乡村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旅游格局,项目的建设将为灵寿旅游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成为河北省会石家庄  相似文献   

2.
文章基于多期遥感影像,研究了井冈山市2007-2013年的土地利用变化情况,结果发现:1)建设用地是相对变化较大的土地利用类型,呈现出沿交通线向外围不断拓展的空间分布趋势; 2)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用地不断增加,使林地、耕地等向旅游用地不断转化; 3)自然地理环境、交通可达性等因素显著影响了相关城镇土地利用变化,并由此形成了综合发展型、景区主导型、交通主导型和传统村镇型4种旅游用地模式。这说明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对井冈山市城镇土地利用变化产生了重要影响,并给其生态环境带来较大压力,相关政府部门应加以合理管控。  相似文献   

3.
基于生态理念的旅游用地分类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分析已有旅游用地分类的基础上,探讨了基于生态理念的旅游用地分类的必要性以及分类的目的、依据、原则等问题,提出了旅游用地分类的具体方案:采用2个层次,旅游用地单独为一级类别,二级6大类17小类,与全国土地利用分类相衔接,便于国家土地资源的管理。为旅游用地的评价、规划、管理提供依据,进而推动旅游用地走上法制化、体系化、规范化的道路。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充分调查三亚半岭温泉森林公园森林旅游资源现状基础上,分析了三亚半岭温泉森林公园森林旅游资源的特点和开发价值。根据三亚半岭温泉森林公园独具特色的"山、溪、瀑、潭、林"组合景观特点,提出了公园建设的规划构想,以及公园建设开发的建议,以期为三亚半岭温泉森林公园的建设提供指导和帮助。  相似文献   

5.
洱源县城后山生态旅游具备自然资源、人文景观资源优势,层次性好,季节长,地方文化底蕴深厚,区位优势好,整合旅游资源可提高旅游层次,促进旅游向纵深发展。为此,提出建设县城白族文化及温泉文化展示项目、打造松鹤梅花生态旅游村、开发罗坪山杜鹃花及草原游览区、修复古盐道等"四个一"开发建议,将项目与群众脱贫致富相结合,使项目区群众得到实惠。  相似文献   

6.
桂林恭城生态农业旅游用地现状及未来发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加凤 《福建林业科技》2007,34(4):189-194,199
生态农业旅游是一种以自然资源为依托,是发展农业经济与保护环境相结合的新兴的旅游项目,是近年来世界旅游业发展的一个新趋势。文章从恭城生态农业旅游的4个主要景区旅游用地现状入手,在对其旅游接待能力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对恭城生态农业旅游用地未来供需进行深入分析,最后,对恭城生态农业旅游用地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周晓霞 《绿色科技》2012,(7):260-262
指出了旅游区规划是为了保护、开发、利用和经营管理旅游区,使其发挥多种功能和作用而进行的各项旅游要素的统筹部署和具体安排。旅游区总体规划的重要任务是解决开发项目与旅游区用地的协调关系,其编制的主要内容包括旅游区的开发定位、划定旅游区的用地范围及空间布局、安排旅游区基础设施建设内容、提出开发措施等。  相似文献   

8.
李胜 《广西林业》2002,(4):37-37
贺州市从1994年起,在姑婆山水源林保护区启动旅游开发,短短几年便开发了贺州温泉、瓦窑冲瀑布、仙姑瀑布、一线天、仙姑庙、情人林等景区,建成姑婆山森林宾馆、梅园山庄以及《茶是故乡浓》、《酒是故乡醇》外景摄影地等,并把姑婆山建成了国家级森林公园。为做好姑婆山森林公园的开发和建设,贺州市委、市人民政府先后成立了“姑婆山公园建设指挥部”、“贺州温泉建设指挥部”,对森林旅游建设与发展进行直接领导。特别是在建设八步至姑婆山的专线公路时,市领导亲自跑项目,向上级交通部门争取拨款。同时,市政府在财政十分困难的情…  相似文献   

9.
作为休闲经济的产物,温泉旅游保健、养生、时尚的特性,已成为全人类的共同追求。从温泉养生和休闲旅游的角度出发,阐述了武义温泉旅游开发现状和发展趋势,针对如何提升武义温泉养生旅游品质和知名度,探讨了武义温泉养生旅游的发展模式,提出了提升武义温泉养生旅游品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由广西林业勘测设计院旅游风景园林分院承担的“广西森林动感世界”项目,于2003年12月5日在南宁通过专家评审。专家认为:在科技示范园区内中的优良树种示范区用地范围内,建设以森林健身运动为主题的旅游开发项目——广西森林动感世界,项目策划是可行的,具有先导性,体现了主题特色,符合广西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和建设广西旅游强省的目标。动感世界项目的开发建设对于增加南宁旅游新类型,丰富旅游市场产品十分有利,也符合生态、健身、体验的旅游新要求。项目策划有一定创新性,成果比较规范,符合国家有关森林公园和旅游规划的相关要求,在同类规划中处于领先水平。  相似文献   

