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保水剂在甘蔗上施用的效果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采用胶体和干粉两种不同剂型的保水剂在甘蔗上应用进行了研究,探讨施保水剂与不施保水剂以及不同剂型保水剂对甘蔗生长和产量的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在甘蔗下种期施用吸足水分的胶体和干粉两种不同剂型的保水剂,均能促进甘蔗出苗和分蘖及蔗茎伸长,增加有效茎数。增产显著,比不施保水剂的对照每公顷增产14.80~17.81吨,增长15.3%~18.4%,达1%显著水平;经济效益增加明显,比不施保水剂的对照每公顷增收2495~2948元,增长9.4%~11.1%。不同剂型的保水剂,以干粉保水剂表现的效果较佳。  相似文献   

2.
由于潮汐水位的影响,在不同滩涂高程处造林,秋茄的幼苗生长状况和成活率不同。通过在试验地上布设7条不同滩面高程样带进行造林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内滩(高程1.3~1.6 m)生长最好,造林保存率为91%;中滩(高程0.8~1.0 m)生长次之,造林保存率为71.5%;外滩(高程0.2~0.6 m)全部死亡。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滩涂高程秋茄幼苗生长差异显著。说明滩涂高程是影响秋茄幼苗生长和造林保存率的重要因素,当滩涂高程高于0.8 m时,适宜秋茄的造林。  相似文献   

3.
文献摘要     
《中国茶叶》2010,32(3):43-43
景宁白茶套罩嫁接法试验 为确定景宁白茶的最佳嫁接时间段和不同品系间嫁接的难易程度。分别在秋、春和夏季采用套罩保湿法和随机区组排列对景宁白茶进行嫁接试验。结果显示,景宁白茶在春、夏和秋季的嫁接成活率在72.0%~94.0%之间,夏季的平均成活率与保存率分别为91.2%和81.3%,春季和秋季的平均成活率分别为80.0%和82.0%,秋季的平均保存率仅为25.7%。  相似文献   

4.
不同抗旱措施对东试早柚光合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东试早柚为试材,采用常规管理为对照,开展黑地膜、白地膜、杂草覆盖和添加保水剂措施的田间比较试验,研究不同抗旱措施对柚子物候期光合生理特性及其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柚子各物候期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和气孔导度(Gs)均以黑地膜和白地膜处理最高,其次为草覆盖和保水剂处理,对照表现为最低。各抗旱措施柚子叶片的水分利用效率(WUE)均高于对照,从柚子现蕾期(1月)至壮果期(6月)以草覆盖和保水剂处理的WUE最高,而在柚子成熟期(7~9月)以黑地膜处理的WUE最高,对照的WUE表现最低。总的看来,不同抗旱措施均明显提高了全物候期柚子叶片的Pn及WUE;各抗旱措施处理以黑地膜处理的座果率和产量较对照均增加最为显著,较对照分别提高了91.7%和56.9%,白地膜和草覆盖的座果率及保水剂处理的产量居中,分别较对照提高了29%和47%、36.5%和31.9%,而对照的座果率与产量均最低。各抗旱措施效果从高到低依次为:黑地膜>白地膜>草覆盖>保水剂>对照。  相似文献   

