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业要逐步实现“两个转变”,21世纪以后走向现代化,是今后农业发展的大方向。本文分析了古田县现有的农业发展基础和向现代化发展的前提,同时根据山区经济、地理、资源特点,设想山区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步骤,主要目标和要求。并提出实现农业现代化对策放措施。  相似文献   

2.
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基本内涵和重要标志,是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和农业产业结构战略调整的重要支撑,也是支持科技兴农、现代化农业的重要载体。为此,本文介绍了通渭县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状况,指出了只有发展农村生产力,实现农业机械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小康社会才能实现。  相似文献   

3.
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双循环”发展战略与农业产业密不可分。在“双循环”发展格局下,山东在农业领域正面临数字化转型发展困境、农村农业耕种土地面积匮乏、农产品出口贸易壁垒等现实问题,要想实现农业发展目标,必须统筹运用国内外双循环。结合山东省农业发展现状,构建契合省内发展格局的农业“双循环”系统,从而加快农业“走出去”的步伐,积极参与国际农业贸易规则制定,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4.
农业产业化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实现农村经济和社会繁荣进步,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现代农业和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必然选择。实践证明,发展农业产业化是实现现代农业的需要,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农民增收致富的需要,是打造白山特色品牌、构建白山特产名城的需要。为了把白山市农业产业化经营工作推向一个新的阶段,需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和使命感。  相似文献   

5.
农业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条件,我国人口规模巨大,农业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基,推动农业绿色发展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党中央也十分重视农业发展情况,将农业发展置于治国理政的优先地位,同时给予农民更多惠农政策,使其增加对绿色农业发展的期望,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本文采用实地走访调查和查阅大量相关文献资料,通过深入实地调研与现代网络技术相结合的方式来探讨当下绿色农业发展的现实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切实可行的路径选择,为以期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实现农业绿色发展,保障人民粮食安全,解决农村环境污染以及生态文明等问题提供有效借鉴。  相似文献   

6.
农业技术推广是农民实现增收、国家实现稳定发展的重要举措,是农业科技进步的主要力量,是国家实现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的重要保证。本文就我国当前农业技术推广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对如何深化农业技术推广做出了思考。  相似文献   

7.
中国农业绿色发展经历了萌芽、发展、提升3个阶段性过程,其演变历程本质上是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使用科技手段,应用科学技术,改变农业增长方式,使中国农业实现从低级到高级的转变。利用科技手段能够提高农产品的数量和质量,缓解农业发展面临的生态压力,首先从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3个阶段的目标出发,对农业实现绿色发展的科技需求进行分析。随后,从科技支撑的内容和形式两方面,对长三角地区农业绿色发展的科技支撑体系进行分析总结。最后,从农业科技政策、人才、融资和推广4个层面,对科技创新助力农业绿色发展的实现路径,以及科技支撑体系如何更好发挥对长三角地区农业绿色发展的支撑作用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农业现代化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基础,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先决条件,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根本。党的十八大以来,河南省稳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农业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农村面貌焕发新气象,农民生活水平实现新提升,但由于农村地区存在面广、人多、基础薄弱等现实问题,其发展仍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河南省是一个农业大省、人口大省,深入研究河南的农业以及农村状况,既有利于推进河南农业、农村的发展,也能为其它省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基础和支撑,是贯彻新发展理念和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立足新发展阶段,对农业农村现代化内涵特征等问题进行研究,探讨其内在机理,分析实现路径,为新发展阶段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改善农村社会治理、提升农民获得感的研究提供了发力点。最后,提出农业农村现代化应加强农业资源要素的外部输入、内部整合和双向交换,不断改造生产经营方式、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实现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0.
悦余  贺晶 《现代种业》2011,(6):10-11
我国从传统农业转变为现代农业,实现农业现代化,这是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现代农业首先在发达国家实现,主要是农业机械、化肥、农药和良种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发展高新技术是当今世界的潮流,发达国家都高度重视农业高新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农业高新技术的产业化既是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的迫切要求,又是实现农业产业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实现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泰科 《北京农业》2007,(10):1-2
发展循环农业是农业发展理念、发展模式上的一场革命,是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目前,人们对循环经济、循环农业的基本内涵和发展思路还不甚明了,更没有形成自觉实践的氛围。为此,现提出建设循环农业的几点建议如下。  相似文献   

13.
农业职业技术教育是中国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它有利于中国农业的发展,农村的繁荣,增加农民收入,是贯彻“科教兴国”战略,普及农业科技知识,发展农生物科技的有效途径”中国农业的根本出路在科技、在教育”,“科技兴农”。”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农业职业技术教育,是提高新一代农业从业人员的素质,实现农业高产,优质、高效、低耗栽培,实现农业产业化及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农业“新六产”是农业与二、三产业交叉融合的现代农业发展新体系、新业态和新动能,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途径,是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变美的重要举措。本文总结了近年来坊子区在探索发展农业“新六产”过程中的经验做法和主要成效,并提出了意见建议,为相关地区农业“新六产”的发展提供技术路线,为实现城乡协同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科技进步是推动农业发展的持续动力。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加快农业科技的推广、使用,推动农业生产上台阶、上水平,是实现农业发展,农民富裕的重要途径,也是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推手。襄樊市作为农业大市,耕地面积少,农业劳动力素质低,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程度低,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在发展现代农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6.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也是农业发展的第一推动力。要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全面发展,必须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和应用能力建设。目前,中国农业科技推广方面不缺科技推广项目,农民期盼农业科技入户,怎样提高科研成果的转化率和应用质量,扩大科研成果的应用范围是农业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提高农业信息化水平促进国民经济信息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信息化是国民经济信息化的重要基础,也是国民经济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农业信息化有助于发挥经济的“后发”效应;实现国民经济信息化,必须首先实现农业信息化;农业信息化必须与国民经济信息化同步。提高农业信,包化水平,开发和利用农业信息资源,对于实现农产品供求平衡,加强和改善农业科研和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促进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加速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8.
发展市场农业加速实现农业现代化罗中(广西玉林地区行政公署广西玉林537000)如何发展持续农业,加速实现农业现代化,是当今世界发展中国家和我国面临的紧迫而又艰巨的重大任务。下面从广西玉林地区的实际出发,就发展市场农业,加速实现农业现代化问题,谈一些浅...  相似文献   

19.
农业工业化是农业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的一次重大变革与创新,是漳州农业发展、农民增收,推动农村城镇化的必然趋势。农业工业化主要包括三个层面的内涵:一是实现农产品的加工化;二是用现代工业手段改造和装备农业,实现农业的规模化、专业化、工业化种养、企业化生产经营管理;三是依据相关联原则,围绕农产品生产、加工和营销,在农村地区发展相关的非农产业。农业是漳州的一大优势产业。近年来,市委提出的“发挥农业优势、加快工业发展”的总体思路,使农业的优势得到了明显的发挥。已经  相似文献   

20.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安天下的产业。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探索集体经济有效实现形式,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和龙头企业发展。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发挥亿万农民建设新农村的主体地位”。没有农村的稳定,就没有社会的稳定;就没有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必须保持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当前,在家庭联产承包经营的基础上,农业产业化经营是甘肃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