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中具有综合性和区域性的基本单元,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国民经济的基本支柱和协调城乡关系的重要环节。但目前我国西部地区的县域经济发展一直较为落后,也成为了制约西部地区整体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通过分析西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困境,并提出与西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发展建议,以期能够推进我国西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促进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县域经济在国民经济总量中占举足轻重的地位。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对于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高综合国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大意义。中西部地区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县域经济的发展相对于全国比较落后,而县域经济所占的比重又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在发展思路上,中西部地区应当从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和特色经济、坚持以工业化为核心,推动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加大对县域经济的财政、资金、科技、人才、金融的支持力度等方面着手,发展壮大县域经济。  相似文献   

3.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党的十六大提出“壮大县域经济”的号召,对农村信用社如何服务农村经济提出了新的要求。改革开放以来,农村信用社在支持县域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由于社会经济环境及信用社自身因素,农村信用社在支持县域经济过程中的“瓶颈”依然存在,制约了农信社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能力。主要表现在:一、筹资能力与资金需求不对称。近年来,随着金融体系改革的不断深化,国有商业银行实施了“抓大放小”的战略,信贷资金投向逐步向大城市、大企业和重点项目倾斜,以产权分散为特征的农业经济,大部分不符合贷款发放条…  相似文献   

4.
县域经济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而金融服务作为促进县域经济的相关产业,对县域经济发展起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通过构建金融服务指数,运用其对金融发展水平的测度,结果表明蚌埠市金融发展水平增长趋势良好。在此基础上,建立县域经济发展的回归模型,利用2010-2018年蚌埠市的数据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金融发展水平对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明显。因此蚌埠市应当继续推进金融服务发展,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5.
县域经济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大力发展县城经济是富民固本之方、演国安邦之策。党的十六大提出了“统筹城乡发展”、“壮大县域经济”的发展战略,而县域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持。随着国有商业银行向大中城市的收缩和贷款权限的上收,农村信用社逐步成为服务县域经济的金融主体。为使农村信用社切实担当起支持县城经济发展的重任.笔者现就农村信用社为什么支持县域经济和如何支持县域经济谈一些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6.
县域经济发展战略研究——以河南省固始县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状况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河南省固始县这个人口大县来说,加快县域经济的发展,是全面实现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有效途径。在对固始县县域经济采用SWOT分析的基础上,对县域经济发展战略问题进行初步探讨,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对策措施,旨在推动固始县经济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我国国民经济发展速度较快,而国民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基础经济建设的支持,县域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只有各个县域的经济能够得到有效的可持续发展,才能够保障我国的国民经济稳定发展,才能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县域经济在逐年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基于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制定适当的政策措施,是保持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8.
王高建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6):2580-2581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最基本的区域经济单元,包括县、乡(镇)、村经济,具有多层次、综合性和基石性等特点。加快发展县域经济对增强一个地区的综合实力和经济竞争力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战略意义。陕南是我国国家级贫困县(20个)集中地区,县域经济发展滞后,竞争力不强,使陕南地区的贫困问题和"三农"问题表现突出,而且也影响到全省乃至全国国民经济健康、持续的发展。在对陕南县域经济现状及制约县域经济竞争力不强的原因分析基础上,提出增强陕南县域经济竞争力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9.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也是新一轮经济快速增长的突破口和增长点。建设"四个河南",县域经济任重道远。探讨制约豫东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四大因素,试图从政府角度寻找破解之道,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县域经济日益被摆到重要地位,成为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关键。在发展县域经济过程中,资金瓶颈问题始终是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的障碍,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是各级党政部门、银行、企业都要认真思考的问题,也是需要各方共同努力、着力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2):106-108
湖北省县域经济结构的调整是促进县域经济发展中心环节,县城金融如何为县域经济结构调整出力,是破解县域经济健康合理发展的关键。本文对黄冈地区的县域金融支持县域经济结构调整进行案例分析,在这些分析的基础上,进而提出对于县域经济结构的调整,湖北省县域金融应该发挥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15):179-181
县域经济是我国区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很大的意义。县域经济发展是对于我国农业的发展以及农民收入的增长起到促进作用,并在发展我国农村区域经济的同时,可以有效缩小城乡差距、促进社会的稳定发展。而在最近几年,菏泽县域经济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为了改变菏泽县域经济面貌,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就需要不断进行思想的解放,立足区域资源,大力进行创新和发展民营经济等,有效促进菏泽县域经济的发展。运用差异测度方法对菏泽县域的生产总值以及人均GDP等进行相关的研究,并分析了这些县域经济的差异;同时,对导致这些差异产生的原因进行剖析,指出了其存在思想观念较差、经济基础薄弱、生产供给要素受限等问题,并从土地、资金、环保、人才等角度提出了相关建议,有效促进菏泽县域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中,县域经济作为区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组成部分.然而国民经济是分层次的,县域经济处在国民经济的基础层次,是相对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中的最低层次.在我国国民经济的长期实践中表明,农业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很大的约束力.因此,任何时候都必须重视农业,农业的基础地位只能加强绝不能削弱,农业上不去,国民经济的发展就将受阻;粮食上不去,社会将失去稳定.  相似文献   

14.
中国县域经济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而中部县域又是典型的"粮食大县和财政穷县",分析中国中部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特征、面临问题、制约因素以及未来前景,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中部崛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县域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在区域协调发展中意义重大。甘肃省第十三次党代会对发展县域经济、提升发展质量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近年来,崇信县不断提升县域经济发展水平,成功走出了一条城乡一体发展的新路。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县域金融立足于服务县域经济发展,持续加强和改进金融服务,大力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但是在县域金融发展中也显露出一些问题,影响了县域经济的发展。本文探究了县域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提出了加快县域金融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镇域经济发展是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缩影,也是构成县域经济发展的基础,承接着县域经济与村域经济,在国家宏观经济发展布局中直接辐射广大农村地区。在概述黄材镇经济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新时期制约镇域经济发展的因素,提出了立足"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基础上的镇域经济发展路径,为指导新时期镇域经济发展提供了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8.
关于正确认识县域经济内涵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承欢 《现代农业科技》2009,(23):387-388,391
县域经济是一种区域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具有基础性地位。阐述了对于县域经济理解的误区,指出县域经济不等同于特色经济、开放经济,还指出县域经济具有"三农"经济的本质属性,同时对芜湖县县域经济的发展现状进行介绍,意在为发展县域经济、促进农业繁荣、农民富裕与农民进步提供有益的帮助。  相似文献   

19.
李颖 《乡村科技》2019,(14):35-37
县域城镇化发展是实现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县域经济得到了显著发展。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县域作为乡村经济社会的集合体面临更好的发展机遇,承担起更多的发展使命。基于此,本文分析河北省县域城镇化发展特征和乡村发展特征,提出县域城镇化与乡村振兴发展对策,最终使得县域城镇化向着绿色、高质量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20.
陈剑  胡静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0,21(2):45-47,51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山区县域经济又是县域经济的难点。依据增长极理论,通过1999~2008年间金寨县与安徽省人均GDP、人均工业总产值、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农民人均纯收入、三次产业产值百分比和非农业人口与农业人口百分比6个经济指标的对比分析,揭示出金寨县经济发展的现状及特点,分析其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提出山区县域经济发展应以县域内资源为依托,在产业和地理空间两个层面上培育增长极,以此推动县域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