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茶世界》2016,(11)
正一、茶产业园区发展的必要性(一)茶产业的发展趋势:产业融合1.产业融合的概念产业融合(Industry Convergence),是指不同产业或同一产业不同行业相互渗透、相互交叉,最终融合为一体,逐步形成新产业的动态发展过程。从产业角度,产业融合可分为产业渗透、产业交叉和产业重组三类。产业渗透是指发生于高科技产业和传统产业在边界处的产业融合。产业交叉是指通过产业间功能的互补和延伸实现产业融合,往往发生于高科技产业产业链自然延伸的部分。  相似文献   

2.
今天 ,农业部“2 0 0 3全国农业科技年——中国农科院国产优质转基因抗虫棉现场会”在中棉所召开 ,这是我所全体职工的光荣 ,是对我们工作的支持与鼓励 ,特别感谢河南省人民政府吕德彬副省长、农业部科技教育司段武德副司长、中国农科院刘旭副院长及安阳市政府靳绥东市长、宋凤仙副市长、市人大常委会郭金城副主任等领导莅临会议。我谨代表中棉所全体职工对各位代表的到来致以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在高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 ,谁拥有高新技术 ,谁就拥有发展的主动权。 2 1世纪是生物技术的世纪 ,高科技的发展已成为时代主题 ,将成为经济发…  相似文献   

3.
瞄准国际国内市场,加快湖南花生产业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林  杨光立 《作物研究》2000,14(2):53-56
分析了花生的经济价值及湖南花生生产的现状,提出了发展湖南花产业的思路与对策,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将对我省花生产生积极的影响,应抓住粮棉等农产品供应充足的有利时机,瞄准国内外花生市场需求旺盛的发展趋势,把花生产作农业结构调整的优先作物大力发展,走产业化发展的道路,使花生产产业成为21世纪我省新的经济增长点。  相似文献   

4.
桃源县开发富硒产业,逢天时、得地利、有人和,富硒产业得到了蓬勃的发展。桃源县富硒产业总的特点是事业有趋势、发展有优势,产业已有起势。提出了加快发展富硒产业必须坚持四要:要高度重视,形成共识;要政策倾斜,全力扶持;要重视人才,善用人才;要优化环境,强化服务。  相似文献   

5.
柘荣县地处闽东高寒山区,产茶历史悠久,所产茶叶具有香高、味浓、耐冲泡而著称。茶叶是柘荣县的传统产业,现已成为当地农民和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随着名优特茶、无公害茶叶的兴起,柘荣茶叶结构也在积极调高、调优。其中“双芽”牌仙岩雪峰茶、白毛猴茶两产品已获得中国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同时,仙岩雪峰茶在第三届“中茶杯”全国名优茶评比中荣获一等奖。但随着市场经济不断地发展,同时面对WTO的挑战,柘荣茶叶粗放型格局,低附加值、低科技含量的茶叶产品很难适应市场的需求,严重影响柘荣茶叶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如何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使传统产业焕发新生机已摆在我们的面前。  相似文献   

6.
陈安国 《作物研究》2011,25(3):249-252
"低碳经济"赋予了红麻新的发展内涵。高生物产量、纤维性状优良、抗逆性强的红麻将拓展其产业的发展空间。优化红麻纤维传统产业是其产业发展的根本,开发红麻环保型中、高终端产品,以满足人们消费日益增长需求是发展的方向。为实现产业的高速发展,提出了产业对农业的技术需求,以迎接其行业景气度日益提升的新形势。  相似文献   

7.
正浙江省十二届人大三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按照企业主体、资源整合、项目组合、产业融合原则,在全省建设一批聚焦七大产业,兼顾茶叶、丝绸、黄酒等历史经典产业,具有独特文化内涵和旅游功能的特色小镇,以新理念、新机制、新载体推进产业集聚、产业创新和产业升级。加快规划建设一批特色小镇,是省委、省政府在新常态下作出的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加快"两美"建设的一项战略举措。浙江有许多有特色的区块,要把这些区块的特色文化、特色产业集聚起来。特色小镇是聚合资源、提升特色产业的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泰国和马来西亚的天然橡胶生产、科研和市场情况,分析了世界天然橡胶发展趋势,指出天然橡胶业要在21世纪再创辉煌,必须引入高新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我国目前茶业产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茶产业作为传统产业创新活力缺失。茶产业是我国农业产业的重要一部分,未来发展具有显著的潜力,高管作为企业最直接的决策者,对企业个体的发展方向具有决定性作用,设置合理有效的激励体系对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有关键意义。本文从高管薪酬激励、股权激励以及在职消费三个方面茶叶企业创新发展的理论机制,最后提出启发建议,为茶叶企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随着区域产业与社会经济的转型发展,培养创新型人才已成为我国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和创新驱动三大战略的必然需求。在广西蔗糖产业向高质量发展转型过程中,需要培养大批量创新型人才作为产业发展支撑。文章基于三螺旋理论,探讨广西蔗糖产业创新型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需求维度、生态现状和主体关系等,通过明晰政产学各主体角色定位,实施生态系统多维创新;充分调动社会资源与发展力量,形成创新人才聚集效应;探索与改革产学协同育人模式,实现区域产学资源共享;持续推进高校双创教育改革,提升高端人才培养质量,全面构建与广西蔗糖产业发展匹配的创新型人才培养生态系统,为广西现代特色农业产业探索创新型人才培养路径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对海南省琼海和万宁市有特色及具有高新种植技术的热带水果产业进行了调查研究。调查结果表明:琼海市目前特色及高新技术产业有2项,一是火龙果种植,二是莲雾种植。这2个产业自成规模,各具特色,技术含量高;万宁市特色产业为海巴戟种植,海南省万维生物有限公司积极开发种植海巴戟,在万宁建有生产基地,并逐渐形成了“公司+农户”的生产模式,产业发展迅速,经济效益较好,深得当地农户青睐。  相似文献   

