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水产动物病毒学研究概述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桂朗  张奇亚 《水产学报》2019,43(1):168-187
本研究简要概述了过去几十年来中国水产养殖动物病毒学的代表性研究成果,主要涉及鱼类病毒、虾类病毒、两栖和爬行动物病毒等。此外,本研究还展望了水产动物病毒学研究的发展趋势,以有助于加深对中国水产养殖动物病毒学研究现状和未来发展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正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又名南美白对虾,是我国重要的虾类养殖品种之一,同时也是我国重要的出口产品之一。近年来,随着虾类养殖技术成熟,高密度集约化养殖盛行,加上水质污染及种苗品质良莠不齐等因素影响,导致凡纳滨对虾病害频发,产量下降。目前研究表明,益生菌能够促进水产动物存活和生长,也能提高水产动物免疫力,在动物体内无残留,也不产生抗药性。使用益生菌替代抗生素逐渐成为研究热点。本研究通过研究不同浓度益生菌制剂对凡纳滨对虾免疫力及抗病性的影响,为实际生产中合理使用益生菌喂养凡纳滨对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正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水产养殖行业发展也在迅速进步,从而整个行业环境也越来越规范化,水产养殖动物的摄食水平和投饲频率的应用也需要不断的进行改善从而达到完美养殖的目的,在提高产量的同时保证所养殖动物的健康生长。而为了保障水产养殖动物的健康生长,就要从水质和饲料投放中进一步研究发展。1水产养殖动物  相似文献   

4.
虾青素是一种具有多种生理功能的类胡萝卜素,在水产动物养殖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就虾青素的理化性质和来源,对虾青素在水产动物养殖中的着色作用、抗氧化、抗应激和提高水产动物生长、繁殖和发育性能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5.
虾青素在鱼类饵料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虾青素是一种具有多种生理功能的类胡萝卜素,在水产动物养殖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就虾青素的理化性质和来源,对虾青素在水产动物养殖中的着色作用、抗氧化、抗应激和提高水产动物生长、繁殖和发育性能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6.
正免疫刺激剂(immunologic stimulant)是指能够调节动物免疫系统并激活免疫功能、增强机体对细菌和病毒等传染性病原体抵抗力的一类物质。将免疫刺激剂用于水产养殖动物传染性疾病预防的研究,其主要目的是为了预防使用化学药物难以奏效的水产养殖动物的病毒和细菌性疾病。一、免疫刺激剂的种类、特点与应用现有的研究结果已经证明,能激活鱼、虾类免疫  相似文献   

7.
简述了丁酸梭菌的主要生物学功能,以及在虾类养殖中、在鱼类养殖中和其他养殖动物中的研究与应用。提出丁酸梭菌在水产动物饲料中的适宜添加量。指出,丁酸梭菌作为水产饲料添加剂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建议选择具有生物安全性的优良菌株;利用微生物基因组学和代谢组学的方法,探究丁酸梭菌在水产动物体内的代谢过程;针对水产养殖动物消化道特点,寻找与其具有协同作用的菌株,做出水产养殖用复合微生态制剂;通过制剂化技术,筛选菌体保护剂,并优化保存条件,有利于丁酸梭菌被水产动物吸收。  相似文献   

8.
<正> 水产养殖动物经常受到病毒、细菌、寄生虫、真菌等生物入侵者的危害。这些入侵者自发地或在养殖过程中受到诱导而产生毒害作用。人们普遍认为,疾病问题是随着动物养殖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如果将水产养殖中鱼类的健康问题同控制疾病的方法联系起来考虑,则水产养殖动  相似文献   

9.
水产动物补偿生长的研究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云飞 《水产养殖》2012,33(10):29-34
对补偿生长的类型,补偿生长的机理,影响补偿生长的因素,补偿生长过程中鱼类生理生化的变化以及补偿生长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的研究进行了较全面的概述.影响补偿生长的因素有很多,水产养殖动物的体重,种类的不同会导致补偿生长的差异,限食程度,营养成分,性成熟程度和环境因子等因素也会影响到水产动物的补偿生长.提出了补偿生长过程中鱼类的脂肪,蛋白,RNA/DNA,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和碱性磷酸酶,钙离子、胆固醇、甘油三脂、血红细胞、血红蛋白等成分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但因种类差异而有所不同,并对补偿生长在水产动物养殖中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养虾业的迅速发展同时也引发出了一系列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养殖水体污染严重,环境日益恶化,病害日趋蔓延,养殖虾类品质下降.其中,有毒、有害物质在动物体内残留的问题,已严重影响了对虾产品的出口贸易,打击了广大水产养殖户的积极性.建立水产养殖清洁生产工艺和对虾生态养殖模式,是保证南美白对虾养殖健康、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也是使我国虾类产品在国际贸易中取得优势的重要一环,微生物制剂的独特功效正好符合这一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1.
益生菌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着重从养殖水体净化、水产养殖动物疾病防治和促进水产养殖动物生长三个方面论述了益生菌在水产养殖应用中的作用机理,为进一步探索水产养殖动物新的疾病防治途径及养殖模式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水产病害的频发以及生态环境的破坏,导致抗生素大量滥用造成水产养殖微生态环境的失调,病原菌产生抗药性,水产品药物残留,从而威胁着人类的健康与安全。而微生态制剂以其具有促进动物生长、防治疾病、无副作用、不污染环境等特点而被水产养殖者广泛接受,并且已在许多国家取得了显著的应用效果。本文以当前微生态制剂的概念、作用机理、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以及这一领域的发展趋势作一综述,以期为微生态制剂的研究与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免疫刺激剂是指能够调节动物免疫系统并激活免疫机能,增强机体对细菌和病毒等传染性病原体抵抗力的一类物质。近年来,国内外均开展了将免疫刺激剂用于水产养殖动物传染性疾病预防的研究,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将其用于预防使用化学药物难于奏效的水产养殖动物的病毒和细菌性疾病。本文针对养殖鱼类的免疫机制。论述了不同免疫刺激剂对养殖鱼类的作用特点。  相似文献   

