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湖南发展油菜生产的措施 总被引:9,自引:4,他引:9
湖南优质油菜面积大,栽培水平较高,但单产较低,发展不平衡.文章从扩大面积、提高单产,保持优质、增加效益四个方面,提出了发展湖南油菜生产的一些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3.
4.
从 198 8年开始实施油菜丰收计划 ,面积达 117.97万 hm2 ,取得了显著成效 ,促进了全省油菜生产的发展。在实施过程中 ,形成了完整的油菜栽培技术体系——单双低油菜栽培技术规范 ,摸索出了一套落实技术方案的组织措施。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湘西自治州油菜生产发展概况,分析了湘西自治州油菜产业发展的潜力和优势,从种植效益偏低、技术成果转化水平偏低、龙头企业带动力不强三个方面找出了湘西自治州油菜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湘西自治州油菜产业发展策略、发展目标及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6.
“两湖熟,天下足”。湖南,这个全国首屈一指的稻米生产大省,历年都以生产出占全国七、八分之一的稻米,为解决我国人民的吃饭问题作出了特殊的贡献。但近几年来,湖南生产的稻米,特别是早舢稻米,却乏人问津,大量积压在仓库中,地方财政负担沉重,农民增产不增收。对此,湖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在不放松粮食生产的前提下,重点抓了粮食作物结构调整,发展优质稻生产,1998年已取得初步成效(本刊1999年第2期已有报道)。今年,湖南进一步加大粮食作物结构调整力度,实施了“调减500万亩劣质早税稻,发展600万亩玉米,发展800万亩高档… 相似文献
7.
8.
介绍了湖南农业大学近年来在油菜研究中取得的一些成就,包括工程杂交油菜,抗病虫转基因油菜、高油酸油菜的选育及高产优质高效栽培管理专家系统的研究进展和今后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湖南水稻生产发展的对策与关键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世纪以来,湖南水稻生产发展较快,实现了九连增。但也面临许多新的问题,必须采取新对策,如集成组装超级稻超高产栽培、双季稻抗逆稳产、资源高效利用、轻简均衡等增产新模式,推广应用超级稻等优质品种、増种増蔸増苗、水肥耦合、绿色防控、机械插秧等新技术。 相似文献
10.
回顾了新中国成立后湖南省再生稻生产的历史和头季机收再生稻技术研发与示范推广的历程,从机收再生稻品种筛选,栽培技术创新与生产利用模式创新,配套农机装备的引进研发与机艺融合,技术示范推广,对再生稻认识提高以及再生稻面积、单产和米质的突破等方面综述了湖南机收再生稻技术创新与生产推广及机械化应用所取得的成效,从政策上、生产上、科研上分析了当前再生稻生产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1.
湖南油菜产业化开发的趋势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论述了湖南油菜产业化开发的现状 ,一是选育和引进了一批成熟的优良品种 ,二是生产发展快 ,种植面积已达到78万 hm2 ,总产达 110万 t,三是加工企业逐渐兴起。讨论了入世对湖南油菜产业的影响 ,认为湖南油菜产业具有一定的优势和巨大的发展潜力 ,并提出了具体的对策 ,即培育市场适销的品种 ,稳定现有种植面积 ,扩大加工的规模。 相似文献
12.
13.
14.
一、旱粮生产现状 回顾38年来湖南旱粮生产发展的历史,人体变化是:播种面积由迅速发展到急剧缩减,总产量由成倍增长到下降徘徊,单产由缓慢上升到停滞不前。 相似文献
15.
油菜生长在露天环境下,受品种、土壤、水分、农药、气候、农户操作等方面的影响比较大,出现异常现象的成因各不相同,但大都可以防治。针对湖南油菜播种后不出苗、早薹早花、倒伏、返花等多发异常现象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6.
17.
本文经过调查研究,针对光泽县油菜生产的现状,从思想认识、品种、栽培、气候等方面,分析当前油菜生产存在的问题,提出发展该县油菜生产的对策:1、加强对发展油菜生产重要意义的认识;2、推广高产优质的双低油菜;3、提高油菜栽培技术水平,提高单产。其栽培技术要点:一是适时播 相似文献
18.
19.
近三年,湖南植棉面积、单产、总产,同步持续高速发展。年均单产增长27.7%,达到每公顷产量1200kg。由于单产提高而增产的占总产增长总量的62%,年均总产增长48.6%,实现了全省用棉自给有余,由调入省变为调出省。 相似文献
20.
湖南发展双季稻生产的优势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论述了湖南双季稻生产的有利气候生态条件和生产技术基础。从气候生态条件来说,一是7月下旬到8月上、中旬的夜间高温和高温火南风天气,不利于一季中稻的开花和灌浆结实;二是8月和9月的台风或热带风暴.容易造成一季晚稻的倒伏和两迁害虫的危害;三是4月初到10月底≥10℃的活动积温和有效积温,均能满足双季稻生长发育的需要,尤其是在抽穗开花到灌浆结实阶段避免了不利气候的影响。从生产技术基础来说,首先是双季稻品种产量高,稳产性好,能满足早晚两季不同熟期搭配种植的需要;其次是双季稻的生产技术成熟,农民具有种植双季稻的习惯和经验;再就是双季稻的早晚两季互补性强,避免了单季稻由于自然灾害造成减产所引起的粮食安全风险。。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