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火炬树克隆分株与荆条克隆分株的光合日进程差异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研究火炬树Rhus typhina克隆分株与荆条Vitex negundo var. heterophylla克隆分株光合生理生态日变化特征,揭示它们对火炬树单优群落下层与外缘不同光强的生态适应差异。分别火炬树单优群落下层和外缘,比较测定了火炬树与荆条克隆分株的光合日进程。结果表明:①由于光合有效辐射降低,火炬树克隆分株与火炬树单优群落内荆条竞争极为有限的光合有效辐射,群落外缘本土灌木种荆条的净光合峰值为9.183μmol.m-2.s-1,群落内荆条的净光合速率仅为1.396μmol.m-2.s-1,同时荆条净光合速率峰值还低于火炬树克隆分株。②在13:00至17:00,火炬树克隆分株在其单优群落内的Fv/Fm值高于荆条克隆分株,证实火炬树克隆分株适应弱光能力超过荆条。火炬树通过克隆繁殖形成高度的自遮荫现象,是引起火炬树克隆分株与荆条克隆分株之间光合生理生态差异的重要原因。图4表1参33 相似文献
2.
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L.)无性系植物分株间的生理整合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白三叶系无性系植物种群,在相互连接的分株之间生理上相线依存的程度,结果显示子代在生理上取决于母株资源的转移,这一依赖性时间而下降,相互连接的分株,一部分被遮荫至10%,而照光分株光合速率明显增加,光被限制期间,分株将重新整合,蔗荫分株无性系中由其它分株提供同化物,在子代匍匐茎数目和长度上有一个权衡,当资源受限制时,产生极少较长的子代匍匐茎,结果提高了子代能够占据更有利条件的可能性,在分株之间 相似文献
3.
为揭示覆盖栽培竹林生理生态变化机制,给竹林生态修复技术研究提供依据,分别对覆盖0、3、6、9 a和12 a雷竹林光合性状和光响应特征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竹林净光合速率(Pn)随覆盖年限增长,逐渐减小,在覆盖6 a时显著减小;气孔导度(Gs)随覆盖年限增长,逐渐减小,覆盖9 a时显著减小;覆盖6 a后竹林胞间CO2浓度(Ci)均高于覆盖0、3 a竹林;蒸腾速率(Tr)总体随竹林覆盖年限增长,逐渐减小,在覆盖3 a时即显著减小;竹林水分利用效率(WUE)以覆盖3 a竹林最高,覆盖12 a竹林最低;Pn与Gs呈极显著正相关,与Tr呈显著正相关,与Ci呈负相关,但相关不显著;竹林光响应过程中,光合有效辐射(PAR)达20 μmol·m-2·s-1后,覆盖3 a竹林Pn均高于其他竹林,PAR升高至400 μmol·m-2·s-1后,各竹林Pn以覆盖12 a竹林最低;覆盖3 a竹林潜在最大净光合速率(Pmax)最大,覆盖12 a竹林最小;覆盖0 a竹林光补偿点(LCP)最低,覆盖6 a后竹林LCP均在10.000 μmol·m-2·s-1以上;覆盖6 a竹林光饱和点(LSP)最高,达737.703 μmol·m-2·s-1。结论认为:覆盖对竹林光合作用起到制约作用,覆盖时间越长,竹林越难以形成可持续生产力;竹林覆盖至第6年,光合生理发生显著减弱,竹林种群受覆盖胁迫越来越严重,此时,需要及时养竹以更新竹林和采取有效的竹林恢复措施,同时,要重点开展竹林土壤生态修复技术研究,以促进实现竹林可持续经营。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白三叶无性系植物种群,在相互连接的分株之间生理上相互依存的程度。结果显示子代在生理上取决于母株资源的转移,这一依赖性随时间而下降。相互连接的分株,一部分被遮荫至10%,而照光分株光合速率明显增加。光被限制期间,分株将重新整合,遮荫分株无性系中由其它分株提供同化物。在子代匍匐茎数目和长度上有一个权衡。当资源受限制时,产生极少较长的子代匍匐茎,结果提高了子代能够占据更有利条件的可能性。在分株之间,生理整合作用降低了子代建立所面临的危险,使同源分株在资源的可利用能力上整合到一个局部的异质环境,增加同源分株间的竞争能力,缓冲所面对的局部微生境的选择。 相似文献
5.
6.
