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油松是我国自然分布较广的树种之一,仅我省的油松天然林就约有70万亩,油松造林在我省占有重要地位。我所一九七八年参加了我国北方油松种源试验协作组,收集北方九省(区)20个产地的油松种子,于一九七九年春育苗,一九八一年出圃造林,定植在兰州市东郊大青山山顶,海拔1780m,现已是六年生的幼树,共计896株。各种源定植后生长良好。六年生幼树高生长量平均为0.84米,地径为4.04厘米,最高的单株高已达1.44米,一九八四年  相似文献   

2.
油松飞播造林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松是我国北方天然分布最广的针叶树种,由于其材质优良、速生,适应性强,成为北方主要的飞播造林树种。从70年代起,油松在我国许多地区大面积飞播,取得了明显的生态和经济效益。1 我国油松飞播造林分布及成效油松在我国飞播面积达133万公顷以上,成苗面积率为23%。油松飞播的最北部在吉林龙井县长白山区海拔200~650m 处,属于试验阶段,尚无大面积飞播,取得初步成  相似文献   

3.
油松为常绿乔木,青藏高原东部地区有大面积的天然林分布和人工成片林。油松耐寒性较强,垂直分布在海拔2400~3500米之间,适合我国西部高寒地区生长。随着西部开发和“天保”工程的实施,油松成为西部重要的造林树种之一。  相似文献   

4.
油松种源试验幼林阶段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是我国北方的主要造林树种之一。天然油松林水平分布于东经101°30’~124°55’,北纬31°~44°,跨13个省(市、区);垂直分布范围由东向西显著增高,分布幅度为海拔400~1000m。由于油松分布广、分布区气候条件变化大以及不连续等原因,油松种群必然产生较大的地理变异。为了探讨油松地理变异的规律,为本地选择适应性强、生  相似文献   

5.
木荷防火林带的营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寿明 《湖南林业》2008,(11):17-17
木荷,在我国南方分布很广.垂直分布在海拔400~1200米,是主要造林树种之一。  相似文献   

6.
华北落叶松是高大的乔木,为华北地区中、高山山地主要造林树种。华北落叶松的天然林,主要分布在山西、河北两省,垂直分布在海拔1380—2700米的山地。1800米以上山地多为纯林,或混生少量云杉和桦树;在低山区常与油松、栋类混交生长.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北方松属中,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 Carr)是分布范围最广的森林树种。油松天然林分布在东经103°21′—124°45′,北纬31°—43°33′的区间。整个分布区呈长形,东北起自辽宁,沿河北、山西、陕西一线向四川的西部和甘肃南部方向延伸,跨十三省(市、自治区)的辽阔区域。垂直分布高差大,从海拔100米到2900米。晋、陕两省为集中分布区。山西素有“油松之乡”的美称,天然林几乎遍布全省,面积大、生长好。东部的太行  相似文献   

8.
油松 (Pinustablaeformiscarr.)自然分布在 1 0 2°~ 1 0 8°E ,3 3°~ 4 3°N ,海拔1 3 0 0~ 1 90 0m之间 ,是我国北方地区营造生态公益林和商品林的重要树种之一。甘肃省小陇山林区 1 962年以来累计营造油松人工林 65 74 1 .7hm2 ,保存率 5 2 .2 %,保存率较低的主要原因是油松造林当年成活率低下。为解决这个问题 ,近年来我们进行了油松截根造林技术试验研究。1 试验地概况小陇山林区位于 1 0 4°2 2’~ 1 0 6°4 3’E ,3 3°3 0’~ 3 4°4 9’N ,境内海拔70 0~ 3 3 3 1m ,年平均气温 7~ 1 2℃ ,≥ 1 0℃积温 2 4 0 0~ 4 0 0 0…  相似文献   

9.
立新林场位于太岳山麓,海拔高1460米,全年降雨量500亳米左右,多集中在七、八、九三个月,春季直播造林容易遭受早害。为此,我们在实践中不断调查研究,总结经验,初步掌握了提高油松栽植成活率的方法。一、春季油松栽植造林油松春季栽植,要求土壤稍解冻就进行,幼苗要随栽随取,苗根全,带母土,每穴放2~3株,苗靠坑的直壁放置,根系要舒展,填入湿土,用脚踩实。从一九六七年以来,在各种立地条件下,采用相同技术措施,油松栽植成活率均达90%以上(见表一)。我们认为早春顶浆造林,土壤含水率  相似文献   

10.
油松属于常绿乔木树种,垂直分布在海拔1 200m~1 700m的高山地区,是黑茶山林区的主要造林树种。介绍了城庄沟林场油松育苗经验,即抓好圃地选择、整地、施肥、播种及苗期管理五个环节。  相似文献   

11.
3种松树在不同海拔坡向上生长差异性分析王家福1)吴文跃2)马福生1)刘献伦2)黑松、赤松和油松是山东省砂石山区的3个主要造林树种。长期以来,造林设计中一直是凭经验确定其在海拔方面的分布界限,即:海拔700m以上造油松,海拔700m以下造赤松,而黑松则...  相似文献   

