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探讨茅垭镇辣椒新品种朝天王适宜栽培密度,进行3种密度试验。结果表明朝天王适宜密度规格为行穴距60 cm×25 cm。  相似文献   

2.
辣椒是我国重要的草本植物,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和医用价值。我国的辣椒栽培历史悠久,并且栽培范围广泛,湖南省是重要的辣椒生产省份,种植面积大。为了保证辣椒的产量和质量,减少辣椒在生长过程中出现病虫害问题,应该采用科学栽培技术,做好辣椒品种选择、育苗和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等工作,确保辣椒产业的发展。文章主要论述了辣椒栽培技术以及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以期为辣椒种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正>近几年,保护地辣椒栽培面积呈现上升趋势,在山东省,齐河县以冬暖棚越冬栽培茬为主,兰陵县、邹城市等主要是早春或秋延迟简易保护地栽培。2012~2013年,我们对山东省主要保护地辣椒种植基地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土传性病害如根腐病、茎基腐病、枯萎病的频繁发生,是造成保护地辣椒产量下降、种植效益递减的主要原因之一。除了轮作换茬外,采取嫁接栽培,在规避辣椒土传性病害的同时,还可提高辣椒产量,广大菜农不妨一试。  相似文献   

4.
对半干旱地区不同种植密度对半直立绿豆品种的产量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半干旱地区,种植密度对绿豆产量影响是显著的。在一定的栽培条件下,绿豆在适宜的密度条件下才能获得较高的产量。绿豆品种绿丰5号高产栽培适宜密度是20万株/hm2。  相似文献   

5.
以食用向日葵同庆5号为试验材料,探索不同种植密度对其产量及主要性状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同庆5号在塔额垦区的气候和栽培条件下适宜的种植密度为2200株/667 m2,该种植密度下植株个体生长健壮,产量高,商品性较好.  相似文献   

6.
辣椒种植密度是影响辣椒单产的重要技术措施之一。通过不同密度试验表明,绥阳朝天椒的种植密度为10000~12000株/667m2较为适宜,辣椒单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7.
辣椒作为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其种植面积达到世界辣椒种植面积的35%,产量也占据世界辣椒总产量的46%,是我国农业结构的基石,提升辣椒的产量对我国的经济建设具有促进作用。由于辣椒种植技术的局限性,从苗期都得不到很好的生长状态。另外,田间管理技术不够完善,导致辣椒生长期病虫害问题严重。因此,要想使辣椒得到高产,有必要从栽培种植技术和田间管理两方面进行优化和改进,创造有利于辣椒生长的环境,保障生产效益。  相似文献   

8.
通过在息烽县对耐密型杂交玉米黔兴201进行3个不同密度、4种不同种植模式的栽培试验,结果表明:黔兴201适合息烽县栽培的合理密度和栽培模式是4 400株/667m2的的基础上选择80+40宽窄行栽培模式产量最高,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采用单因素的随机区组设计,探讨研究朝天小辣椒的丰产性、商品性,以及韩国朝天辣椒大面积推广应用的可行性。试验结果表明:在海拔960m左右地区,韩国杂交朝天辣椒单身红单产干辣椒374.8kg/667m2为最高,比朝天王、遵椒一号、小米辣、本地朝天辣椒分别增产5.8%、43.3%、74.7%、161%;韩国杂交辣椒朝天王为第二,单产为354.3kg/667m2,分别比遵椒一号、小米辣、本地朝天辣椒增产35.4%、65.2%、146.7%;遵椒一号为第三,单产为261.6kg/667m2,分别比小米辣、本地朝天辣椒增产22%、82.3%;米辣为第四位,单产为214.5kg/667m2,比本地朝天辣椒单产143.6kg/667m2增产49.4%,经方差分析和新复极差测验,各品种间存在1%的显著差异,韩国辣椒单身红、朝天王商品性好、产量高,深受群众欢迎,值得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辣椒是人们日常食用的调味品之一,受到许多消费者的青睐。大棚辣椒栽培能够为消费者提供反季节蔬菜,保证辣椒的产量和质量。但是随着辣椒种植面积增加,导致病虫害种类越来越多,并呈现出了新的特点。文章以辣椒病虫害的发生特点为切入点,分析了大棚辣椒主要病虫害的防控方法,以期为相关种植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以超甜玉米粤甜9号为材料,研究不同密度对产量及种植效益的关系。结果表明,适宜密度应在48000~54000株/hm2,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鲜苞商品性状、产量及经济效益。最适宜栽培密度在48000株/hm2,此时鲜苞商品率好,产量和种植效益均较高。  相似文献   

