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001年2月19日,我市养兔户杨某从本市养兔专业户黄某处购入30~40日龄杂交兔38只,于2月21日下午突然发病死亡5只,体重1kg左右,并立即将全部病死兔送本站进行病理剖检,以求诊治。2月21日晚上和22日又分别死亡3只和1只,30多日龄,体重不足1kg。通过流行病学调查,结合畜主反映的临床表现、病理剖检,诊断为兔豆状囊尾蚴病。并用丙硫咪唑片及时治疗,大部分康复,共死亡9只,死亡率为23.69%。1病原及其生活史豆状囊尾蚴寄生于兔的脏器,主要在肝脏和网膜上,呈球形,似绿豆或黄豆样水泡,透明,其中…  相似文献   

2.
对小型商品兔场兔豆状囊尾蚴病的流行病学进行了调查,对90只患豆状囊尾蚴病的商品兔进行解剖,阐述了商品兔豆状囊尾蚴病的发病原因、临床症状和病变特点,总结出了该病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3.
兔豆状囊尾蚴的压片技术及染色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详细观察豆状囊尾蚴头节的形态结构,通过屠宰检验或病兔剖检采集的豆状囊尾蚴的囊泡,制作压片后用不同的染色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制作豆状囊尾蚴头节压片的关键是载玻片要洁净、干燥,从囊泡中取出的头节应完整无损,并尽量除去黏附在头节上的囊液.将带有头节的结节放在载玻片的中部,再在其上放一载玻片,两手在载玻片的两端均匀用力挤压,待结节全部展开即可.为了观察头节的正面结构,在压制玻片前,应用手术刀片除去原始颈节与体节部分.通过常用的几种单染色和复染色法对压片进行染色,证明单染色更有利于详细的观察头节的结构,而且几种单染色之间有互补染色效果.  相似文献   

4.
兔瘟与兔豆状囊尾蚴混合感染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5.
兔豆状囊尾蚴病的综合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豆状囊尾蚴病是家兔等啮齿类动物的绦虫蚴病,大量感染时能引起兔的肝炎、肠炎,兔出现被毛粗乱、粪便不正常、持续性消瘦等症状。兔场一旦爆发此病,感染率几乎100%,造成兔群整体抵抗力弱,凡遇气候突变,易出现成批死亡,仔幼兔更甚。兔豆状囊尾蚴病未能引起人们重视,文献报道也少。  相似文献   

6.
豆状囊尾蚴是豆状带绦虫的中绦期幼虫,主要感染家兔等兔形目动物.豆状囊尾蚴病是家兔寄生虫病中较普遍和较严重的一种,由于无明显的临床症状,未能引起养殖户的足够重视,因而临床用药不规范,治疗效果欠佳,严重影响了中国养兔业的发展.因此,作者综述了兔豆状囊尾蚴病的病原形态、分子生物学、流行病学、致病性、诊断与免疫预防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为兔豆状囊尾蚴病的防控及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兔豆状囊尾蚴病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秋季,山西省阳城县某兔场饲养的肉兔、獭兔出现一种以腹胀、水泻、精神萎靡,后肢瘫痪并引起死亡的疾病,经诊断为兔豆状囊尾蚴病.  相似文献   

8.
我国兔豆状囊尾蚴病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兔豆状囊尾蚴病是由豆状带绦虫(Taenia pisiformis)的幼虫豆状囊尾蚴(Cysticercus pisiformis)寄生于兔的肝脏、大网膜、肠系膜和腹腔内引起的一种绦虫病。该病呈世界性分布,我国各地均有发生。  相似文献   

9.
兔多杀性巴氏杆菌和豆状囊尾蚴混合感染病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守龙 《畜牧与兽医》1994,26(4):170-171
兔多杀性巴氏杆菌和豆状囊尾蚴混合感染病例崔守龙(安徽省滁县地区畜牧兽医站)1993年2月25日,滁州卫校的实验动物兔突然发病,3天死亡了14只。经临床检查和实验室诊断,认为该病是一起由气温突变为诱因的兔的豆状囊尾蚴和多杀性巴氏杆菌混合感染所造成的传染...  相似文献   

10.
邵阳职业技术学院生物工程系实验动物养殖场从外面买了的24只兔,3月龄左右.进入养殖场的第3d就发现兔群有一半的兔子表现食欲不振,精神萎靡,眼部周围与鼻腔周围有粘性分泌物,并伴有腹泻现象.两天后发现一只兔有神经症状,3h后死亡.经诊断为犬球虫和豆状囊尾蚴感染.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南瓜子(Semen Cucurbitae )又称南瓜仁、白瓜子、金瓜子,为葫芦科植物南瓜[Cucurbita moschata(Duch.)Poiret]的成熟种子.祖国医学认为南瓜子性平,味甘,归脾、胃、大肠经,有驱虫,下乳,健脾,利水之功效[1],用于治疗绦虫、蛔虫、钩虫、产后手足浮肿、百日咳、痔疮等.  相似文献   

