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广东主要乡土阔叶树种单木生长模型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广东主要乡土阔叶树种樟树(Cinnamomum camphora)、木荷(Schima superba)和枫香(Liquidambar formosana)不同径阶各90株伐倒木为研究对象,以年龄为自变量分起源进行建模,并对其生长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在现有立地水平下,广东省樟树、木荷、枫香人工起源的胸径自然生长极值依次为47.8、56.6和50.3 cm,天然起源的胸径自然生长极值依次为44.8、52.6和43.4 cm;人工起源的树高自然生长极值依次为17.0、21.5和20.3 m,天然起源的树高自然生长极值依次为13.3、20.1和18.1 m;人工起源的材积自然生长极值依次为1.437、2.161和3.308 m3,天然起源的材积自然生长极值依次为1.177、1.572和1.366 m3;人工起源的胸径、树高和材积自然生长极值均比天然的要高。(2)拟合出樟树人工林胸径、树高和材积的最优生长模型分别为Schumacher、Gompertz和Schumacher模型,樟树天然林胸径、树高和材积的最优生长模型分别为Gompertz、Richards和Logistic模型;木荷人工林胸径、树高和材积的最优生长模型分别为Schumacher、Richards和Logistic模型;木荷天然林胸径、树高和材积的最优生长模型分别为Gompertz、Schumacher和Logistic模型;枫香人工林胸径、树高和材积的最优生长模型分别为Gompertz、Logistic和Schumacher模型;枫香天然林胸径、树高和材积的最优生长模型均为Logistic模型。(3)模型检验采用樟树、木荷、枫香的胸径、树高和材积最优模型的理论值与实际值进行线性拟合,模型拟合效果都非常显著;胸径的R~2值在0.669 6~0.874 5之间,树高的R~2值在0.580 5~0.873 7之间,材积的R~2值在0.614 8~0.734 7之间。  相似文献   

2.
以广西南宁市国有高峰林场 48 a 生木荷 Schima superba 人工林为研究对象,探讨其生长规律、生长模型。结果表明:木荷人工林平均胸径为 20.68 cm,胸径生长速生期为 0~12 a,胸高形数为0.48~3.33,符合培育大径材要求,胸径最优生长模型为威布尔(Wei bull) 模型;平均树高为 23.54 m, 树高生长速生期为 0~14 a,树高生长模型为二次曲线 (Quadratic) 模型;平均材积为 0.359 8 m3,材积生长模型为威布尔(Wei bull) 模型。  相似文献   

3.
对不同种源马尾松树高与胸径进行了相关分析,树高与胸径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为树高与胸径生长相关模型的研建奠定了基础。利用麦夸特法对直线函数、幂函数、对数函数、Logistic函数等方程进行模型模拟并适应性检验,结果表明:各种源的平均相对误差绝对值(P)都小于10%,总相对偏差(TRB)、平均相对误差(E)都小于3%,说明对于不同种源所选择的模型具有良好的可预测性及适应性,经不同种源间及综合与不同种源的方程两两对比,表明方程之间没有显著差异。因此,在实际生产实践过程中,采用综合数据模拟的方程来预测树高生长情况,更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4.
桂西南米老排人工林单株生物量回归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桂西南大青山林区28a生米老排(Mytilaria laosensis)人工林林分进行每木检尺和生物量的测定,建立了米老排各器官生物量与胸径、树高和胸径平方乘树高(D2 H)的相关关系;分别选用幂函数等5种模型,用回归分析方法对米老排人工林单株生物量模型进行了拟合。结果表明:树叶和树根生物量分别与胸径和树高的相关关系最显著,而树干、树枝、树皮和全株的生物量都与D2 H的相关关系最为显著。胸径、树高和D2 H与各器官生物量拟合的模型中,全株、树干和树皮的拟合效果最好,树叶和树根的拟合效果中等,树枝的拟合效果较差。除树皮外,各器官均以幂指数模型的拟合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5.
以碳汇林基线情景低效针叶林,包括日本落叶松、杉木、马尾松、湿地松为研究对象,利用收集和调查的生物量与解析木实测数据,选择不同数学模型,通过曲线回归、非线性回归方法拟合模型参数,建立4个树种的单株生物量模型、胸径生长模型和树高生长模型。结果表明:4个树种的单株生物量模型、胸径生长模型采用相关系数较高、MSE值最小的幂函数模型、S模型拟合效果最好;4个树种的树高生长模型形式各异,日本落叶松、湿地松以Logistic模型拟合效果最好,杉木以抛物线模型拟合效果最好,马尾松以S模型拟合效果最好;检验结果表明,所建日本落叶松、杉木、马尾松、湿地松的生长模型预估精度均达到了95%以上,且都通过了F检验。  相似文献   

