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D优63     
D优63(D汕A×明恢63)是四川农业大学与福建尤溪县管前农技站(黎汉云、刘文炳、周开达、李仁瑞)协作育成的D型细胞质杂交新组合。1985~1987年在全国十五个省累计推广561.53万亩,产量与汕优63相近或略高,一般亩产达600公斤左右,高的达700~800公斤。是一个可与汕优63搭配或轮换种植的新组合。 1.特征特性D优63.属中稻型偏感温组合,作单季栽培全生育期150大左右,作连晚栽培全生育期130~135天,比汕优63早2~3天。株高100~105厘米,株型紧凑,整秆较粗壮、分蘖力强、穗大粒多。一般每亩有效穗为17~18万,每穗总粒数120~14V粒,作单季栽培结实…  相似文献   

2.
优I63     
优I63(优IA/明恢63)系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与四川省农科院水稻高梁研究所合作选配而成。不育系优IA为印尼水田谷6号不育细胞质。保持系优IB系从协青早B中选优而来。1主要特征特性该组合属基本营养生长型。全生育期在四川和湖南作中稻比汕优63短2~3天。在湖南作双季晚稻栽培比威优6号长3天左右。作中稻栽培,株高110cm,作双晚栽培株高105cm左右,比汕优63矮5~6cm,株型紧凑。叶片较汕优63略窄短,且比较直立,有利丰产栽培。分蘖力较强。成穗率较高。在基本苗充足的情况下,亩有效穗可达18~…  相似文献   

3.
四川省自70年代末推广杂交晚籼及配套栽培技术后,双季晚稻产量有较大增长,晚稻亩产现已达300公斤,双季亩产700~800多公斤。1984年前的主要当家组合是汕优2号。1984年引进新组合汕优63、筛选了D优63,表现抗病、高产、米质好,生育期与汕优2号相近。1986年泸州市合江县化育乡示范双晚汕优63、D优63共1582亩,亩产达416.3公斤;1987年沙县种植双晚汕优63、D优63共32万亩,亩产383公斤。在川南用汕优63、D优63与早杂威优49配套,可充分利用当地温光条件,实现双杂高产。汕优63、D优63作双晚的栽培要点是:适期播种、保证安全齐穗,麦壳育秧,小苗寄插;合理密植与施肥,加强管理。  相似文献   

4.
汕优67     
汕优67系福建省三明市农科所育成的杂交晚稻组合,其恢复系明恢67是用IR54与明恢63杂文选育而成。1988年晚季省区试,19个点平均亩产404.6kg,居8个参试组合首位,比对照1汕优6号增产9.26%,比对照2汕优63增产0.55%。1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该组合在福建省作双晚种植全生育期131天,比汕优6号迟3天,比汕优63迟1天,株高100cm左右,株型紧凑,剑叶挺拔,克服了汕优63叶宽易披叶的缺点。分蘖力强,亩有效穗18~19万,每穗总粒107粒,结实率80%以上,千粒重289,根系发…  相似文献   

5.
广优4号     
系广东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用红莲型不育系丛广41A与青六矮1号组配育成的华南早籼迟熟组合。1990~1991年早稻参加广东省杂交稻迟熟组区域试验,两年均名列第一,亩产481.8和480.48kg,比汕优63增产9.62%,达极显著值,1993年通过广东省品种审定。1主要特征特性广优4号全生育期130~135天,比汕优63早熟2~3天,株高105cm,亩有效穗20万左右,每穗总粒数130~150粒,结实率80%~90%,千粒重24~24.5g。前期长势较弱,中后期长势转旺,分蘖力中等,抗倒性中等,后…  相似文献   

6.
协优63     
协优63是协青早A与明恢63配制而成。该组合于1988年3月经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1主要特征特性协优63单株分蘖力强,主茎总叶数17叶,地上部5个伸长节间。株高100~110cm,上部叶片窄而挺直,上三叶长度比汕优63略短,后期熟相好,功能叶寿命长。全生育期143天左右,与汕优63相近。富有效穗18.24万;每穗总粒数109.36粒、实粒数92.74粒,结实率84.8%,千粒重32.82g,亩产589.04kg。该组合植株矮子汕优63,杆粗壁厚,耐肥性较好,抗倒性强。大面积均无稻…  相似文献   

