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很荣幸地跟随养蜂专家马德风老师在北京和北戴河进行了一段联合繁殖养强群提高早期蜜源产蜜量和质量的试验,已获得初步成功。经过这一段试验,可以看出:联合繁殖方法可使繁殖加快,随时组成5公斤以上蜂量的群势投入生产,既能提高单位产蜜量,也能提高蜂蜜的浓度,又能增加王浆采收量。在蜜源相同的条件下,经过1个月繁殖,联合繁殖群在刺槐花初期的群势达到6公斤,子脾20个,平均单位蜜蜂产浆量,双王群比单王群提高100%,联合群比单王群提高2.75%,比双王群提高87.5%。联合繁殖群一次取浆30多克,而单王群一次只取浆4克,相差悬殊。联合繁殖养强群的方法,可使蜂群迅速地增强,做到优质高产,提高养蜂者的经济  相似文献   

2.
胡佑志 《蜜蜂杂志》2020,40(10):6-6
秋繁前期:蜜蜂在“立秋”后最后一次取蜜时,子脾上的边角蜜不取,只取无子脾上的蜜,为抽出多余空脾做准备,以确保蜂群秋繁的群数和群势。更换老弱残蜂王,如果是处女王,应在8月底前产卵,平均群势,单王群要保证8~10框的足蜂,双王群保证每王5~6框足蜂,蜂脾相称,用作秋繁的群保证子脾4~5张,过多蜂和子脾应补足弱群或利用产卵王联合分蜂。每周1次对蜂螨进行防治,连续治疗2周。  相似文献   

3.
小继框养蜂跟小继箱基本相同,不同的是小继框是在同一个箱内,上框与下框之间没有隔王栅。小继框养蜂蜂蜜产量高、质量好,长年不用饲喂,取蜜不受外界因素影响,不会失王;没有“分蜂热”,逃蜂少、省工时、易管理。1 小继框与平箱混养产蜜量高、质量好我总结:100群平箱的蜂场,取1次蜜约250 kg,而在100群蜂中养小继框70群、平箱30群,单取小继框的蜜就可超过325 kg,而30个平箱群不取蜜,为繁殖群,专为70个小继框群“服务”,取蜜比平箱群多75 kg以上,少取30个平箱既省工又省时。小继框养蜂非常适宜生产巢盒蜜,1个小框能生产1.25 kg巢盒蜜(500 g巢蜜盒2个,250 g 1个)。  相似文献   

4.
今年乌桕流蜜期,有蜂30群,116框,取蜜6次,总产蜜1,358斤,全场蜂群平均每群产蜜45.3斤,每框产蜜11.7斤。在流蜜期划分两组采蜜:一组处女王群,二组老王群或双王群。采蜜结果,处女王群比老王群的产蜜  相似文献   

5.
弱小群怎样才能多采刺槐蜜对于全场平均只有4~6框蜂的弱小群可用如下方法做到产蜜、繁殖、分蜂三不误:在距刺槐流蜜约10天前把蜂群调整到蜂脾相称,不加脾控制蜂王产卵,同时组织一育王群育王,使处女王在流蜜后4~5天内出房。以6框群为例:在取第一次蜜前,在箱...  相似文献   

6.
李海燕 《中国蜂业》2002,53(6):13-13
目前 ,产生我国蜂蜜质量低劣的原因之一是生产者采用“勤取蜜”的方法生产稀薄蜂蜜 ,由此引起后续的一系列问题。为了从源头上纠正生产低质量蜂蜜 ,必须改“勤取蜜”的生产方法为养强群、取成熟蜜。众所周知 ,强群哺育力强 ,群势发展快 ,能采集早期蜜源 ,提高蜂产品质量 ;蜂群越大 ,采集量也越多。有人曾精确试验过 ,在椴树大年 ,3框蜂小群只采 7公斤蜜 ,而 12框蜂的中等强群 ,却采了 49公斤蜜 ,两者相差 7倍 ;而且蜂蜜的浓度后者比前者高。培育强群的工作要从上一年秋季培育适龄越冬蜂时抓起 ,争取做到强群越冬。所谓强群 ,因各地养蜂季节…  相似文献   

