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实地调查和查阅相关文献,初步统计出庐山野生草本植物有107科482属1 055种,其中,蕨类植物有31科63属150种,分别占总科、属、种数的28.97%、13.07%、14.22%;被子植物有76科419属905种,分别占总科、属、种数的71.03%、86.93%、85.78%。庐山野生草本植物种类组成丰富,许多种类具有药用、食用和园林应用价值,研究结果可为庐山野生草本植物的有效保护、科学开发和可持续利用等实践工作提供宝贵的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2.
为了促进陕西板栗产业的健康发展,对陕西省秦巴山区板栗害虫的种类及其区系组成进行了连续2 a的调查。秦巴山区板栗害虫有6目49科143属184种。食叶害虫25科85属109种,分别占总科数的51.02%、总属数的59.44%、总种数的59.24%;由古北界、东洋界以及古北-东洋共有种类组成优势类群,其种数分别占该类害虫种数的31.19%、25.69%、33.03%。枝梢害虫15科25属27种,分别占总科数的30.61%、总属数的17.48%、总种数的14.67%;东洋界种类和其它多界种类优势类群,其种数分别占该类害虫种数的37.04%、29.63%。蛀干害虫5科22属32种,分别占总科数的14.28%、总属数的15.28%、总种数的17.39%;由东洋界种类和古北-东洋共有种类构成优势类群,其种数分别占该类害虫种数的31.25%、43.75%。种实害虫5科8属11种,分别占总科数的10.20%、总属数的5.59%、总种数的5.98%;由古北界种类和古北-东洋共有种类组成优势类群,其种数分别占该类害虫种数的27.27%、54.55%。苗木害虫有3科3属5种,分别占总科数的6.12%、总属数的2.10%、总种数的2.72%;由古北界种类和其它多界种类组成优势类群,其种数分别占该类昆虫种数的40.0%、40.0%。在这些害虫中,古北界46种,占该区板栗害虫总种数的25.00%;东洋界47种,占板栗害虫总种数的25.54%;古北-东洋界共有种64种,占板栗害虫总种数的34.78%;其它界种类27种,占该区板栗害虫总种数的14.67%。秦巴山区板栗害虫以古北界、东洋界、东洋-古北共有种类为优势种类。符合陕西板栗分布于古北、东洋两界过渡地带的昆虫区系的组成特点。  相似文献   

3.
经调查和查阅文献,汉阴县毒蛾科昆虫共有8属49种,其中黄毒蛾属、白毒蛾属、雪毒蛾属、盗毒蛾属等4属的种数占汉阴县总种数46.9%,是汉阴毒蛾科区系的主要组成成分和优势类群;区系组成方面,古北界7种、占全县总种数的14.0%,东洋界30种、占全县总种数61.2%,古北—东洋界分布种8种、占全县总种数16.3%,古北-新北界分布种仅3种、占全县总种数6.1%,东洋界种类是汉阴县毒蛾科区系的主要组分。  相似文献   

4.
陕西牛背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型真菌区系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陕西省牛背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型真菌的调查和研究,结果表明:本保护区共有真菌165种,隶属2门4纲10目35科79属,其中以担子菌门层菌纲真菌的种类数量最多,为144种,占保护区大型真菌总种数的87.3%;共有优势科9个含47属111种,分别占保护区大型真菌总科数的26.5%、总属数的59.5%,总种数的67.3%;本区大型真菌主要集中分布在海拔2 300m以下的区域,共有159种,占保护区大型真菌总种数的96.4%,大型真菌的种类、种群密度以及数量随着海拔升高而递减。从大型真菌在不同植被类型内分布看,大型真菌以分布于阔叶林带的种类较多,达126种,占调查总种数的76.4%,其次为灌丛林和针叶林。  相似文献   

