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研究水位波动对湿地植物生长的影响,通过水培试验研究了高水位梯度及淹水时间对石菖蒲(Acorusta tarinowii)叶绿素以及光合性能的影响,旨在揭示高水位胁迫对石菖蒲生理功能的影响机理。结果显示,与对照相比,半淹处理可显著提高石菖蒲植株叶绿素含量、气孔导度、蒸腾速率、胞间CO2浓度、净光合速率(P<0.05);全淹处理时各项指标则显著降低(P<0.05)。由此可见,半淹处理可提高植株叶绿素含量,增强植株光合作用;全淹处理则抑制植株生长,研究表明石菖蒲具有一定的抗淹能力,适宜的水位高度可促进其生长。  相似文献   

2.
以滴水观音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水位对滴水观音光合气体交换参数的影响。共设1/4淹、2/4淹、3/4淹和全淹4个处理,以不淹水处理为对照。于淹水后第10、20、30、40和50天分别测定各处理植株叶片光合气体交换参数。试验结果表明:1/4淹水处理和2/4淹水处理随胁迫时间延长,净光合速率(Pn)先上升后下降,在胁迫第10天时最高,胁迫试验期间均高出于对照,分别比对照高26.26%、22.16%,差异显著(P0.05);3/4淹水和全淹处理滴水观音叶片的Pn在胁迫的20 d内变化不明显,之后有所下降,均低于对照,分别下降37.57%和46.69%,差异显著(P0.05)。在淹水胁迫第10天时,1/4淹水和2/4淹水条件下滴水观音叶片光合有效辐射(PAR)增加,明显高于对照,随后,1/4淹水PAR呈下降趋势,但仍高于对照62.12%,差异极显著(P0.01);2/4淹水处理下,滴水观音在胁迫的第20天PAR达到最大值,高于对照80.59%,差异显著(P0.05);3/4淹水和全淹条件下PAR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比对照分别低71.57%和82.99%,差异显著(P0.05)。在淹水胁迫的第10天,滴水观音叶片的蒸腾速率(Tr)达最低值。在整个胁迫期间,1/4淹水和2/4淹水处理下的滴水观音Tr均高出对照处理,最终,较对照组上升了48.31%、33.20%,差异显著(P0.05);而3/4淹水和全淹胁迫下的滴水观音叶片Tr均低于对照,3/4淹水较对照下降16.09%,差异显著(P0.05);全淹比对照下降37.16%,差异极显著(P0.01)。3/4淹水和全淹滴水观音在整个淹水胁迫期间的气孔导度(Gs)变化不大,趋于平缓,均低于对照组,并低于1/4淹水和2/4淹水组;在淹水处理第40天,3/4淹水和全淹滴水观音Gs分别低于对照22.36%、39.36%,差异极显著(P0.01);1/4淹水处理下滴水观音叶片Gs呈单峰曲线,在胁迫第30天达最高峰,随后有所下降,比对照上升40.28%,差异极显著(P0.01);2/4淹水处理下的Gs较对照上升了28.62%,差异显著(P0.05)。在1/4和2/4淹水胁迫下,滴水观音叶片胞间浓度(Ci)低于对照以及明显低于3/4淹水、全淹处理,并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呈逐渐下降的趋势;3/4淹水和全淹胁迫下的滴水观音Ci上升明显。  相似文献   

