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我省某油库有一座葡萄式洞库,共有八个5000m~3金属立式油罐,内装70号汽油。这些油罐的呼吸是通过一根长318m,公称直径150mm的呼吸阀总管来进行的。该管引出洞外后沿山坡又直上11m,在顶部安装两个呼吸阀,(如图1)。  相似文献   

2.
王凡喜  利莉 《油气储运》1999,18(5):59-60
洞库油罐的呼吸设备由透气管、机械式透气阀、U形压力计、防火器、防尘帽等组成。油罐的呼吸是通过顶部的呼吸阀进行的。某些油库在发油时,由于设计、呼吸阀失灵和堵塞等原因,致使油罐被吸瘪,造成经济损失。 一、油罐的呼吸  相似文献   

3.
朱凯斌 《油气储运》1990,9(5):54-55
《石油库设计规范》(GB74-84)中规定:“储存甲、乙类油品和轻柴油的固定顶油罐,必须装设阻火器。”但对洞库油罐的阻火器装设位置和数量无明确规定。 山洞油库储存同种油料的罐组,一般共用一根透气管,单个油罐的气体空间通过透气管直接相连通。油罐静止储油和收发油时,油罐间互相交流油汽,平衡气压。这样,不仅能最大限度地利用油罐的承压能力,减少油料的蒸发损耗,而且也减少了单独设透  相似文献   

4.
两级式呼吸阀能保证油罐呼吸安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油罐三种特殊呼吸的气量供需情况进行了计算与分析,结果表明,因罐内气体温度急降引起的油罐定压呼吸所需气量与现用呼吸通气量之间的差值很大,由此产生的负压造成油罐塌介绍了一种能适应油罐各种呼吸要求的新型两级式呼吸阀,当罐内压力快速变化时,该阀可快速全开,能很好地适应油罐的各种呼吸要求。可为油罐安全呼吸提供了可靠保障。.  相似文献   

5.
王丰 《油气储运》1991,10(6):29-31,39
油罐是油库的重要设备。油罐的渗漏不仅会污染环境,而且会因油气的积聚而着火爆炸,尤其是洞式油库,油气更易积聚而发生爆炸,对洞库形成极为严重的威胁,因此对于有渗漏的油罐应及时进行修理。采用不动火修补油罐的方法,对于保证油库安全,防止火灾爆炸事故具有重要的意义。主要方法有:用胶粘剂(补漏剂)修补,弹性聚氨酯涂料修补,法兰堵漏,螺栓堵漏等。  相似文献   

6.
<正>一、部分气路不正常指气路系统出现堵塞、泄漏、无压力指示、无气体输出等故障。1.检查气源部分(气瓶、气体发生器等)是否正常。2.利用输入气体压力表检查气体输入是否正常,否则检查净化器等外部气路及稳压阀等是否正常。3.如果是载气流路,则可在色谱柱前后检查进样器的气体输出是否正常,否则检查稳压阀至色谱柱这一段。4.如果是氢气或空气流路,则可利用仪器顶部的气路转接架检查气体输出是否正常,否则检查稳压阀  相似文献   

7.
我库油罐附件安装有两处不合理,给生产管理带来许多困难。 1.油罐罐顶与隔墙凸顶距离太小,有的仅 30 cm,使量油和取样非常不便,建议新设计洞库时,油罐顶部测量孔的上方隔墙预留一定空位,以便人能够下去操作。  相似文献   

8.
油罐油品蒸气排入大气将会造成能源浪费、环境污染,其中压力和温度变化是引起油罐内油品蒸发的主要因素。针对油罐的呼吸损耗,以API理论计算公式为基础,推导出压力罐对呼吸损耗的最低降耗率的计算公式,从而提出通过增加油罐呼吸阀控制压力来减少呼吸损耗,甚至完全消除小呼吸损耗。分析温度变化对单体烃(丙烷、正丁烷、异丁烷、正戊烷及正己烷)和不同油品(93#汽油、97#汽油、石脑油、煤油、柴油及番禺原油)膨胀因子的影响情况,结果表明:在设计储罐时,存储不同组分、不同种类的油品,应采用不同的设计压力并选用合适压力的呼吸阀,通过增加壁厚来增加控制因子,从而减少储罐呼吸损耗。研究成果可为油罐设计和油库管理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9.
刘吉华 《油气储运》1990,9(4):52-54
立式金属油罐的倾斜问题(以下简称油罐倾斜问题)一直是油罐使用单位和油气储运同行们所关注的;如何确定油罐的倾斜比也是值得大家探讨的。下面列出不同规定供同行们参考。 1.文献[1]规定:油罐基础下沉,使油罐倾斜(底板边缘直径相对两观察点间)超过1%时,应立即腾空油料,采取有效措施,不得继续存油。  相似文献   

