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从布病预防免疫、布病检测、布病控制和管理等方面对甘肃省崆峒区羊布病防控技术进行了详细论述。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当地羊群布病发病率得到了有效控制,为消灭羊布病奠定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2.
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病,对养殖业和公共卫生安全造成了威胁。为了解全球畜间布病流行及分布情况,完善我国布病防控策略,收集了近几年国内外畜间布病调查研究数据,分析了畜间布病的流行特点。研究发现畜间布病病例主要集中于发展中国家,我国畜间病例在多省份被发现且流行率总体呈现北高南低的特点。在参考国际布病净化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布病防控策略,如加强监测及经费投入、养殖管理和引种检疫、宣传引导和防控培训、疫苗接种及阳性动物扑杀、布病净化等方面的工作,以期为我国畜间布病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为了进一步做好全县羊只布鲁氏菌病防治工作,摸清华池县畜间布病流行规律,有效控制和净化布病,通过调查,准确掌握全县布病易感羊分布情况、畜间布病疫情动态和流行规律,为制定布病防控对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西宁市郊区从1984年开始,连续4年完成了牛羊布病免疫程序。经考核牛布病阳性率为1.05%,羊布病阳性率为0.17%,流产物布氏菌分离培养、动物试验均为阴性,达到了布病控制区标准,成为我省牛羊布病同时达标的第一个地区。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贵州省羊群布鲁氏菌感染情况,采用系统综述和Meta分析方法,对既往已发表文献的感染数据进行汇总分析。共纳入24篇中文文献进行定量分析,涉及506 843份样品。结果显示:贵州省羊群布鲁氏菌个体阳性率为2.0%(95%CI:1.5%~2.6%),群阳性率为6.0%(95%CI:3.0%~9.0%)。从地区看,黔东南州个体阳性率最高,为4.7%(95%CI:2.4%~6.9%),其次是毕节和铜仁;以5年为1个阶段,2001—2005年个体阳性率为2.2%(95%CI:0~6.2%),2005年后有所下降,2016—2020年维持在1.6%;从养殖场类型来看,商品场个体阳性率最高,其次是散养户和种畜场。研究表明,贵州省羊群布病防控情况不容乐观。建议开展“检疫、监测、消毒、扑杀、宣传”相结合的综合性防控措施,稳步推进当地布病净化工作。  相似文献   

6.
南昌市巩固羊布病净化示范场的创建成果,试点推进的羊布病区域净化,已达到布病净化示范区评估标准,为全省的布病净化工作起到了示范和引领作用。本文重点探讨羊布病净化示范区技术规范,包括本底调查、补齐能力短板、开展监测净化、强化监督监管、开展申请评估和维持净化效果,并进一步探讨羊布病区域净化经验。  相似文献   

7.
布鲁氏菌病(布病)活疫苗是世界各国防控布病的重要生物资源,我国目前主要生产和应用的布病活疫苗为S2株和A19株。生物安全是布病活疫苗生产过程中的必须优先考虑的重要环节,随着兽药GMP(2020年版)的即将实施,规范布病活疫苗的生产与检验,防控生产环节中的生物安全风险,成为迫切需要研究和解决的突出问题。本文通过对布病活疫苗生产检验、设施维修维护、生产人员个人防护等环节的生物安全风险点进行分析,对布病活疫苗生产线提出改进建议,为相关企业动物布病活疫苗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为了实施国家布病净化试点项目,裕安区采用检测-扑杀净化策略,建立完善了布病防控《管理制度》和《管理办法》,优化了布病监测、移动控制、检疫监管、扑杀净化等技术和管理措施,逐步建成一套适宜轻流行区布病防控净化模式。本文对全区布病净化试点项目进展进行介绍,旨在为其他地区布病净化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广西贺州市家畜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流行情况,2019—2022年对部分猪、牛、羊规模场开展布病血清学监测,并对阳性场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猪场群布病阳性率为0,牛为1.00%(2/200),羊为3.86%(17/440);猪个体阳性率为0,牛为0.03%(8/24 030),羊为0.88%(156/17 732)。2019—2021年未见牛布病阳性,2022年检出牛布病阳性,呈低流行率;羊布病阳性在2021年出现一次小高峰,2022年有所降低。羊只买卖、交换种公羊和混饲是导致布病阳性的主要因素。未整群扑杀阳性场的一次复阳率为33.33%,二次复阳率达50.00%。结果表明:贺州市家畜布病以牛羊感染为主,猪群布病流行风险较低,未整群扑杀场群存在复阳风险。建议积极推进牛羊布病净化场建设,坚持监测和阳性场整群扑杀的防控策略,强化流通检疫监管和生物安全管理,防控布病发生及蔓延。  相似文献   