3.
为阐明盐度胁迫对大鳞鲃(Luciobarbus capito)肝、肾和鳃组织抗氧化系统及血清皮质醇的影响,本研究设置4个NaCl盐度组(3、6、9和12 g/L)和1个淡水对照组,检测分析了不同盐度胁迫下曝露3、6、12、24、48、96 h和7 d大鳞鲃肝、肾和鳃组织中酸性磷酸酶(ACP)、碱性磷酸酶(AKP)、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以及血清中皮质醇浓度的变化。结果显示,在相同盐度胁迫下,大鳞鲃的肝、肾和鳃组织中ACP、AKP、GSH-Px抗氧化酶的活力、MDA含量以及血清皮质醇含量随胁迫时间的延长均呈先上升后下降、随后趋于稳定的变化趋势,在胁迫开始24 h内各指标达到峰值,并在48 h开始逐渐趋于平稳;胁迫初期,相同曝露时间,大鳞鲃的肝、肾和鳃组织中3种抗氧化酶活力、MDA含量及血清皮质醇含量均与盐度呈显著正相关性。大鳞鲃在盐度胁迫过程中,ACP、AKP活力和MDA含量在肾组织的范围分别为1.42~2.15 U/g prot、1.01~1.87金氏单位/g prot和13.05~57.27 nmol/mg prot;肝组织中分别为1.27~1.96 U/g prot、0.31~0.86金氏单位/g prot和17.02~55.98 nmol/mg prot;鳃组织则为0.98~1.96 U/g prot、0.13~0.84金氏单位/g prot和8.33~53.93 nmol/mg prot,肾组织中ACP、AKP活力和MDA含量均高于肝、鳃组织;而GSH-Px的活力在肝、肾和鳃组织的范围分别为44.41~114.77、16.52~67.59和9.07~48.00活力单位,肝组织中GSH-Px活力显著高于肾和鳃组织。此外,血清皮质醇在盐度胁迫过程中的含量变化范围为197.00~355.50 ng/L。综上所述,在12 g/L的高盐胁迫下大鳞鲃通过自身调节,各项指标仍可恢复正常,表明其对盐度环境有较强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4.
采用实验生态学方法,研究了脆江蓠(Gracilaria chouae)相关酶活性对短期高盐胁迫的响应,旨在为提高脆江蓠规模化养殖夹苗效率提供理论依据。实验设置5个盐度梯度(40、45、50、55和60),自然海水作为对照组,研究了高盐处理0.5 h及自然海水恢复12和24 h对脆江蓠抗氧化酶和光合酶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高盐胁迫0.5 h后,随盐度的升高,脆江蓠的抗氧化酶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逐渐升高(P<0.05),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呈波动变化(P<0.05),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逐渐降低但差异不显著(P>0.05),丙二醛(MDA)含量随盐度升高显著升高(P<0.01),上述抗氧化酶活性均在盐度50~55时出现极值;脆江蓠光合作用关键酶Rubisco活性随盐度升高逐渐降低(P<0.01),碳酸酐酶(CA)含量随盐度增加略有增加(P<0.05)。随恢复时间的增加,脆江蓠SOD、POD和CAT活性逐渐升高(P<0.05),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Rubisco活性逐渐升高(P<0.05),CA含量呈波动变化。研究表明,短期高盐胁迫显著影响脆江蓠藻体抗氧化酶和光合酶活性,藻体通过提高抗氧化酶活性以及加强对无机碳的吸收利用来应对高盐胁迫,胁迫去除后逐渐恢复至正常水平。  相似文献   

5.
隆线溞营养成分分析及高温胁迫对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分析隆线溞(Daphnia carinata)作为饵料生物的价值和其在不同温度下抗氧化损伤能力的情况,测定了重庆荣昌境内隆线溞的氨基酸和脂肪酸含量;同时研究了温度对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3种酶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17种氨基酸含量占干重29.82%,9种必需氨基酸占18.91%,组氨酸含量最高(7.83%),蛋氨酸含量最低,未能检测到色氨酸;主要脂肪酸为C20∶5ω3(EPA)、C16∶0、C16∶1和C18∶1,必需脂肪酸高达38.88%,不饱和脂肪酸高达70.54%,ω-3高不饱和脂肪酸(ω-3 HUFA)高达27.41%,同时含有C20∶4ω6(AA)和C22∶6ω3(DHA)。温度20~35℃对隆线溞抗氧化酶活性影响显著(P<0.05),25℃以上的高温使SOD与CAT酶活显著下降,35℃的高温胁迫导致二者抗氧化能力急剧减弱。  相似文献   

