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保健型园林的营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保健型园林进行了定义,对保健型园林的指导思想、营造要素与营造方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针对保健型园林中的4个景观元素(植物、水景、场所、建筑和小品),探讨其对居住人群的保健作用,以为保健型园林的景观元素设计和未来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保健型园林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园林类型,它不仅有绿化、美化、娱乐休憩的功能,还起着改善居民的身心健康,带给居民愉悦的心情的作用,并可为城市居住的人群提供一个释放压力,享受自然的环境。本文主要从保健型园林的功能布局、环境的营造、设计要点等方面加以概述,为当前保健型园林的规划设计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4.
董升忠  徐文辉 《现代农业科技》2010,(13):231-232,234
从中西园林的起源分析出发,比较分析了中西2种园林形式的差异,然后从当代世界的城景关系发展和中国古代哲学的启示中得出了世界园林发展的方向,为中西园林融合共生这种世界园林发展的必然趋势找到了契机。  相似文献   

5.
黄宝宝  崔瑞芳 《现代农业科技》2011,(22):247-249,257
文章对国内外保健型园林的相关概念、国内保健型园林设计的相关理论和实践探索以及国外可借鉴的设计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进行了综述,同时阐述国内保健型园林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最后对保健型型园林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以为保健型园林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中俄园林由于中俄文化的结构、形态,或是文化形成的哲学基础、思想观念的不同而形成了两大不同的类型,但是,它们都是世界园林文化的一部分,同属于世界园林艺术.本研究拟用比较的方法对中俄古典园林艺术、特别是中国明清园林与俄罗斯十八世纪古典园林进行研究,目的是促使园林工作者了解双方的优良传统和存在问题,借鉴俄罗斯园林的长处,为我国园林事业的繁荣和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利用树冠垂直投影范围内与裸露的对照点气温的同步观测比较法,对吉林市常用的27个园林树种进行夏季降温效果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各树种间降温效果差异较大,降温率最低仅为0.19%,最高为7.18%;通过选择具有可比性的时间段观测数据,对所研究树种依据降温效果显示,东北杏、五角枫、栾树、油松等降温效果最佳,而沙地柏、青海云杉、辽东水蜡树、珍珠绣线菊等降温效果最差。  相似文献   

8.
中国园林与日本园林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比较分析中国园林与日本园林的异同。介绍日本在借鉴和吸收异己化的基础上,创造出自己独特的园林化的成功案例。在吸收国外的园林理念和技术方面给我们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9.
保健型果茶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0.
马源  边宇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5):3593-3595,3599
通过对中西方古典园林中植物、建筑、水体、假山置石雕塑等设计要素的比较分析,阐明了中西方古典园林中所使用的照明设计手法应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1.
中外生产性景观的概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芃 《江西农业学报》2012,24(3):23-25,29
生产性景观起源于人类社会的生产活动,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生产性景观的作用已经不仅限于它的生产功能,其休闲娱乐功能、审美启智功能、生态恢复和保护功能也逐渐地被人们察识并加以推广利用。本文回顾了中西生产性景观的起源,比较了当代中西方生产性景观的特点,并就目前中国生产性景观的局限性做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一、中国园艺产业发展现状 近20年来,中国园艺产业迅速发展,2002年全国水果收获面积和总产量分别达到了1 005万hm2和7 038.8万t,蔬菜作物(含瓜类)总面积和总产量分别达到1 958.6万hm2和36 847万t,均位居世界前列。无论是种植面积,还是人均占有量,果树和蔬菜作物均进  相似文献   

13.
周云婷  杨茅矛  石锦安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6):9000-9002,9047
以四川省达州市大竹县分水村居民聚居点的新农村景观规划设计为例,针对土地堡聚居点、狗咬脑壳聚居点、变压器聚居点,分析了其区位优势与制约条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现代川东乡村的规划依据,突出了聚居地的整体性、景观的多样性、景观的相融性以及景观的共享性。认为川东乡村景观规划应遵循人地协调的原则,保护与传承川东民俗文化特色,关注当地居民的物质和精神需求。总结了川东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的核心内容,认为重点在于利用原有自然景观进行生态设计,注重景观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景冰琦  刘琨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4):14809-14811,14815
以洛水镇灾后重建为例,分析了洛水镇的区位现状,并在查看历史资料和深度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洛水镇的文脉与形象气质,从而总结了洛水镇的功能定位、文化要素、景观要素。指出洛水镇城市风貌与形象的塑造应注重自然环境与城市相结合、功能与形态相结合、继承和发扬地方文化、强调"以人为本",并突出强调"与山水相融,塑文化之魂"的规划布置手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规划方案,分析了设计要点、总体结构、建筑平面布局及风貌选择、景观风貌设计、绿地系统规划,探讨了在塑造城镇风貌时如何处理好城市与人、城市与环境、城市与文化之间的关系,以期实现城市的有序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周娟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9):14336-14338,14354
以孝感学院为例,高校景观文化内涵为切入点,分析了校园独具特色的文化之景、学识之景、生态之景、四时之景,阐释了人文广场与所体现的人文关怀,喷泉广场与高校人文精神,孔子圣像与高校传统文化,行知园与教师雕塑中的高校德育,春晖湖与湖畔的人文环境。强调校园环境应该结合高校自身特点,充分利用体现校园特色的元素,并将精神层面的文化内涵贯穿于所有景观构成要素中,以构建一个具有地方特色、文化底蕴并且生态和谐的校园环境。  相似文献   