7.
周道义 《蜜蜂杂志》2015,35(5):13-16
<正>1论流蜜期巢箱6张脾高产我学养蜂时饲养双王群巢箱放8张脾,无论在油菜花期还是荆条流蜜期,总喜欢满巢箱8张子脾毫无间隙,结果是摇蜜总赶不上巢箱控制在6张子脾保留空间的产量高。通过学习蜂业杂志上报道的高产典型,逐步认识到养蜂要注重策略,科学养蜂提高养蜂效益才是养强群的根本所在。下面谈谈笔者的体会,与蜂友们共同讨论。1.1盛花期繁蜂少取蜜,流蜜抓子一场空目前蜂场采用"十框标准箱"的较多,也有蜂场采用内围宽度为40.5 cm型的蜂箱,饲养双王箱强群4 kg(16框)蜂量,在1个繁殖周期(21 d)双王箱内拥  相似文献   

8.
祝匡益 《蜜蜂杂志》2020,40(3):38-40
中蜂喜分蜂,难养成大群。若饲养在郎氏10框活动巢箱中,则空间过大、利用率不高。在流蜜期,弱小中蜂群难形成无子蜜脾,取蜜只能提出子脾摇蜜,损伤蜂、削弱群势,影响后期产蜜。若用框式隔王板,中蜂又难以养成10框蜂的群势。因此,有的地方把郎氏巢箱10框改成8框,用来饲养中蜂。现在赣、浙各地的中蜂场,用8框巢箱饲养中蜂的人较多。赣、浙两地的自然条件和气候蜜源情况有差别,分布在两地的中蜂,在油菜花期繁殖到4脾蜂以上后,大都会发生自然分蜂,有的群还会有2次之多。蜂群一分再分,群势将由强变弱。  相似文献   

9.
能否方便、快捷地取得大面积适龄幼虫是生产蜂王浆流程巾的关键环节.早年笔者生产蜂王浆时是从生产群(大群)中取虫,除种王群、交尾群用平箱饲养外,全场都是加继箱的生产群,产浆时必须从大群里取虫.这固然能让每一只蜜蜂都能采蜜、泌浆,最大限度地利用全场蜂力,但取虫时上下继箱劳动强度大,4天前加的脾又来取虫,在产蜜季节对蜂群多干扰,势必影响采集.  相似文献   

10.
强群多箱体成熟蜂蜜生产技术的核心理念是强群采蜜和利用多个箱体为强壮蜂群提供充足的储蜜空间,流蜜结束后一次性采收封盖蜜脾.这样生产出来的蜂蜜成熟度高,水分含量低,耐储存.在这种生产模式下,设法让蜂群在主要蜜源流蜜期能够形成并维持强壮群势,用多个箱体生产成熟蜂蜜.本文介绍的"巢继箱双王繁殖,强群多箱体取蜜"技术,其关键点在...  相似文献   

11.
《中国蜂业》2011,62(8)
想夺高产当然是养双王群比较好,蜜浆型的蜂群适合养双王群,蜜王易起分蜂热,浆王没有必要养双王群。但是双王群不能上下调脾,给日常管理带来很大不便,如容易失王等缺点,所以应同时饲养交尾群,数量占全场蜂群数的十分之一,就能做到有效补王。如果两边各有4张脾不便于喂糖。  相似文献   

12.
养强群取成熟蜜不会减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景民 《中国蜂业》2003,54(4):14-14
由于优质不能得到优价 ,加上低浓度蜜一样有人收购 ,这就让养蜂者逐渐形成一个错误的“共识” :勤取蜜可高产、高效 ;还可减轻蜜蜂的酿蜜负担。在这种错误“共识”的指导下 ,几十年来我国蜂农已养成勤取蜜的坏习惯 ,现在这种劣习所带来的恶果已显现。为了验证勤取蜜的效益到底高否 ,笔者从2 0 0 0年至 2 0 0 2年在荆条花期进行了对比试验。2 0 0 0年因花期的中后期蜜源突然中断 ,影响数据的准确性 ,但可以看出一个趋势 ,即取成熟蜜的蜂群后期群势保持好 ,不缺饲料 ;而勤取蜜的蜂群群势下降严重 ,平均由 15框下降到 10框 ,而且蜜源过后很快饲…  相似文献   

13.
中蜂取蜜采用3种不同形式,其产量是不一样的,对油菜、荆条、芝麻3个蜜粉源进行3年9个花期的实验统计,其结果是,采用西蜂常规摇蜜法取蜜群均蜜量为28.4千克,随时割蜜块取蜜法,群均46.5千克,全年一次性割脾取蜜法群均20.3千克。第1种方法取蜜效果一般,但损伤少量幼虫,损蜂与对照群相比,群势平均下降0.4千克,用百分数表示损19%。第2种取蜜法虽较麻烦,但蜜量最多,是科学的取蜜方法,可采用。第3种取蜜法蜜量最少,适用于老法饲养的蜂群。  相似文献   

