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不同类型的咖啡园,应采用与之相适应的育苗定植制,以达到育苗成本低,定植成活率高,植后生长快,投产早的目的。下面提出四种育苗定植制供选用。  相似文献   

2.
<正> 目前,海南种植的小粒种咖啡单位面积产量低,效益差,除与栽培管理因素有关外,主要是由于品种混乱和种质差。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提高产量和经济效益。我们于1985年从现有的小粒种咖啡中,选出几个较好的品系进行比较试验,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3.
<正> 目前咖啡育苗仍采用传统的方法:直播法和催芽法两种。前者发芽慢,发芽率偏低;后者从催芽、播种至出苗,所需时间较长,且工序多。因此,探索工序简单、发芽快速、发芽率高的育苗技术十分必要。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运用各补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的方法对种子进行预处理已成为农业生产上提高作物产量  相似文献   

4.
<正> 我省在五十年代末和六十年代初小粒种咖啡生产中普遍采用每亩种植222株以下的密度,单位面积干豆产量较低。八十年代初,潞江农场在1958年建立的2.4亩适当密植试验的基础上,采用亩植400株左右的密度,获得了高产。近年来,国外一些咖啡植区进行小面积高密度栽培试验结果亦获得了高产。在云南低海拔咖啡植区环境条件下,小粒种咖啡究竟以何种种植密度为宜?我们于1981—1985年布置了小粒种咖啡不同种植密度试验,试验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5.
印度小粒种咖啡种植者日历一月收获进行采收和加工。月底前摘光所有成熟果实。种植园收获之后,开始修剪和管理咖啡植株和荫蔽树,在新开垦地里进行除草和覆盖。虫害防治粉蚧为害严重的植株喷杀虫剂(每200L水中加入300ml喹恶磷、25%乳油或300ml杀螟松、...  相似文献   

6.
<正> 长期以来,小粒种咖啡单产很低,产量在100~200斤/亩间徘徊,主要原因是栽培管理技术落后和选育种工作跟不上。为此,我们从1980年开始对小粒种咖啡早熟、高产综合栽培技术进行了系统研究。试验的1.53亩小粒种咖啡定植第二年就能投产,并取得亩产600.3斤干豆的高产,以后连续两年亩产都在710斤以上。这充分表明小粒种咖啡的丰产潜力是很大的,关键在于科学的种植和管理。现将几年来对早产高产综合栽培技术的结果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云南小粒种咖啡荫蔽栽培研究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云南小粒种咖啡荫蔽栽培有利于咖啡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平衡,能有效控制主要病虫和草害的发生,有利于咖啡丰产、稳产,提高品质和降低生产成本;咖啡与热带经济作物、果树间作,改善了生态环境,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和单位土地面积的经济效益:是发展云南小粒种咖啡的最好方式。  相似文献   

8.
小粒种咖啡是一项周期短,见效快,效益高的热带作物。随着国际上供不应求,其价格不断上扬。处境困难的天然橡胶生产企业应抓住这一契机,积极发展种植小粒种咖啡,把发展小粒种咖啡作为农垦经济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加职工自营经济收入,对于一些植胶企业发展经济,走出困...  相似文献   

9.
详述云南小粒种咖啡生产性良种繁育程序、技术和苗木质量标准,为小粒咖啡苗木生产标准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咖啡种子质量是确保咖啡育苗中出苗率和壮苗率的关键指标,试验采用常规沙床催芽育苗方法,以周(w)为测算时间单位,对小粒种咖啡种子发芽指标进行测算,探讨用发芽指标衡量小粒种咖啡种子质量。结果显示,发芽势(GE)、发芽率(GP)、发芽指数(GI)、活力指数(VI)、发芽速率系数(CRG)、发芽速率指数(IRG)、发芽整齐度系数(CUG)和发芽时间变异系数(CVT)指标的平均值分别为81.6%、96.8%、28.19、236.94、0.2724、19.36、1.4137和0.2295,重复数的平均值具有较好的代表性,可作为衡量小粒种咖啡种子质量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小粒种咖啡在云南省广大热区气候条件下进行了栽培试验,经过几年努力现已摸索出一套小粒种咖啡早实丰产优质的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2.
<正> 云南的咖啡生产从五十年代至八十年代初使用的品种均以铁毕卡为主,混杂有约3—5%的波帮。由于多年来这两个品种都易感染咖啡锈病,在锈病流行年份因病造成干豆产量损失达30—50%。1963年从国外引进抗锈病品种S288,经过多年的试种和观察,此品种于1985年起逐步在生产上推广使用。本试验于1981—1986年进行,目的在于对目前生产上使用的铁毕卡(以下简写“T”),波帮(以下简写(“B”)及S288(以下简写“S”)三个小粒种咖啡品种作一初步的评价,以供今后发展云南咖啡栽培作参考。  相似文献   