14.
草药防治水产动物疾病的机理与功效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近年来,水产养殖业发展迅速,对水产动物养殖技术和病害防治等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同时大规模和高密度的人工养殖也造成养殖环境日趋恶化,导致水产动物免疫力下降,疾病频繁发生,且死亡率较高,严重威胁着水产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养殖中普遍使用抗生素类及一些化学药品进行病害防治,但存在着诸如耐药性、毒副作用和对病毒性疾病无效等缺点。而利用草药防治水产动物疾病不但可以杀灭病原体,增强机体免疫力,还可促进血液循环和机体代谢,加速生长发育,提高养殖对象的品质,而且无毒副作用,不产生抗药性,不在体内积累,不污染环境,符合…  相似文献   

15.
随着水产养殖规模的迅速发展,养殖的风险日趋增大,水产动物疾病的频繁发生且复杂化,养殖户除了在放养时选择健壮苗种、清池消毒、改善养殖环境外,对饲料中添加剂的要求也更加严格。为了提高水产动物的生长速度,降低饵料系数,提高饲料利用率,减少病害的发生,许多养殖户在饲料中添加抗生素及激素类的促生长剂,对水产动物的生长及疾病的预防确实有一定作用,但长期使用会使抗生素、激素在水产动物体内残留增加,产生致癌物质,危害人们的健康。若不加添加剂,则水产动物生长缓慢,病害发生频繁,饵料系数大、利用率低,成本大,与市场…  相似文献   

16.
明晶 《科学养鱼》2006,(5):76-76
随着春季的到来,气温、水温逐渐回升,水产养殖动物进入了正常的生长时期,与此同时,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随温度的升高也会大量繁殖,容易引发各种疾病并流行。因此,在春季对养殖池塘的管理工作不可忽视。越冬水产动物经过长时间的低温生存与适应,其体力消耗、抗环境变异能力降到  相似文献   

17.
水产动物着色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冷向军 《水产学报》2006,30(1):138-143
随着我国水产养殖产量的迅速增加,人们越来越关注养殖鱼虾的品质问题,其中色泽是影响养殖鱼虾商品价格和观赏价值的重要因素。水产动物呈现出的斑澜色彩,主要由类胡萝卜素决定,也与黑色素、鸟嘌呤等色素基团有关。水产动物本身不能从头合成类胡萝卜素,因而必需从食物中摄取类胡萝卜素。在现代集约化养殖条件下,水产动物摄食天然饵料(富含类胡萝卜素)的机会越来越少,而配合饲料本身类胡萝卜素含量低,造成养殖鱼虾体表或肌肉色泽变差。本文就水产动物着色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利于提高我国水产动物着色剂研究的理论水平和生产实践。  相似文献   

18.
韩杰 《海鲜世界》2006,(6):37-38
螺旋藻是一种蛋白质营养突出且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的功能性藻类,作为饲料添加剂在水产养殖中可发挥促进水产动物生长、提高其抗病力等作用,本文就螺旋藻的生物学特性、营养特点和在水产养殖中的作用作一综述,为螺旋藻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对虾遗传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 一、前言对虾类是甲壳动物中经济价值较高的类群,也是世界各国水产增养殖业的重要对象。据统计,1990年世界对虾养殖总产量达66.3万吨。我国是养虾大国,对虾养殖年产量已达到30多万吨,在现有的养殖条件下,如何提高养殖产量,降低养殖成本,提高养殖对虾的品质,是摆在研究人员面前的重要任务。利用生物遗传育种技术进行对虾的品种改良,培育出优良的养殖品系,是达到上述目的的有效途径。水产动物遗传育种研究在鱼类起步较  相似文献   

20.
正据统计,近年来我国养殖虾类产量已经达到400万吨以上,占水产养殖总产量的8%左右,其中主要养殖品种为凡纳滨对虾、克氏原螯虾、日本沼虾、罗氏沼虾等。最近几年来危害我国养殖虾类的主要疫病和新发病害主要有病毒性疾病、细菌性疾病和真菌性疾病。为了给广大的水产养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