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分析了开展非木质林产品经营认证的国家宏观政策背景以及非木质林产品经营认证体系运行机制,重点概述非木质林产品经营认证在中国的实践对当地经济、社会和生态产生的良好效益,以及在实践中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2.
生态公益林是实现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手段。基于指标抓取与词频分析,构建生态、经济和社会3方面的综合评价体系,通过模糊物元模型和障碍度计算,评价英德市生态公益林综合效益。结果表明,英德市生态公益林综合效益处于向良等级转化阶段;生态效益优但稳定性较差,主要障碍因子为温度改变和土壤容重,中、低值区主要集中在英中经济区和英西农业区;经济效益良但等级提升难度大,主要障碍因子为木材平均年产值,中、低值区多位于英西综合发展区中的边缘镇;社会效益向中等级转化,需整体提升,主要障碍因子为人均林产收入年增加率和吸收SO2量,低值区聚集在九龙-黄花石灰岩地区和英中经济区的人工针叶林区域。建议通过分类经营和改善结构提升生态公益林质量,结合区域特点挖掘旅游和休憩等新型林业经济产业,强化常态保护机制、多渠道普及林业知识。  相似文献   

3.
尾巨桉Eucalyptus urophylla×E.grandis人工林在我国南方占有重要的比重,但其经营质量高低尚无一个量化的评价模型.为了促进尾巨桉人工林种植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原理并利用YAAHP软件,选取森林结构、生长量、土壤肥力和群落稳定性4个一级指标和胸径、树高、郁闭度等17个二级指标构建了尾巨桉经营质量等级综合评价模型.在佛山市云勇林场7年生尾巨桉人工林中根据抚育程度由小到大顺序选择A、B、C3块林地各设置2个样方,应用该体系对其经营质量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 表明:(1)尾巨桉林地权重大小顺序为B>C>A,说明了尾巨桉各林地经营质量等级,其中B林地为优,C林地次之,A林地较差;(2)质量综合评价值Q值大小顺序为:B>C>A,说明抚育程度中等的林地质量最好,其次为抚育程度较高的林地,抚育程度最低的较差;且B林地质量评价为良,C林地和A林地质量评价均为中等;(3)一致性检验的CR值为0.0035,远小于规定的阈值0.1.基于林地权重、综合评价值和一致性检验值,综合各林地实际质量情况,验证该评价体系合理.  相似文献   

4.
在资料查询、专家咨询获取各种模式林分相关信息的基础上,选择华容县5种当地典型的杨树人工林复合经营模式,共设置20块样地,对相应指标进行实地调查,从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三个方面筛选评价指标,构建了洲滩人工林复合经营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数学综合评判法对5种杨树人工林经营模式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表明:5种杨树人工林复合经营模式的生态、经济、社会综合效益评价优劣排序为林-菜模式(0.631 3)林-菌模式(0.611 8)林-药模式(0.488 3)林-草模式(0.475 2)纯林模式(0.456 7)。无论从生态功能、经济功能、社会功能还是从综合效益来看,研究区人工林复合经营模式都优于纯林模式。  相似文献   

5.
根据北京市森林资源调查资料,以发挥森林的生态功能、生产功能和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为原则,将密云水库集水区水源保护林划分为生态型水源保护林、生态经济型水源保护林、经济生态型水源保护林3个森林类型和18种亚型。在此基础上依据密云水库水源保护资源现状、森林水文效益试验研究和当地经济发展等20个指标,提出对不同类型水源保护林资源现状、森林水文效益试验研究和当地经济发展等20个指标,提出了对不同类型水源保护林功能要求的定性评价标准为:优、良、中、差4个等级。最后提出了各类型水源保护林合理利用和管理的措施和建议,以期为有关决策部门和制定密云水库集水区水源保护林建设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伊犁州环保局统计分析结果表明:2005年,伊犁河谷生态环境质量排在第—位的是新源县;综合评价值接近良。此次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以县(市)为单元,选用生物丰度指数、植被覆盖度指数、水网密度指数、土地退化指数和污染负荷指数作为评价指标,将伊犁河谷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值分为优、良、一般、较差和差5个等级。  相似文献   

7.
基于2014年广西永福县的森林资源调查数据,依据《中国森林可持续经营标准和指标》和《中国热带地区森林可持续经营指标》等指标体系的相关内容与准则,构建了4个层次36个指标的森林可持续经营评价体系,确定评价体系的权重,利用综合评分法来计算可持续性综合值。结果表明:广西永福县生态系统和森林资源的可持续性均属于可持续阶段,经济和社会可持续性处于弱可持续阶段;实现率分别为0.821 2,0.887 4,0.641 9和0.729 2;永福县森林经营可持续性综合评分为0.770 0,总体上处于弱可持续阶段。  相似文献   

8.
基于永安市第四次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建立森林质量评价体系,评价指标主要由反映林木质量和林地质量的10个因子组成,质量等级划分为优、良、中和差4级.从森林类别、树种组成和龄组结构3个方面对森林质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全市乔木林森林质量指数为0.643,处于良等级,可通过精准提升进一步提高森林质量.结合永安实际情况,认为研究结果能够真实反映永安市森林资源质量,可以为制定科学的森林经营方案和森林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以北川小寨子沟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区域,在资料搜集和野外调查的基础上,从涵养水源、水土保持、固碳制氧、净化环境4个方面入手,选取蓄水效益、固土效益、固定CO_2效益等8个评价指标,构建了1个包含总体层、系统层、指标层的生态效益评价体系。基于以上评价体系,利用生态效益核算方法分别对8个指标进行生态效益核算。结果表明,北川小寨子沟自然保护区生态效益显著,对当地环境具有重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运用灰色系统理论与方法进行桉-草-牧复合经营模式综合效益评价研究,初步筛选出桉(2 m×3 m)+象草+涠洲黄牛、桉(2 m×3 m)+象草+波尔山羊和桉(2 m×6 m)+象草+涠洲黄牛、桉(2 m×6 m)+象草+波尔山羊4种具有良好综合效益的复合经营模式,其综合效益关联度分别为0.904 0、0.885 0、0.882 0和0.863 7,比桉树纯林提高了46.52%以上。同时经过评价指标的分析,最终选择确定Shannon-Wiener指数、土壤毛管孔隙度、土壤田间持水量、土壤有机质、土壤全N、土壤全K、桉树树高、桉树胸径、桉树种植年均投入、桉树种植年均收入、牧草营养养分和林农接受程度等12个指标,可应用于构建评价指标的最小数据集,并反映系统的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