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金沙江干热河谷区作物资源现状及综合开发利用的建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论述了云南省金沙干热河谷区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利用的现状,提出综合开发利用该区作物资源的思路及建议。  相似文献   

2.
从实生小树嫁接、大树品种改良嫁接、嫁接后管理等3个方面总结了金沙江干热河谷区晚熟芒果优良品种嫁接技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金沙江干热河谷植被恢复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金沙江干热河谷是我国典型的生态脆弱区。该区气候炎热干旱,植被退化严重,水土流失强烈,一直是长江上游植被恢复的重点和难点。通过十余年来在金沙江干热河谷典型区——元谋干热河谷的研究。发现岩土性质是决定干热河谷坡地水分条件与植被类型的重要因子,降水入渗能力低加剧了干热河谷的土壤干旱,据此提出不同岩土类型区的植被恢复模式和微水造林技术。并在实践中获得了成功,为干热河谷的植被恢复研究作出了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4.
云南金沙江干热河谷发展火龙果的优势及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述火龙果的生长特性及营养、医疗保健和观赏等开发利用价值,以及在云南金沙江干热河谷种植的优势条件,并从市场发展前景、经济效益、生态适宜性的角度,阐明在云南金沙江干热河谷种植火龙果的优势及良好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5.
金沙江干热河谷区山蚂蝗属根瘤菌抗逆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金沙江于热河谷山蚂蝗属根瘤菌的抗逆性,为优良菌株的选育提供种质资源。[方法]对34株分离自金沙江干热河谷区的山蚂蝗根瘤菌进行了耐酸碱、耐盐、耐高温或低温的抗逆性试验研究。[结果]结果表明,供试菌株的耐酸碱性较强,全部供试菌株能在pH值5.0~11.0、64.7%的菌株能在pH值4.0~12.0的YMA培养基上生长;多数菌株耐盐性弱,70.6%的菌株不能在浓度1%NaCl的YMA培养基上生长,只有29.4%的菌株能耐浓度3%-5%的NaCl环境;对温度的适应范围较宽,32.4%的菌株在4℃下表现为有活力,70.6%的菌株在10℃下能生长,37℃或60℃热激处理30min后,分别有94.3%、44.1%的菌株仍有活力,有17.6%的菌株在4~60℃均能生长,表现出极强的抗低温和抗热性。[结论]筛选到抗盐、抗酸碱、抗低温和高温性能均较强的优良菌株4株:Sdr28、Sdr32、Sdr33、Sdr34。  相似文献   

6.
金沙江干热河谷生态恢复的典型模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金沙江河谷生态系统的特点为干旱严重,土壤凋萎温度(PWP)长达7 ̄8个月,使许多植物无法生长;水热矛盾突出;水土流失严重;人为破坏频繁;植物群落破坏容易,恢复难;土壤胀缩性高而不利于作物生长。但不同程度的退化系统具有典型的特点,因此,该区域的生态恢复与治理应针对不同系统的特点进行科学规划及实施,从整体性、紧迫性、持久性、创新性、多样性、高效性、层次性角度提出金沙江干热河谷不同退化系统的生态恢复及治理模式,即重度退化生态系统—冲沟的生态恢复模式、中度退化生态系统—退化坡地生态恢复模式、轻度退化生态系统—立体种养综合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7.
金沙江河谷生态系统的特点为干旱严重,土壤凋萎温度(PWP)长达7 ̄8个月,使许多植物无法生长;水热矛盾突出;水土流失严重;人为破坏频繁;植物群落破坏容易,恢复难;土壤胀缩性高而不利于作物生长。但不同程度的退化系统具有典型的特点,因此,该区域的生态恢复与治理应针对不同系统的特点进行科学规划及实施,从整体性、紧迫性、持久性、创新性、多样性、高效性、层次性角度提出金沙江干热河谷不同退化系统的生态恢复及治理模式,即重度退化生态系统—冲沟的生态恢复模式、中度退化生态系统—退化坡地生态恢复模式、轻度退化生态系统—立体种养综合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8.
金沙江干热河谷地区是我国生态环境脆弱地区之一,土壤退化十分严重.探讨该区土壤退化机理,对于有效防治土壤退化,尽快恢复生态和合理开发该区有重要意义.着重研究了该区母质类型和特性及对土壤退化的影响.结果表明1.该区强烈反差的岩土特性和母质层次组构,控制了所发育土壤退化发生的区域分布;2.不同岩性母质发育土壤的退化指数(SDI)差异较大,体现了母质岩性对土壤退化的主导作用,是土壤退化的主导作用,是土壤退化的关键性因素。  相似文献   

9.
《农技服务》2017,(2):45-46
介绍了金沙江干热河谷区紫玉淮山浅植定向种植技术,包括了种薯选择、处理、催芽;U型槽的开挖、放置、种植规格、密度;播种方法、架式搭建技术、滴灌设施安装技术;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  相似文献   

