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丽格海棠组织培养技术研究初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不同诱导,继代和生根培养基进行的丽格海棠组织培养技术研究结果表明:叶片不定芽诱导的最佳培养基为MS+6-BA1.50-2.00mg/L NAA0.20mg/L,不定芽继代培养的最佳培养基为MS+6-BA1.00mg/L NAA0.20mg/L,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MS+IBA0.10mg/L、蛭石是丽格海棠试管苗最佳的驯化移栽基质,在该基质中生根苗移栽成活率达90%。  相似文献   

2.
以大红花丽格海棠、黄花丽格海棠、粉红花丽格海棠的幼叶为材料 ,进行组织培养研究。试验出适宜的诱导培养、继代培养、生根培养的培养基配方。诱导率为 10 0 % ,生根率达 10 0 %。  相似文献   

3.
丽格海棠组织培养的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耿明 《安徽农学通报》2006,12(1):65-65,35
本文以丽格海棠的叶柄为外植体,研究了培养基中不同激素以及不同的通气性、光照条件等对丽格海棠组织培养的影响,研究表明:在MS 6-BA0.5 mg/L NAA0.1 mg/L 腺嘌呤4 mg/L培养基中,且在透气性好,光照为1200-1300 LX,12 h/d条件下,丽格海棠组织培养快速繁殖体系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丽格海棠组织培养快速繁殖过程中的4个阶段即不定芽诱导、丛芽增殖、生根培养、入土移栽的试验研究分析,摸索出各个阶段的较适生长条件.筛选出诱导分化的最适培养基是MS NAA0.1 mg/L 6-BA0.5 mg/L,诱导率为95.3%,适宜生根的培养基是1/2MS NAA0.6 mg/L,生根率为95.33%.同时还对移栽方面进行了一定的研究,选出最佳的基质为蛭石与粗砂以1∶1比例混合,其成活率为86.6%.  相似文献   

5.
丽格海棠的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研究以丽格海棠种子播种材料为外植体进行丛生芽诱导,结果表明,丛生芽初代培养的最适培养基为MS+6-BA0.8mg/L+NAA0.1mg/L,增殖培养采用最适培养基与无激素MS培养基交替使用可达到很好的效果。生根培养以1/2MS+IBA0.4~0.8(mg/L),生根率达100%,2周就能得到完整的植株。移栽基质以珍珠岩+泥炭(1:1)最佳,成活率达85%。  相似文献   

6.
植物名称丽格海棠,拉丁名Begonia elatior 材料类别叶片 培养条件(1)叶片诱导及芽分化培养基MS+6-BA 2.0 mg.l-1+KT 2.0 mg.l-1+NAA 1.0 mg.l-1+ade 20 mg.l-1+根皮苷3.0 mg.l-1.(2)继代增殖培养基MS+6-BA 0.5 mg.l-1+NAA 0.1 mg.l-1+根皮苷1.0 mg.l-1.(3)生根培养基1/2 MS+NAA 1~3 mg.l-1+Acl(g/L)(4)1/3 MS+NAA 1-3 mg.l-1+Acl(g/L).(5)1/4 MS+NAA 1~3 mg.l-1+Acl(g/L)以上培养基均加0.7%的琼脂,3%的蔗糖,PH值为5.8.培养温度为25℃,光照度2 000 Lx,每天光照10 h.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丽格海棠组织培养快速繁殖过程中的4个主要培养阶段,摸索出了各个阶段较适生长条件,为丽格海棠组织培养快速繁殖规格化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陶涛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4):11426-11427
对丽格海棠进行增殖培养,结果发现丽格海棠在继代增殖培养过程中的最佳培养基为:MS+6-BA1.0mg/L+NAA0.1mg/L+IBA0.10mg/L+食糖30g/L+琼脂8g/L,pH值为5.8~6.0。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丽格海棠(Rieger Begonia)组织培养快速繁殖过程中的四个主要阶段,即:不定芽诱导、丛芽增殖、生根诱导及移栽阶段,摸索出了各个阶段的较适生长条件,为丽格海棠的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丽格海棠组织培养及入土移栽方面的研究,筛选出诱导芽分化的最适培养基是MS+NAA0.2mg/L 6-BA0.8mg/L,诱导率是93.3%;适宜生根的培养基是1/2MS+NAA0.6mg/L,生根率为95.3%。入土移栽最佳基质为蛭石+粗砂,其成活率为86.6%。  相似文献   