10.
《畜牧与兽医》2016,(5):111-114
为了解新疆地区畜间布病流行情况及病原学特征,提升该病诊断水平,为新疆制定布病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2012—2014年选定新疆伊犁地区、和田地区、哈巴河县、温宿县为布病流调监测点,共抽检牛血清20 906份,羊血清23 245份。在布病阳性点采集流产胎儿病料和奶样各30份进行病原分离,应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分析其病原学特征。牛羊布病血清学结果显示,牛羊布病阳性率0.77%~2.87%。从流产胎儿病料和奶样中分离布鲁氏菌11株,经AMOS-PCR鉴定,其中9株为羊种布鲁氏菌,2株为牛种布鲁氏菌。试验结果表明,新疆地区动物布鲁氏菌病疫情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加强牛羊布病检疫和防控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1.
为了全面掌握阎良区牛羊布鲁氏菌病(以下简称牛羊布病)分布状况和流行态势,加强牛羊布病疫情风险分析评估,为牛羊布病防控决策提供科学依据,笔者于2017-2018年对全区牛羊规模养殖场户和部分散养户组织开展了牛羊布病血清学调查。结果显示,2017年辖区畜间布病个体阳性率为0.07%,群体阳性率为0.19%;2018年辖区畜间布病羊只个体阳性率为1.54%,场群阳性率为4.31%;牛个体阳性率5.45%,场群阳性率28.57%。结果表明,辖区内牛羊布病点状发生的可能性较大。牛羊布病净化工作必须给予高度重视,应进一步加大牛羊布病防控工作投入,切实落实畜间布病以净化为主的综合防控措施,确保公共卫生安全。  相似文献   

12.
牛羊养殖,作为养殖行业发展的基础项目,和国家整体经济水平的发展存在关联。本文主要以牛羊布病防治中的问题与应对策略为重点进行阐述,首先分析牛羊布病防治中的相关问题,其次从针对性采取布病防治方法、奠定防治基础,定位布病防治目标、重视牛羊检疫,重视政策扶持、提高疫病防治效率几个方面深入说明并探讨牛羊布病的有效防治对策,从而更好地进行牛羊布病防治,规范制定布病防治的应对对策,保障养殖户的牛羊养殖效益和有效性,旨意在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3.
“七五”期间我省通过应用检疫、免疫接种、扑杀病畜等综合性防制措施,控制畜间布病,取得明显效果。1985年我省在全国第一个达到布病控制区标准。目前,我省有18个县达到布病稳定控制区标准,占46个布病疫区县的36%。1991年我省被农业部评选为布病防制先进省。只要坚持综合性防制措施控制畜间布病,“八五”期间,完全有可能提前达到国家给我省的60%的县为布病稳定控制区的标准。  相似文献   

14.
瓜州县自2009年人间暴发布病以来,每年都有一定人和畜感染。2013年被省兽医局划定为布病防控一类区,连年采取“消毒、调运监管、检测、扑杀净化”的措施进行防控,但收效缓慢。2016年,按照《甘肃省羊布病区域免疫试点工作指导意见》开展了布病免疫试点工作,免疫接种取得了成功。之后羊布病免疫则纳入了动物防疫强制免疫病种,通过三年来免疫试验推广,取得了显著成效,人间布病发生率有所降低,畜间布病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5.
<正>一、总体监测情况综合分析近三年布病监测结果,陕西省布病表现为以下特点:一是牛羊布病个体阳性率和场阳性率均远高于全国水平,全畜间布病感染情况较重、流行范围较广。二是以羊只布病为主,奶牛布病有所抬头。三是畜间布病阳性率总体呈上升趋势,2016年布病场阳性率达到近年最高值,2017年个体阳性率较2014年上升1.12%个百分点。四是从不同区域看,近三年咸阳、铜川、安康和汉  相似文献   

16.
本文简述了平邑县布鲁氏菌病(以下简称布病)净化情况及主要举措,指出了现阶段散养户存在布病净化难、动态监管存在短板、基层布病防控技术薄弱等布病净化问题,针对羊场布病净化提出流通监管、定点屠宰、溯源防控的县级布病净化总体规划,以及提升村级防疫员布病防控能力,完善布病防控社会化兽医服务体系,强化布病防控知识宣传的意见建议。  相似文献   

17.
牛羊布鲁氏菌病(简称牛羊布病)在我国属于二类动物疫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一种具有极强传染性的人畜共患病。为了让牧民群众进一步了解牛羊布病,从而有效做好牛羊布病的防控工作,以牛羊布病为研究对象,以青海省大通县景阳镇为个例,开展1次牛羊布病流行病学调查,同时针对此次调查提出加大牛羊布病的宣传力度,提高牛羊饲养管理水平,加大牛羊布病监测经费投入等防控建议。  相似文献   

18.
通过回顾近几年来黔东南州香猪产业发展历程及取得的成效,对黔东南州香猪产业现状进行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措施与对策,为黔东南州香猪产业健康快速发展提出意见建议。  相似文献   

19.
正布病是规模羊场中普遍存在的一种人畜共患病,不仅危害人类健康,不利于羊的生长繁育。因此一定要重视规模羊场布病防控的工作。1布病概述布病是由布鲁氏杆菌引发的一种高传染性、高发动物源疾病,其临床表现为发热、高烧、大汗、乏力和关节痛,布病还  相似文献   

20.
文章主要对牛羊布病展开研究,先介绍了可使布病得到预防的措施,即:科学引种、免疫接种以及定期检测,随后又对现有布病治疗手段进行了总结,希望能够为相关人员提供帮助,使布病得到系统且有效的防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