12.
油松是我国北方地区的主要造林树种之一,特别是在甘肃中部华家岭林带改造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上世纪80年代后期的林带改造中,栽植的油松树高已达8米左右,枝叶繁茂,生长旺盛。在油松栽植过程中,经过长途运输的苗木成活率很低,就地育苗,就地造林非常关键。但是,由于华家岭山区海拔高、气温低、降水少,给油松育苗带来了一定困难。为此,华家岭林业站结合林带改造反复尝试探索,总结出了高海拔旱寒山区油松熟地育苗的成功经验和技术。  相似文献   

13.
一、油松自然分布与本区自然概况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 Carr是我国北方广大地区主要的造林树种之一.我国油松自然分布广,水平分布区域跨辽宁、内蒙古、河北、北京、山西、陕西、甘肃、青海、四川、河南、山东等12个省(市、区).纬度变化范围在北纬31°00′—43°33′之间,经度变化范围  相似文献   

14.
油松是我国北方地区分布广、适应性强、材质优良的速生针叶树种 ,也是飞播造林的主要树种。我国目前仍有大面积荒山荒坡适于油松飞播 ,所以加强油松飞播造林的科学研究 ,进行生态区划 ,对提高飞播成效 ,避免浪费 ,具有很大实际意义。1 研究区概况研究范围主要是以油松天然分布和现有飞播地域及其气候条件为依据确定的。与传统北方的范围基本相同 ,包括陕西、山西、甘肃、宁夏、内蒙、辽宁、河北、河南、山东等省区 ,东经 10 1°40′~ 12 1°10′,北纬 32°~ 42°40′。研究区自然条件差异较大。植被分区跨越草原地带、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地…  相似文献   

15.
油松(Pinustabulaeformis)是我国分布较广的造林树种之一,也是宁夏及三北地区的主要针叶树种。宁夏主要分布在贺兰山、六盘山、罗山海拔1900~2400m的山地明坡、半阴坡,个别散生木分布高达2700m。油松是宁夏天然次生林区、黄土丘陵区的主要用材和水源涵养林的造林树种。油松天然分布广,因环境条件和种内的遗传变异结果,表现为不同的群体类型,在适应性、生产力等某些特征上形成很大的差异。黄土高原现有的油松林每年采集的种子在数量和质量上远远不能满足需要,每年要从外省调入大量种子。为了能找到适应宁夏自然条件并具有较高生产…  相似文献   

16.
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Carr)属松科松属,是我国北方广大地区最主要的造林树种之一。该树在酸性、中性或石灰性土壤上均能生长,但油松苗裸根移栽成活率低。为了解决油松裸根苗移栽或造林成活率低的问题,武威市林业科学研究所从2000年开始开展了油松营养袋播种育苗造林试验,取  相似文献   

17.
油松具有生长速度快、材质优良、适应性强、抗逆性好等优良特性,是我国北方主要的造林树种之一。介绍了油松的生物学特性、油松容器育苗技术以及油松容器育苗技术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18.
我场地处赛罕坝下,地势高寒,海拔800~1400米,年平均气温5℃以下,极限低温达-29℃。受西伯利亚寒流影响,冬季和春季多西北风,一般风力3~4级,有时达5—6级。空气干燥。2年生油松苗秋季造林成活率低,故一般以随起苗随造林为好。但这样又影响到育苗适时早播,土壤失墒不利保苗。为了不丧失春播作业时间并保证造林成活率,确保育苗质量,在1972年秋季,我们对2年生油松苗起出后进行越冬贮藏试验,共试验苗4万株,造林成活率达80%以上。  相似文献   

19.
华北落叶松(Larix principis—rupprechtir Mayr.)是我国北方的重要造林树种之一,主要分布于山西、河北两省。在我省境内,华北落叶松主要分布于关帝山、管涔山、五台山、恒山和太岳山等海拔1600—2700米山地,以1600—1900米分布最多。华北落叶松耐严寒干旱,生长迅速,材质坚硬,用途广泛,近年来日益受到重视,造林面积不断扩大。由于华北落叶松分布范围广,自然分布区内水平和垂直方向上,生态条件的差异非常大。分布区内不同地点的生态条件,长期以来对种群内大量发生的不定变异进行定向的选择和积累,结果在天然种群内分划出彼  相似文献   

20.
侧柏、油松是我国北方干旱地区的主要造林树种,这些针叶树的叶子细小,叶体表面有较厚的角质层,在天气炎热的夏季也不会有较大的蒸腾量,抗旱能力较强,栽植成活率较高,而容器苗造林具有节省种子、抗干旱、耐瘠薄、造林成活率高的优点,适宜于北方干旱山区石质山地,岩石裸露立地条件差的地块造林,是干旱地区的一项成功的造林技术。文章以内蒙古土默特右旗大青山南坡造林为例,探讨侧柏、油松容器苗造林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