11.
宗宪春  宗灿华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4):13561-13562
[目的]通过组织培养方法筛选枫叶秋海棠不定芽诱导、伸长及生根的最佳培养基,为枫叶秋海棠的快速繁殖提供参考。[方法]以枫叶秋海棠的叶柄、叶片为外植体,进行不定芽诱导、伸长及生根的组织培养。[结果]枫叶秋海棠叶片最佳芽诱导、芽伸长培养基为MS+zr(2.0mg/L)+NAA(0.2mg/L)。生根的最佳培养基为1/2MS+IBA(0.2mg/L),试管苗移栽后成活率为100%。[结论]该试验建立了枫叶秋海棠组织培养快速繁殖体系,为枫叶秋海棠的快速繁殖和遗传转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蟆叶秋海棠“光灿”组织培养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蟆叶秋海棠"光灿"的叶片、叶柄作为外植体材料进行组织培养,通过控制培养基组分、光照条件、培养时间等对其最佳组培条件进行探讨。结果表明,生长较为成熟的叶片为最佳外植体,最佳不定芽诱导培养基为MS+6-BA 1.5 mg/L+NAA 0.5 mg/L,最佳增殖培养基为MS+6-BA 1.0 mg/L+NAA 0.5 mg/L,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 MS+NAA 0.2 mg/L。初代培养的光照强度以1200 lx为最佳,继代与生根培养的光照强度以1500 lx为最佳。诱导初期适当的暗培养有助于促进后期芽点的分化。  相似文献   

13.
周余华  祁李发 《安徽农业科学》2003,31(5):733-733,735
球根海棠快速繁殖试验结果表明 :芽最佳分化增殖培养基是MS +NAA 1mg/L +BA 8mg/L ,最佳生根培养基为 1/ 2MS +NAA 1mg/L ;外殖体以叶片和茎段较好。  相似文献   

14.
蟆叶秋海棠离体培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蟆叶秋海棠(Begonia rex)的幼嫩叶片为外植体,采用L25(55)正交设计,研究了不同生长调节剂和培养基对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培养基的类型对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极大,生长调节荆对愈伤组织诱导有一定的影响,愈伤组织在不添加任何生长调节剂的培养基上即可进行分化.蟆叶秋海棠最佳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组合为1/2 MS+0.5~1.5 mg·L-1 KT+0.5 mg·L-16-BA+0.5~2.0 mg·L-1α-NAA+0.8%琼脂+3%蔗糖,愈伤组织诱导率可高达100%.生根培养基为1/2 MS+0.2 mg·L-1α-NAA+0.8%琼脂+3%蔗糖,生根率高达100%.  相似文献   

15.
唐中彦  刘淼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0):2906-2906,3035
通过诱导胚状体建立组织培养再生系统,研究了球根海棠"金正日"的离体培养.结果表明,外植体经HgCl2溶液表面消毒后,接种到MS+6-BA 0.2 mg/L+NAA 1 mg/L培养基上诱导愈伤组织,15 d后转接到1/2 MS+6-BA 0.5 mg/L +NAA 0.1 mg/L培养基上,诱导胚状体,诱导率90%以上.胚状体在MS+6-BA 0.3 mg/L +NAA 0.03 mg/L培养基上以丛生芽形式增殖,增殖系数达4~8倍.试管苗生根可采用MS+IBA 0.1 mg/L、蔗糖2%培养基.生根率100%.  相似文献   

16.
以金正日球根海棠(Begonia tuberhybrieda Vosa)的叶片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的诱导,以Ms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并附加不同浓度的细胞分裂素6-BA以及生长素NAA或2,4-D进行组织培养和植株再生。经实验筛选出最适合诱导愈伤组织的培养基是Ms+6-BA1.0~2.0+NAA0.1~0.5;脱分化的最佳激素组合是培养基Ms+6-BA1.0+NAA0.5。  相似文献   

17.
用蟆叶秋海棠(Begonia rex)的幼叶及叶柄切段作外植体接种在附加有BAO.5~2.5mg/dm~3和NAA0.1mg/dm~3的MS培养基上,能诱导产生大量不定芽。采用MS+BA0.5mg/dm~3+NAA0.1mg/dm~3的培养基进行继代培养,每4~6周可扩大增殖10倍左右。将幼苗转入无激素的MS培养基中,6天即可生根。幼苗移载成活率约90%。  相似文献   

18.
张红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2):4865-4866
[目的]为单花香石竹种苗的工厂化生产提供理论指导。[方法]以单花香石竹花茎上的腋芽为外植体,MS为基本培养基,通过无菌体系的建立、增殖和生根培养研究其组培技术。[结果]接种10 d后的污染率为10%~20%。当BA浓度为0.5 mg/L时,30 d后基本无玻璃化现象发生。当BA浓度增加到1.0和2.0 mg/L时,30 d后单花香石竹组培苗有较严重的玻璃化现象。MS+BA0.5 g/L+NAA0.01 g/L+活性炭0.5 g/L是其适宜的增殖培养基,增殖率高、组培苗生长健壮;1/2MS+NAA0.5 g/L+0.5 g/L活性炭是其适宜的生根培养基,生根迅速、质量好。[结论]该研究为单花香石竹组织培养选择培养基提供了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