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分别采用硼氢化钠、亚硫酸氢钠及其混合物处理杨木APMP漂白机械浆,优化了处理条件,研究了不同化学药品对纸浆还原处理后改善白度稳定性效果。结果表明硼氢化钠处理杨木漂白化机浆不但能够显著改善其白度稳定性而且对纸浆具有漂白作用。加入亚硫酸氢钠混合处理纸浆可大幅度减少硼氢化钠用量,并能取得类似的改善纸浆白度稳定性效果。杨木碱性氧化氢漂白机械浆光诱导返色有其固有特点,傅立叶红外光谱显示,纸浆木质素中的羰基和酚羟基结构基团是引起纸浆光诱导返色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中试系统制备了杨木碱性过氧化氢机械浆。分别在水相 /有机溶剂相 /气相等条件下 ,使用乙酐处理杨木化机浆 (原浆及硼氢化钠还原后纸浆 ) ,分别抄造成 60g/m2 纸片 ,测定了不同时间紫外线照射后试样白度。运用返色值 (PCno .)和白度稳定效果 (BSE)等指标评价处理后浆料的光学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 ,有机溶剂相和气相乙酰化后的纸浆 ,光学稳定性的提高程度取决于乙酐用量和反应时间即乙酰化程度。通过乙酰化 ,可以获取光学完全稳定的杨木化机浆。紫外漫射反射光谱表明 ,杨木APMP机械浆光诱导返色的主要原因是纸浆木质素中羰基和酚羟基团吸收紫外光后变化形成发色结构所致。还原配合纸浆乙酰化处理 ,可能成为防止高得率纸浆返色的工业应用方法  相似文献   

3.
F 《林产化学与工业》2000,20(1):32-40
高得率纸浆残余木质素中对紫外光和近紫外光高度敏感的特定化学结构,结合大气中的氧分子,通过形成游离基中间体而产生发色物质,导致高得率纸浆的光返色(返黄)。紫外吸收类化合物、游离基捕获剂或抗氧剂等处理纸张制止纸张返色的研究已有报道。本文研究了杨木APMP纸浆手抄片添加紫外吸收类化合物(Tinuvin 1130及其前驱物)、游离基捕获剂(氮氧游离基化合物)和抗氧剂(PEG 300)等的工艺条件和方法,对比研究了不同溶剂介质下(有机型和水溶液),添加剂对杨木APMP原浆和还原处理白度稳定性效果。结果表明,Tinuvin 1130与脂肪醇混合物处理还原后,纸浆抗光诱导返色效果尤为显著,该技术方法十分接近工业应用条件,具有潜在的工业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杨木的纤维特性、化学成份和利用杨木生产高得率纸浆的适应性,以及杨木为原料的漂白化学热磨机械浆(BCTMP)和碱性过氧化氢化学机械浆(APMP)。APMP是90年代研制成功的高得率制浆新方法,其特点是纸浆得率高、白度高和强度好。该法适用于针阔叶木,特别是杨木。杨木APMP可代替部分长纤维针叶木浆,配抄低定量胶印新闻纸和涂布纸等。  相似文献   

5.
尿素在桦木Kp浆漂白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在氯化段或次氯酸盐漂白段添加尿素和碱抽提强化技术,以改善桦木硫酸盐浆CEH三段漂白的效率。研究结果表明:在次氯酸盐漂白段添加尿素,不仅可以提高纸浆粘度和白度,而且漂白浆返黄减轻;若在氯化段和次氯酸盐漂白段同时添加尿素,纸浆粘度最高,碳水化合物得到最大程度的保护。  相似文献   

6.
以杨木碱性过氧化氢机械浆(APMP)、化学热磨机械浆(CTMP)、硫酸盐浆(KP)和麦草CTMP 4种浆为原料,对纸浆在应用生物酶漂白前利用离子液体进行温和预处理,控制离子液体BmimC l用量为1.0%(以绝干纸浆质量计,下同)、EmimD MP用量为1.2%,研究发现离子液体预处理可明显改善纸浆的酶漂效果,且EmimD MP的效果更优。表现为应用离子液体预处理后成纸的光学性能及物理强度明显改善,EmimD MP预处理后杨木KP浆白度可提高4.27%(ISO),不透明度增加了2.46%,麦草CTMP成纸的抗张指数、耐破指数、环压指数、撕裂指数及耐折度分别增加12.21%、29.80%、22.45%、44.82%和52.50%。纤维质量分析仪(FQA)、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镜(SEM)分析结果显示,离子液体处理后4种纸浆纤维质量提高,平均长度增加,细小纤维含量降低,纤维结晶度提高,其中EmimD MP处理后杨木KP浆结晶度提高了11.21%,纸浆表面发生明显分丝帚化,增加了药液的渗透能力。  相似文献   

