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甘蓝枯萎病苗期抗性鉴定技术及抗源筛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建立快速、有效的甘蓝枯萎病苗期抗性鉴定技术,采用温室盆栽方法,分别对甘蓝枯萎病苗期鉴定的接种浓度、接种方法、接种生育期、接种菌龄及接种适宜温度进行系统筛选与比较,并应用筛选出的最佳方法对108份不同来源的甘蓝资源进行抗枯萎病鉴定与评价。结果表明,甘蓝枯萎病苗期抗性鉴定最适接种浓度为106孢子/mL,接种生育期为2~3叶期,接种方法以将根部土抖落干净后直接浸根为最佳,最适宜发病温度为25~30℃,浸根时间及枯萎病菌菌龄对枯萎病鉴定结果影响不大;从108份不同来源甘蓝资源中筛选出40余份抗枯萎病材料,准确地反映了甘蓝资源对枯萎病的抗性程度。  相似文献   

2.
菜豆枯萎病是土传病害,目前还未找到防治此病的理想的药剂。为了防治菜豆枯萎病,1979—1981年我们进行了菜豆品种抗病性鉴定,筛选出抗菜豆枯萎病品种。经小面积试验和大面积示范,取得了明显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3.
西瓜品种资源对枯萎病和蔓枯病的抗性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室内苗期人工接种鉴定方法,对国内外引进和育成的78份西瓜品种资源进行了枯萎病和蔓枯病的人工接种双重抗性鉴定,筛选出Smokylee、 Summit、 Sugarlee、Calhoun Gray、 Dixielee、TexaW5、 Conqueror等9份高抗枯萎病的单抗种质,及AU Sweet Scarlet、 AU Jubilant、 AU Producer、W6 9、W23 18和W23 47 为中抗蔓枯病兼抗枯萎病的双抗种质,并对双抗种质材料的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考察。  相似文献   

4.
海岛棉的抗性一般表现为抗(耐)黄萎病、感枯萎病和黑根腐病,其中受枯萎病3号小种和7号小种威胁最大,发病严重的田块往往绝收。作者等在多年抗性工作鉴定中只发现抗枯萎菌3号小种的材料,而未发现抗7号小种的材料。寻找抗枯萎菌7号小种的海岛棉抗源是育种工作者的共同愿望。  相似文献   

5.
为获得对棉花枯萎病有较好生防效果的拮抗细菌,从健康海岛棉植株根围土壤中分离筛选棉花枯萎病拮抗细菌,探索研究拮抗菌株的抑菌作用,为其生物防治提供潜在资源菌。采用平板对峙法,以海岛棉枯萎病尖孢镰刀菌为靶标菌,从土壤中分离到的120株细菌菌株中筛选拮抗菌株。测定拮抗细菌发酵液抑菌活性,通过促芽和盆栽试验筛选生防效果最好的菌株,同时测定该菌株对棉花枯萎病的抑菌效果和耐盐碱性。基于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和16S rDNA序列分析鉴定菌株分类地位。从120株细菌中筛选到1株对棉花枯萎病拮抗作用很强的菌株,编号为KX-33。促芽分析和盆栽试验结果表明,菌株KX-33能明显缩短出芽时间,促进棉苗生长。对病原菌DD64、DD89、DD11和DD22防效分别为75.32%、72.77%、69.48%和68.81%,均显著高于对照药剂处理(P<0.05)。耐盐碱分析表明,菌株KX-33具一定的耐盐碱性。菌株KX-33镜检为革兰氏阳性菌、呈杆状、有芽胞,16S rDNA和序列与Bacillus pumilus(FJ763643.1)同源性最高。海岛棉根围土壤微生物中含有棉花枯萎病拮抗细菌,经鉴定菌株KX-33为短小芽胞杆菌Bacillus pumilus,促生和抑菌作用显著,在海岛棉枯萎病生物防治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苏若秋 《植物保护》1993,19(6):50-50
“中植372”是由中国农科院植保所从抗虫品种鉴定圃选育出的抗虫品系,为抗虫棉与丰产品种复合杂交后代。该品系具有抗棉铃虫,棉蚜,并兼抗枯萎病,高产、优质等优点。1 抗虫性及抗病性 1989年在植保所试验田鉴定抗棉铃虫为Ⅰ级(高抗),抗棉蚜为Ⅲ级(中抗);1991年在河北省东光县试验表现抗棉铃虫、棉蚜,兼抗枯萎病,高产。1992年扩大试种,在棉铃虫  相似文献   

