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低温条件下棉籽发芽的硝酸还原酶活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棉籽发芽过程中适温(20℃)和低温(13℃)条件,以及培养基里氮素(铵态氮和硝态氮)的不同含量和比例对子叶中硝酸还原酶动态的影响。证明,尤其在低温条件下追施氮肥对这种酶的活性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不同形态氮素对甜菜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常志敏  吴旭红 《中国糖料》2006,(2):50-51,54
论述了不同形态氮素对甜菜硝酸还原酶活性、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及蔗糖合成酶活性的影响,并在影响生理生化过程的基础上,对氮素形态和甜菜生长发育及产质量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不同形态氮素配合施用是提高甜菜保护酶系统活性及其抗逆性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铵硝配比对巴西香蕉生长和氮素营养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水培法,在等氮条件下设置5种不同铵硝配比处理,探讨不同铵硝配比对巴西香蕉幼苗生长及其氮素营养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等氮条件下,适当地提高铵态氮比例可以提高香蕉的生物量;铵硝比为10∶90最适合香蕉的生长;增铵促进根系的生长,根系中铵、硝含量分别与培养液中铵态氮和硝态氮的含量有关。香蕉幼苗中氮的含量、累积量与铵硝配比有关,增加铵的比例地上部分氮含量和累积量高于全硝处理,促进氮的吸收和利用;铵硝配比影响香蕉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以及硝酸还原酶活性,光合速率与叶绿素含量、硝酸盐含量与硝酸还原酶活性没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在香蕉生长早期适当增加铵态氮供应可以促进香蕉根系的生长,有利于香蕉的早发、稳长。  相似文献   

4.
铵态氮抑制硝酸还原酶的活性,经铵态氮处理后,内源基质条件下的硝酸还原酶活性较低,而且不与铵态氮浓度成正相关。但在外源基质条件下硝酸还原酶活力随氨态氮浓度增加而增加。铵态氮对谷氨酰胺合成酶的活性有促进作用,随铵态氮浓度增加,谷氨酰胺合成酶的活性增加。在整个生育期中,根和叶片中谷氨酰胺合成酶的活性变化趋势相同,但根中酶的活性明显大于叶片中酶的活性。  相似文献   

5.
为探明氮素形态对小麦品质形成的作用,以强筋小麦品种豫麦34为材料,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酰氨态氮、铵态氮、硝态氮3种氮形态下,小麦花后旗叶谷氨酰胺合成酶(GS)和同工酶活性、籽粒蛋白质及蛋白组分含量的变化及其关系。结果表明,在小麦开花后,GS及其同工酶活性在不同时期受不同氮素形态的影响;GS同工酶在3种氮素形态处理下均呈现三条酶带,分别为GS1、GS2、GSx;铵态氮促进了灌浆前期GS的活性,并提高了GS2活性,酰氨态氮对GS1活性具有促进作用;GS活性受GS2活性的影响较大。不同氮形态对籽粒蛋白含量的影响表现为铵态氮提高了籽粒形成初期蛋白质的含量,酰氨态氮有利于后期蛋白质含量的提高。籽粒蛋白质组分对氮形态的反应不一致。同时,籽粒蛋白的合成与GS及GS同工酶活性相关。在生产上可以通过不同形态的氮源配合使用,调控小麦籽粒蛋白质的含量和各蛋白组分的形成。  相似文献   

6.
不同氮素形态及配比营养液对烟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优化适合湖南典型浓香型产区"低温寡照"条件下漂浮育苗的营养液,以云烟87烤烟品种为材料,探索了不同氮素形态和浓度以及不同种类铵盐与硝态氮的配比对烟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全硝态氮营养液有利于烟苗根系伸长和叶绿素的合成,但烟苗的叶片、茎围、根系活力及硝酸还原酶活性不及硝态氮与铵态氮各占50%的营养液中生长的烟苗;氮素浓度为500 mg/L或700 mg/L营养液培育的烟苗的农艺性状及生理指标优于超出该氮素浓度范围的烟苗;采用磷酸氢铵与硝态氮混配的营养液培育烟苗的农艺性状、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及硝酸还原酶活性均优于硝酸铵配制营养液培育的烟苗,并且硝态氮与铵态氮配比以1∶1为佳。  相似文献   

