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郭赵娟 《长江蔬菜》2013,(20):19-21
为完善胡萝卜优良品种郑参丰收红栽培技术,特进行了秋季单垄双行栽培密度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密度的减小,产量有降低的趋势,而商品根率有增大趋势;最佳垄株距可选择50cm×10cm,60cm×10cm;种植密度为2.67万株/667m2时,产量最高,密度为1.28万-2.22万株/667m2时,既高产,商品根率又高。  相似文献   

2.
河北省太行山区"草莓+哈密瓜"温室套种高效栽培模式,利用草莓和哈密瓜生长期不同,8月底9月初定植草莓,高垄栽培,垄高35 cm,垄宽30 cm,行距90 cm,每垄"之"字形种植2行草莓,株距15 cm,667 m2密度10 000株,平均667 m2收益6万元;草莓生长后期于翌年3月底4月初在垄正中间套种哈密瓜,株距55~60 cm,667 m2密度1 200~1 350株,山区昼夜温差大,哈密瓜含糖量17.5%,土壤渗水性好,形成的网纹均匀,外观优美,667 m2收益4万~6万元.该研究总结了该套种模式下草莓和哈密瓜栽培技术要点,以期为草莓套种哈密瓜模式推广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1栽培简单说明畦作,畦宽1.2m,畦长10m。每畦宽行条播5行,行间距15~20cm,行内播种带宽10~15cm。每m260~70株。4月下旬播种,7月上旬采收。2调查结果单株种子重8.6g,千粒重及.7g。各级技荚数从多到少依次是Ⅱ、Ⅲ、Ⅰ、Ⅳ。其中Ⅱ级枝占全株的42.4%。平均单枝?..  相似文献   

4.
在甘肃河西走廊沿祁连山高海拔冷凉气候区开展西芹种植密度、节水灌溉及有机肥施用技术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域西芹最佳种植密度为7 411株/667m2,垄植沟灌,垄面宽40cm、垄沟宽20cm、每垄种2行、株距30cm。应用隔沟交替灌溉(灌水量为正常灌水量的80%)对西芹的生长和产量无显著影响,水分利用率为75.1kg/m3,较对照增加16.0%。配施矿物质有机肥可以显著降低西芹硝酸盐含量,提高单重和产量,增加效益;在当地最佳施肥水平下减量10%并配施矿物质有机肥150kg/667m2与当地最佳施肥水平处理的西芹产量没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5.
以草莓品种"甜查理"为试材,河沙、草炭、甘草渣、牛粪为无土栽培基质原料,设计了高垄内嵌式基质栽培的基质组成处理,处理Ⅰ为草炭∶蛭石∶珍珠岩=6∶1∶1(CK);处理Ⅱ为河沙∶草炭∶牛粪=6∶1∶1;处理Ⅲ为河沙∶甘草渣∶牛粪=6∶1∶1;处理Ⅳ为河沙∶甘草渣∶牛粪=12∶1∶1。通过在日光温室的试验,记录草莓的光合特性、生长指标、品质和产量等指标,综合分析得出最优的基质组成,旨在筛选适合新疆当地效益好、成本低的草莓无土栽培基质配方。结果表明:处理Ⅲ草莓的光合特性最好叶面积生长最快,处理Ⅰ、Ⅲ的茎粗最大株高最优;处理Ⅲ的草莓果实产量最高,品质较好。综合分析处理Ⅲ基质组成表现最优,可以作为新疆设施高垄内嵌式基质草莓栽培的基质组成配方。  相似文献   

