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特优559优质高产制种技术江苏省大丰市种子公司(224100)沙常松吴俊生唐祝裕于楚进特优559是江苏省沿海地区农科所用龙特甫A与自育恢复系盐恢559配制而成的中稻迟熟品种。因其具有较汕优63高产、早熟、适应性强等诸多优势而于1996年顺利通过江苏省...  相似文献   

2.
杂交稻新组合—特优898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春生 《中国农学通报》2001,17(5):112-112,114
用龙特甫A与武恢898配组而成的杂交水稻新组合特优898,具有高产、优质、抗病、适应性广、制种产量高等特点,该组合于2000年3月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3.
高产杂交籼稻新组合特优649的选育及其栽培制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维科  黄英美  韦善富 《种子》2006,25(5):97-98
介绍了特优649的选育过程、主要特征、栽培及制种技术要点。该组合是用龙特甫A与我所自选恢复系桂649配组而成,它具有生育期适中、株叶形态好、稳产高产等特点。于2004年2月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4.
高产杂交中稻特优671的栽培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特优671系宁德市农科所用龙特甫A与亚恢671配组育成的高产、丰产性好、适应性广的杂交中稻组合,2004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5.
闵思桂 《种子科技》2000,18(2):113-113
龙特甫 A(下简称龙 A)是福建省漳州市农科所用野败型 V4 1A作母本、龙特甫作父本 ,通过连续回交转育而成的水稻不育系。龙 A穗大粒多 ,开花习性好 ,柱头外露率高 ,易繁殖 ,产量高。由于龙 A自身育性不稳定 ,在一定的低温下易出现自交结实 ,因此在繁种工作中要着重抓好龙 A的育性提纯工作。1 认真抓好“一交两圃”提纯工作  “一交两圃”法 ,顾名思义是进行一次测交 ,建立株行圃、株系圃 ,具体操作过程如下 :1.1 测交。每年从株行圃中选择经镜检及后期验杂均合格的具有龙 A典型性状特征的单株 10~ 15株 ,与通过“株系循环法”所得基…  相似文献   

6.
不育系龙特甫A变异株有4种类型。抽穗前温度影响其育性的作用最大。r微效恢复基因的存在也是影响育性的因素。  相似文献   

7.
顾根宝  郑德兴 《种子》1997,(4):48-49
不育系龙特甫A变异株有4种类型。抽穗前温度影响其育性的作用最大。r微效恢复基因的存在也是影响育性的因素。  相似文献   

8.
龙特甫A变异株类型与影响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不育系龙特甫A变异株有四种类型,抽穗期前10d温度对其育性作用最大,r微效恢复基因的存在及保持系变异也是影响育性的因素。  相似文献   

9.
陈英 《种子科技》2009,27(11):39-40
特优627是福建省宁德市农科所用龙特甫A与亚恢627配组而成的中籼三系杂交稻新组合,2005年2月通过福建省品种审定。2007年杂交稻新组合特优627中试示范,被福建省农业厅立项为福建省农业科技跨越计划项目。项目承担单位宁德市农科所、宁德市农业局在我县建立1500亩高产示范片,表现出高产、稳产、适应性广、抗性好、后期转色佳等特点。  相似文献   

10.
特优航1号是由福建省农科院利用航天技术与传统育种技术相结合利用强恢复系航1号与龙特甫A配组而成的籼型三系杂交水稻新组合,该组合于2003年年初通过福建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5年、2006年在福建莆田地区试种、示范,其产量、品质、抗性等各方面均优于汕优63、汕优016。  相似文献   

11.
亚种间抗病高产杂交稻新组合特优627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籼爪杂交育种技术育成亚恢627,与龙特甫A配组育成亚种间杂交中稻新组合特优627,具有高产、稳产、适应广等特点。2005年通过福建省品种审定。并对其产量构成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高产栽培的技术要点。通过2005-2007年在福建福安制种实践,总结出了高产制种技术。  相似文献   