7.
茶树硝酸还原酶活性及其调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伍炳华  吴洵 《中国茶叶》1994,16(2):16-17
氮是茶树重要的营养元素之一。茶树所吸收的土壤氮或肥料氮绝大部分为无机氮(铵态氮或硝态氮),施入土中的铵态氮肥常在土壤微生物的作用下转化为硝态氮。由于硝态氮在土壤中的移动性极强,因而淋失率很高。茶树具有明显的喜铵性,对硝态氮的同化利用率很低(仅为对铵态氮的1/4左右),因此,增强茶树吸收同化硝态氮的能力,有利于提高茶树对土壤和肥料氮的利用率。 硝酸还原酶被认为是硝态氮吸收同化过程中主要的限速酶,尤其对于喜硝态氮作物,硝酸还原酶在氮素同化营养中起着关键作用。Wickremasinghe(1680)、Barua(1984,1986)和王湘平、苏金为(1991)等的研究业已证实硝酸还原酶活性与茶叶产量及氮的吸收效率有密切关系。本研究进一步探讨茶树硝酸还原酶活性及其调控因素,旨在揭示茶树的氮素营养特性,为寻求提高茶树氮利用率的途径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氮素形态对甜菜抗氮胁迫能力的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采用土培和液培相结合的方法,对不同基因型甜菜的抗氮胁迫能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甜菜对氮胁迫具有多样性,不同基因型甜菜的抗氮胁迫能力具有较大差异(为2-6倍);2)甜菜的抗氮胁迫能力受外界供给氮素的形态影响较大,参试的6个品种(系)中,对NH4-N胁迫抗性强的,对NH4-N加NO3-N混合营养液胁迫的抗性也强;3)氮素的供给形态左右甜菜的吸收氮特性,但不同基因型的甜菜对3种氮源的反应不一;4)甜菜的抗氮胁迫指数与叶面积、叶绿素含量和全氮量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9.
稀土与土壤混拌,配制成稀土含量不同的土壤,装纸筒育苗。结果表明,稀土对甜菜生长具有明显的生理效应。稀土处理显著地增加了叶绿素的含量,提高了叶片的光合强度与硝酸还原酶的活性。其中以100ppm和150ppm组的效果最好。在低温条件下,叶片细胞膜的透性随稀土浓度的增加而下降.即叶片的抗寒能力得到提高。甜菜叶片与叶柄中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谱带的数目及颜色深浅也受稀土的影响而发生变化,这表明.稀土元素在基因表达水平上起作用。  相似文献   

10.
氮素调控措施对小麦植株氮素同化过程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不同氮素调控措施对小麦氮素同化过程和产量的影响,以皖麦68为试验材料,设置传统施肥+生物炭(CN+C)、传统施肥+硝化抑制剂(CN+D)、传统施肥+叶面肥(CN+P)、不施氮肥(CK)和传统施肥(CN)5个处理,分析各氮素调控措施与小麦叶片和茎秆的氮代谢物质含量、氮肥利用效率及产量等的关系。结果表明,与传统施肥相比,施用生物炭和硝化抑制剂能提高小麦体内铵态氮含量以及硝酸还原酶(NR)和谷氨酰胺合成酶(GS)活性,叶面喷肥能提高小麦灌浆期铵态氮含量和NR活性;各氮素调控措施能提高小麦灌浆期体内游离氨基酸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增强小麦的氮素转运速率和氮代谢水平,显著提高氮肥吸收利用率、氮肥农学效率和氮素偏生产力,进而提高小麦产量;施用生物炭、硝化抑制剂和叶面肥相比传统施肥分别增产568.3、520.0和663.3 kg·hm~(-2)。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腐植酸对小麦盐胁迫的缓解作用,以春小麦耐盐品种龙麦26和盐敏感品种克旱16为材料,分别用清水和腐植酸浸种,利用水培方式进行幼苗培养,在NaC1胁迫7d后,测定幼苗叶片硝态氮、铵态氮、可溶性蛋白质、蔗糖、可溶性糖含量,以及硝酸还原酶(NR)、谷氨酰胺合成酶(GS)和蔗糖磷酸合成酶(SPS)活性,分析腐植酸与盐胁迫对小麦碳氮代谢的互作效应.结果表明,盐胁迫抑制了春小麦茎叶的生长,降低了幼苗叶片硝态氮、铵态氮、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以及NR活性和NR/SPS活性比.盐胁迫后,龙麦26的蔗糖、可溶性糖含量降低,叶片GS活性提高,但克旱16的蔗糖和可溶性糖含量升高.腐植酸浸种降低了盐胁迫下叶片硝态氮含量和NR、GS、SPS活性,提高了铵态氮、蔗糖和总可溶性糖含量,增加了龙麦26的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和NR/SPS活性比,以及克旱16的SPS活性,而降低了克旱16的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和NR/SPS活性比及龙麦26的SPS活性.推测腐植酸浸种可能是通过调控SPS活性和降低NR活性来增加蔗糖含量,从而影响小麦在盐胁迫下的碳氮代谢及平衡.  相似文献   

12.
周桂元  罗虹 《花生学报》2012,41(1):26-30
以花生品种粤油7号为材料,以早衰品种粤油5号为对照,对花生叶片衰老过程中N素代谢指标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花生生长期内叶片衰老过程中,硝酸还原酶(NR)活性、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游离氨基酸含量、硝态氮含量呈单峰曲线变化,随着叶片的展开、成熟和衰老,先上升后下降,最先开始降低的是游离氨基酸含量,其次是硝酸还原酶(NR)活性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最后是硝态氮含量。  相似文献   