6.
以马铃薯费乌瑞它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种植密度对秋季烟草垄上膜侧套种马铃薯的薯块大小和产量的影响,从长势和验收结果来看,种植密度为4 446株/667 m2时产量最高,与其他处理相比差异显著,经济效益最大,各处理的经济效益从高密度到低密度与对照相比,667 m2增效分别为806.16元,1 326.9元,1 100.82元。这充分说明了秋季留茬膜侧马铃薯节本增效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7.
种植密度对黄芩生育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1年生黄芩为试材,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对1年生黄芩产量和干物质分配的影响,以明确人工栽培黄芩最适种植密度。结果表明:种植密度对植株茎高以及主茎分枝数的影响不显著;对茎粗和根长的影响较为明显,呈处理Ⅴ(株距20cm)处理Ⅳ(株距16cm)处理Ⅲ(株距12cm)处理Ⅱ(株距10cm)处理Ⅰ(株距5cm);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大,根变细,叉根数增多,根外观品质变差。一定范围内增大种植密度,黄芩群体单位面积根重、地上面积干重以及根冠比均明显提高,说明提高种植密度是增加黄芩产量的有效措施;单株根重和单株地上部分干重则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减少,表现为处理Ⅴ处理Ⅳ处理Ⅲ处理Ⅱ处理Ⅰ;种植密度对根、茎、叶黄酮量的影响表现为根部黄酮量处理Ⅱ处理Ⅲ处理Ⅰ处理Ⅳ处理Ⅴ,茎部黄酮量处理Ⅲ处理Ⅱ处理Ⅰ处理Ⅳ处理Ⅴ,叶部黄酮量处理Ⅱ处理Ⅲ处理Ⅳ处理Ⅴ处理Ⅰ。人工种植黄芩适当密植,协调好个体与群体、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的关系,促使器官物质合理分配,并最大程度的利用光、温、水、气、肥等自然环境条件,是黄芩获得高产优质最重要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8.
宁夏红提葡萄延迟栽培设施结构及整型修剪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试验探索适宜设施红提葡萄秋延后栽培的栽植密度及设施结构,创造性提出单主干双蔓"Y"架和单干交叉"V"架整型方式,栽植1 482株/667m2,产量连续稳定2 000 kg/667m2,为宁夏现代设施果树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9.
播期、密度及施N量对3个宽柄芥新品系经济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18(37),开展了播期、密度及施N量对3个宽柄芥新品系经济产量影响的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品种和播期对产量影响表现为极显著;施N量和种植密度对产量影响表现为显著,最优高产处理组合为A2B2C3D1,即在重庆市涪陵区沿长江生态条件下,宽柄芥种植应选择中晚熟新品系DJ、播期为9月6日、种植密度为3500株/667 m2、施纯N量20 kg/667 m2,可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10.
枣庄长红枣栽培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1园址选择一般情况下,栽植枣树以沙壤土为佳,重粘土宜逐步进行客沙改良。丘陵或山地,应选择背风向阳或半阳坡地发展,低洼地要求排水良好,无长期积水或起高垄方可栽植。2栽植密度和品种搭配通常,山地枣园中等密度多采用2m×4m株行距,667m2栽83株左右;高密度可采用2m×3m株行距,667m2栽111株。平地枣园则根据建园方式可分为以  相似文献   

11.
为探索薄皮甜瓜高产高效栽培方式,以温州地方特色薄皮甜瓜品种白啄瓜为材料,以爬地栽培(A)为对照,设置立架栽培(B)和拱架栽培(C)2个处理,其667 m2种植密度分别为280、635、635株,研究不同处理方式对薄皮甜瓜品质、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处理对薄皮甜瓜品质无显著影响,但对甜瓜产量和经济效益影响显著;对照A的单瓜质量显著高于B、C处理,单株产量最高,但因其种植密度低,单位面积产量和经济效益均低于B、C处理,B、C处理的667 m2产量分别为3 688、3 706 kg,约比对照A高900 kg;B、C处理的667 m2纯收益较高,分别为2.08万、1.99万元.综上所述,为实现甜瓜高产高效栽培,应选择立架或拱架栽培.  相似文献   

12.
正葡萄设施栽植在晋城地区近年来成上升趋势,我们选用早黑宝作为推广品种,于2015年建成了20栋大棚进行了试验,经过3年的试验,取得了良好的表现,现将栽培技术要点作出以下总结;1建棚要求适用拱形塑料大棚,长×宽×高为30m×8m×6m。适用双十字V形架,层间距40cm为宜,架高180cm。土壤要求pH值为5~7.5,透气性要好,不易板结,适宜根系生长。2栽植技术要点2.1起垄种植大棚葡萄栽植时应起垄,垄宽30cm高20cm,基质与农家肥混合比为31,3月初栽植幼苗,株  相似文献   

13.
以马铃薯‘荷兰15’原种一级为试验种植材料,探讨6种种植密度对马铃薯‘荷兰15’块茎产量与商品薯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种植密度为5 290株/667 m2的块茎产量与商品薯产量最高,每667 m2分别为2 858.4 kg和2 581.4 kg。其中,5 290株/667 m2的块茎产量极显著高于密度3 180、3 530、3 970株/667 m2,显著高于密度4 540株/667 m2,与6 350株/667 m2的块茎产量差异不显著;商品薯产量极显著高于密度3 180、3 530株/667 m2,显著高于密度3 970/667 m2,与4 540、6 350株/667 m2的商品薯产量差异不显著;每667 m2纯收入经济效益最高,为1 466.5元,比3 180、3 530、3 970、4 540和6 350株/667 m2分别增效549.6、354.3、266、166.5和278.6元。综合考虑,马铃薯‘荷兰15’的适宜种植密度为5 290株/667 m2,该密度的块茎产量与商品薯产量及经济效益均最高。  相似文献   