12.
用琼脂凝胶双扩散试验发现了囊虫病猪的循环抗原,并用反向间接血凝技术作了检测。103份囊虫病猪血清琼扩试验对循环抗原的检出率为22.33%(23/103);反向间接血凝试验检出率为32.03%(33/103),其余70份呈阴性反应的血清经免疫复合物解离后,又有25份呈阳性反应,总检出率为56.31%(58/103)。  相似文献   

13.
家兔豆状囊尾蚴病的组织病理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家兔豆状囊尾蚴病的病理学变化,从33只自然感染病例采取肝脏、心脏、肾脏与肺脏组织块,经甲醛固定,梯度乙醇脱水,石蜡切片,切片厚度5~6μm,HE染色,光镜观察。结果表明,肝脏发生由豆状带绦虫六钩蚴穿行所致的出血坏死区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上皮细胞、巨细胞肉芽肿。这种特异性病变可作为该病病理诊断的重要指征之一。同时也发现间质性肝炎、肾炎、肺炎及心肌纤维萎缩等变化。本研究为阐明该病的肝脏特征性病理变化及进一步探讨其发生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在家兔的寄生虫病中,除球虫病和疥癣外,豆状囊尾蚴(scysticercuspisiformis)所引起的疾病是较普遍和较严重的一种。临床用药不规范,治疗效果欠佳,严重影响治疗结果。通过对近几年的病例资料进行整理分析,认为治疗豆状囊尾蚴病的首选药物是甲苯咪唑。  相似文献   

15.
建立了两株分泌抗囊虫特异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2G_6和3E_1,其分泌抗体分别为IgG_1和IgG_3。间接ELISA法检测其24h培养上清和小鼠腹水中的效价,2G_6为10~3、10~7;3E为10~2、10~5。两种单克隆抗体均只与囊虫抗原反应而不与棘球蚴、细颈囊尾蚴抗原和猪血清反应。两种单克隆抗体不能交互抑制。3E_1抗体能与囊虫抗原发生沉淀反应,2G_6抗体无沉淀反应性。应用酶标记的3G_1抗体经ELISA抑制法检测囊虫病猪和非囊虫猪血清中的抗体,阳性率为86%(86/100),阴性符合率为100%(119/119)。  相似文献   

16.
柔嫩艾美球虫(Eimeria tenella)体外细胞培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试验比较了玻璃珠层析法,DEAE纤维素层析法,G3漏斗过滤法3种提纯柔嫩艾美球虫(Eimeriatenella)子孢子的方法,柱高8cm,直径200μm的玻璃株柱用pH8.0的Ringer’s缓冲液作洗脱提纯子孢子,回收率为64.1%,子孢子洗脱高峰期集中,且易于无菌操作,柱高5cm的DEAE纤维素柱用pH8.0的甘氨酸缓冲液作洗脱液,提纯子孢子回收率为63.2%,但严格无菌操作困难,G3漏斗法易  相似文献   

17.
Abstract

Extract

Cysticercus bovis, the intermediate stage of the human tapeworm Taenia saginata, has been reported once in New Zealand (Gilruth, 1908 Gilruth, J. A. 1908. Report of the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 201201. Veterinary Division.  [Google Scholar]). This report referred to the occurrence of the condition in the muscular tissue of the heart of a bullock killed at the Invercargill Abattoir. There are no further reports of its having been found again in beef in this country. A number of segments from adult parasites from humans have been seen from time to time by the parasitology section of the Wallaceville Animal Research Centre (Whitten, pers. comm.). These human cases have occurred in immigrants to this country.  相似文献   

18.
猪附红细胞体的体外连续培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临床疑似猪附红细胞体病猪红细胞,经Giemsa染色镜检及PCR扩增,证实感染猪附红细胞体(M.suis)。PCR扩增片段(781hp)与M.suis已知序列(AJ504999)同源性达99.4%。经预试验对红细胞接种量、血清添加量、pH等条件优化后,选用添加新生牛血清、酵母浸出液、葡萄糖等成分的PPLO肉汤,将染虫红细胞接种到细胞培养板上,置于37℃、含5%CO2的培养箱培养,定期更换培养液,约72h后红细胞溶血变为带虫血影(Ghost)。除首次接种外不添加任何红细胞,连续培养达280d以上,染虫率维持近100%。对培养的带虫血影进行了光镜及扫描电镜观察、PCR鉴定、感染阴性红细胞试验、抗生素敏感性试验,证实与接种物为同一病原,并保持有感染阴性红细胞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