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景毛黄瓜基地面积1000亩,涉及山西省襄汾县东李、北李、南小张、北小张、柴王5个村,年产黄瓜1500万千克,实现产值1000万元。许多菜农靠种植大棚黄瓜走上了宽裕之路。大棚黄瓜的价格基本上可左右临汾及周边大市场上的黄瓜价格,保证了菜农取得稳定的收入。大棚黄瓜已成为襄汾蔬菜生产中心的亮点和招牌。  相似文献   

2.
早春大棚黄瓜可提前上市,一方面可以解决早春蔬菜供应问题,另一方面经济效益较好,很受菜农的青睐。本文从品种选择、培育壮苗、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等方面介绍了大棚黄瓜早春高产栽培技术,以供广大菜农参考。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喀左县大棚蔬菜种植模式的广泛推广,黄瓜已成为周年供应的主要蔬菜之一。但病害已成为影响黄瓜产量和品质的主要障碍.因此如何有效地对大棚黄瓜病害进行防治是广大菜农普遍关注的问题。下面就大棚黄瓜主要病害的识别与防治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邱英楠 《吉林农业》2010,(12):120-120
黄瓜化瓜是目前黄瓜温室大棚栽培普遍存在的现象,而且发生的范围广,面积大,不分新、老温室大棚生产季节均有发生,有的因管理不科学,使化瓜率达到50%以上,严重影响黄瓜上市产量,降低菜农的收入。文章介绍了温室大棚黄瓜化瓜的病因及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5.
随着山西省祁县设施蔬菜的不断发展,保护地黄瓜的种植面积逐年递增。截至目前,黄瓜种植面积已占保护地蔬菜面积的2/3。但随着保护地面积的不断扩大,早春大棚内栽培的黄瓜有苦味,直接影响黄瓜的口感及菜农的经济效益。过量食用苦味黄瓜会使人呕吐、  相似文献   

6.
早春大棚黄瓜采用“四膜覆盖”无公害生产,黄瓜产量经济效益好。介绍了其主要的栽培技术,以期指导菜农生产。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大棚黄瓜秋季延迟栽培技术,包括选种、培育壮苗、整地定植、田间管理等方面内容,以期为菜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曲沃县星海大棚园区的黄瓜刚出棚,就被来自西安、郑州、太原等地的菜商抢购一空。“俺们这里的黄瓜品质优、口感好、产量大,根本不愁卖。”菜农常永刚乐呵呵地说。据悉,园区内的1500余栋大棚日产黄瓜10万千克,棚均年收入2万元。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静海县早春茬棚栽黄瓜的霜霉病、细菌性角斑病、白粉病三大病害逐年发病加重,给黄瓜生产和菜农收入带来严重的影响。因此,认真做好早春茬大棚黄瓜病害防治工作,是提高黄瓜产量、改善品质和增加效益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大棚黄瓜生理性病害发生原因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沧州大棚黄瓜发展快,菜农技术落后,管理不当,一些生理性病害相继发生。对大棚黄瓜苦味、畸形、"花打顶"、卷叶等生理性病害的特征、发生原因进行了描述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1.
黄瓜是人们日常生活中重要的蔬菜之一,特别是反季节栽培效益较好。笔者总结了大棚黄瓜栽培技术,具体包括品种选择、种子处理、营养土配制、育苗、定植前准备、定植、田间管理等方面内容,以便于广大农技人员和菜农参考。  相似文献   

12.
大棚黄瓜无公害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生长环境、培育壮苗、种植前准备、种植、田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了大棚黄瓜无公害栽培技术,以期为菜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广西农业科学》2004,35(2):99-99
用乙烯利(ECPA)促进大棚黄瓜幼苗的雌花分化时,仍有许多菜农往往不能准确掌握用药浓度,造成浓度过高,使幼苗生长停滞,花打顶,形成僵苗,严重时生长点干枯死亡。大棚黄瓜受乙烯利药害的补救措施如下。  相似文献   

14.
<正> 大棚内通透性差,黄瓜病害发生普遍。不少菜农常用喷雾法防治,由于增大了棚内湿度,有利病原物繁殖,故防效不佳甚至防而无效。根据大棚特点,采用降湿、增温和熏烟的新方法防大棚黄瓜病害,不仅防效高,而且无副作用。 1、降湿。大棚内湿度大,尤其是在黄瓜叶面结水滴的条件下,霜霉病、角斑病等病害发生迅速。如果将大棚内空气湿度降低到83%以下并维持4个小时  相似文献   

15.
金坪 《河北农业》2004,(12):12-12
温室大棚种植蔬菜获益较高,但菜农朋友还可以利用塑料大棚的光能和温度,实行辣椒间作套种黄瓜,又能有效的控制辣椒炭疽病和黄瓜霜霉病的发生,而且经济效益显著。根据调查,亩大棚可收获辣椒2300—2500公斤,黄瓜1500—1700公斤。  相似文献   

16.
不同的大棚蔬菜对氨气影响敏感的程度不同,通过对大棚菜农种调查情况来看,对氨气危害最为敏感的蔬菜有黄瓜、辣椒、番茄、茄子等。  相似文献   

17.
如何综合利用大棚,提高其经济效益,是当前许多菜农很关心并期待解决的问题.平菇、春黄瓜、秋辣椒栽培模式是在合理安排茬口的基础上,将食用菌引入蔬菜大棚,提高综合效益所做的有益尝试.该栽培模式中的平菇、春黄瓜和秋辣椒都获得了较好收益.现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18.
温室大棚种植蔬菜获益较高,但菜农朋友还可以利用塑料大棚的光能和温度,实行辣椒间作套种黄瓜,又能有效的控制辣椒炭疽病和黄瓜霜霉病的发生,而且经济效益显著。根据调查,667m^2大棚可收获辣椒2300-2500公斤,黄瓜1500-1700公斤。  相似文献   

19.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寒地蔬菜保护地栽培面积发展很快,其中大棚春黄瓜面积占很大比例,给菜农带来了很高的经济效益。但在早春大棚春黄瓜常发生冻害或寒害,有时给菜农造成很大损失。对此,笔者结合多年生产实践,进行了调查、研究、总结,并采取了一些预防措施,基本上避免了冻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塑料大棚蔬菜生产在秦安县的发展较快,尤其是早春大棚黄瓜栽培面积逐年增加,已成为我县广大菜农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又一新的支柱产业。通过多年的栽培试验、示范,总结出了一套适合秦安县的早春黄瓜生产栽培技术,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