10.
口腔矫治器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口腔矫治器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 SA S)患者气道、睡眠结构及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对10例O SA S患者配戴矫治器治疗,治疗前后用夜间多导睡眠图(PSG)监测结合X线头影测量法以评价疗效。结果:配戴矫治器后,患者的呼吸暂停指数、平均呼吸暂停时间、低通气指数及呼吸紊乱指数值比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或<0.05),最低血氧饱和度则明显升高(P<0.01);患者的下颌平面角、上后气道间隙及中气道间隙增加显著,软腭长度则明显减小(P<0.01或<0.05),下齿槽座角和下气道间隙值则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口腔矫治器可明显扩张上气道,是治疗O SA S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连续进出油生产作业的站库,在油罐群加油罐空间连通管,能完全消除大呼吸损耗,还能减少绝大部分的小呼吸损耗。以克-独输油管道首站(总站)为例,每年可节约油料1263.63吨,收益12.705万元。本设施投资少,效果好,可普遍应用于具有两个以上油罐的经常进出油的集油站、油库和输油管道首末站。  相似文献   

12.
油库向汽车油罐装油一般采用自流装油方式。当天装油完毕,必须放空管道。管道放空后,第二天首车装油时,因管道内存有气体,致使首车装油后流量计显示的数字比汽车油罐实际装油数量多80~100L。 油库向汽车油罐自流装油,是将储油罐的油品泵送至高架罐(又称中继罐),然后利用高差自流进行装油。 在汽车油罐装油过程中发现,每天首车装油计量数与实际装油量不符的原因除流量计计量不准确外,主要是高架罐至流量计之间的管道内存有气体,当油、气同时流过流量计后,便出现了流量计读数与实际装油量相差较大的现象。 为减少汽车油罐首车装油误差,可采取以下措施。 (1)在灌车管道的每台流量计前安装一个消气过滤器。当首车装油时,管道内的气体通过消气过滤器把气体排出,保证油品流经流量计时无气体,从而减少了误差。  相似文献   

13.
任致程 《油气储运》1989,8(5):50-53
雷击的危害是众所周知的。它对油库的安全威胁更大:能引燃油罐周围的树木造成火灾;击毁油罐设施,造成油蒸气爆炸;雷击油库供电线路,使电气设备受损,甚至引起洞库防爆电气的破坏而发生火灾。因此,在油库区采取切实可行的预防措施,杜绝雷击事故的发生是很必要的。  相似文献   

14.
油罐火热辐射是导致油罐火灾蔓延的主要因素,为此开展了邻近油罐受热辐射后罐壁热辐射通量分布特点的研究。基于油罐火焰特性和大直径池火灾模型相关研究成果,采用FDS软件建立大直径油罐火灾几何模型,分别模拟3 000 m3、5 000 m3、10 000 m3拱顶汽油罐的燃烧和传热过程,分析油罐燃烧参数的变化,得出L/D(L为油罐间距,D为油罐直径)分别为0.6、1.0、1.5时邻近油罐的热辐射通量分布规律。结果表明:火灾环境下邻近油罐正对着火罐方向罐壁受辐射作用最大,热辐射通量从罐顶至罐底逐渐降低,从中心向两边呈轴对称降低。当L/D相同时,3 000 m3油罐的热辐射通量最大,其次是5 000 m3、10 000 m3的油罐;而当油罐容积相同时,L/D越大,邻近油罐罐壁的热辐射通量越小。将FDS模拟计算得到的热辐射通量与理论计算值进行对比,发现模拟值与理论值相差较小且变化趋势一致。研究结果有助于油罐火灾的预防、控制及扑救,消防规范编制,以及储油罐区的设计。  相似文献   