14.
选择22个群势相当、蜂群结构相似的继箱群,按群势大小随机分成两组,一组生产天然成熟蜜,一组生产非成熟蜜,记录试验蜂群的群势、产蜜量、产浆量。结果表明:天然成熟蜜试验组(A组)的取蜜量平均为11552g,非成熟蜜试验组(B组)的平均取蜜量为28961g,B组的取蜜量是A组的2.51倍,t检验表明,P〈0.01,差异极显著;测定两组蜂蜜的含糖量,天然成熟蜜在80%(41度)以上,而非成熟蜜在36度左右,计算取糖量为:A组9309g,B组15649g;B组的取糖量是A组的1.68倍,P〈0.01,差异极显著;产浆量为:A组707g,B组691g,P〉0.05,差异不显著;群势下降率的平均值为:A组21%,B组23%,P〉0.05,差异不显著。结论,从蜂蜜的产量方面考虑,天然成熟蜜的价格应该是非天然成熟蜜的2.5倍。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的目的在于查明生产实践中双王群与单王群繁殖力和产蜜量谁高谁低的问题。试验结果 (一)繁殖和保持群势方面复壮阶段(春季)繁殖,双王群比单王群快,可提前十余天达到九足框以上的群势。四月十二日平均足蜂,试验组为9.75框,对照组只有7.5框。试验组比对照组多增殖蜜蜂30%,对照组直到五月四日才达到9.2框,接近试验组四月十二日的水平。  相似文献   

16.
先进的养蜂家对蜂群管理所掌握的原则是:“1.采蜜期前,奖励保温,充分发展群势。2.采蜜期中,补充蛹脾,延续群势。3.采蜜后期,强弱调配,恢复群势。”这样才能获得蜂、蜜、蜡三高产。过去有人认为繁殖与取蜜有矛盾,他们的论调是“繁殖快了不能多采蜜,取蜜多了。又会影响繁殖”但是却不知道“蜂即是蜜,蜜即是蜂”经验证明只要掌握“早取蜜,勤取蜜”适时取蜜的原则,抓季节,抢蜜源,追花夺蜜的精神,可以促进繁殖。而繁殖快了,  相似文献   

17.
据在贵州凤岗县观察、试验,贵州北部乌桕产区,中蜂夏末群势强盛,可上继箱;夏末到冬季群势呈下降趋势。春繁包装的适宜日期,有早油菜的地区,应在1月20日左右,只有晚油菜的地区可推迟到2月初。春繁时,3框以下的弱群应搞外包装。3月20日前后,蜂群内雄蜂蛹大量封盖,出现王台、产生分蜂热。此时应采取加继箱、用王笼扣老王、巢箱挂王台、用处女王群采蜜、加强取蜜等措施来控制分蜂热,提高产蜜量。在群势相同的情况下,春季用有王群或无王群育王,其王台接受率、蜂王初生重无明显差异,两种方式均可采用。  相似文献   

18.
<正>蜜蜂秋季管理主要是为蜂群越冬及来年的早春繁殖作准备,达到蜂王优、群势强、饲料足。更换老劣蜂王,冬季死亡率高,来年春季产卵高峰持续时间短。因此,必须在秋季培养一批优良的新蜂王,换下来的老蜂王可以组成双王群,让其继续产卵。秋季最后一个蜜源的中后期取蜜一定要稳,一般可采用提蜜脾的方法,若出现蜜压子圈现象,一般只取  相似文献   

19.
关山峰 《蜜蜂杂志》2006,26(11):42-43
(上接2006年第8期)1.5精心挑选组织好育王群1.5.1定向选群大场3~5群,小场2群以上。基本条件是生产力强,生活能力旺盛,繁殖发展复壮快,抗病害能力强,性情温驯方便管理,高产性能稳定等。定向条件还要与市场需求相结合,尽量满足和服务于社会。如产蜜性、蜜浆并重性、快速发展种蜂种王的能力等。一句话,定向选群就是在集团群中挑选育王群,做到优中选优,并灵活掌握。1.5.2群强蜜粉充足预定在一个主要蜜粉源盛花期实施人工育王,必须在移虫前1个月挑选好育王群,并精心饲养成强群,移虫前3~5日组成育王群,其群势应有15框足蜂,其中应有8框以上封盖子…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来,我们都使用多王取虫群产浆,此法经济实用,效果良好。一、多王取虫群的组织生产群老王产卵力下降,可利用这些老王组织多王群。在流蜜期选幼蜂出房多的小群,提出蜂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