13.
云南省德宏热带农业科学研究所于1991年11月引进鲁伊鲁11进行试种。6年的试种结果表明:鲁伊鲁11在德宏不发生锈病,生长量、质量等均与CIFC7963和S288相近,但产量明显高于S288(高38.1%)和CIFC7963(高8.2%),投产后4年的平均产量达3313.5kg/hm2。  相似文献   

14.
<正> 自从上半个世纪下半叶当小粒种咖啡在南印广阔地区以商业性和种植园规模栽培以来,叶病的防治曾是印度咖啡研究中最重要的工作,该病不仅被认为是影响咖啡产量的主要因素,而且关系到咖啡的生存问题。咖啡叶病防治方法中最重要、最经常用的方法是:引进新品种和培育新品种。关于引种,最突出的是引进中粒种,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小粒种咖啡在云南干热地区气候条件下生长发育习性的观测和分析,得到以下主要结果: 1.小粒种咖啡一般苗高35~36厘米,真叶长出8~9对时,上芽就开始萌生第一分枝;当年6月下旬以前长的一分枝上的叶节,在翌年都能萌生第二分枝。 2.叶节腋芽需要通过日照时数<11小时、温度<20℃的诱导期,才能分化为花芽。 3.花期为2~7月,盛花期为4~6月。植株在11月以前长的叶节上的花芽,需要五个半月的发育时间,在翌年2月至4月中旬开花,稔实率较高。在12月至1月长的花芽,需要四个半月的发育时间,在6月中旬开花,稔实率较低。花芽发育积温需>2,770℃。 4.缺水是花芽萌动必不可少的先决条件。开花前期缺水,后期降水,对开花十分有利。气温<18℃或>29℃,花芽不能正常开放。开花最适温度为20~24℃。 5.果实自开花至成熟,需七个半月的时间,成熟期一般在9~2月,主熟期为11~1月。果实成熟以果色由深红色变紫红色为标志。  相似文献   

16.
试验结果表明:小粒种咖啡密度为8250株/ha时,产量增加极显著,年产干豆1239.83kg/ha;品种比较中;墨西哥11号(A2)产量极显著高于其它参试品种;品种与密度的交互作用极显著,处理组合A2B2的产量最高,年产干豆为1478.45kg/ha。  相似文献   

17.
对云南思茅、保山、德宏、西双版纳4个地区的调查结果,小粒种咖啡在海拔900m以下的植株生长量和第3年的产量大于海拔1 100、1 300m植区的生长量和产量,但随海拔升高咖啡干豆千粒种增加,大象豆减少;随海拔升高,咖啡的果酸度增加,杯品品质提高。  相似文献   

18.
德宏热带农业研究所通过7年的栽培,总结出小粒种咖啡Catimor CIFc7963(F6)高产、稳产的栽培技术:选育壮苗,深槽重肥,合理密植,自然荫蔽,虫害防治,覆盖免耕,更干复壮。  相似文献   

19.
云南省思茅和西双版纳地区的小粒咖啡种植面积现已超过1.33万hm2,其中思茅地区超过1万hm2,是目前云南小粒咖啡种植面积最大的地区。这两个地州的咖啡病虫害种相似,笔者于1997~1999年随同新加坡雀巢研究发展中心的病害专家Dr.Tey Chin-Chong和虫害专家Ms.Chin Chiew-Lan巡访两地的咖啡园,发现有5种新病害和1种新虫害(国内尚未报道),虽然这些病虫害发生面不广,但在个别咖啡园、个别年份仍很严重,为了让更多的小粒咖啡种植者能有所了解,特报道如下:1 病害1.1 美洲叶斑病(American Leaf Spot)病原菌为Mycena citricolor(be…  相似文献   

20.
<正> 咖啡叶锈病是咖啡树的主要病害之一。受害植株严重落叶,导致营养枯竭而死亡。如结果期感病,可使产量损失20—30%。潞江坝于1957年引种咖啡,1978年后大面积种植,现面积近8,000亩。历年来咖啡锈病零星分布,在海拔较高的老水井(1,038米)、香树队(954米)和上江八罗田(1,300米左右)常年有锈病孢子,但未发生过大面积流行。1978年以来随种植面积增大,种植密度也增大(416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