7.
漆酶-介体系统处理麦草化学浆全无氯漂白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漆酶-介体系统对麦草化学浆进行预处理,研究了几种全无氯漂白(TCF漂白)[氧碱脱木质素配合两段过氧化氢漂白(OEPP),两段过氧化氢漂白(QPP)和过乙酸配合一段过氧化氢漂白(PaP)]对漆酶处理后纸浆漂白性能的作用,结果表明,麦草浆经过漆酶预处理后,白度上升了12.9个白度单位(%,ISO),漆酶处理浆氧碱脱木质素配合过氧化氢漂白后比原浆在相同条件下漂白后白度高14个白度单位以上,经两段过氧化氢漂白后白度比原浆在相同条件下(过氧化氢用量4%)漂白后白度高18.3个白度单位,经过乙酸过氧化氢漂白后比原浆在相同条件下漂白后白度高8.1个白度单位。漆酶处理浆漂白后强度比原浆漂白后的低,但是其白度高,如漂至相同的白度可以节约大量漂剂,有利于改善浆的质量,降低漂白废水的污染负荷。  相似文献   

8.
由柞木、桦木、杨木混合木片采用KP法生产的未漂浆,经CEH三段强化漂白后,纸浆白度达到81%(SBD)以上,其裂断长达到了5796m。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用杨木生产漂白化学浆,包括硫酸盐法,硫酸盐-蒽醌法,烧碱-蒽醌法和碱性亚硫酸钠-蒽醌法制浆;用杨木生产漂白化学热磨机械浆;用杨木生产碱性过氧化氢机械浆;特别是杨木碱性过氧化氢机械浆是90年代发展研制成功的高得率、高白度和强度性好的新化学机械浆种,它适用于配抄低定量胶印新闻纸、低定量涂布纸等。  相似文献   

10.
麦草爆破制浆漂白性能研究(英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就麦草浆漂白的性能进行了探讨,以期改善纸浆白度.H2O2漂白剂因漂白损失小、漂后白度稳定性好,从而常用于纸浆漂白,特别是高得率浆的漂白.为寻找H2O2的漂白规律,本文对H2O2漂白过程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漂白剂H2O2在水中电离生成OOH-作为漂白的有效成分,其浓度的提高使反应顺利进行.因此增加H2O2用量将获得较好的漂白效果.H2O2在碱pH缓冲剂存在的环境中电离,将产生一个较稳定的OOH-浓度,使漂白反应稳定.但是过高的pH值会导致H2O2分解,同时碱与浆中木素的反应生成新的发色基因,使纸浆白度下降.适当的温度会促使H2O2的电离,使漂白反应顺利进行.但温度过高则使H2O2分解,失去漂白作用.为消除重金属离子对H2O2的催化分解作用,加入了螯合剂.根据MonicaLundquist的研究模型,本文对麦草爆破浆的H2O2漂白进行了研究,白度值可表示为dWdt=k[H2O2]0.2340[NaOH]1.2619W-1.8176.公式表明:较高的H2O2浓度、NaOH浓度及较少的发色因素对白度提高有利.从公式中还可看出在保证必需的H2O2用量的情况下,pH值的控制对白度的提高是一个关键因素.由于漂白反应  相似文献   

11.
采用在氯化段或次氯酸盐漂白段添加氨基磺酸和碱抽提强化技术,以改善桦木硫酸盐CEH三段漂白的效率。研究结果表明:在氯化段添加氨基磺酸,可增加脱木素的选择性,而且脱木素作用不受影响;在次氯酸盐补充漂白段添加氨基磺酸,漂白浆的白度和粘度均得到提高;在常规碱抽提段添加少量氧化剂,脱木素能力大大加强,纸浆白度得到提高,返黄减轻。  相似文献   

12.
为了改善杨木高得率浆的配抄性能,扩大其应用范围,研究探讨了纤维素酶预处理对杨木碱性过氧化氢机械浆(APMP浆)配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未经过酶预处理的杨木APMP浆相比,酶处理后APMP浆打浆能耗最大可降低19%,纤维吸水润胀程度增加,保水值增加12.6%;与不同比例针叶木漂白硫酸盐浆(BKP浆)配抄后,纸张的裂断长、耐破指数和撕裂指数均有所提高,最大可分别提高6.1%,44.6%和30.3%,纸张的松厚度、白度和不透明度稍有降低。纤维质量分析仪(FQA)、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衍射(XRD)分析结果显示,酶处理后纤维平均长度增加7.0个百分点,细小纤维组分减少10.0%,纤维卷曲指数降低22.4%,结晶度提高0.7%。可见,纤维素酶预处理可以改善杨木APMP浆的配抄性能,提高纸浆纤维质量,所配抄的纸张的物理强度性能指标有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3.
高得率纸浆残余木质素中对紫外光和近紫外光高度敏感的特定化学的。结合大气中的氧分子,通过形成游离基中间体而产生发色物质,导致高得率纸浆的光返色(返黄)。紫外吸收类化合物、离基捕获呈抗氧剂等处理纸浆罅纸张返色的研究已有报道。本文研究了杨森APMP纸浆手抄片添加紫外吸收类化合物、游离基捕获剂和抗氧剂等的工艺条件效果。结果Tinuvin1130与脂肪醇混合物处理还原,纸浆抗光诱导返色效果尤为显著,该技术方  相似文献   