5.
于2013-2015年采取样方调查、路线调查以及查阅文献资料等方法,对西藏米林县野生药用植物资源进行调查和多样性特征分析。结果表明,米林县共有药用植物资源77科225属316种,分别占本区维管植物科、属和种总数的84.62%,72.82%,58.30%;多年生草本植物占优势,共有183种,占本区药用植物总种数的57.91%;全草类药用植物最多,共有138种,占总数的43.67%;清热药类占多数,共有119种,占总数的37.66%;民族药用植物62科172属229种,占米林县药用植物总种数的72.47%。调查表明,米林县野生药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在入药部位、生长型、药效等方面具有较高的多样性。本文提出了建立野生药用植物资源数据库、加大民族药用植物研究、建立药用植物保护区的保护与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6.
甘肃白龙江林区野生花卉资源及多样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多年的调查研究,甘肃白龙江林区野生花卉共有82科205属380种,其中木本植物301种,占总数的79.21%,草本植物79种,占总数的20.79%;珍稀野生花卉55科122属156种,占全国已公开记载珍稀野生花卉总数的23.39%,其中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野生花卉18科32属45种;野生花卉的优势科为蔷薇科、忍冬科和杜鹃花科,优势属为忍冬属和杜鹃花属;以落叶阔叶混交林带分布最多,其次为常绿阔叶混交林带;科的分布以泛热带分布、北温带分布为主;属的分布以北温带分布为主,其次为泛热带分布和东亚分布;其观赏特性以观花类、观果类和观叶类居多,分别占总种数的49.2%、28.16%、18.16%;园林用途以花灌木类、盆景类和园景类为主,分别占总种数的22.89%、19.74%、15.26%;并提出了具体的保护和利用建议。  相似文献   

7.
于2017年在福建省尤溪县对发生中华鹅膏菌(Amanita sinensis)的马尾松人工林植物群落特征进行调查。结果表明:中华鹅膏菌生境的植物群落共有维管束植物43科80属119种,优势科为蔷薇科、茜草科、山茶科、壳斗科、禾本科和杜鹃花科,分属19种分布区类型。其中具有热带、亚热带性质的属51个、种73个,分别占总属数、总种数的63. 8%、61. 3%;温带性质的属21个、种32个,分别占总属数、总种数的26. 3%、26. 9%。群落的植物区系以热带、亚热带成分为主,兼有温带成分,具有从热带过渡到温带以及中亚热带森林的特征。  相似文献   

8.
为了摸清米仓山南麓野生药用植物资源及其分布规律,分析其多样性特征,为该区域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结合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采用样方调查法,通过开展野外调查,对米仓山南麓的野生药用植物的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区域的野生药用植物共有95科223属290种。科属构成丰富多样,科的构成上寡种科最多,有44科136种,分别占总科数的46.3%,占总种数的46.9%;属的构成上单种属占绝对优势,有178属,占总属数的79.8%,占总种数的61.4%。该区域野生药用植物的生长类型以草本药用植物略占优势,占总种数的53.1%。解毒和清热是该区域野生药用植物的主要功效,分别占总种数的44.5%和42.1%。该区域的野生药用植物以全草或全株和根与根茎入药为主,分别占总种数的33.6%和22.3%。综上所述,米仓山南麓的野生药用植物种类丰富,药用植物生长类型、功效、药用部位等类型多样,但缺乏规范的保护和利用计划,建议制定野生中药材的保护和利用规划,为该区域内中药材资源地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为探明西天目山主要草本药用植物资源及其应用情况,采用路线调查、查阅文献及书籍、走访居民等方法进行调查,为该区草本药用植物的研究、保护及利用提供科学依据。结果显示:(1)该区主要有草本药用植物150种,隶属于64科133属。单种科占首位,含2—5种的寡种科占次位,2者分别占总科数的63. 00%和30. 00%,分别占总种数的26. 67%和33. 33%。单种科及寡种科占的比例大,说明该区草本药用植物科的组成具多样性;(2)单种属最多,占总属数的90. 23%,除单种属外皆为寡种属,表明该区草本药用植物无占明显优势的大属,属的构成复杂多样;(3) 1年生及多年生草本药用植物占主导地位,分别占总种数的25. 33%及56. 00%;(4)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最多,占总种数的67. 33%;(5)当地药用草本植物的利用方式多样,有栽培作药用、食用与观赏,采集野生作药用、食用、牧草等方式,但未被利用的仍占主体,达37. 89%。该区草本药用植物多样性丰富,药用价值高,应建立研究、管理及宣传机构进行保护和合理利用。  相似文献   

10.
通过路线调查法,对陕西龙凤山两栖爬行动物进行了调查。证实该区有两栖动物4种,隶属1目2科2属;爬行动物12种,隶属3目7科10属。在这些区系组成中,古北界种类9种,广布种6种,东洋界1种,分别占该区两栖爬行动物总种数的56.25%、37.5%和6.25%。可见,该区两栖爬行动物区系组成主要以古北界区系成分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