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如何侦破森林火灾案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火源分析任何一起森林火灾案件的发生都与火源有关。可以说火源是引发森林火灾的主导因素,在有利于森林燃烧的条件下,有火源存在就可能发生森林火灾。侦破森林火灾案件应当从调查和分析火源入手。一般情况下,可能引起森林火灾的火源大体可分为自然火源和人为火源两大类。1.自然火源产生于自然现象。如雷电火,泥炭自燃(如煤炭堆放于露天场地自然起火现象常见),火山爆发,山坡滚石碰撞产生火花;枯枝落叶发酵产生高热自燃起火,刮风引起树枝摩擦发热产生火源以及阳光强烈灼烤使可燃物达到相应的燃点而自然起火等等自然现象都会成为…  相似文献   

2.
地形地貌、气候特征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森林燃烧的火环境,秦岭林区大面积分布的落叶针叶林、栎类林等森林植被提供了丰富的可燃物,频繁的人为活动为林火的发生提供了火源,这些要素共同造成了森林火灾多发的现状。通过对秦岭林区森林火灾影响要素的探讨,总结出人为火源是森林火灾发生的首要要素的结论,加强人为火源的管控是减少森林火灾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我省森林火灾火源简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先谈火源。火源是燃烧三要素之一。在有利于森林燃烧条件下,火源是发生火灾的主导因素。火源不同,引起林火种类也不同。引起森林火灾的火源,总的分为人为火源和自然火源两大类。 (一)人为火源  相似文献   

4.
采取措施控制火源─—天水市护林防火的调查熊惠火源是引发森林火灾的主导因素。天水市充分认识森林火灾发生的客观规律,采取了以火源管理为中心的防火措施,使森林火灾的发生次数逐年减少,从1989年开创了无森林火灾记录并连续保持四年。他们的主要做法是:一、强化...  相似文献   

5.
综合性森林防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言综合性森林防火主要是利用人为和自然的办法,采取多种防火措施,预防和控制森林火灾的发生,提高人们对林火的控制能力,使森林火灾的发生次数降到最低限度。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概述综合性森林防火在我国森林防火方面的作用,综合性森林防火措施是符合我国具体国情的,并为我国防火现代化打下了坚实基础。综合性森林防火的理论基础,主要是依据森林燃烧三要素:可燃物类型、火环境和火源。三者构成森林燃烧的三角环。建国30多年来,综合  相似文献   

6.
<正>一、森林火灾发生的原因及其种类森林里发生火灾的原因很多。从内在原因看,森林里有大量的可以燃烧的物质;从外界原因看,有火源。火源有自然火源和人为火源两大类。自然火源主要是雷火,它所引起的森林火灾是比较少的,绝大多数  相似文献   

7.
陕西秦岭地区森林火灾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根据秦岭地区历年来发生的森林火灾统计资料,着重分析了地形、气候、植被和人为活动与森林火灾的关系,结果表明:秦岭地区的地形条件和气候要素构成了森林燃烧的火环境,大面积分布的落叶栎林是发生森林火灾的最大隐患,而频繁的人为活动则为发生森林火灾提供了主要火源。  相似文献   

8.
保护森林,控制森林火灾的发生,是我们森林防火工作者为之奋斗的目标。我们知道,森林的燃烧与其它燃烧一样,离不开燃烧的物质基础,而最易引起森林燃烧的却是林内的枯枝落叶。这些枯枝落叶质小易干,遇火易燃。在防火季节控制火源是一项有力措施,然而设法逐年减少林内能引起森林火灾的物质基础——枯枝落叶的积累是最有效的根本措施。从众多调查统计资料可以看到96%以上的森林火灾的发生是由林内枯枝落叶引起的,而引起森林火灾又与林内枯枝落叶的积累数量有关。通过对饶河县历年来林火成灾的数字调查统计整理,得出林内枯枝落叶平均厚度与林火成灾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论森林防火教育发展对策周军(四川省涪陵地区护林防火办)在现阶段,借助于我们的扑火手段和防火设施,扑救大的森林火灾是非常困难的。因而,预防森林火灾,重在“防”字上下功夫。做好预防工作,就是对火源做到严格控制。而在引起森林火灾的火源中,百分之九十的火源都...  相似文献   

10.
森林火灾是指失去人为控制,在林地内自由蔓延和扩展,对森林、自然生态系统和人类带来一定危害和损失的灾害性事件。由于森林火灾对人民生命财产和森林资源、自然生态系统的破坏严重,所以森林火灾案件历来都是森林公安机关查处的重点。森林火灾按火源类型可分为自然火和人为火,本文探讨的森林火灾主要是指由人为火源引起的森林火灾。  相似文献   

11.
浅析森林火灾案件的侦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森林火灾是指失去人为控制,在林地内自由蔓延和扩展,对森林、自然生态系统和人类带来一定危害和损失的灾害性事件。由于森林火灾对人民生命财产和森林资源、自然生态系统的破坏严重,所以森林火灾案件历来都是森林公安机关查处的重点。森林火灾按火源类型可分为自然火和人为火,本文探讨的森林火灾主要是指由人为火源引起的森林火灾。  相似文献   