12.
试论发展21世纪中国茶业的动力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建荣 《茶叶》1998,24(4):187-190
21世纪科学技术将飞速持续发展,对茶业新产生深远影响,并为茶业发展提供新的契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与世界经济全球化给茶业带来新的希望与挑战。新世纪中华茶地更加绚丽多采,必将成为茶业发展的新动力源。  相似文献   

13.
王贲香 《中国稻米》2024,(3):115-116
<正>实施英语教育的目的不是应付升学考试,而是结合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与我国对外开放政策作出的一项重要教育决策。要扎实培养一批具有较强综合英语素养,对全球化背景下国际经济文化交流发展趋势具有充分认识,能够深入参与国际社会经济科技文化等各领域合作交流的高素质语言人才。  相似文献   

14.
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下,各国都借此机会大力发展茶叶跨境贸易,以实现自身综合国力的加强。我国也借助于互联网技术、电子商务快速发展的新时期,发展茶叶跨境贸易。但是我国茶叶经济跨境电商人才紧缺,需要大力快速培养一批适应新时期发展的电商人才。在这样的发展背景之下,要想在人才的培养方面取得进一步的成功,必须要在人才的培养模式上进行创新。在茶叶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模式转型中,校企合作是其中一种重要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在培养创新性人才培养中其重要的作用。茶叶跨境电商人才具有服务经济的实用性的作用,根据茶叶跨境电商的实际工作特点,可以在院校中采取校企合作,培养茶叶跨境人才的人才培养模式,可以提升学校的教学水平,同时为企业提供人才储备,实现校企两方的共赢。下面将分析了当前发展阶段茶叶跨境电商人才培养以及电商行业发展的现状,提出了在茶叶经济战略下,茶叶跨境电商人才的培养策略,希望可以为培养更多的高素质茶叶跨境电商人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蔗糖产业是建水县的重要传统产业,是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经济来源之一。建水县位于云南南部,红河中游北岸,有种植甘蔗的历史习惯和实践经验,区位优势强,光热资源丰富,雨量适中,昼夜温差大,有利于蔗糖分积累,具有发展蔗糖产业得天独厚的条件。  相似文献   

16.
微波处理对茶叶品质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小琴 《福建茶叶》2013,35(3):36-37
茶产业是一个传统产业,同时它又是一个不断更新的产业。在科技高度应用的今天,茶产业要能在这高技术时代蓬勃发展,它不可避免的要与高新技术融合,利用先进的高新技术改变茶叶的品质。微波炉的应用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本文通过微波加热的特点,分析其对茶叶物理特性、香气等品质的影响,使其更好的在茶业领域中应用。  相似文献   

17.
花贲业因其科技含量高,市场潜力大,在热院校系统的热带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中应得到重视与扶持。花卉业发展应充分利用自身优势,扬长避短,完善激励机制,发挥人才的积极作用;管理上做到政策上引导,经济上扶持,管理上放权,经营上放手,监督上规范,以积极负责的态促进热校花卉产业在市场竞争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种子产业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传统产业 ,在高新技术条件下 ,种子产业又是一个朝阳产业 ,是农业发展的一面旗帜。有人说过 :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世界。这从某种意义上说明了种子在农业生产、农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下面我想对种子的质量管理和品牌创立发表几点看法。一、我国种子产业面临的形势首先 ,结构调整需要重视种子产业。结构调整是整个国民经济在转型过程中提出的重大战略。在结构调整中 ,种子首当其冲。比如南方的早稻 ,因其品质较差 ,农民增产不增收 ,因此 ,国家便不再按保护价收购早稻 ,使早稻真正走上市场调控机制。这无疑对我们原来的…  相似文献   

19.
《广东茶业》1999,(4):10-12
一、科技对茶业发展的贡献 茶业是我国的传统产业,也是广东的一个特色农业,进入二十一世纪,摆在茶业产业面前是机遇与挑战并存。在我国茶叶的发展史尤其是近百年的时间里,科技的进步对茶业的发展具有很大贡献,据有关统计数字表明,1963—1995年期间世界茶叶生产中,科技对茶叶生产增长的直接贡献率为21%,还有间接的物源投入,从这里可看出科学技术对世界茶叶生产发展的作用。据陈宗懋先生概括,在过去的一个世纪中,如下十项科技对世界茶业的发展起着关键性作用:①无性系推广与应用;②短穗扦插繁殖技术;③缺素症的营养诊断;④平衡施肥;⑤茶饼病预测体系的建立和茶卷叶蛾生物防治技术的  相似文献   

20.
彭傲天 《福建茶叶》2016,(5):244-245
河南省茶叶产业的经济振兴,关键在于科技创新,要想实现科技创新必须大力培养创新型科技人才。目前河南省茶叶产业创新型科技人才还比较匮乏,质量不高,结构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分布也不尽合理。河南省茶叶产业在培养创新型科技人才时应当及时的引进优秀的人才,对人才的培养方式要有所创新,聘用机制要健全,力求通过创新型科技人才的开发来提高和带动河南省茶叶产业的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