6.
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与硬头鳟(O.mykiss)为同一种的不同生态型,都属冷水性鱼类.为探讨急性高温胁迫对虹鳟和硬头鳟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选取虹鳟[体重(22.76±2.89)g]和硬头鳟[体重(23.2±1.22)g]幼鱼,分别在不同温度梯度(16℃、20℃、22℃和24℃;16℃、19℃、...  相似文献   

7.
孙鹏 《海洋渔业》2014,36(3):247
研究了操作胁迫(惊扰)对云纹石斑鱼(Epinephelus moara)肝脏抗氧化能力和鳃中钠-钾ATP酶(Na+-K+ATPase)活力的影响。在胁迫处理后,鱼体肝脏中抗氧化酶活力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具有相似的变化规律,其在处理后快速达到活力最高值,然后逐渐下降到与处理前无显著性差异(P0.05);谷胱甘肽转移酶(GST)活力也在处理后升高,但一直与处理前无显著性差异(P0.05);肝脏中VC含量在处理后显著增高,并最终恢复到处理前水平;而Na+-K+ATPase活力一直显著低于处理前水平(P0.05)。研究表明,操作胁迫会通过氧化应激对云纹石斑鱼体造成损伤,而在胁迫应激反应中,SOD和CAT可以作为有效的生物指示剂用于胁迫状态的检测。  相似文献   

8.
将体质量(250±10) g的鲫鱼置于养殖槽中,通过调节注入空气和氮气的量来维持低氧[(1.0±0.1) mg/L]胁迫0(对照组)、3、6、12、24 h;低氧24 h后在正常溶解氧[(6.7±0.1) mg/L]中恢复3 h和6 h,检测各时间点鲫鱼血清及组织的氧化应激指标,研究急性低氧胁迫对鲫鱼氧化应激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急性低氧胁迫后,鲫鱼血清、肌肉及鳃组织中丙二醛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力,总抗氧化能力及组织中总蛋白质量浓度显著升高(P<0.05);复氧初期,鲫鱼血清中丙二醛含量、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力及肌肉组织中丙二醛含量较低氧胁迫24 h略有升高,其余组织中酶活力较低氧胁迫24 h显著下降(P<0.05),复氧6 h后,与对照组相比,除肌肉中丙二醛含量、过氧化氢酶活力显著高于对照组外(P<0.05),其余组织中酶活力恢复至初始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结果表明,在低氧胁迫和复氧过程中鲫鱼会通过调节抗氧化酶的活性来激活体内抗氧化防御系统,从而保护机体免受缺氧导致的氧化损伤。  相似文献   