13.
      为探究不同钼积累能力的大豆品种对缺钼条件下生理代谢的差异,以品种1301(钼高积累)和品种1304(钼低积累)为材料,在营养液培养下研究了两个品种光合碳代谢以及氮代谢生理差异。结果表明:缺钼降低了大豆叶片光合碳代谢能力。缺钼条件下,品种1301叶片光合速率可溶性糖、叶绿素a、叶绿素b以及叶绿素a+b 含量显著高于1304,表明1301具有较高的光合碳代谢能力。缺钼也降低了根中氮代谢能力。缺钼条件下,品种1301中硝酸还原酶活性和铵态氮含量均显著高于品种1304,表明1301具有较强的氮代谢能力。以上结果表明大豆钼高积累品种能累积较多的钼,且表现出较高的碳氮代谢能力。因此认为培育大豆钼高积累品种是提高大豆生理代谢能力的一种经济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不同施氮方式对玉米田土壤无机氮动态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鑫  安景文  娄春荣 《玉米科学》2015,23(1):143-148
研究不同施氮方式对玉米田土壤水分动态变化和土壤无机氮变化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生育期不同施氮方式下,0~100 cm土壤水分变化趋势相似,非雨季0~20 cm土壤含水量施肥处理比不施肥(CK)低2~4个百分点,雨季由于降雨的补给各处理各层土壤水分无明显变化。施氮显著增加了0~100 cm土层无机氮含量。习惯施肥处理土壤硝态氮含量受降雨影响较大,表现出向土壤深层迁移的趋势;缓控释肥、优化施肥和优化施肥+秸秆还田处理可降低土壤硝态氮的残留。0~40 cm土壤铵态氮含量受基肥和追肥影响较大,41~100 cm土壤铵态氮含量为3~5 mg/kg,变化幅度较小,趋于稳定。合理的氮肥用量及施氮方式,可有效减少土壤硝态氮的残留,减轻浅层地下水硝态氮污染的风险。  相似文献   

15.
The effects of nitrogen supply of in vitro plantlets on subsequent in vitro tuberization were examined in three potato varieties. In vitro plantlets were raised on MS media with varying amounts of ammonium nitrate, resulting in 70, 80, 100, 120 and 160% of the standard N content in MS medium and various nitrate : ammonium ratios. Tuberization was induced by adding an 8% sucrose solution to 4-week old plantlets and keeping them 2 weeks under short or long days (8 and 16 h illumination per day, respectively), followed by darkness for 9 weeks. Under long days, a lower nitrogen content in the medium and higher nitrate : ammonium ratio were favourabl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large tubers (>6 mm). Under short days, the total number of tubers increased with an increase in nitrogen content of the medium in cultivars Gülbaba and Désirée but not in cultivar Boró, while the number of large tubers was not significantly influenced by nitrogen supply. The tuber weight per plantlet was strongly influenced by genotype. Nitrogen supply of the in vitro plantlets had a prolonged effect on in vitro tuberization. Because the optimum nitrogen treatment is genotype specific, the quantity of large in vitro tubers could be increased by adjusting the nitrogen content of the medium.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通过水培的方式,探究不同形态氮素以及不同形态氮素和新烟碱类杀虫剂吡虫啉(IMI)处理对甘蔗生长、根系伤流强度和根系形态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与缺氮(CK)相比,添加铵态氮(A)、硝态氮(N)或铵态硝态氮(AN)能够显著提高甘蔗植株的株高和茎径(P<0.05),其中株高增高了大约3倍,茎径增粗2~3倍,与硝态氮相比,铵态氮能促进甘蔗茎径变粗、鲜重增加以及侧根和不定根的形成;硝态氮为氮源可促进甘蔗根系的纵向生长;铵态氮和硝态氮共存时甘蔗根系总长、根表面积、根系体积以及伤流液强度大于单一氮源处理。添加吡虫啉促进了缺氮条件下甘蔗的生长;与对应的氮素处理组相比,吡虫啉和氮素共处理组甘蔗的鲜重均增加,其中A+IMI处理比A处理增加17.69%,N+IMI处理比N处理增加46.19%,AN+IMI处理比AN处理增加29.43%,在硝态氮存在时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此外,吡虫啉和硝态氮共存显著提高了甘蔗根系总长、根表面积和伤流液强度(P<0.05)。结果表明铵态氮和吡虫啉共施对甘蔗整体的生长最为有利,吡虫啉和硝态氮共施可促进甘蔗鲜重增加以及根系的生长。本研究为甘蔗氮肥施用以及吡虫啉和氮肥在甘蔗中的共施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同时,为“药肥一体化”技术在甘蔗上的应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18.
花生不同密度群体喷施三十烷醇和B9,研究其对生长发育和氮素代谢的影响。三十烷醇对花生主茎生长和茎尖过氧化物酶活性无显著影响;B9则抑制了主茎生长,提高了主茎茎尖过氧化物酶活性。密度越大,B9的效果越明显。两种调节剂及密度对分枝及叶片出生速度无显著影响。三十烷醇增加了前期花而B9减少了后期花,密度的增大也减少前期花。三十烷醇和B9均提高了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NR)和根瘤固氮活性,且两种调节剂具有累加效应,随着密度的增大,未喷B9的花生群体氮代谢受影响较大,喷B9的群体受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