12.
林锦平 《种子》2002,(3):80-81
特优 4 2 0系宁德市农科所选育的广亲和恢复系亚恢 4 2 0与龙特甫 A配组而成的亚种间中晚稻新组合。 2 0 0 0年 3月通过福建省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该组合在生产上表现高产、稳定、抗病、适应性广等优点深受农民的欢迎。现将几年来福安在特优 4 2 0制种技术的经验总结如下 :1 亚恢 42 0特征特性亚恢 4 2 0是用明恢 76 / Varylara1312杂交选育而成的广亲和恢复系 ,株高 95 cm左右 ,株形紧凑适中 ,叶色浓绿 ,叶片厚挺呈瓦状 ,与茎叶夹角小 ,茎杆坚韧 ,富有弹性 ,分蘖中等 ,成穗率高 ,后期转色好 ,平均每穗 12 0粒 ,脱粒较不易 ,穗长 2 3.5…  相似文献   

13.
(上接第4期第70页) 7稻 7.1特优009 7.1.1 审定编号:国审稻2005001. 7.1.2 选育单位:福建省南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7.1.3 品种来源:龙特甫A×南恢009.  相似文献   

14.
特优2278是玉林市农业科学院利用龙特甫A与玉恢2278配组选育出的感温型中熟杂交水稻组合,2016年8月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组合前期早生快发、分蘖力强、中后期稳健生长、叶片挺直、茎秆柔韧性好、抗病能力强,具有较高的增产潜力,可在桂南稻作区早晚造种植。  相似文献   

15.
穗萌抑制剂的抑制作用及其解除途径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陈平华  滕振勇 《种子》1999,(4):69-70
利用赤霉素,硝酸钾溶液处理受穗萌抑制剂负效影响的杂交稻种子,进行发芽跟踪试验 。结果发现:赤霉素溶液能有效地解除穗萌抑制剂对种子发芽的抑制作用,且龙特甫A种子经85天,威20A种子经70天能自然解除抑制。  相似文献   

16.
温玉珍  陈梅香 《种子》2005,24(5):95-96
特优923是福建省农科院稻麦研究所用不育系龙特甫A与恢复系福恢923配组育成的三系晚籼杂交水稻新组合.2004年1月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4年福建省农科院稻麦研究所进行了新品种配套栽培技术研究,在邵武市沿山镇百樵村进行特优923烟后大面积连片高产配套技术示范种植,2004年10月19日经省科技厅有关专家实地测产验收,平均单产达674 kg/667 m2.现将其特征特性及配套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杂交水稻特优航1号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恢复系航1号是1996年福建省农科院稻麦研究所用强恢复系明恢86干种子通过卫星搭载进行高空辐射,F_2代分离类型丰富。重点突出抗倒性、穗型大、结实率高、株叶形态好、米质较明恢86有所改善,F_2代选择不同点的优良单株97个。F_3代开始,按系谱法到不同生态条件下进行穿梭育种选择和稻瘟病抗性鉴定,选择抗病性强,经济性状优良的单株进行定向培育,1998年获得优良株系3个。同年冬到海南与龙特甫A进行小面积制种,命名为特优航1号,2002年12月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8.
几年来,我省在省提省繁实践中不断探讨质量管理技术,所生产的种子质量不断提高。1997年在省繁基地繁殖的珍汕97A、V20A、龙特甫A,在不育系原种纯度不达国标的情况下,所生产的不育系纯度全部达标,海南鉴定结果分别为99.38%、99.84%、99.4...  相似文献   

19.
《作物育种信息》2005,(8):15-15
特优898具有高产、优质、抗病、抗倒伏、抗寒、生育期适中、适应性广等优点。2000年通过福建省品种审定。2002年全省推广面积达7万,居第一。由于龙特甫A在育性表现上相对不稳定性,生产特优系列杂交稻种子,在质量把关上必须有特别严格的操作规程。笔者通过多年的实践,总结出一套较为完善的特优898优质高产制种技术。  相似文献   

20.
特优2278是玉林市农业科学院利用龙特甫A与玉恢2278配组选育出感温型中熟杂交水稻新组合,2016年8月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组合前期早生快发,分蘖力强,中后期稳健生长,叶片挺直,杆秆柔韧性好,抗病能力强,具有较高的增产潜力,可在桂南稻作区早晚造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