7.
名称类型简介 D702优多系1号优质高产抗病杂交稻 (中迟熟) 中迟熟基本营养型杂交稻,中晚稻兼用.作中稻全生育期139天,作双晚全生育期127天.一般亩产550~650 kg.稻米外观和加工品质优于汕优63,口感好,有五项指标达部颁优质米一级标准,四项指标达优质米二级标准.抗稻瘟病.适宜汕优63、特优和D297优系列组合种植的地方栽培. D702优527 优质高产抗病杂交稻 (中迟熟) 全生育期比汕优63长2天.三明市杂优双晚区试,平均每667 m2产量483.33 kg,米质和外观优,口感好,有7项指标达部颁优质米一级标准,4项指标达优质米二级标准.拟作为汕优63、特优和D297优系列组合接班组合. D优68 优质高产抗病杂交稻 (中迟熟) 作单晚全生育期142天,作双晚全生育期127天.米质优,口感好,精米率72.3%,整精米率56.8%.适宜作中稻和单季晚稻和闽南双晚栽培. D优527 优质高产杂交稻 (中迟熟) 全生育期142天,适宜作中稻和单季晚稻及闽南双晚栽培.集优质、高产、抗病于一体、综合性状突出.一般亩产600~650 kg. Ⅱ优6号亚种间重穗型杂交稻 (中迟熟) 中晚稻兼用,生育期比汕优63长2~3天,优质、高产、抗病.穗大粒多,千粒重大,产量高,米质优,抗性强,后期转色好.1999年在尤溪西城镇麻洋村和洋中镇后楼村作再生稻栽培示范,头季稻和后季稻两季单产分别达1112 kg、1016.6 kg. D宝优6号亚种间超级稻 (中迟熟) 全生育期与汕优63相当,中晚稻兼用,作单季稻栽培,增产尤为显著.一般亩产550~650 kg.米质好,中抗稻瘟病. D奇宝优1号亚种间杂交稻 (中迟熟) 全生育期要比汕优63短4~5天,故适宜作烟后作和望天田栽培.1998年参加三明市双晚杂优组合区试,平均亩产478.2 kg. 以上品种种子价格面议. 联系电话:(0598)6483073,6483444,13806967730 联系地址:福建省尤溪县管前新街168号,邮编 365116.  相似文献   

8.
Ⅱ优559系江苏沿海地区农科所育成的三系杂交籼稻新组合 ,是沿海地区农科所继特优559、汕优559、协优559之后配组育成的又一个集高产、多抗、优质为一体的杂交籼稻新组合。该组合于2001年底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一、品种特征特性和产量表现1 .特征特性Ⅱ优559全生育期150天左右 ,比汕优63迟熟5~7天。株型集散适中 ,分蘖率中等 ,株高120cm左右 ,主茎总叶片18~19叶 ,5个伸长节间 ;穗型较大 ,穗长25cm左右 ,一般每穗总粒190粒左右 ,结实率85 %以上 ,千粒重27g左右 ;稻米品…  相似文献   

9.
Ⅱ优46     
Ⅱ优46系浙江省庆元县、丽水地区和遂昌县种子公司共同协作,用Ⅱ—32A与密阳46配制而成。经丽水地区作单季稻区试和浙江省作连晚区试,表现出高产、优质、抗病等特点,全生育期作单季稻栽培与汕优63相仿,作连晚栽培比汕优10号长2~3天。1991年4月已通过丽水地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小组审定。作为海拔800m以下单晚推广和河谷平原作连晚搭配种植。1主要特征特性Ⅱ优46株型紧凑,茎秆粗壮,叶色深绿,株高95cm左右,分蘖力中等偏强,每亩有效穗19~21万,每穗总粒数120~130粒,实粒数105粒左右,结实…  相似文献   

10.
汕优6号     
汕优6号(珍汕97A/IR26),为第一次更新的组合。该组合抗稻瘟病和白叶枯病能力较好,分蘖力强,种植范围广的强优组合之一,可作一季稻、双季晚稻种植。生育期作一季稻为138天,作双晚栽培为125天。汕优6号株高、株型适中,结实率高,一般商产500kg左右。1985~1986年累计种植面积达3750万亩。主要分布在浙江、江西等省。汕优6号  相似文献   

11.
汕优77     
汕优77系福建省三明市农科所用恢复系明恢77与珍汕97A配组育成。明恢77是用“明恢63/测64—7杂文选育而成。该组合从1990~1993年全国累计推广面积近1000万亩,1993年通过了湖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1主要特征特性该组合作早稻全生育期125~130天,与汕优64基本相同。株高95cm,茎秆粗壮,分蘖力中上。株叶形态好,穗大,结实率高,耐寒性好,适应性广,抗稻瘟病。一般亩有效穗20万,每穗130粒,结实率80%,千粒重27g,米质较好,亩产450~500kg。2栽培与制种技术要点汕…  相似文献   

12.
汕优63     
汕优63(珍汕97A/明恢63),1981年由福建三明市农科所育成。其恢复系明恢63是从IR30/圭630的杂交后代中经过多代选育而成的。该组合属于迟熟中籼类型,在长江流域作一季中稻栽培。汕优63株高100~110cm,株型适中,叶片稍宽,剑叶挺直,叶色较淡,茎秆粗壮,分蘖力较强,每亩有效穗18万左右,每穗粒数120~130粒,结实率80%以上,千粒重299左右,米质好,抗稻瘟病,中抗白叶枯病和稻飞虱。1982~1983年参加南方稻区杂交晚稻区域试验,平均亩产482.35kg和431.45kg,…  相似文献   

13.
D优49     
D优49系四川省泸县种子公司于1984年冬在海南岛用D汕A与测49测交配组而成的一个中熟杂交早稻组合。1主要特征特性D优49株型紧凑适中,株高80cm左右,剑叶着色较深,秆粗紧韧,耐肥抗倒,分蘖力较强,成穗率高。在川南双季稻区的栽培条件下,每亩有效穗一般23万左右,穗平着粒125粒左右,结实率80%,千粒重27g。全生育期124天,米质中等。出糙率达82.5%。几年来的试验示范中,尚未发现稻瘟病与白叶枯病,中抗纹枯病。2产量表现1987~1988年参加四川省双季稻区试早稻组试验,D优49平均亩产…  相似文献   