5.
甜研206(原代号95802)是以7个二倍体多粒型有粉系按5:5:4:2:2:2:1比例配制的多系杂交组合,该品种1999—2001年参加黑龙江省甜菜品种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平均根产量分别为37622.2kg/hm^2和39430.2kg/hm^2,分别比统一对照品种甜研303提高13.7%和10.9%,平均含糖率为17.30%和17.47%,比统一对照品种甜研303提高0.57度和0.52度,平均产核量为6527.0kg/hm2和6897.6kg/hm^2,比统一对照品种甜研303提高17.4%和14.4%。抗褐斑病性强,平均褐斑病病情为0.62级,比对照品种低0.75级,较耐根腐病和丛根病。适宜在黑龙江省的哈尔滨市郊、讷河、依安、拜泉、友谊、宁安等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6.
陈丽 《中国糖料》2005,(1):13-15
中甜205(原代号9017)是以2个二倍体多粒型有粉系按2:1比例配制的杂交组合,该品种1997-2000年参加全国甜菜品种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平均根产量分别为39365kg/hm^2和51782kg/hm^2,分剐比当地对照品种提高6.8%和12.2%;平均含糖率为15.7%和16.5%,比当地对照品种提高1.2度和0.3度;平均产糖量为6227.9kg/hm^2和8371.2kg/hm^2,比当地对照品种提高17.6%和14.3%。抗褐斑病性强,平均褐斑病病情为1.0级,在病区一般比当地对照品种低1.5级左右;较耐根腐病。适宜在黑龙江的哈尔滨、嫩江、佳木斯地区,吉林西部,内蒙古的中部,山西大同地区,新疆的石河子、和静等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7.
优质抗病甜菜新品种中甜204的选育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中甜204(原代号8911)是以2个优质抗病多粒型有粉系按3:1比例配制的自然杂交组合,该品种1994-1998年参加全国甜菜品种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平均产量分别比当地对照品种提高9.1%和13.9%;平均含糖率比当地对照品种提高1.6度和2.2度;平均产糖量比当地对品种提高24.1%和38.1%。抗褐斑病性强,平均褐斑病病情为1.0级,在病区一般比当地对照品种低2.5级左右;较耐根腐蚀和丛根病。适宜在黑龙江的哈尔滨、北安地区,吉林省西部,辽宁省铁岭地区,内蒙古的中部,山西省大同地区,宁夏的银川,新疆的石河子、和静等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山地杉木萌芽条扦插造林成效。[方法]在山区开展杉木萌芽条扦插造林试验,第1年造林成活率80.5%~88.4%、抽梢高度5.1~6.7 cm,第2年存活率76.0%~85.3%、幼苗高度27.4~43.8 cm。[结果]通过对比分析,山地不同部位杉木萌芽条扦插造林之间的第1年杉木成活率差异显著、第2年保存率和幼苗高度差异极显著。[结论]以山坡下部山湾处造林对杉木生长最较为有利,其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陈家寨石漠化区综合治理过程中对比、客土、施肥、保水剂、覆盖、保水剂+覆盖6种不同处理方式下柏树林样地的连续观测,对不同处理方式下柏树的生长状况的总体趋势进行了研究。以2年为周期,通过不同时段4次采样,对柏树的高度、基径2个指标的测量。研究结果表明,各种处理方式下柏树的生长状况都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和提高,其生长程度为保水剂+覆盖>保水剂>客土>覆盖>施肥>对比。由此可以看出,通过人为的干扰方式,能够有助于植被的生长,有效缓解石漠化的加剧,从而为该区在石漠化综合治理中提供可借鉴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以福建、广西、台湾金线莲组织培养瓶苗为供试材料,在海拔20米,6-9月份平均气温25.5-28.8℃地区的人工荫棚下,金线莲试种初步获得成功.对人工栽培进行了技系统的试验比较,结果表明:(1)瓶苗素质对移栽成活保存率有很大影响.健化的壮苗自1992年11月种植至1993年7月长达8个月成活保存率达96.6%;(2)广西和台湾金线莲比福建金钱莲适应性略强.前二者93年7月栽植至94年3月生育期8个月。历经越夏和秋冬后成活率仍达87.5、80.4%;(3)3—12月份均可人工栽植;(4)用5份蛇木屑+1份石,3份蛇木屑+1份腐植土+1份炭化稻壳为基质,栽植14个月后保存率达90%;(5)ABTI、2、3号生根粉对生根都有明显促进作用,以200ppm浸泡30分为佳;(6)叶片喷施高效稀土液、1/4MS、ABT3号.碧全可分别提高株鲜重102.9、71.3、59.2、47.9%;(7)试种点栽植周年的组培植株开花率仅为1.5%;(8)台湾金线莲试种生长15-16个月,每株鲜重可达1.1克以上.  相似文献   

11.
以马铃薯克新1号为试验材料,在内蒙古察右中旗进行了滴灌与半固定式喷灌两种灌溉方式效果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半固定式喷灌相比,滴灌灌溉方式可使马铃薯极显著增产,增产率14.86%,大薯率显著提高7%;从马铃薯现蕾到收获,在土壤湿润深度相近情况下,单次灌水量不及对照的1/3,全生育期可节水48.2%;水分生产效率每立方米5.14妇,比对照高1.7kg;水分生产效益每立方米2.03元,高于对照0.72元;肥料利用率比对照高20%左右;纯收入比对照每公顷增加2385元,增收率19.5%。滴灌较半固定式喷灌更适于在乌兰察布市后山地区马铃薯生产中应用。  相似文献   

12.
 利用蛭石、草炭、河沙和保水剂等物质复配10个新型育苗基质配方,以提高育苗质量,降低育苗成本,促进轻简化育苗移栽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研究结果表明:新复配育苗基质利于棉种出苗,苗床出苗率极显著高于对照;成苗率在96.9%以上,移栽成活率均达到100%,达到生产要求。综合育成棉苗质量、移栽后棉苗生长情况和育苗成本,6号育苗基质是较优的新型育苗基质配方。  相似文献   