12.
郑单958玉米在天津地区最佳种植密度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5年郑单958通过天津市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在天津地区开始种植,种植面积逐年扩大。本试验旨在通过对郑单958不同种植密度对产量的影响的研究,为郑单958的高产栽培及推广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玉米具有耐寒、耐旱、耐贫瘠等优点,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在玉米的种植过程中,采用不同的种植密度会对玉米的产量造成不同的影响。通过种植2种中熟玉米与2种晚熟玉米,研究其在不同密度下的产量,从而分析不同种植密度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粤甜9号种植密度对产量及效益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以超甜玉米粤甜 9号为材料 ,研究不同密度对产量及种植效益的关系。结果表明 ,适宜密度应在 4 80 0 0~ 5 4 0 0 0株 hm2 ,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鲜苞商品性状、产量及经济效益。最适宜栽培密度在 4 80 0 0株 hm2 ,此时鲜苞商品率好 ,产量和种植效益均较高。  相似文献   

15.
通过辣椒间作玉米的最佳栽培技术模式试验,在辣椒密度不变,改变玉米种植密度的情况下,间作模式的发病率较净种低,辣椒果重和玉米千粒重均增加,合理的栽培密度可使单位面积的产量、产值增加.通过试验综合评价出辣椒间作玉米的最佳栽培模式:辣椒与玉米行比6:2,每公顷辣椒与玉米的株比等于53550:17850.  相似文献   

16.
通过探讨不同种植密度对一年两熟和两年三熟栽培模式下青贮玉米的生物产量和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种植密度处理的青贮玉米生物产量和鲜穗重存在显著差异,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青贮玉米的茎粗表现逐渐变细的趋势。一年两熟和两年三熟栽培模式下,复播玉米选用中早熟品种、种植密度为12万株/hm~2时的生物产量和鲜穗产量均较高;两年三熟春播玉米应选用中晚熟青贮玉米品种,种植密度以小于9万株/hm~2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17.
2008年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方法对杂交玉米新品种责单8号进行不同种植密度栽培试验,研究其在不同密度条件下的产量及主要性状表现。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密度对产量、产量构成因素及植株性状有不同的影响,适当的栽培密度是获取高产的关键。大面积生产中,在中等肥力情况下贵单8号种植密度以4100株/667m^2左右为宜,能确保高产稳产,获得较好的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18.
为探究不同高效栽培措施对甘薯生长发育的影响,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研究不同栽培方式和种植密度对甘薯产量及结薯习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水平栽密度60 000株/hm 2处理干物质在薯块中的分配率高于其他处理,斜栽密度60 000株/hm 2与水平栽密度60 000株/hm 2处理产量最高;在对甘薯产量的影响效应中,种植密度>栽培方式,栽培方式与种植密度有极显著的交互作用;直栽处理的鲜薯干物率整体高于斜栽和水平栽,直栽密度60 000株/hm 2处理鲜薯干物率最高,并显著高于直栽密度37 500株/hm 2处理(P<0.05),在对鲜薯干物率的影响效应中,栽培方式与种植密度有极显著的交互作用;水平栽密度60 000株/hm 2处理的甘薯商品薯率更高,在对商品薯率的影响效应中,种植密度>栽培方式,栽培方式与种植密度有极显著的交互作用。综合以上结果,水平栽密度60 000株/hm 2处理能够取得较高的产量和商品薯率。研究结果可为甘薯高效栽培措施选择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在宁夏引黄灌区生态条件和高水肥生产条件下,以参试的11个玉米品种为研究对象,采用3种种植密度6.6万~7.8万株/hm2,分析不同玉米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产量水平及生产潜力和不同品种的高产适宜栽培密度。试验结果表明:产量呈现随密度增加而增加的趋势;各密度间的产量构成因素对产量的贡献均表现为收获穗数粒重穗粒数。在宁夏引黄灌区及北方相类似的灌溉春玉米区高产栽培水平下,玉米高产(15000~17250kg/hm2)品种的利用应以耐密植的中棒型、品质好和容重高的品种为第一选择目标。容重值的大小与种植密度的关系不大,生产实践中可将使用容重较高的品种作为重要的增产措施之一。同时建议将容重作为玉米高产品种选育的参考数量指标。  相似文献   

20.
于桂霞 《作物杂志》1999,15(2):29-30
高粱地膜覆盖高产栽培的技术创新点,一是改草种植方式,带状两行种植,增加群体种植密度;二是分层施肥,“三肥接力”施肥技术,提高肥料利用率;三是创造了黑龙江省高粱地膜覆盖高产栽培亩产吨粮的新纪录。1 产量和经济效益高粱地膜覆盖栽培的产量分析表明(表1),覆膜栽培比未覆膜直播栽培的增产幅度大,7年覆膜栽培平均产量13891.5kg/hm2,比直播未覆膜栽培平均增产78.9%。特别是1988年、1989年和1994年,3年覆膜高粱亩产突破吨粮田。高粱地膜栽培不但产量高,而且经济效益比较显著。7年试验和生产示范,高粱覆膜栽培比直播未覆增产粮食3502.5~8292.0kg/hm2,高粱按0.44元/k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