不同量秸秆覆盖对春玉米光合生理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明不同量秸秆覆盖对春玉米全生育期光合特性的影响机理,2007-2009年在陕西合阳县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旱农试验站,以传统耕作为对照(CK),设置玉米秸秆覆盖量分别为4500(S1)、9000(S2)、13500 kg· hm-2(S3)的定位试验.结果表明,各覆盖量处理春玉米叶片群体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和气孔导度(Gs)在2008和2009年均表现出协同变化趋势,随覆盖量的递增,Pn、Tr、Gs、叶片水分利用效率(WUE瞬时)、PSⅡ潜在活性(Fv/F(0))、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和光化学萃灭系数(qP)呈依次升高趋势,其中,S1和CK处理的Pn在2008-2009年均呈“单峰型”曲线变化特征,峰值出现在拔节期;S2和S3处理则表现为“双峰型”曲线变化特征,峰值分别出现在拔节期和孕穗期,且前者高于后者.S1、S2和S3处理2008年籽粒产量较CK分别显著增产7.65%、16.19%和17.84%(P<0.05).2009年各处理籽粒产量增长趋势和2008年一致,但增幅整体低于2008年,统计分析表明,S3处理光合特性及籽粒产量整体优于S2,但两者间无显著差异(P>0.05).以上结果表明,不同量秸秆覆盖措施均能通过改善春玉米不同生育时期光合特性,达到增产目的,但从有利于生产实际及提高经济效益来看,渭北旱塬乃至其他同类生态区(春玉米生育期降水量低于390 mm)进行玉米整株秸秆覆盖时推荐选择9000 kg·hm-2的覆盖量. 相似文献
7.
为探索雷竹克隆系统笋期有机碳转移变化规律,选定覆盖雷竹林地中分株数分别为单株、双株、三株的雷竹克隆系统,测定出笋期不同克隆系统内分株各器官的有机碳含量。研究结果:单株、双株、三株雷竹克隆系统中,各器官有机碳含量出笋前大小依次为:枝、鞭、叶、茎、根,出笋完成有机碳含量大小依次为:茎、鞭、叶、枝、根;雷竹不同器官有机碳含量在出笋期发生显著变化,其中枝、叶、鞭、茎有机碳含量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根有机碳含量呈"N"型变化规律;单株、多株系统各器官有机碳含量降幅与出笋量成反比。这些结果表明:出笋期各器官有机碳含量发生显著变化,出笋影响雷竹各个器官有机碳分配格局,出笋完成与出笋前相比枝有机碳含量降低,其他器官则升高;出笋期各器官间有机质资源发生转移,各器官间源-汇关系发生变化,为出笋生长提供所需有机质;不同分株系统各器官有机碳含量降幅不同,随分株数量及出笋量增加,各器官有机碳含量降幅减小。 相似文献
8.
9.
于晓南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39(5):524-528
为探寻不同留芽数对芍药分株苗的生长及光合特性的影响,以国际切花市场流行的芍药品种‘Sarah Bernhardt’一年生分株苗为试验材料,按留芽数将其划分为3个等级:一级(留芽数大于或等于5个)、二级(留芽数3~4个)、三级(留芽数1~2个),对各级分株苗形态指标及光合特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二级分株苗长势最佳,日净光合速率值较高,光饱和点与光补偿点分别为21、1 056 µmol/(m2•s);就叶绿素含量(叶绿素a、b含量分别记作chla、chlb)而言,二级分株苗的chla/chlb值最高,其chla、chlb及chla+chlb值也较高,表明二级分株苗对弱光的利用效率较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在我国,外来入侵植物空心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常与本地莲子草 A. sessilis同域分布且占据生态优势。本文探讨克隆整合与空心莲子草强竞争力间的关系。方法 通过同质园试验,对空心莲子草和莲子草先端与基端匍匐茎的连接处进行保持连接(克隆整合)与剪断处理(无克隆整合),分别测量不同克隆整合处理下2种植物先端分株、基端分株及整个克隆片段地上部分及根系的生长、光合性能及生物量分配情况,比较2种植物克隆整合能力的大小。结果 克隆整合处理下,空心莲子草先端分株的茎长、基端分株的叶片数及整个克隆片段的叶片数及茎长显著增加,细根数、总根数及一些光合指标(如光补偿点、气孔导度等)也显著提高;莲子草先端分株、基端分株及整个克隆片段的地上(下)生物量、总生物量、粗(细)根数及总根数也显著增加。克隆整合处理下空心莲子草先端分株、基端分株或整个克隆片段的地上(下)生物量、总生物量及一些光合指标(如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显著高于莲子草。结论 空心莲子草和莲子草均能在一定程度上从克隆整合中受益,但空心莲子草的克隆整合能力要显著强于本地莲子草,能通过克隆整合作用挤占莲子草的空间生态位,从而形成自然生境中的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1.
