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吴Xi瑛 《油气储运》1998,17(8):39-40
目前国内外电信事业迅速发展,管道专用通信网的现状是:规划不足;业务种类少;封闭落后。提出了三点改进意见:(1)制定“九五”规划。结合管道专用通信网的网络拓扑构成,确定新建长途干线传输技术体制及传输容量,确定传输业务类型,正确规划用户网络建设。(2)调整现有部分长途电路。(3)积极参与市场竞争。  相似文献   

2.
吴希瑛 《油气储运》1996,15(5):27-28
已建设和拟建设的管道专用通信网,因其容量小(均为34Mbit/s)且主要用于电话业务,已不适应计算机网络通信、电视会议、多媒体信息传输等业务开展的需要,扩大新的通信干线容量势在必行。邮电部、中国联合通信总公司均采用了同步数字等级(SDH)制,以取代准册步数字等级(PDH)制,扩大其通信系统容量,面向全国开放。而石油专用网也具备了向同步数字等级(SDH)制过渡的条件,建议再建长途通信干线时,其容量还  相似文献   

3.
管道系统大多采用共电式或磁石式交换机进行局内通讯和接转长途电话。为了保证长途电话的通话质量,本文以磁石交换机为例,从分析交换机和载波机通路入手,寻找一种切实可行的简易办法,以达到交换机与长途载波机通路的平衡工作状态。一、磁石交换机及共电式交换机交流通路的阻抗特性磁石式或共电式交换机用户表示器(灯  相似文献   

4.
数字管道的建设就是各种数据库和图形库的建设,而数字管道建设中的一些技术给管道工艺和自动化设计带来了一定的变化。通过利用数字管道建设的一些成果,设计人员能够使管道设计与未来的管理有机地结合,在设计阶段就对未来油气管道的运行控制和完整性管理奠定坚实的基础。通过数字管道建设要素的分析,阐述了数字管道中对工艺与自动化系统设计的要求,说明了管道工艺和自动化设计应满足数字管道的数据平台及数据模型,达到提高管道建设与运营管理的质量、效率、安全等综合管理水平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李春娴 《油气储运》1989,8(6):50-53
本文根据程控交换机的数字电路工作速度高及各种集成块均为敏感性元件的特点,从供电体制、配电方式及所需直流总功率三个方面比较程控数字交换机与机电制交换机对电源系统的要求,并对其安装设计中的问题加以探讨。此外,还对铅蓄电池的性能要求、设计选型中应考虑的问题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6.
在役管道数字化建设的数据与模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数字管道的研究发展现状,提出了在役管道数字化建设的目标和理论体系,从数据经济性评价、数据分类和采集、数据管理以及模型数据分析几方面阐述了在役管道数字化建设的数据问题。根据管道数字化建设对数据的需求和数据采集的经济性评价,确定采集数据的类型和采集量,通过对数据进行有效管理和分析,实现数据的有效利用,完成数字管道的数据建库工作。结合国内外数字管道模型的研究现状对油气管道运行管理中的完整性管理、管道系统模拟、管道维护调度和管道事故应急救援4个模型进行探讨,旨在完善管道运营管理模型,增加采集数据的经济价值,最终实现油气管道管理的模型化、自动化和智能化。  相似文献   

7.
吴维加 《油气储运》1997,16(6):39-41
DECT微蜂窝数字移植通信是程控交换机功能的延伸和扩展,目前在通信比较先进的欧、亚国家和地区得到了广泛应用,DECT系统具有灵活的接口,可不同业务和不同用户之间进行频率分配,能最大限度地利用频率资源,DECT系统因其功能优异,在设计和安装等方面投资少;因此符合管道通信专网干线长、分散和容量少的特点。在管理基础、输油公司和各汞站采用DECT系统,可以形成管道通信专网的移动通信体系,提高办公效率,个人  相似文献   

8.
中缅油气管道是中国首条经过数字化恢复构建数字孪生体的在役山地管道。通过基准点测量、管道中线探测、航空摄影测量、三维激光扫描、三维地形构建、倾斜摄影、数字三维建模等技术进行数据收集、校验及对齐,对管道建设期的设计、采办、施工及部分运行期的数据进行恢复,对站场及管道的设备、建筑等构建数字三维模型,形成管道线路数据资产库和站场数据资产库,构建中缅油气管道的数字孪生体。通过多系统融合,深入发掘数据价值,实现管道可视化运行、设备拆解培训、指导维检修作业及应急抢险作业等,为实现管网智慧化运营奠定了数据基础。(图1,表1,参25)  相似文献   

9.
伴随着工业4.0时代的来临,数字孪生体(Digital Twin)概念蓬勃发展,在航空航天、汽车制造、军事、能源等行业中逐步得到应用,为其在管道行业的应用发展起到良好示范。介绍了数字孪生体的内涵和发展演化过程,分析了数字孪生体在产品设计、飞机故障预测、汽车制造、电厂发电机组智能健康管理、复杂产品装配等行业的应用案例,并从管道设计、调度优化、管道设备运行维护、管道全生命周期管理4个方面分析数字孪生体在油气管道中的应用前景。数字孪生体为真实管道系统与虚拟管道系统的信息交互及融合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可以实现虚拟管道的仿真优化,有利于促进智慧管网建设。  相似文献   