14.
我们用华南农业大学农学系育成的优质、抗瘟不育系Y华A与高产恢复系明恢86配组 ,育成华优86 ,并于2000年12月至2001年5月 ,先后通过广西、广东、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一、产量表现及特征特性1 .丰产潜力大华优86经多点试验、示范表明 ,其丰产性能突出 ,稳产性能高 ,一般产量550~600kg/667m2,高的超700kg/667m2,普遍比特优63增产4.8 %~7.2 % ,比培杂双七增产10 %左右。2 .生育期适当华优86全生育期早季130天左右 ,晚季115~120天 ,早、晚季均与汕优63、特优63相近…  相似文献   

15.
一、组合来源及主要特性; 汕优66是用“明恢66”与珍汕97A配制的新组合。明恢66是“(IR30×圭630)F4×IR24-51”组合后代选育而成,性状整齐、稳定、抗瘟对野败型不育系具有强恢复力。汕优66是基本营养型的野败籼型杂优组合。作连晚种植全生育期126天左右,比汕优63早熟5-7天,作单季种植143天左右。株高90cm左右,株形集散适中、冠层叶直立,每亩有效穗18万左右,穗长21cm,每穗总粒数120粒左右,结实率80-86%,千  相似文献   

16.
汕优直龙     
汕优直龙是广东省湛江农业专科学校杂交水稻育种研究组用珍汕97A与直龙配成的籼型感温组合。1主要特征特性株高95~100cm,株型直集,叶片厚直,秆粗坚韧,耐肥抗倒,转色顺调,分蘖力中等,成穗率高,穗粒结构比较合理。在一般栽培条件下,每亩有效穗14~17万.平均每穗总粒数130~170粒,结实率85%~92%,千粒重27~28g。在广东湛江早稻栽培,3月上旬播种,4月上旬插秧,全生育期125~128天,晚稻7月上、中旬播种,8月上旬插秧,全生育期105~110天,与汕优6号相似。汕优直龙抗稻瘟病,…  相似文献   

17.
“两优培九”是江苏省农科院“863”课题组育成的两系杂交水稻组合 ,即“超级稻”。我市引进试种已有4年 ,2000年全市作单季晚稻种植面积已达8000hm2以上 ,一般单产550~600kg/667m2。试种地区群众普遍认为 :两优培九在本市作单季晚稻栽培 ,能够较好地发挥其增产潜力 ,每667m2可比一般杂交水稻多收稻谷50~100kg。一、特征特性两优培九在我市作单晚种植 ,全生育期132~142天 ,比协优46长7天左右。株高110~125cm ,穗大粒多 ,结实率达80%~90% ,千粒重26~27g。株型紧凑…  相似文献   

18.
威优438     
威优438由湖南安江农校育成的早籼组合。其父本438系75P12/测64杂交后代连续测交选育而成。1988年湖南省联合鉴定续试,获早稻品比第一名,同年作丰产试验,栽培面积2.14亩,在试验地肥力不匀、禽畜危害的情况下,实收稻谷1389.8kg,折合亩产650kg。1主要特征特性威优438在湖南安江作早稻栽培,3月底4月初播种,6月20日左右始穗,7月25日前成熟,全生育期116~118天。适宜于长江流域作双季早稻栽培。该组合属多穗型,每亩可容纳有效穗26.5~27万,每穗总粒数93~95粒,结实…  相似文献   

19.
优 163(优 ⅠA ×明恢63)系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与四川省农科院水稻高粱研究所合作选配而成。不育系优ⅠA为印尼水田谷 6号不育细胞质。保持系优 ⅠB系从协青早B中选优而来。开花习性好,生育期较短的变异单株经稳定而成。该组合经1987~1989年的组合比较、多点试验、省区试和不育系试繁、试制,均表现优异。 一、主要特征特性 该组合属基本营养生长型。全生育期在四川和湖南作中稻比汕优63短2~3天。在湖南作双季晚稻栽培比威优6号长3天左右。作中稻栽培,株高110厘米,作双晚栽培株高105厘米左右,比汕优63矮5~6厘米,株型紧凑。叶片较汕优6…  相似文献   

20.
近2年在我县试种示范成功的汕优晚3、优Ⅰ晚3两个新组合,经过2年的种子评选,一致认为这2个组合具有优势强、产量高、米质优等特点。这2个组合是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选配的杂交晚稻新组合。其恢复系晚3是经过辐射处理的明恢63定向培育、筛选出来的,比明恢63早熟15天左右。2个组合在我县经过2年试验示范,普遍反映比威优64、汕优64、协优64等品种增产。1991年优Ⅰ晚3试验面积0.5亩,产干谷310.75kg,平均亩产512·2kg;汕优晚31992年在县农科所胡平平示范种1.3亩,总产725kg,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