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一、前言建国以来,我省大力营造了人工杉木林,据一九七八年底统计,杉木人工林面积为4876860亩,其中幼、中龄林面积占96.3%。随着时间的消逝,需抚育间伐的林分越来越多,然而如今尚缺乏抚育间伐科学数量依据。由于森林经营强度的提高,定量间伐的需要,我们必须掌握林分生长马立木密度之间的数量关系,才能使抚育间伐工作有所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鲁山山区人工刺槐林抚育间伐对林木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淄博市国有鲁山林场人工刺槐林采取抚育间伐措施处理,对2000年所设对照、抚育标准样地在2001-2004、2005-2008、2009-2012年的数据整理后采用T检验法分析,结果表明:采用抚育间伐措施可有效促进胸径、单株材积、单位面积蓄积量的增长。该研究为人工刺槐林抚育间伐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四川凉山自1959年飞播云南松至今成林面积达200万亩左右,已届中幼林,急待抚育间伐.为探讨不同林分密度云南松飞播林抚育间伐的起始期、强度、间隔期.我们引用六十年代日本创制和近年来我国林业工作者编制林分密度管理图的理论和技术,结合云南松飞播林生长特点,编制了云南松飞播林林分密度管理图,作为定量间伐、生长预测、资源清查等合理经营的重要工具.  相似文献   

4.
刺槐是延安市荒山造林的主要树种。在全市30余万亩人工林中,刺槐林占六成以上,其中10年生以上的约5万余亩。多年来,由于没有研究制订出对刺槐林的经营管理技术措施,多数地段只是进行一些抚育修枝,少数地段甚至出现了无计划地择伐,致使林相遭到破坏。为了摸索总结刺槐人工林的经营管理经验,1976——1978年,该市甘谷驿公社代家沟大队林场、麻洞川林场、柳林林场及苏家沟大队林场,先后开展了刺槐人工林的抚育间伐和皆伐更新试验。试验面积共121.7亩,其中块状皆伐66.7亩、抚育间伐55亩。众所周知,抚育间伐和块状皆伐都是经营刺槐林的重要方法。但对刺槐人工林更新来说,我们认为以块状皆伐更为理想。  相似文献   

5.
森林抚育,特别是人工林的间伐抚育,首先要明确抚育中的几个主要技术指标,即间伐强度,间伐间隔期,抚育采伐对象等。在几年来的生产与科研实践活动中,我省已总结了一些经验,曾提出了人工落叶松林在13—15年开始间伐,根据现有不同密度采用20—50%的间伐强度标准,间伐间隔期提出3—5年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泰山刺槐人工林经不同次数抚育间伐后的林分结构及刺槐的径级分布变化,结果表明:(1)在混交林还是纯林中,保留刺槐的胸径和树高均随间伐次数的增加而减少,表现为抚育间伐0次抚育间伐1次抚育间伐2次抚育间伐3次。(2)混交林的林分密度和刺槐现存密度随采伐次数的增多都有加大的趋势。抚育间伐对刺槐混交林起到定向引导作用。(3)建议营建适当配比的块状混交林以提高森林的生态功能。  相似文献   

7.
按郁闭度来确定一个林分是否需要进行抚育间伐,按强度来控制抚育间伐的林木株数和出材量,这种做法在抚育间伐过程中不是超出就是达不到设计的强度。现谈谈利用经营密度表的保留株数换算成单位郁闭度级相应株数,来确定抚育间伐的开始株数和控制抚育间伐强度的作法: 一、各树种各平均直径的各郁闭度级相应株数的计算黑龙江省林区天然幼壮林、人工林经营密度表,是根据林木的冠幅、胸径和株数的相关规律,进行一系列的统计分析之后而确定的单位面积上的合理株数,郁闭度  相似文献   

8.
本文论述了次生柞林抚育间伐最佳密度控制标准,通过分析计算得出最佳经营密度公式和最佳蓄积公式,并确定了抚育间伐密度控制及生长预测方法。  相似文献   

9.
一、前言立地指数表,是衡量立地条件质量好坏和林地生产力高低的一种比较直观、使用方便、容易推广的好方法。它是以林分优势木高为评定标准,不受下层抚育间伐和林分密度的影响,比用平均高评定立地质量的地位级表要优越。从1978年以米,我国有关研究单位先后编制了杉木、杨桦林、柞树林、红松、山杨、马尾松、刺槐、桉树、落叶松、油松等树种人工(实生)林的全国或地区性  相似文献   

10.
自1958年我省广泛开展营造刺槐林以来,现在大部分均已成林。这些林子有的需要疏伐,有的需要抚育,有的生长衰退需要更新等。随着经营活动的开展,为了对森林资源作进一步了解,以便科学、合理地经营和利用,离不开立木材积和蓄积的计算。但是人工刺槐林的材积表未曾编制,也没有现成的  相似文献   

11.
我省一些地区的杉木抚育间伐工作开展得不好,有的甚至到主伐时一次也未间伐,这样就大大影响了林地生产潜力的发挥。《杉木人工林定量间伐两个技术要素的研究》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有相当普遍的应用价值。此项研究确定的起始间伐期和合理经营密度,理由比较充分,提出的间伐全过程的技术要领,容易掌握,便于应用.  相似文献   