坡向与坡位对雷竹竹笋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法调查雷竹在不同坡向与坡位的生长情况,共调查45个雷竹标准地,统计结果为出笋数14 625~26 625个/hm2、鲜笋产量1.90~7.11 t/hm2、平均单笋重120.2~298.9 g。通过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坡向和坡位对雷竹的出笋数、鲜笋产量和平均单笋重均有极显著影响,坡向与坡位处理之间交互作用引起的鲜笋产量存在极显著差异。经营雷竹林宜选择东南或西南坡、下坡的组合或南坡、下坡组合为好。本文为雷竹造林时选择适生坡向和坡位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2.
早竹保护地栽培覆盖材料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7,他引:8
田间试验结果表明,6种不同覆盖材料的保护栽培,均提早了始笋期,延长了笋期,增加了笋产量和产值,其中以竹叶、谷糠覆盖增温效果较为理想。地面覆盖酿热就是利用微生物的繁殖、分解、发酵产生的热量增温。酿热温度的高低和持续时间,主要取决于酿热物的碳、氨、氧和水的含量。对多种覆盖材料的碳氮比的测定和试验,豆饼、菜饼一类为高温型酿热物,稻草、麦秆一类为低温型酿热物,包括竹叶在内的阔叶树落叶、新鲜厩肥等一类介于两者之间。当碳氮比为20~30,含水量70%,有适量氧气时,微生物活动旺盛,酿热正常而持久。 相似文献
13.
14.
为了准确定量评价退耕雷竹林水土保持功能,利用模糊数学和多元统计分析原理,对不同类型退耕雷竹林的水土保持功能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退耕雷竹林地水土保持综合指数均大于耕地,其中以(1年生:2年生:3年生:4年生比例为2:3.5:3.5:1+密度为9000~15000株/hm2+施有机肥30000 kg/hm2和施复合肥3000 kg/hm2+覆盖)模式经营的退耕雷竹林水土保持综合指数最高。此结果可为雷竹林水土保持功能的调控提供依据,对于促进雷竹林水土保持功能发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平衡施肥对毛竹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适宜毛竹林的施肥技术。[方法]采用沟施法,在江西省奉新县毛竹主产区选择28块固定标准地进行肥效试验。[结果]N2P1K1处理的新竹数最多,是对照的1.29倍,N2P2K2处理的新竹数最少。1999年的新竹数最多。各施肥处理的胸径增长量在0.62—1.61cm之间变动,对照的胸径增长量最小,N2P2K2处理的胸径增长量最大,是对照的2.6倍。K2处理的胸径增长量大于K1处理和对照。N2P1K2处理的新竹产量最高,K2处理的新竹产量高于K1处理,对照的新竹产量明显低于各施肥处理。施肥后5年年均增产鲜竹1694—6243kg/hm^2,产量提高了11.1%~41.2%。各年度中以N2P1K2处理的新竹产量最高,1999年的新竹产量最高,1997年的新竹产量最低。[结论]施肥能不同程度地增加新竹的胸径和产量。 相似文献
16.
毛竹经营管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综述毛竹 ( Phyllostachys heterocycla cv.pubescens)在经营管理方面的进展 ,包括栽培类型、经营模式、林分结构 (立竹度、年龄结构、树种组成、鞭系结构等 )、土壤管理、施肥、综合改制及采伐技术等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 3个种源带 10个毛竹种源 3年竹鞭生长分析 ,结果表明 :各种源单鞭长生长以南带和中带种源优于北带种源 ;总鞭长、各年度累积长、岔鞭数、鞭径、1m鞭节数等指标在各种源中存在一定的波动 ,但总体上中带种源竹鞭质量优于北带种源 ,而南带种源竹鞭最差 ,较不利于新造竹林地下郁闭 相似文献
18.
19.
毛竹叶和鞭生化物质对马尾松种子的发芽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马尾松种子发芽试验检测毛竹叶和鞭生化物质对马尾松的化感作用。结果表明,毛竹叶和鞭生化物质对马尾松种子发芽率、胚根长、胚轴长、鲜物质量和干物质量具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就生化物质间的发芽效应差异而言,毛竹叶和鞭弱极性生化物质对马尾松种子发芽的促进作用强于极性生化物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