7.
番茄枯萎病菌和青枯病菌拮抗细菌的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筛选出对番茄枯萎病和青枯病有较好防效的生防菌,采用平板对峙法,以番茄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和番茄青枯病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为靶标菌,从江苏沭阳、宿迁、溧水及内蒙古海拉尔分离到的2 062株细菌菌株中筛选拮抗菌株,并采用平板对峙法、拮抗菌液灌根法、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拮抗物质检测、盆栽试验及种属鉴定。结果表明:从2 062株细菌中共筛选到21株对番茄枯萎病和青枯病具有很强拮抗作用的菌株,均能分泌蛋白酶,具有解磷作用;不能分泌几丁质酶和纤维素酶,仅4株细菌能分泌嗜铁素。拮抗细菌SY290对番茄枯萎病和番茄青枯病防效最高,分别达到74.2%和75.0%,SQ728和LS536次之,但防效均大于60%。结合各菌株形态特征、16S r DNA与gyr-B序列分析结果,菌株SY177、SY290和SQ728鉴定为解淀粉芽胞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菌株LS536为枯草芽胞杆菌B.subtilis。  相似文献   

8.
三大棉种对棉花主要病害抗性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1633个陆地棉、海岛棉、中棉三大棉种的品种资源和42个生产上推广应用的陆地棉品种,在田间病圃和温室接菌,进行对枯萎病、黄萎病、苗病、铃病的抗病性鉴定。结果表明,中棉对枯萎病、苗病,铃病均有较高的抗病能力,但对黄萎病抗性较差;海岛棉对黄萎病有很高的抗病能力,但对枯萎病、苗病、铃病抗性均较差;陆地棉对棉花4种主要病害的抗病性能高于海岛棉,但低于中棉。经生物统计分析,仅发现陆地棉抗枯萎病与抗苗病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推荐中棉12、陕1155、86-2、86-3、冀合3016五个兼抗枯、黄萎病,并对苗病、铃病也有一定耐病性的品种,供各地多抗育种选用。  相似文献   

9.
棉花枯萎病诱导抗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简要报道了利用棉花致病菌菌丝体提取物诱导棉花产生抗枯萎病性。通过诱导物的筛选,发现Rhizoctonia solani、Colletotrichum gossypii和Fusarium moniliforme可诱导棉苗产生抗枯萎病。在诱导效果上,R.solani明显比C.gossypii和F.moniliforme强。此外,由以上3种病原菌菌丝体提取物诱导的抗性是暂时性的,随着时间的推移,抗病  相似文献   

10.
通过自然条件下对长绒棉不同品种枯萎病发病程度调查,结果表明新疆阿拉尔垦区长绒棉枯萎病发病始期多在5月上中旬,主栽品种田间抗性表现不同,新海15号抗枯萎病,新海14、新海21不抗枯萎病。  相似文献   

11.
香石竹不同品种对镰刀菌枯萎病的抗性评价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连续2年以土壤接种方法对30个香石竹品种进行田间镰刀菌枯萎病抗性鉴定。结果表明,品种间抗性存在明显差异。30个品种中没有发现免疫品种,其中高抗品种占所鉴定总数的16.7%,中抗占40.0%,中感占13.3%,高感占30.0%。在所有鉴定的品种中,红色品种抗性较低,70%属感病品种;复色品种抗性较高,89%为抗病品种。依相对抗性指数,两个年度间的相对抗性无显著差异,鉴定结果可靠,建议将此方法作为我国香石竹对镰刀菌枯萎病田间抗性评价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12.
书讯     
<正>刘波,黄俊生,肖荣凤,等著科学出版社2013-09-01出版16开本(精装)500页《尖孢镰刀菌生物学及其生物防治》是研究农作物枯萎病及其生物防治技术的专著。全书共13章,综述了农作物枯萎病的研究进展、发生与危害;系统地从枯萎病病原菌尖孢镰刀菌的生物学特性、生态学特性、生理学特性、病理学特性、分子生物学特性、种下分化特性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并研究了枯萎病生防菌———短芽胞杆菌、铜绿假单胞杆菌、淡紫拟青霉、哈茨木霉和非致病性尖孢镰刀菌的筛选鉴定、生物学特性、抑菌作用、抑菌机理及其对枯萎病的防治效果等。  相似文献   

13.
香蕉镰刀菌枯萎病拮抗放线菌的筛选及菌株Da03047的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离和筛选,从海南原始森林尖峰岭采集的土样中获得10株对香蕉镰刀菌枯萎病病源菌具有抑制作用的拮抗放线菌,其中菌株Da03047活性最强且遗传稳定,通过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16S rDNA序列测定及其系统发育分析研究,鉴定为灰肉色链霉菌。  相似文献   