12.
为促使人工林优质丰产,人工调整林木密度是一项重要措施。实践证明片面强调高密度和小密度作为丰产措施,都是不能获得最大经济收益的。而科学的林分经营密度在科研上还正在研究中。本文主要是结合我场抚育间伐工作,对油松人工林经营密度管理表的编制和应用作初步探讨。现介绍如下:请指正。  相似文献   

13.
飞播造林是模拟林木天然下种更新的一种大规模机械化造林方式。由于受机械设备、气候、立地条件等因素的影响,飞播林较人工林树种单纯,林木稀稠不匀,生长差异显著,林地生产力低。适时适量适法地开展抚育间伐较人工林更为重要,是飞播林速生丰产的关键措施。我省从1979年开始飞播造林,目前已成林163万亩,约有三分之一需要抚育间伐,怎样才能搞好飞播林的抚育间伐呢?主要应掌握抚育间伐的开始期、强度、间隔期以及间伐方法等技术关键。一、确定适宜的抚育间伐开始期。抚育间伐的开始年龄与经营目的、树种生物学特  相似文献   

14.
以江西靖安8a生杉木人工幼龄林和湖南华容12a生杉木人工中龄林为研究对象,利用试验测定和定量统计的方法,分析比较林分间伐(20%间伐强度)和未间伐(2015年抚育,连年调查)土壤层(0~15 cm,15~30cm)的理化性质及固土保水效益。结果表明:抚育间伐能降低杉木林的土壤容重,增大土壤毛管孔隙度、总孔隙度,且其增加值表土层大于心土层、幼龄林大于中龄林。抚育间伐对杉木林地土壤p H值的影响不明显,其酸碱度均在4.0~5.0之间;抚育间伐促进了杉木林地有机质的分解,有机质含量最高值为幼龄组达16.83 g/kg,促进作用表土层大于心土层、幼龄组大于中龄组,有机质含量均为抚育样地大于对照样地,且其差异具有显著性;抚育间伐对土壤钾、磷等营养元素的影响总体上较小。抚育间伐后第一年杉木林地表径流量有所增加,但以后杉木林地表径流量呈现抚育样地低于对照样地的趋势,中龄组的效果好于幼龄组;抚育间伐对净水率、净泥率、径流系数等的影响与地表径流量相似。试验结果有利于为科学合理经营杉木人工林提供依据,对生产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定量形式确定出优、中、劣三种林地类型,并依据劣等地类型中等经营水平,编制出山西省人工林主要针叶树种油松和华北落叶松林的标准序列林价表;其次,对林价计算公式作了补充和完善,提出在计算标准序列林价时应考虑不同林龄的抚育间伐收益;此外还提出不同林地类型级差收益的计算公式,并编制了不同林地类型级差收益的系数表。为建立林价制度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人工杉木林抚育间伐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杉木是我国南方林区造林的主要树种.通过对不实施、2次、3次抚育间伐试验模式研究表明,采取3次抚育间伐能较好地促进人工杉木林生长,其平均胸径、树高、单株蓄积和出材量及经济效益等指标均高于其他两种模式.在杉木主产区和适生区,人工杉木林采取3次抚育间伐模式经营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杨树是我省西部平原地区的主要造林树种,为了解决杨树人工林经营密度问题,本文采用数理统计方法对5~11年生的杨树人工林胸径、冠幅面积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并提出了杨树人工林合理经营密度表。为杨树人工林的抚育间伐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
在人工林的成林阶段,主要经营活动之一,是不断地、定期地、合理地对林分进行间伐抚育,以调整林分密度,改善林分的生长条件,保持林分的良好结构,提高林分生产力,缩短培育期,同时亦能获得中间利用。在森林间伐抚育技术中,人们经常所关心的,是如何准确的决定间伐抚育强度,间伐抚育的起始期、重复期,以及间伐抚育方法等技术指标。本文通过对落叶松人工林成林阶段胸径与冠幅面积关系的研究提出了合理经营密度表及如何确定间伐抚育强度的技术指标,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9.
樟子松人工固沙林合理经营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樟子松固沙林在生产实践中一般按兼用林经营。为取得最佳防护效益和经济效益 ,采用定位观测和定量分析方法 ,对其有主导影响的密度问题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密度对主要林分因子和树冠发育均有显著影响。密度对林分产量影响遵循密度效应规律 ,有自然稀疏过程。抚育间伐是人为调节林分密度的重要手段 ,既提高林分的稳定性 ,又有可观的间伐经济收入。本项研究为樟子松人工固沙林经营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天然公益林抚育间伐技术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省国家重点公益林抚育间伐是从去年开始的,在省市林业局的支持和帮助下我场已进行了两次。通过实际工作,我们对天然公益林抚育间伐技术进行了有益探索。由于公益林的经营目的改变了,所以抚育间伐技术也应随之进行更新。现就抚育间伐中常遇到的几个技术问题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