9.
该实验设置3个盐度梯度(9、16、23,分别记为S9、S16、S23),其中S23为对照组,对黄姑鱼(Nibea albiflora)幼鱼进行低盐度胁迫,于第0、第1、第3和第7天进行取样。通过检测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酶(GSH-Px)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以及肝脏和血清的丙二醛(MDA)质量摩尔浓度,研究低盐度对黄姑鱼抗氧化系统的影响。结果显示,肝脏SOD活力呈上升后下降变化,而CAT活力呈减弱后增强而后再减弱的变化。肝脏GSH-Px活力出现了显著增强(P 0.05)。且盐度越低,活力变化越剧烈。肝脏T-AOC在盐度16下呈现显著增强后减弱变化(P 0.05),而S9组T-AOC显著减弱后维持在较低水平(P 0.05)。S9组肝脏与血清b(MDA)有显著升高(P 0.05),而S16组肝脏b(MDA)呈上下波动变化,血清b(MDA)则略有下降。实验表明,盐度降低可显著影响黄姑鱼肝脏的抗氧化功能,而黄姑鱼对低盐度有较强适应能力,但胁迫过强会消耗机体储备,降低机体抵抗力,损伤鱼体。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比较分析了在对照组(pH为8.4)、低pH胁迫组(pH为6.8、7.0、7.2、7.4、7.6和7.8)和高pH胁迫组(pH为8.6、8.8、9.0、9.2、9.4和9.6)的养殖水环境下,胁迫36 d对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 Selenka)存活、生长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pH对刺参存活、生长及抗氧化酶活性有显著影响。在pH 7.4~9.0范围内,刺参存活率为100%,随着pH胁迫强度和胁迫时间的增加,刺参存活率逐渐降低,当pH为6.8、7.0和9.6时,自第3天起,刺参处于过度应激状态,继而有死亡个体出现,至30 d时刺参死亡率为100%。不同pH显著影响刺参生长,刺参特定生长率随pH胁迫程度增加呈下降趋势,当pH为9.0时,刺参出现负增长。各pH胁迫组刺参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均高于对照组,且随pH胁迫程度的增加呈先升高后下降的变化趋势。在低pH组中,以pH=7.4时刺参SOD和CAT活性最高,分别达到(74.92±2.24)U/ml和(14.99±2.38)U/ml,显著高于对照组;而在高pH组中,SOD和CAT活性分别以pH 8.8和9.0时最高,分别达到(72.90±1.10)U/ml和(15.68±0.89)U/ml,显著高于对照组。结果表明,pH在7.4~9.0范围内是刺参存活与生长的适宜水环境,过高或过低均会引起刺参不同程度的应激反应,进而导致刺参的死亡。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急性氨氮胁迫对锦绣龙虾(Panulirus ornatus)抗氧化系统及氨氮代谢机制的影响,通过设置对照[(0.24±0.07)mg/L]、低浓度[(1.04±0.08)mg/L]、中浓度[(9.75±0.21)mg/L]和高浓度[(19.87±0.46)mg/L]氨氮胁迫方法对锦绣龙虾进行48 h急性实验,测...  相似文献   

12.
为探明低氧胁迫对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抗氧化能力的影响以及刺参的低氧逆境响应机制,给低氧环境条件下的刺参养殖提供指导,本研究通过设置低氧胁迫实验,将刺参在水体低氧[(2.0±0.2) mg/L]8 h 处理后恢复常氧[(7.0±0.2) mg/L]2.5 h,取低氧和常氧不同时间段的刺参肌肉、呼吸树和消化道组织,对各组织的乳酸(LD)、丙二醛(MDA)和抗氧化酶系等应激参数进行测定和变化趋势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在低氧胁迫8 h 内,随着低氧暴露时间的延长,刺参肌肉、呼吸树和消化道等组织中的 LD 含量、抗氧化能力(T-AOC)、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活力显著上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显著下降;肌肉组织中的 MDA 含量显著降低,呼吸树和消化道中的 MDA 含量显著上升。在恢复常氧阶段,各氧化应激指标逐渐恢复到正常水平。低氧胁迫使刺参的有氧代谢减弱,无氧代谢增强,以维持机体能量需求。低氧胁迫造成刺参机体各种应激生化指标上升或下降,这是机体为适应低氧环境刺激而作出的一种抗氧化策略。  相似文献   

13.
温度是导致鱼类生理变化的最重要的环境因素之一。热应激导致氧化应激,破坏抗氧化防御系统,并导致脂质和组织病理学的损害。白梭吻鲈(Sander lucioperca)属于亚冷水性鱼类,最适生长水温20~24℃。近年来,由于夏季气温极高,中国池塘出现了大量的白梭吻鲈死亡,白梭吻鲈的水产养殖业一直面临着高温的严峻挑战。鱼鳃参与鱼类许多重要功能,如呼吸,渗透调节和排泄,与外部环境保持密切接触,对水质变化特别敏感。为探究热胁迫对白梭吻鲈鳃组织结构及抗氧化指标的影响,将100尾鱼暴露于28℃,31℃,34℃,36℃热应激2h,以23℃作为对照组。收集鳃用于石蜡切片制备,并将苏木精伊红(HE)染色用于一般组织学观察。测定超氧化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活性和丙二醛(MDA)等抗氧化指标。结果显示,28 ℃组鳃小片发生充血,31 ℃组部分鳃小片末端卷曲变形、上皮细胞水肿,34 ℃组鳃小片变形加重,且有少量融合,上皮细胞水肿加重、明显隆起,鳃小片之间粘液细胞肥大、增生,36 ℃组相邻鳃小片大量融合且严重变形,卷曲混乱排列,大量上皮细胞坏死、脱落,鳃丝粘液细胞增生、肥大;随着胁迫温度升高,鳃中SOD、CAT、GPX、MDA均整体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且在36℃时显著下降。这表明在热应激后,鱼体内ROS增加,脂质过氧化增加。由于体内产生大量的ROS和H2O2,机体也增加了GPX和CAT的合成。当暴露在36℃时,胁迫强度超过白梭吻鲈的适应能力,抗氧化系统功能无法正常进行。表明热胁迫对白梭吻鲈鳃组织有损伤,且随着热胁迫温度的升高,其鳃受损情况越发严重。  相似文献   