15.
于江 《油气储运》1999,18(6):26-27,55
指出了对呼吸阀设计概念认识问题,探讨了呼吸阀的控制要求,主要设计依据、开启特性及功能延伸等设计概念,提出呼吸阀设计应真正从保证油罐安全密闭储油出发,以油罐呼吸可能产生的最大气体流量为依据,改善呼吸阀的开启特性,使呼吸阀具有在线检测等功能,以此建立呼吸阀设计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针对油罐基础内钻孔油气体积分数监漏法对洞库贴壁油罐监漏效果欠佳的问题,提出了应用探漏点分布更广的油罐基础内预埋探漏管油气体积分数监漏法。阐明了寻找有效罐底监漏新方法的重大意义,介绍了油罐基础内预埋探漏管油气体积分数监漏法的监漏原理和操作技术规范,详述了应用该方法的注意事项。在对比分析两种监漏法的基础上,总结了基于油罐基础内油气体积分数罐底监漏法的技术特点和适用范围,为油库的建造和改造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7.
外浮顶油罐的一二次密封空间属于相对密闭的环形油气聚集空间,在油罐罐壁挂油、收发油作业中随着浮盘的升降会产生大量可燃气体,遇雷击、静电产生的火花可能引发燃烧甚至爆炸事故。针对大型外浮顶油罐的结构特点,采用实时气体分析系统与主动惰化保护系统相结合的闭环控制方式,设计了大型油罐主动安全防护系统,主要由控制系统、监测系统、供氮系统、管网系统及其他配套系统组成。其防护技术原理:在浮顶油罐的一二次密封区域内安装一套可燃气体泄漏探测及保护系统,当可燃气体浓度超过爆炸下限值时,系统主动向密闭区域内注入惰性气体,置换出可燃气体,有效降低密闭区域内可燃气体浓度,阻止火灾或爆炸发生。通过在长庆某输油站3年多的应用结果表明,该系统稳定可靠,安全防护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8.
外浮顶油罐的一二次密封空间属于相对密闭的环形油气聚集空间,在油罐罐壁挂油、收发油作业中随着浮盘的升降会产生大量可燃气体,遇雷击、静电产生的火花可能引发燃烧甚至爆炸事故。针对大型外浮顶油罐的结构特点,采用实时气体分析系统与主动惰化保护系统相结合的闭环控制方式,设计了大型油罐主动安全防护系统,主要由控制系统、监测系统、供氮系统、管网系统及其他配套系统组成。其防护技术原理:在浮顶油罐的一二次密封区域内安装一套可燃气体泄漏探测及保护系统,当可燃气体浓度超过爆炸下限值时,系统主动向密闭区域内注入惰性气体,置换出可燃气体,有效降低密闭区域内可燃气体浓度,阻止火灾或爆炸发生。通过在长庆某输油站3年多的应用结果表明,该系统稳定可靠,安全防护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9.
廉践维 《油气储运》1990,9(1):16-20
立式钢制油罐(以下简称油罐)的进出口管道(以下简称接管)上加装一段金属软管,使油罐与接管间由刚性连接变成柔性连接。这样既减小了油罐与接管间的作用力,又可减少或避免发生破坏事故。是油罐抗震设防的措施之一。 1.金属软管的选择  相似文献   

20.
于广来 《油气储运》1991,10(4):66-66
根据对我国近20个省市油库加油站的实地观察,发现大多数加油站油罐的透气管道至今未安装新型波纹阻火器,就是新建的加油站也仍采用过去的做法,即在埋地油罐出露地面的透气管道上安装呼吸阀(安全阀)。 现对目前阻火器、呼吸阀的安装方法谈一点看法。上述的安装方法,虽然考虑到控制油蒸气的挥发,有益于节约油料,但安全方面却存在问题。即在遭雷击或火灾情况下,如孔口气体逸出速度小于火焰燃烧前锋传播的速度,或负压情况下易造成火焰窜向呼吸阀下部的透气管道,继而危及埋地油罐。1988年上海喷嘴厂推出FZT-I型防爆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