10.
金沙江干热河谷区优质晚熟芒果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根据华坪晚熟芒果生长特性,结合金沙江干热河谷区自然气候特点,借鉴10多年的生产经验,集成金沙江干热河谷区优质晚熟芒果规范化栽培技术,包括品种选择、培育初生壮苗、果园规划、定植、嫁接改良、幼树管理、花期管理、幼果期管理、果实膨大期管理、果实成熟期管理、采果后的管理等方面内容,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金沙江干热河谷温带早熟水果发展现状及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尤春华 《现代农业科技》2010,(3):156-156,160
通过对金沙江河谷气候特点的分析,提出金沙江河谷发展温带早熟水果的前景,总结其技术现状及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对该地区发展温带早熟水量产业有一定借鉴。  相似文献   

12.
金沙江干热河谷退耕还林区川楝造林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土壤含水量是影响金沙江干热河谷造林成败的关键因子,同时也是影响林分生产力的限制性因子,通过试验得出:采用水平沟整地(40 cm×40 cm)、与多年生小灌木(木豆、山毛豆)混交,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林地土壤含水量,从而使得造林保存率和林分生产能力均有提高,但是受其土壤承载能力的影响,单位面积的保存株数保持在525株/hm2左右;此外,用Ⅰ级苗木造林,不但可以提高造林保存,对林分的后其生长也有促进作用.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造林密度、整地方式、混交模式、苗木规格等4个影响因子在L9(34)正交设计9种不同造林技术下林分的保存率等相关生长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造林密度为1 245株/hm2、水平沟整地(40 cm×40 cm)、与木豆混交和用Ⅰ级苗(苗高大于130 cm,地径大于1.3 cm)的造林技术关联度值为最大达到1,按灰色关联度分析原理,在此技术条件下川楝的生长状况达到理想状态.  相似文献   

13.
金沙江干热河谷晚熟芒果产业化发展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金沙江干热河谷地区芒果产业化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该区域芒果产业化经营对策。  相似文献   

14.
云南金沙江干热河谷区牧草种质资源的研究利用与开发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论述了中国及云南牧草种质资源的研究与利用状况,提出云南金沙江干热河谷区牧草种质资源研究利用与开发.  相似文献   

15.
对金沙江干热河谷旱地番石榴树体、正造果、番花果生长规律及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相对湿度、降雨量、平均地温、最高地温、最低地温、日照时数、蒸发量等气象因子对月生长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株高、茎粗、枝展、果实纵径、横径累积生长量均呈曲线型;株高与最高地温和日照时数、枝展与相对湿度负相关,茎粗与相对湿度、降雨量正相关,其它因子对它们的影响相反.株高与茎粗、枝展正相关.茎粗与枝展互为负相关;各因子对纵横径的影响一致,正造果与最高气温及相对湿度和降雨量、番花果与相对湿度正相关.均与谢花后天数负相关,其它因子对它们的影响相反,纵横径互为正相关。  相似文献   

16.
位于四川省的金沙江干热河谷区是我国纬度最北的芒果商品种植新区,其生产的芒果果实外观和内质均为上乘且产量高、熟期晚,同一品种比海南、广西、云南等地晚熟1~3个月,市场优势极为明显,当地果农发展芒果生产的积极性持续高涨,至2005年,种植面积已达6269hm^2。 由于金沙江干热河谷区与其他芒果产区的气候差异大,芒果的生长、结果习性及病虫害发生规律也有很大不同,从而导致了生产技术措施的特殊性。为了帮助当地果农掌握正确的芒果丰产栽培技术,进一步提高产量和效益,同时让我国其它芒果产区更多地了解全国最晚熟芒果产区——四川攀枝花地区的芒果生产情况,本刊在此特邀四川省攀枝花市农牧局的多位芒果种植专家,将他们历时多年总结出的一套适合金沙江干热河谷区的芒果丰产栽培技术详细介绍如下,供广大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7.
在金沙江干热河谷区,对香料烟栽培技术进行了为期3年的研究,初步确定了生产优质香料烟的适宜品种、最佳播期、大田密度、施肥数量与比较、巧留杈烟等几项重要技术措施,将其组装配套生产出了质量上乘的烟叶。  相似文献   

18.
为南盘江沿江低热河谷区引进和发展芒果栽培参考,从选地整地、选种引种、定植方法、后续管理等方面详细介绍了芒果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9.
早熟葡萄在金沙江干热河谷地区具有明显的经济发展潜力。本文通过分析云南金沙江干热河谷发展早熟葡萄的优势和前景,总结该区域早熟葡萄栽培及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为早熟葡萄产业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在云南干热河谷区通过采用设施促早栽培技术,‘红地球’葡萄在5月上旬至6月上旬上市,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然而,上述促早栽培中的花期处于干热河谷区的低温阶段,影响翌年花芽分化,使葡萄容易出现成花逆转现象,造成大小年现象突出等问题[1]。通过采用'两剪一收'方法可以有效降低促早栽培中因营养积累不足产生的成花逆转。本文介绍了云南干热河谷区‘红地球’葡萄'两剪一收'促早栽培技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