14.
萎缩芽胞杆菌MQ19ST15鉴定及对甘蓝枯萎病的盆栽防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用于甘蓝枯萎病的生防菌并明确其对病原菌的抑菌活性和盆栽防治效果,对从荒漠沙土中分离、筛选的细菌菌株MQ19ST15进行了对峙培养、抑菌活性物质测定、盆栽防效测定和种类鉴定。结果表明,菌株MQ19ST15能够显著抑制病原菌的菌丝生长,使菌丝出现膨大、变形扭曲及分支增多等畸变,抑菌率达54.95%。抑菌活性物质检测显示,该菌株能产生淀粉酶、蛋白酶、果胶酶及β-1,3-葡聚糖酶;抗菌脂肽物质合成相关基因扩增显示其基因组DNA中具有surfactin、iturin、fengycin和bacillomycin 4种抗菌脂肽物质的合成调控基因。盆栽试验结果显示,该菌株对甘蓝枯萎病的防控效果为53.03%。通过菌落形态、16S rRNA基因和gyrB基因序列分析将其鉴定为萎缩芽胞杆菌Bacillus atrophaeus。  相似文献   

15.
胡麻是重要的油用作物,近年来随播种面积扩大,枯萎病已经成为生产中的重要问题。据统计,尚义县1984年种植胡麻28.9万亩,因该病损失77.5万公斤;1985年种植33.4万亩,因病减产181.5万公斤。目前无理想的化学防治药剂。为解决这一问题,自1985年以来,广泛引进全国24个主要胡麻品种,进行抗病鉴定试验,筛选出2个高抗枯萎病的胡麻品种。  相似文献   

16.
通过测定菌体及胞外分泌物抑茵活性,从354株苦豆子内生细菌中筛选出对黄瓜枯萎病、番茄枯萎病和茄子枯萎病病菌有较强颉颃活性的菌株.对抗菌活性显著的KDB342菌株的胞外抑菌物质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KDB342株胞外分泌物抑菌活性、最高稀释倍数为100倍;其抑菌物质具有一定的热稳定性,100℃处理10 min仍有部分抑菌活性,120 ℃则完全丧失活性;其抗茵活性物质为蛋白类物质,可通过(NH4)2SO4盐析和浓缩,75%硫酸铵提取的粗蛋白抗菌活性最强.  相似文献   

17.
桑细菌性枯萎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与全基因组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华南蚕区桑树细菌性枯萎病主要病原菌的种类,本研究从广西、广东等地桑园采集了多份桑树细菌性枯萎病病样,采用分离培养、形态学鉴定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的方法,对病原菌进行了分离鉴定,并通过药敏试验分析病原菌的耐药性。结果表明,结合柯赫氏法则,将分离到的桑枯萎病病原菌鉴定为产酸克雷伯氏菌Klebsiella oxytoca,编号AKKL-001(菌种保藏号GDMCC No.1.1602)。该病原菌属革兰氏阴性菌,基因组全长6 149 586 bp,含有5 792个基因,GC含量55.80%;药敏试验结果表明,病原菌对氨苄西林、头孢唑啉、头孢呋辛、头孢噻吩、链霉素、麦迪霉素等抗生素具有耐受性。本研究报道了桑细菌性枯萎病病样上分离的产酸克雷伯氏菌,为桑细菌性枯萎病病原菌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全基因组测序的结果为桑细菌性枯萎病的相关致病机制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为防控草莓枯萎病,本研究通过测定生物量、初筛、复筛和相容性试验,筛选出生长速度较快且抑菌效果良好的菌株SA-1和SV-2,经形态观察、Biolog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分别鉴定为枯草芽胞杆菌Bacillus subtilis和解淀粉芽胞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盆栽试验评价了菌株SA-1和SV-2发酵液单一使用及联合使用对草莓枯萎病的防治效果及对草莓植株促生和相关酶活的影响,结果表明菌株SA-1和SV-2发酵液联合使用比单一使用具有更好的生防效果,灌根40 d后防治效果为71.33%,过氧化氢酶活性显著增强,丙二醛含量明显减少,在草莓枯萎病生物防治中有一定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9.
棉花双抗新品系86-6号抗黄萎病鉴定结果马存,简桂良(中国农科院植保所北京100094)高产、优质、既抗黄萎病又抗枯萎病的棉花新品系86-6号是中国农科院植保所1985年以中12为母本,86-4号为父本杂交,在枯、黄萎混生病圃经多年连续选择育成的。经...  相似文献   

20.
快速、准确、有效的抗病性鉴定方法是抗病育种的基础和保障.目前,国内外鉴定油菜菌核病的抗(耐)病性的方法归纳起来主要有草酸鉴定法、人工气候室盆栽苗接种鉴定、大田成株期人工辅助接种鉴定和大田病圃或非病圃自然侵染鉴定法等.草酸鉴定法对鉴定材料的破坏性大,育种中应用仅供筛选抗草酸的单株或材料,且不能鉴定抗菌核病菌侵入的材料.人工气候室盆栽苗接种鉴定受空间或成本的限制,难以用于大量的筛选工作,大田成株期人工辅助接种鉴定和大田自然侵染鉴定既受季节的限制,也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因此,探寻更高效、准确的抗(耐)病性鉴定方法,仍是抗病育种的迫切需要.本文介绍了一种准确、快速、高效的鉴定新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