14.
费乌瑞它(Favorita)马铃薯春季栽培密度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完善马铃薯优良品种费乌瑞它(Favorita)高产优质栽培技术,2011年春季安排费乌瑞它单垄双行栽培密度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栽培密度增大,产量有增加的趋势。同一株距或垄距下,密度增加,产量也随之增加。单垄双行种植费乌瑞它,取得高产适宜的栽培密度范围为7 579~10 990株/667 m2,最合适的垄株距为80 cm×15 cm、80 cm×20 cm。  相似文献   

15.
丽春油桃是北京农林科学院培育成的特早熟甜油桃新品种。2002年春,我站引进该品种,并进行了日光温室栽培,当年定植,当年扣棚,翌年667m2(亩)产量达2125kg,第3年产量达2620kg。现将该品种日光温室栽培技术简介如下。1苗木选择与栽植选择根系完整,无病虫害,株高1m以上,基部直径大于1cm的优质壮苗栽植。株行距1m×2m,南北行向,栽植前挖定植沟,沟宽80cm、深60cm,沟底铺15cm厚的杂草或碎秸秆,667m2(亩)施腐熟有机肥5000kg。定植时起垄,垄宽120cm、高15cm,将苗木栽植在垄上,定植后及时浇水,并顺垄覆盖地膜。定干高度为40~50cm,南低北高,形成一定高…  相似文献   

16.
<正>1推广现代栽培模式一是变大冠稀植为小冠密植。为进一步提高光能利用效率,提倡采用宽行密株栽培模式,控制树高、缩小冠幅,将行距拉大至4~5 m,株距缩小至1~1.5 m,使667 m2株数由30~50株增加到100~130株,通过增加单位面积的株数,提高单位面积的枝叶量和光能截获量,从而实现丰产、稳产。二是变平地栽培为起垄栽培。六月鲜桃根系浅、好氧性强,再加上大黄乡地下水位较高,必须起垄栽培,起垄宽度1~1.2 m,起垄  相似文献   

17.
北京地区中果型西瓜吊架栽培初探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了提高瓜农经济效益,采用中果型西瓜密植吊蔓栽培技术,通过667 m2650株、850株、1 050株3种栽培密度设计,对西瓜长势、品质及其经济效益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增加西瓜密度,采用吊蔓栽培管理,对西瓜长势、品质无显著影响,从单瓜质量看,667 m2定植650株平均单瓜质量最高为7.09 kg,667 m2定植850株平均单瓜质量为6.45 kg,667 m2定植1 050株平均单瓜质量达到6.05 kg,适合市场需求。从经济效益上分析,667 m2定植850株的处理2比定植650株的处理1经济效益提高20.26%。667 m2定植1 050株的处理3比定植650株的处理1经济效益提高39.34%,经济效益最高,适合中果型西瓜栽培农户应用。  相似文献   

18.
《蔬菜》2016,(1)
为了探索辽鲜1号大豆春季栽培的最佳种植密度,试验设每667 m2分别种植29 696株、22 272株、18 096株、15 312株和22 968株,共5个处理,通过不同大豆种植规格密度试验表明:辽鲜1号大豆春播荚果商品成熟期为89 d,其产值、鲜豆荚、鲜豆粒产量随种植密度的加大而增加,春茬辽鲜1号大豆,每667 m2栽植成株应在22 272~29 696株以内,不应低于22 272株。  相似文献   

19.
为探索晚熟花菜最佳播种期和密度 ,以提高花菜产量 ,改进花菜品质 ,保证春节前后均衡上市 ,我们进行了花菜播种期及密度试验。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材料 湖北省蔬菜所选育的晚熟花菜新品系 990 1。1.2 试验方法  (1)播期试验 :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 ,重复 3次 ,3个处理分别为 2 0 0 0年 7月 2 5日、8月 4日、8月 14日播种 ,各处理苗龄 30天 ,小区面积 4 8m2 ,行株距 6 0× 5 0cm。 (2 )密度试验 :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 ,重复 3次 ,3个处理分别为 :Ⅰ .每小区 2 0株 (2 778株 / 6 6 7m2 ) ;Ⅱ .16株 (2 2 2 2株 /6 6 7m2 ) ;Ⅲ .1…  相似文献   

20.
通过高淀粉甘薯高产栽培技术不同移栽时间、种植密度、施肥方法和起垄高度4因素组合试验发现,处理6组合〔5月29日每667m2植3040窝,起垄高度为25cm,每667m2施纯氮8kg(尿素17.5kg),五氧化二磷4kg(普通过磷酸钙33.5kg),硫酸钾14kg,人畜清粪水2400kg作底肥集中沟施。1次追肥:7月下旬收玉米后,每667m2用硫酸钾10kg对人畜粪水2400kg。〕的产量最高,与其他各组存在极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