11.
完成主要指标。全省造林合格面积300万亩(补植补造80万亩),其中人工造林250万亩,飞播造林50万亩,工程造林120万亩;育苗面积20万亩。 认真落实好在建项目。包括长防林、太行山绿化、天然林保护和退耕还林工程、重点地区生态环境建设综合治理工程、治沙工程、平原绿化工程、淮河防护林工程、郑汴洛及三门峡旅游城市郊区林业生态工程、鸡公山和宝天曼自然保护区二期工程、山区综合开发项目、林业产业化贴息贷款项目、名特优经济林项目、扶持贫困林场发展生产项目、  相似文献   

12.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朗乡自然保护区露营旅游环境适宜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朗乡自然保护区露营旅游环境适宜度进行综合评价,旨在全面、准确地掌握自然保护区开发露营旅游的资源潜力,为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项目的合理布局、建设规模及资源保护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构建朗乡省级自然保护区的露营旅游资源条件、交通条件和社会环境条件为项目层的评价指标体系,AHP 法和特尔菲法相结合确定指标权重,依据国家和行业标准,确定指标评分标准,建立露营旅游环境适宜度的综合计算模型,划分自然保护区露营旅游环境适宜度等级标准,对朗乡省级自然保护区露营旅游环境适宜度进行综合评价。【结果】项目层中,露营旅游资源条件指标权重值最高(0.4567),社会环境条件指标权重值最低(0.2237);经过综合评分,朗乡自然保护区露营旅游环境适宜度总得分为76.7224分,处于露营旅游环境适宜度的四级,说明该自然保护区露营旅游的适宜度处于较高水平;评价因子中,露营旅游资源条件和交通条件得分较高,分别为36.6137和26.9104分,社会环境条件得分较低,为13.1983分;露营旅游资源条件在权重和评分值上均是优势指标,交通条件的指标较好,社会环境条件指标较差。【结论】指标数据结果显示,朗乡自然保护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旅游资源,交通便利,水环境条件优越,保护区的露营旅游项目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同时也存在经济落后、缺乏完善的监管体系、管理经费不足等劣势;保护区露营旅游项目的开展应遵循“量力而为,适度开发”的原则,加大引资力度,为维护保护区可持续性发展提供一定的资金保障;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基于层次分析法,可以实现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环境条件定性与定量评估,这种生态旅游用地条件前期评估方式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3.
王楠 《林业科技情报》2012,(3):86-87,89
本文以三亚市现有的温泉旅游景观资源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研发现温泉旅游度假区旅游规划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具体的整改意见以及资源整合方案,以期为三亚温泉旅游度假区的后续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阐述了温泉旅游小镇基本概况和发展现状,依据可比性、可操作性、代表性等原则,设置了符合温泉镇实际情况的生态环境评价指标共10个,运用层次分析法建构温泉旅游小城镇的生态环境评价结构框架;构造了判断矩阵,同时针对温泉旅游小镇生态性建设现状进行了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表明,影响温泉旅游小镇生态环境评价的重要指标是:X1—城镇空气污染指数平均值(0.15405);X2—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0.15405);X3—城镇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0.15405);X4—机动车尾气、烟尘控制达标率(0.15405);而指标X5—工业用水综合利用率(0.02491);X9—自然保护区覆盖率(0.017898)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5.
基于生态理念的旅游用地规划创新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使社会经济—土地资源—生态系统形成良性循环。在旅游用地规划中引入生态新理念,探讨了基于生态理念的旅游用地规划的基本理论创新、内容创新、方法创新等。  相似文献   

16.
4月14日,自治区首个中日合作“小渊基金”治沙造林项目正式落户敖汉旗。项目计划建设任务3000亩,建设期限为三年(2010—2012年),总投资476.564万元,其中申请Et本小渊基金333.6万元,中方配套资金142.964万元。2010年建设任务为1000亩,项目区位于国有敖汉旗三义井林场境内。通过项目建设,可有效地改善项目区林业基础设施,提高项目区的林业技术和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舒兰“林海雪原·谧静青松”森林旅游开发项目为例,从工作框架、项目区基本情况整理、相关调查工作的组织开展、编制规划的运作、预热及宣传等5个方面介绍了前期需做工作及注意要点。  相似文献   

18.
针对现今旅游用地规划方法的不足之处,以生态学、景观生态学、可持续发展理论等相关理论为指导,结合生态规划的方法,遵循生态学的相关规律,对旅游用地的规划方法进行了创新性的探讨研究。  相似文献   

19.
采用层次分析法(AHP),选取资源要素价值、生态环境质量和开发建设条件3个综合指标及19个项目指标,构建了圣堂山生态旅游资源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各个层次和各个项目指标进行权重确定和评分计算。通过评分计算,圣堂山生态旅游资源综合评分为9.13分,其中:资源要素价值得分6.74,生态环境质量得分1.65,开发建设条件得分0.74。表明圣堂山生态旅游资源质量优良,开发潜力巨大,但也存在区位优势不足、交通条件较差等不利条件。提出将瑶族村屯为主的乡村旅游与景区观光、休闲旅游相结合,以优越的生态环境为开发主导要素,改善交通条件、注重旅游产品的差异化等开发建议。  相似文献   

20.
阐述了温泉旅游的概念,探讨了将温泉的养生功能与休闲度假产业完美结合,以带动温泉旅游的迅速发展。以湖北省为例,针对湖北省温泉旅游资源的分布情况,分析了其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