14.
酶处理对混合杨木P-RC APMP浆打浆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纤维素酶、木聚糖酶处理对混合杨木温和预处理和盘磨化学处理的碱性过氧化氢机械浆(P-RC APMP)的打浆性能和打浆能耗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未经过酶处理浆相比,纤维素酶和木聚糖酶处理可明显改善纸浆的打浆性能和降低打浆能耗,纸浆打浆度提高1.0~6.5°SR,或在相同打浆度下打浆能耗降低10%~25%。纤维素酶处理浆裂断长提高18%,撕裂指数提高14%,耐破指数提高16%,耐折度提高100%。木聚糖酶处理纸浆白度提高1.7度(ISO),纸浆物理强度略有上升。纤维素酶在改善纸浆打浆性能、降低打浆能耗和提高物理强度方面好于木聚糖酶,木聚糖酶在改善纸浆光学性能方面优于纤维素酶。酶处理可以使纸浆纤维结构变得疏松柔软,从而增强纤维间的交织能力。  相似文献   

15.
木聚糖酶预处理对麦草化学机械浆可漂性及白度的改善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探讨了以玉米芯片为碳源制备木聚糖酶及麦草化学机械浆经该木聚糖酶预处理后可漂性和白度的改善效果。结果表明,直接以玉米芯为底物、里氏木霉为菌种产酶效果较好,当底物浓度为18g/L时,木聚糖酶活力可达38.34IU/mL。木聚糖酶预处理有利于改善麦草化机浆的可漂性,促进其过氧化氢漂白,有提高漂白浆白度,降低漂剂消耗。研究表明,当经单段H2O2漂至相同白度时,木聚糖酶预处理后可节约50%的H2O2用量。若麦草CMP酶处理后采用高浓度两段过氧化氢漂白,即XP3P3漂序(H2O2总量为6%0时,白度可达60%(ISO)以上。  相似文献   

16.
酸化处理抑制杨木APMP纸浆返黄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草酸、硫酸等对黑杨APMP浆进行酸化处理,研究了酸化对黑杨APMP浆的光致返黄和热致返黄的抑制作用并对其机理进行讨论。结果表明①酸化处理能提高APMP浆的白度和白度稳定性。②各种酸对APMP浆的返黄抑制作用不同;试验所用的酸中,草酸最优。  相似文献   

17.
漂白稳定剂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对改性蛋白石用作纸浆H2O2漂白稳定剂的可能性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纸浆H2O2漂白过程中采用改性蛋白石替代Na2SiO3作稳定剂是可行的。在相同用量下,麦草浆和脱墨浆的白度均可提高3%(ISO)以上。与蛋白石相比,改性蛋白石对纸浆H2O2漂白的稳定效能显著增强。对于改性蛋白石作稳定剂的纸浆H2O2漂白,在一定范围内提高温度和延长时间对漂白有利。适宜的工艺条件为:浆浓10%,H2O23%,NaOH1.5%,改性蛋白石3%,时间60min,温度70℃以上。在此条件下漂白麦草浆,白度增值可达16%(ISO)以上。此外,改性蛋白石用作纸浆H2O2漂白稳定剂时,添加少量MgSO4对漂白有利,添加0.05%MgSO。可提高纸浆白度约1%(ISO)。  相似文献   

18.
内切木聚糖酶与木糖苷酶预处理对麦草浆漂白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内切木聚糖酶与木糖苷酶预处理对麦草浆漂白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论是内切木聚糖酶还是木糖苷酶预处理漂白浆的白度均比对照浆高,分别高出对照浆的2.5和1.9个百分点,同时漂白浆的强度也好于对照浆的强度。内切木聚糖酶和木糖苷酶混合预处理漂白浆的白度分别比内切木聚糖酶和木糖苷酶高出0.9和1.5个百分点,这表明内切木聚糖酶和木糖苷酶在纸浆预处理过程中具有协同作用。通过电镜观察发现经内切木聚糖酶和木糖苷酶预处理后纸浆的表面和横断面有许多孔隙,其中经内切木聚糖酶预处理后纸浆的孔隙比木糖苷酶要多而且大。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发现内切木聚糖酶和木糖苷酶均不能破坏纸浆的结晶度。  相似文献   

19.
氧脱木质素技术应用到多段漂白高白度浆生产工艺流程中,可以提高细浆得率,降低纸浆的粘度损失,提高白度,减少氯化段有效氯用量30%~50/,减少漂白段的COD和AOX的排放量。  相似文献   

20.
碱性木聚糖酶在中小径竹KP浆漂白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探讨碱性木聚糖酶用于中小径竹KP浆漂白预处理的最佳工艺条件及碱性木聚糖酶预处理对中小径竹KP浆ECF漂白的影响.结果表明,碱性木聚糖酶Unikfect 100处理浆的最佳工艺为:浆浓度4%,pH值9.0,温度65℃,时间20 min,酶用量15.0×10-7 mol·s-1g-1浆;对ECF漂白的影响为:O-X-D1-EOP-D2漂序的漂白效果优于O-D/C-EOP-D2,在白度相近的情况下,纸浆的粘度及物理强度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