13.
棉花专用配方水溶肥在棉花上的肥效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玲  潘新武 《江西棉花》2009,31(5):42-43
通过对比试验研究,功大棉花专用配方水溶肥在促进棉花生长,提高棉花品质方面和在降低农业成本上.较常规农业用肥(复合肥、尿素)具有明显作用,棉花施用功大棉花专用配方水溶肥较对照增产籽棉707.1kg/hm^2.增产率18.77%.较对照增加产值3846.3元,hm^2,可显著提高棉花产量及效益。  相似文献   

14.
东北地区部分玉米杂交种的丰产性,稳定性和适应性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对东北地区1992年玉米杂交种区域试验产量结果做了丰产性,稳定性和适应性分析:龙142,哲单10和长单42五点平均产量分别为10509.7kg/hm^2,10625.8kg/hm^2和10523.1kg/hm^2,较对照四单8分别增产12.3%,13.4%和12.5%;较对照龙单9增产分别为14.8%,16.1%和15.0%。且稳定性和适应性好于其它品种,可在各参试占地区大面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5.
饲用甜菜新品种新甜饲2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甜饲2号(原代号JZSL-18)是以多粒四倍体自交系NXSL-4为母本,以多粒二倍体授粉系SL-2和SL2-job为父本,通过杂交选育而成。杂交种父母本配制比例为2:6。该品种2005~2006年参加省饲用甜菜品种区域试验.平均块根产量152104.5kg/hm^2,较对照新甜饲1号增产20.0%;平均含糖率6.22%,较对照提高0.22度:块根千基粗蛋白含量13.95%。该品种2006年参加生产示范试验,2007年2月通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丰产性强,耐甜菜褐斑病、白粉病,适宜在新疆的南疆、北疆等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6.
以广东省台山市红岭种子园湿加松优良种质为材料,研究适于海南省的扦插育苗和苗期管理技术,结合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等统计方法对湿加松扦插苗生长节律、植苗后的早期高、径生长特征进行研究,并以加勒比松为参考,对比分析了湿加松的生长能力。结果表明:湿加松在海南地区扦插育苗成活率高且植苗后林木早期生长效果明显,但同时需要加强扦插育苗和植苗造林2个过程中的经营管理措施,以期实现湿加松的最大生长优势。  相似文献   

17.
以5种保水剂为材料配制的胶状悬浮液,在土壤含水量不足13.6%的情况下应用,保证了一播全苗,且5~0cm土壤含水量提高4.5%~18.1%。芝麻各个生育期均比对照提前,叶面积系数增加0.54%~1.99%,单株侧报数增加7条,根长增加11.2cm,24小时根伤流量增加34.5%~40.2%.对苗期立枯病防效达96%,对枯萎病、茎点枯病、病毒病的防效均在60%以上.三年平均增产64.5%。  相似文献   

18.
2015~2016年采用盆栽实验的方法,设置两种水分处理,正常供水(W1)为田间持水量的75%~85%,干旱(W2)处理为田间持水量45%~55%,同时施加保水剂(B)和锌肥(Zn),对照处理(CK)不添加保水剂与锌肥,研究保水剂与微量元素锌对辽西地区玉米生理形态特性、水分利用效率及干物质分配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玉米生育期内,施加保水剂和Zn处理能显著提高玉米拔节期的增高速率,在W2处理下,Zn1B(低锌+保水剂)处理较CK处理在拔节期的增高速率提高52.2%,且效果极显著。使用保水剂时适当的施用锌肥可以提高玉米的根冠比,在正常供水和干旱两种水分处理下,Zn1B(低锌+保水剂)处理较CK处理产量分别提高15.3%、17%。因此保水剂与锌肥配施对于辽西地区春玉米的生长发育及产量增加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9.
杂交水稻组合五优308制种,应选择海拔较高、土质偏粘性、肥力水平较高的基地进行,在湘东地区花期安排在6月下旬至7月初,采用两期或三期父本方式,母本每公顷播种量52.5kg,并防止母本早衰等。研究表明,采取以上措施制种,母本结实率分别较用一期父本制种提高了6:3%和5.4%,种子裂颖粒率分别下降了7.4%和7.6%,制种产量达到4t/hm2以上,精选损耗8%左右,发芽率达85%。  相似文献   

20.
高效配方稀土硼肥对采种甜菜种子产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苏省湖西农场为采种甜菜种植老区, 为进一步提高种子产质量,进行了高效配方稀土硼肥用于采种甜菜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施用高效稀土微肥处理的种株越冬成活率、千粒重分别较对照提高1 .8 ~2 个百分点、1.8 ~2 .2g;种子产量与发芽率处理与对照比分别提高18 .7 % ~20.6 % 、7 .8 ~8 .2 个百分点。使用方法以拌种加始花期叶喷为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