16.
李松杰  李兴华  肖绚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1):12968-12970,12973
界定了昌江水域的概念,指出昌江作为景德镇的母亲河,是这个千年瓷业城市和外界联系的唯一通道,强调了其在景德镇城市经济发展以及瓷业发展过程中起到的重要作用。运用文献分析、实地考察的方法,论证了这座瓷业城市沿昌江形成的窑址景观、昌江水域的交通景观、民俗和建筑景观以及独特的意象景观,分析了文化景观的构建与演变历史,以此来探究城市发展的历程。突出了以昌江为主线形成的独特文化景观反映出"水元素"在景德镇城市发展和瓷业生产运输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以期在景德镇加强昌江"一江两岸"的改造、构筑新文化景观中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并对景德镇城市发展和完成传统与现代的对接产生一定启发。  相似文献   

17.
许丽 《安徽农业科学》2011,(9):5453-5454,5465
论述了乡村旅游与乡土景观的关系及其价值,分析了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乡土景观的危机表现,从而提出乡土景观的开发及保护途径,以期达到推进乡土景观规划研究,改善农村农民生活面貌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卢洁  万涛  沈慧芳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1):13029-13031
对安徽省池州市大王洞风景区的地文景观、水域风光、生物景观、遗址遗迹、建筑与设施、旅游商品和人文活动7类旅游资源进行了调查,总结出其地文景观丰富、农家风情浓郁、水景美不胜收、山体景观秀美、生物景观丰富以及人文资源积淀深厚的特征,在此基础上,吸收以往专家、科研人员在生态旅游资源评价上的经验,运用生态旅游资源的分类体系,利用AHP法、德尔菲法、旅游地综合评估模型,将评价因子分成资源价值、生态安全、开发条件3个方面,对各种影响因子进行归类和层次划分,确定出属于不同层次和不同组织水平的各种因子的相互关系,确定评价因子权重,进而对主入口广场区、胜境湖游览区、田园风光区、诗神游仙景区、洞府乾坤景区的生态旅游景观资源进行开发时序评价,得知洞府乾坤景区较其他景区有较好的资源优势,具有成为一流旅游地的条件,但仍需改善生态安全和开发条件,其他4个景区需要针对具体的特点做进一步规划和开发。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人文景观的概念,指出公路人文景观构建应把握好保护优先、安全性、整体性、因地制宜、经济合理以及自然生态原则,在相关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四川雅泸高速公路探讨公路人文景观塑造手法。分析了雅泸高速公路沿线的自然条件以及丰富的人文历史,从合理划分景观空间、恰当定位人文景观、提炼与升华地域文化、确定人文景观的表现载体,以及利用艺术小品提升重要节点的文化价值、重视地方材料的运用等方面,具体探讨了四川雅泸高速公路人文景观的塑造,以期通过对该案例的介绍,为其他公路景观的设计提供有益借鉴,最终实现人文历史景观与公路景观体系的良好融合。  相似文献   

20.
郭选昌  高麟腋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7):16902-16904,16932
阐述了乡土文化的重要性及其发展现状,指出乡土文化作为地域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社会的大融合过程中逐渐被消解和淡化,而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必须依靠具有中国特色的传统文化作为基垫,因此,强调了对乡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的重要性。分析了校园的功能性、文化性、生态性特点,指出校园作为知识和意识的集散地,对社会意识的发展起到导向作用,对乡土文化起到传承与保护作用,因此校园景观的营造意义重大。以四川美术学院新校区景观设计为例,突出其对乡土"物"的表现、"事"的表达、"意"的传达,从乡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的视角,结合文化学、生态学、心理学等学科,对乡土文化在校园景观中的应用与保护进行综合分析,并对校园景观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以期为校园景观的发展提供必要的思路与实践引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