10.
数字管道技术在我国油气管道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概述了数字管道技术在我国油气管道应用的背景,介绍了数字管道技术在西气东输工程冀宁联络线的应用情况,认为实现管道数字化、信息化是我国管道行业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1.
根据智慧管网的概念和管道企业现状,提出数字孪生是实现智慧管网的基本方法和理论依据.基于数字孪生理论和数字孪生五维模型,构建了包含实体管道、虚拟管道、管道服务系统、管道孪生数据的管道数字孪生体模型,阐述了模型内涵、各元素之间关系、运行机制以及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关键技术的具体应用,重点分析了实体管道与虚拟管...  相似文献   

12.
数字管道的技术与应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孙齐 《油气储运》2005,24(4):1-2,i001
在"数字地球"理论成为热点之后,其概念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各个领域,数字管道即来源于这一概念.阐述了数字管道所涵盖的广义信息与系统,讨论了构建数字管道的4S技术及业务系统组成,提出了建设数字管道是在信息化社会下,我国油气管道建设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3.
智慧管道是覆盖油气长输管道全生命周期的综合管理系统,是SCADA系统、电子管道、数字管道、智能管道在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时代的延续和发展。剖析了油气管道行业智慧管道的内涵与外延,梳理了智慧管道技术发展的历史脉络,揭示了数字孪生体技术的实质与应用现状,在此基础上,建议中国智慧管道建设宜坚持需求驱动、问题导向、突出重点、体现特色、开放融合、数据共享、滚动发展、持续改进的原则,以期为中国智慧管道的健康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在管道清洗技术中,清洗工艺及清洗器的正确设计是清洗工作的关键,通过实验研究,开发出了具有较高清洗效率的连续清洗工艺及专用清洗器,介绍了连续清洗工艺的特点及流程,这种清洗过程为事宜上刷具的清洗器夹带化学药液在管道内反复运行,专用清洗器遇到卡管后,逆向退出。在对专用清洗器的设计研究中,通过对其力学模型的建立及受力分析,给出了专用清洗器的设计理论依据,确定了组装圆盘式橡胶柱塞携带刷具的设计方案。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国外2个陆上液化天然气(LNG)接收站采用LNG卸料管道专用隧道连接离岸卸船码头和LNG储罐区的案例:美国Cove Point LNG和日本Ohgishima LNG。基于这2条LNG管道专用隧道的情况,分析了广东某LNG项目卸料管道专用隧道的特点,提出其安全性设计需要重点考虑的5个要素:内部空间分区或隔离、充氮密封或强制通风、监控设施、防结冰措施、防止LNG不受控外溢。研究成果可为国内其它类似工程的设计和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西气东输工程山区地段管道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西气东输管道工程在山区施工中所采用的新方法、新工艺,对山区运管和布管、河流穿越、管道焊接、水压试验以及管道干燥等工作进行了总结,提出了今后在类似管道施工过程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7.
本文开发了一种低压管灌专用水力驱动控制阀,它以低水压管道灌溉系统中的水压作为驱动力,实现对阀门的开启或关闭。在农田深处不增配动力条件下,该设备在管道灌溉系统输配水自动控制中不可或缺,有很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中国石油管道公司发展战略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龚树鹏 《油气储运》2005,24(8):31-33
针对管道企业目前存在的各种问题,从企业规模、企业管理水平、管道科技水平等方面分析对比了国内外管道的技术发展现状,提出了国内油气管道输送及管道建设等方面需要解决的问题,并对今后管道工程建设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9.
美国运输部的管道安全局正在开发一种全数字全球信息系统(GIS)数据库,这个叫做全美管道绘图系统(NPMS)的数据库将包括全美所有天然气管道、有害液体管道干线和液化天然气设施。该系统由管道运营商和有关的州政府机构提供数据。 NPMS要求以数字格式发送数据,这与管道运营商现用的管道图纸大不相同。运输部通过与工业界、联邦、州有关机构协调正在制定采集管道制图数据的标准,目的之一是要减少以后数据采集的冗余度。  相似文献   

20.
林猛  牛迎战 《油气储运》2011,30(11):878-879,8
抚顺-鲅鱼圈成品油管道因与营口市城市规划建设冲突,需要迁移部分管道。在新旧管道对接时,出现了磁偏吹现象。其原因是:在管道进行内部漏磁检测时,管道中存在剩磁。介绍了剩磁产生的原因,以及管道磁偏吹的形成原理和危害。通过采用简单、有效的焊机电缆消磁法,成功解决了磁偏吹对新旧管道焊接的影响,可供今后的管道施工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