12.
舒立福  施德法 《森林防火》1998,(3):14-14,16
森林火灾属于固体可燃物的燃烧,分为预热、热分解、气体燃烧和固体燃烧阶段。发生森林火灾时,在外界火源的作用下,先将森林可燃物热分解为可燃性气体,然后与空气中的氧气结合,并燃烧。可燃物的热分解反应吸收能量为吸热反应,即外界要向森林可燃物输入能量(火源)。...  相似文献   

13.
第四讲 火源     
火源是森林燃烧的三要素之一,当森林中存在有一定量的可燃物,井具备可以引起森林燃烧的火险天气条件时,森林是否能着火,关键就取决于火源。在通常的情况下,发生森林火灾的最低能量(温度)是来自森林的外界,因为可燃物本身由于温度升高达到燃点而引起自然(如泥炭自燃)的情况则是十分罕见的。所以说,引起森林火灾的发生必须要有外界的火源。如果在防火季节,没有火源,不管风多大,气温多高,连续干旱多长,森林火灾是不可能发生的,因此在防火季节内,火源是引起森林火灾的主要原  相似文献   

14.
森林是人类的宝贵资源。森林防火是保护森林资源的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应以预防为主,预防是防止森林火灾的先决条件,控制火源是预防工作的核心。掌握火源规律,加以严格控制,方能做到防患于未然。一、松花江地区森林火灾规律的分析松花江地区1975——1984年,十年期间曾发生森林火灾526次,过火林地面积332,181亩。其中大火灾42次,占7.9%;特大火灾3次,占0.6%。发生火灾的原因都是人为火源引起的,诸如非生产性火源、野外吸烟、做饭烤干粮、生火取暖、烧黄蜂、上坟烧纸……引起森林火灾222起,占42.2%;生产性火源,如烧荒、烧地场、烧秸棵……引起森林火灾302起,占57.4%,疯子纵火2起,占0.4%。火灾的规律是:春季森林火灾集中在5月份,此期  相似文献   

15.
正冬季即将来临,正是森林火灾发生的高火险期。此时,了解森林火灾扑救原理和原则就显得尤为重要。扑灭森林火灾的基本原理,就是破坏它的燃烧条件,不让燃烧三要素——可燃物、氧气和热源(火源)结合在一起。只要消除三要素中的任何一个,燃烧就会停止。扑灭森林火灾的根本途径有三个:一个是散热降温,使燃着的可燃物的温度降到燃点以下而熄灭;二是隔离火源,使着火的可燃物与未着火的可燃物隔离,破坏预热作用,达到灭火的目的 ;三是断绝或减少森林燃烧所需要的氧气,使其窒息熄灭。  相似文献   

16.
森林火灾与气象吴晓荃森林火灾是生态环境中的一种严重的自然灾害。它毁坏森林资源,破坏生态平衡,给人类带来严重损失。森林火灾和其它物体燃烧一样,须具备三要素,可燃物、助燃物(氧气)和一定的温度,当森林可燃物和火源具备时,森林能否着火、着火后能否蔓延成灾,...  相似文献   

17.
太白山是陕西秦岭森林资源的主要分布区,也是重点水源涵养区,森林覆盖率高达81.2%,主要为次生林。作者根据太自山地区历年来发生的森林火灾统计资料,着重分析了地形、气候、植被和人为活动与森林火灾的关系。结果表明,太白山地区的地形条件和气候要素构成了森林燃烧的火环境,大面积分布的落叶栎林是发生森林火灾的最大隐患,而频繁的人为活动则为发生森林火灾提供了主要火源。  相似文献   

18.
森林火灾是在开放环境中的自由燃烧过程 ,由于受可燃物特征与分布、空气湿度、地形与风场分布等因素的影响 ,构成了森林火灾的复杂性与随机性。由于自燃、雷击和人为因素等火源不可能彻底排除 ,森林火灾不可避免。大面积高强度火可以烧毁森林 ,造成地面光秃和加速土壤侵蚀 ,但小面积低速度火却可以减少地面多余可燃物 ,有助于林木的火后更新和生物栖息。因此在预防森林火灾中 ,实现森林可燃物可持续管理是发展重点 ,用计划火烧减少可燃物 ,营造防火林带隔断可燃物的连续性 ,可以达到减少和控制森林火灾的目的。1 近年来林火管理面对的挑战…  相似文献   

19.
本文就历年全省各地区森林火灾发生的时间和变化动态,林火控制指标的地理分布与年际变化动态等,作了深入分析,获得一些新结论:西部森林草区和东部延边林区,森林火灾控制率、森林火灾受害率和森林火灾燃烧率等居全省首位;尤其西部地区,近几年森林火灾回升趋势大于其它地区。  相似文献   

20.
林区群众防火工作,是林区基本的防火工作,无论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如何发展进步,它始终是综合森林防火体系中的一项主导措施。1群众防火工作的地位和作用1.1群众防火工作是林区重要的防火内容在林区,造成森林火灾的火源有两种:一种是人为火源,另一种是自然火源。据调直统计,人为火源约占98%,而自然火源仅占2%左右,且近3年内几乎没有雷击火等自然火源的发生,这说明抓好了群众防火工作,严格管理好人为火源,森林火灾便可大为减少。从历史来看,我国的森林防火工作主要是群众防火;从现实来看,我国的森林防火工作仍然以群众防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