14.
日本对虾(Marsupenaeus japonicus)适宜生长温度为23℃~32℃,由于北方地区冬季温度较低,严重影响日本对虾养殖周期,因此,培育耐低温的新品种非常重要.将(14.24±1.12)g的日本对虾暴露于10℃、16℃、22℃水体中72h,以28℃水体中的对虾为对照组.结果显示,对虾鳃和肝胰腺的总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15.
环境胁迫对对虾免疫系统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玉姣  王国良  金珊  郑天伦 《水产科学》2006,25(12):652-655
环境胁迫(environmental stress)是指环境对生物所处的生存状态产生的压力,分为急性环境胁迫和慢性环境胁迫。捕捞、干扰、水质的突变等可以引起急性环境胁迫,而水质逐渐恶化和高密度放养等会造成慢性胁迫。近年来随着人类活动范围的不断扩大和程度的加深,环境资源受到了很大的破坏,养殖对虾受到的环境胁迫日益严重。这些胁迫可使对虾产生应激反应,虽然这是一种保护性反应,但持续处于应激状态,机体的免疫防御体系的功能会受到抑制,就会影响到其抗病力。当前对虾的病害越来越严重,大规模的死亡已经成为制约养殖业发展的瓶颈。  相似文献   

16.
正海水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形成碳酸增加了海水的酸度,这种现象被称为海水酸化。据估测,到2100年,海水pH平均值将因此下降约0.3~0.4,至7.8~7.9[1]。海水pH值是海洋生态系统的关键因子,即使细微变化都将对海洋化学产生深刻影响[2],从而影响大多数海洋生物的生理、生化、代谢、生长、繁殖与生存,最终可能会导致海洋生态系统发生不可逆的变化,进而影响人类。海洋酸化  相似文献   

17.
随机选取体重相近的12头断奶仔猪,分别采取仔猪断奶时,断奶后第七天、第十四天和第二十八天的血液进行抗氧化功能指标的测定。结果发现:断奶应激对仔猪血清SOD的活性影响不大,而血清GSH-Px活性第七天和第十四天的极显著低于断奶时的和第二十八天的(P<0.01)。第七天的MDA含量高于断奶时、断奶后第十四天和第二十八天的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鲫鱼在肝胰脏抗氧化酶活性、肝胰脏铜含量和血液红细胞微核等不同层面对铜胁迫的响应和甘草的解毒功能。试验分3组,自来水对照组、水中加硫酸铜组、加铜和甘草组,连续处理7d。结果表明,处理2、3、4d时,加铜组中鲫鱼肝脏超氧化歧化酶、过氧化物酶活性及丙二醛含量均显著高于自来水对照组,随时间延长超氧化歧化酶、过氧化物酶活性逐渐升高,而丙二醛含量却逐渐下降。加入甘草后,鲫鱼肝脏超氧化歧化酶、过氧化物酶活性及丙二醛含量均低于加铜组。处理4、7d时加铜和甘草组中鲫鱼肝脏铜含量分别为13.08 mg/kg、14.96 mg/kg ,高于加铜组的10.83 mg/kg、11.64 mg/kg。处理7 d时,加铜和甘草组中鲫鱼外周血红细胞微核率为3.17%低于加铜组的4.17%,这说明甘草具有一定的解毒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