6.
木荷生长与防火效益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SPSS13和MATLAB7.0软件综合分析5个不同年龄段木荷的树高、胸径、枝下高和冠幅生长因子拟合木荷生长曲线,并综合分析木荷树高、胸径、枝下高和冠幅生长因子,对木荷防火林带开始正常发挥防火作用的初始防火年龄进行确定,得到木荷产生良好作用的防火初始年龄为8年。通过对不同年龄木荷林分比较分析认为,年龄对木荷防火存在显著影响,生长良好的木荷林带有利于森林防火。此外,还提出了木荷防火成熟龄。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毛红椿人工林的生长动态,并对其制定合理的经营措施,以江西省南昌县毛红椿8年生人工林的树高、胸径调查数据为基础,分析毛红椿的生长过程,拟合毛红椿人工林的树高、胸径和材积的生长模型。结果表明, Logistic方程对毛红椿树高拟合程度较好,幂函数对胸径拟合程度较好,抛物线方程对材积生长过程的拟合较好,且均通过了显著性检验。本研究为一定区域内毛红椿人工林树高、胸径、材积的生长预测提供理论参考,同时也为毛红椿人工林定向培育提供现实依据。  相似文献   

8.
甘肃小陇山白皮松树干解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业资源管理》2016,(6):94-99
以甘肃小陇山白皮松(Pinus bungeana Zucc.)天然次生林为研究对象,通过树干解析分析其生长指标的生长过程。结果表明:胸径、树高、去皮材积的总生长量的变化均呈现递增趋势。胸径和树高在幼年时期生长较慢,随年龄的增长生长速度先增加后减缓,呈现"慢—快—慢"增长趋势。材积总生长量在0~15 a增长缓慢,15 a后开始增长迅速,到63 a仍保持增长趋势,未结束生长期。白皮松胸径、树高、去皮材积与胸径生长模型均以三次曲线函数为最佳,而"胸径-树高"模型则以幂函数方程拟合为最佳。  相似文献   

9.
本文利用解析木材料对西坡林场马尾松人工林树高、胸径生长过程进行模拟分析。结果表明:用 PD_1、Richards、Weibull 模型拟合树高生长过程,其精度大体一致;胸径生长过程用 PD_1拟合最好,其次为 Weibull 和 Logistics 模型。用 PD_1模型作为高生长和胸径生长的基本函数,导出了各生长量的函数,初步掌握了西坡林场马尾松的生长规律。  相似文献   

10.
选取小兴安岭地区天然针阔混交林为样地,以红松、冷杉、云杉、水曲柳、枫桦、紫椴等6种主要优势树种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树高和胸径、冠幅和胸径的相关性分析。通过SPSS 20.0软件将调查的数据代入备选的8个经典数学模型中进行回归分析,得到各方程的P值、决定系数R~2和相关参数,并采用总误差、平均误差、平均相对误差和均方根误差等验证拟合精度,最终选出最优的树木生长模型。结果表明:针叶树的树高和胸径、冠幅与胸径相关性显著,在树高-胸径模型中平均决定系数为0.809,在冠幅-胸径模型中平均决定系数为0.498。相对于针叶树来说,阔叶树树高和胸径、冠幅和胸径的相关性略差,其决定系数平均值分别为0.608,0.395。不同树种适应不同树木生长模型,在树高-胸径的相关性分析中,以幂函数、S函数模型居多,冠幅-胸径模型以三次多项式模型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11.
台湾峦大杉胸径与树高生长相关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建平 《林业科技》2013,38(1):13-14,19
采用随机抽样调查的方法,对福建省闽清峦大杉的胸径与树高生长模型进行了测定,研究的结果表明,峦大杉胸径与树高最佳相关模型为H=1.6928e0.1037D,相关系数r =0.945,剩余标准差为0.106,经显著性检验,达极显著水平,回归方程总体系统误差为-0.0153%,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12.
柞树树高与胸径相关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使用Logistic方程、直线方程、对数方程、多项式方程、乘幂式方程和指数式方程6种理论生长方程拟合不同立地条件下柞树树高生长过程,从中选择最优的树高生长方程。研究结果显示:通过比较拟合统计量,最终确定Logistic方程为柞树树高生长的最优模型。将检验数据的胸径值代入最优树高生长模型中,求出树高预测值,并对树高实测值与预测值进行T检验,研究发现柞树实测值与预测值之间无显著差异(p=0.985 748>0.05),表明该树高模型可以实现柞树树高的有效预测。  相似文献   

