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高光谱技术的茶尺蠖危害程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遭茶尺蠖啃食的茶园高光谱数据进行比较和分析,发现在红边峰值区(690~790 nm)和蓝边峰值区(520~580 nm)的光谱特征参数变化明显,建立了相应的茶尺蠖啃食程度拟合模型。结果表明:遭茶尺蠖啃食的茶园部分光谱特征参数与叶面积指数存在相关性,其中以红边峰区一阶导数积分值(SDr)的相对变化率最大,能够有效反映出茶园遭茶尺蠖啃食的严重程度,真实值与模型预测值的相关系数为0.93,相对误差的平均值为4.46%。  相似文献   

2.
为进一步探讨不同性能太阳能诱虫灯在茶叶生产中的应用效果,利用不同性能的太阳能杀虫灯对茶园茶尺蠖进行诱杀效果试验。通过对太阳能杀虫灯诱虫种类及数量、茶园茶尺蠖控制范围、效果及用药情况进行调查统计,初步探讨得出,太阳能诱虫灯对茶叶鳞翅目害虫茶尺蠖有较好的诱杀效果,其防治区的茶尺蠖幼虫较无灯区减少;同时太阳能诱虫灯灯控区能减少茶园茶尺蠖等害虫化学防治次数,促进了茶园节本增效,推动了茶产业健康绿色发展。  相似文献   

3.
茶园绒茧蜂数量和空间动态及其与茶尺蠖的相关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对西湖龙井原产地景观茶园(2005年,5天调查1次)和绍兴市御茶村茶业公司大面积茶园(2004—2005年,每月调查1次)的茶尺蠖绒茧蜂、单白绵绒茧蜂与茶尺蠖数量进行调查研究,发现绒茧蜂对茶尺蠖跟随效应显著,但通常不足以控制茶尺蠖。对龙井原产地景观中10个茶园、皖南宣郎广茶场13个茶园茶丛上、中、下层绒茧蜂的数量分布作进一步的调查,发现两地的绒茧蜂在上、中、下层数量分布的百分率很相近,约为21%,43%,36%。龙井原产地10个茶园、御茶村4个茶园中,绒茧蜂和茶尺蠖皆以中层最多、下层次之、上层最少。即绒茧蜂在空间上的数量分布趋势与其寄主一致。聚集度指标测定结果表明,绒茧蜂在茶园中呈均匀分布,个别茶园中绒茧蜂呈弱的聚集分布,可能是受寄主聚集分布行为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茶尺蠖是浙江省宁波市茶叶生产上的主要虫害,对茶叶的产量和品质造成了严重影响。现在总结宁波地区茶尺蠖发生规律和分析茶尺蠖发生原因的基础上,在动态监测、物理防控、化学农药防治、生物(矿物)农药防治、农艺措施预防等方面,对茶尺蠖的综合防治技术要点进行阐述,以期为宁波地区茶农防治茶尺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茶尺蠖是我国茶园最主要的害虫之一,本文分析了茶尺蠖的发生规律,并提出农业防控、物理防控、生物防控和化学防控等综合防控措施,旨在为茶尺蠖的绿色防控技术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介绍宁国山区茶园茶尺蠖害虫的发生规律、危害症状,提出相应的防控措施,以为当地茶尺蠖害虫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为探索并推广茶尺蠖的绿色防控防治措施,对铜仁市茶园中主要害虫的田间危害情况进行绿色防控,通过连续2年针对铜仁市茶尺蠖发生规律的试验研究,基本探明了使用茶尺蠖性信息素诱芯对茶灰尺蠖成虫防治捕杀的时间节点、技术要点、用量等技术措施.使用生物和植物源农药防治茶尺蠖田间效果进行药效药剂筛选试验,探明了植物源农药苦参碱、生物农药...  相似文献   

8.
茶银尺蠖又名白尺蠖、青尺蠖,属鳞翅日尺蠖蛾科。该虫在我省茶区均有分布,是茶园常见的暴食性害虫。大发生时可将成片茶园食成光秃,严重影响茶叶产量。每年茶银尺蠖在我省主要茶叶产区均有零星发生,但危害不大。2009年3月该虫在夹江县等地局部茶园大面积发生,不仅严重影响了当季茶叶产量,而且导致部分茶树树势衰退甚至死亡,对夏茶及次年茶叶生产造成影响.  相似文献   

9.
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制剂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EoNPV)是茶尺蠖的主要病原微生物。试验研制了3种EoNPV制剂,分别是EoNPV乳剂、EoNPV-Bt乳剂、EoNPV-溴氰可湿性粉剂。3种制剂在室内和田间对茶尺蠖的防治效果均在90%以上。茶园示范应用1万hm^2,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明显。并对3种制剂的田间使用技术进行了研究和讨论。  相似文献   

10.
临安市从2003年开始,无性系新茶园的发展势头较强,但因缺乏管理经验导致茶苗在高温期间大量死亡,茶苗成活率只有60%左右,有些茶农补苗率将达40%以上,损失惨重。所以做好幼龄茶园抗旱抗寒的管理工作显得十分重要。幼龄茶园行间铺草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措施。幼龄茶园铺草后茶苗成活率可提高30-40%茶。  相似文献   