13.
森林生态系统中林分胸径和树高的Granger因果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滞后阶数为1时,胸径和树高互为Granger原因,这从理论上证明,建立胸径和树高模型是合理的.当滞后阶数为2时,胸径不再是树高的Granger原因,但树高仍是胸径的Granger原因,两者相比,树高的影响更深远.所以在森林培养时,应更加注重树高,以维持树高对胸径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长白侧柏树高生长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0a划分一个龄级,利用10-140a生的树高生长量数据,通过拟合树高生长趋势方程和趋势曲线的方法,研究长白侧柏树高生长规律。结果表明:长白侧柏在30a生以下时,树高生长较为缓慢;40a生左右进入树高生长速生期;到90a生时,树高生长量急剧下降;从130a生开始,树高生长基本处于停滞状态。  相似文献   

15.
标准树高曲线的研制   总被引:6,自引:6,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Suchumacher式:H=1.3+αe^-b/D为基础,分析了模型参数a、b与林分因子(优势高Hd,断面积平均直径Dg等)的关系,结果表明:a与优势高Hd的最为密切,b与林分因子间的相关不紧密。确立了a=a1Hd^b1关系式,建立了标准树高曲线模型:H=1.3+a1Hd^b1e^-b/D(简记为smk式)。分析表明:a1、b2无地区显著差异,b地区差异显著;作为近似,同一树种各地区间都取统一  相似文献   

16.
应用孟家岗林场2011—2012年17块固定样地中85株解析木资料,根据经验方程选择单木树高曲线的基本模型,应用选定的模型对不同立地条件下的落叶松人工林进行树高曲线拟合,再用参数化的方法确定参数与各个林分调查因子之间的关系,从而建立单木树高曲线模型。结果表明:Richards理论模型可作为落叶松人工林单木树高曲线基本模型,其参数与林分的地位级指数(SCI)呈线性关系,而与年龄和密度的关系不明显;最终建立的树高曲线方程为H=(12.380 25+0.740 79 SCI)(1-e~(-0.05D))0.665 29+1.3,其优点是,当0≤H≤1.3时,D的取值可以为零,符合林木生长的生物学特性。  相似文献   

17.
五种针叶树个体高生长过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SAS分别建立了5种针叶树树高与树龄的回归方程。通过模型分析,预测了5种针叶树在研究区内的最终树高,分析了不同生长阶段树高生长的速度变化,比较了树高生长年快慢,划分了树高的生长阶段,提出了相应的经营措施。  相似文献   

18.
黄龙山林区主要树种的树高与胸径关系的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森林资源“二类调查”的1087个角规样点的角规控制胸径检尺调查资料,分别对油松林、栎类林、白桦林、山杨林及硬阔林、软阔林的平均树高和平均胸径的关系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各树种林分平均高与胸径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相关关系,即:H=a b lnD、H=a bD且相关紧密。在黄龙山林区用胸径估测平均树高,对于森林资源清查和育林作业设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天然赤松胸径与树高相关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吉林省延边天然赤松集中分布地区,采用随机抽样方法,测定了384株天然赤松样木的树高与胸径,通过回归分析方法研究了树高与胸径的相关模型,拟合了其最佳回归方程为H=16.9878e-5.276 4/D,经显著性检验,呈极显著水平,回归方程系统误差为0.0149%.  相似文献   

20.
A number of equations were fitted by means of stepwise regression to data from 171 compartments enumerated for working plan purposes in the southern and south-western Cape Province. Top height (= the mean height of the 100 biggest trees per ha in terms of diameter at breast height) or a function of top height was used as the dependent variable. Mean height, age (A), stems per ha (SPH) and mean diameter at breast height were used as the independent variables. The following equation gave the best results:

Top height = mean height + 0,03 log (SPH—99) 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