11.
普洱茶生态茶园关键技术的经济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普洱茶生态茶园关键技术是茶树栽培的革新,是针对当前普洱茶产区存在问题而提出的。普洱茶生态荼园关键技术突破了普洱茶生态茶园建设的瓶颈问题,一方面使建设普洱茶生态茶园技术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另一方面带动了周边地区普洱茶生态茶园建设,提高了茶农的经济收入,促进了普洱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茶尺蠖是茶园为害严重的一种食叶性害虫,2017年8月下旬在我市茶区大发生,茶树叶片被吃光似火烧状,导致当年夏秋茶和次年春茶无收。为此通过田间茶尺蠖的药剂药效试验,筛选一批高效低毒、选择性较强的植物源类农药和生物类农药在茶园进行推广应用,旨在为无公害绿色有机茶园虫害防治寻找新型替代农药。试验结果表明,用药后3 d,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短稳杆菌防效达90%以上,苦参碱、茶核·苏云菌防效达85%以上;用药后7 d,4种药物的防效均达95%以上。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对茶尺蠖的防效最好,是防治茶尺蠖的首选药剂;其次是短稳杆菌,在茶尺蠖大发生时可有效控制其危害;在茶尺蠖发生中等程度以下时,可选用价格成本较低的苦参碱、茶核·苏云菌进行有效防控。  相似文献   

13.
茶树尺蠖类(茶尺蠖、茶用克尺蠖)害虫是皖南丘陵茶区主要害虫,对茶叶生产危害大。该文结合历史资料和工作经验,总结了众数法在茶树尺蠖类害虫预测上的应用。结果表明,众数法对茶树尺蠖类害虫中期预测运用简单,预测准确,能更好地指导茶农开展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14.
灰茶尺蠖和小贯小绿叶蝉是茶园的重要害虫,严重危害茶叶产量和品质。本研究在调查灰茶尺蠖种群发生动态的基础上,测定了植保无人机喷施Bt+藜芦碱混配药剂对灰茶尺蠖和小贯小绿叶蝉的防效。结果表明,Bt+藜芦碱混配药剂对灰茶尺蠖药后3 d的防效为93.88%,药后7 d的防效为96.94%;对小贯小绿叶蝉药后3 d防效为73.26%,药后7 d防效为81.32%。Bt+藜芦碱混配药剂对灰茶尺蠖和小贯小绿叶蝉具有良好的防效,可用于兼治这两种害虫,这为茶园害虫的绿色防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灰茶尺蠖天敌友好型诱捕器不同放置密度和不同放置高度试验,探讨灰茶尺蠖天敌友好型诱捕器在茶园中应用的技术参数和使用效果。结果表明,灰茶尺蠖天敌友好型诱捕器的较佳放置密度为333.33~1333.33m2/盏,较佳放置高度为诱捕器底部离茶蓬面0~40cm,结合诱捕效果和实际茶园生产管理的成本因素,实验组建议灰茶尺蠖天敌友好型诱捕器的放置密度为1333.33m2/盏,放置高度为诱捕器底部离茶蓬面20~40cm,通过本试验可为广西茶区的灰茶尺蠖的绿色防控提供较好的性诱剂放置方式选择,可以提高灰茶尺蠖的防治效果,减少化学农药用量,降低危害程度。  相似文献   

16.
我国有茶园害虫840种,在四川主要的茶园害虫有茶尺蠖、茶小绿叶蝉等10来种,长期以来,茶园频繁使用化学农药,使害虫产生了较强的抗药性,加上茶园害虫天敌被大量杀伤,导致茶园害虫发生加重,防治次数增多,用药量增加,并造成农药残留问题,影响茶叶安全和茶叶的上市、出口。为从源头上控制农药残留,减少化学农药使用,保障食品安全,寻找安全有效的生物药剂来替代化学农药防治茶树害虫,我们进行了苦参碱防治茶尺蠖的试验。  相似文献   

17.
无性系茶苗在栽培技术上比传统实生苗木的要求高,尤其是高山坡地茶园的要求更高。本文从品种选定、茶园建立和茶苗栽植3个方面介绍了无性系良种茶苗栽植技术,同时总结了其幼龄茶园管理技术,以期为茶农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8.
针对茶园主要害虫茶尺蠖,分别采用不同的诱捕平台进行试验示范,筛选最佳防控技术参数。结果表明,湿式诱捕器茶尺蠖性信息素诱杀茶尺蠖成虫是较好的绿色防控技术措施,最佳投放间距为15 m,最佳投放高度为高于茶丛20 cm,每隔15~20 d更换一次诱芯,能有效抑制茶尺蠖雄虫密度,达到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9.
4种性诱剂诱芯对茶园尺蠖的引诱与预测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尺蠖(Ectropis obliqua Prout)与灰茶尺蠖(Ectropis grisescens Warren)为形态特征极为相似的2个近缘种,两者在我国茶区的地理分布存在差异。为有效地预测预报和防治尺蠖,本研究对3种茶尺蠖诱芯和1种灰茶尺蠖诱芯对试验区茶园尺蠖的引诱效果差异进行探讨。结果表明,灰茶尺蠖诱芯诱虫数最多,与3种茶尺蠖诱芯的引诱效果相比有极显著差异。通过线粒体COⅠ序列比对分析明确试验区尺蠖为灰茶尺蠖,所以灰茶尺蠖诱芯在该试验区引诱效果最好。另外,对调查期内灰茶尺蠖诱芯诱捕成虫数量变化动态进行分析,确定6月25—27日、7月19—21日、8月12—14日分别为灰茶尺蠖第2、3、4代成虫发生高峰期。  相似文献   

20.
为筛选出防治暴食性害虫灰茶尺蠖的有效应急药剂,采用浸叶法,测定了7种杀虫剂对灰茶尺蠖2龄幼虫的毒力。结果表明:杀虫剂较低浓度处理48 h比24 h的校正死亡率高,毒杀效果明显。虫螨腈处理24 h对灰茶尺蠖毒力最高,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次之,茚虫威和唑虫酰胺毒力较低。本研究可为茶园夏秋季应急防治灰茶尺蠖的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