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贵州梵净山国家自然保护区药用种子植物区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梵净山国家自然保护区共分布药用种子植物110科298属622种。科、属分布区类型分析结果表明:110科可划分为9个分布区类型和8个变型,其中热带性质的科占52.81%;温带性质的科占42.7%;中国特有分布科占4.49%。东亚特有科5科,占中国东亚特有科的27.8%。298属划分为13个分布区类型和变型。热带分布属共99属,占总属数的36.94%,其中泛热带分布41属,占总属数的15.3%,占热带属的41.41%(除世界分布);温带分布属159属,占总属数59.33%,东亚分布及其变型有42属,占该区总属数的15.67%,占温带分布属的26.42%;中国特有属10属,占总属数3.73%。该区区系成分较复杂,与其他植物区系联系较广泛,植物区系起源古老,古老区系成分较多。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更好地保护海菜花和可持续开发利用其资源价值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实地调查海菜花生存及资源现状的基础上,结合样地调查法,对与其存在生存空间和营养成分竞争的维管植物组成和区系成分等进行分析。【结果】海菜花分布区有维管植物76种,隶属于27科47属;根据植物生活型将其划分为沉水植物14属32种,挺水植物20属26种,漂浮植物13属18种。从区系组成分析,5种及5种以上的有4科33种,为海菜花分布区水生维管植物的优势类群,占总种数的43.42%。植物区系地理成分复杂多样,科的地理成分划分为3个分布型和1个变型,世界分布22科,热带分布3科,温带分布2科;属的地理成分划分为9个分布型和2个变型,世界分布20属,热带分布12属,温带分布14属;种的地理成分划分为11个分布型和2个变型,世界分布26种,热带分布19种,温带分布24种;中国特有分布5种。【结论】属和种的地理成分反映了由热带向温带过渡的性质,世界广布、泛热带分布、旧世界热带分布和北温带分布对海菜花群落维管束植物区系性质影响极大。  相似文献   

3.
2000-2007年,采用系统调查和资料收集相结合的方法对云南武定县的种子植物区系进行了调查,共统计到种子植物173科、774属、1737种(包括变种、亚种和多年栽培种)。种子植物分布区类属的地理成分中,热带地理成分略高于温带地理成分,分别为364属和347属,分别占总非世界属数的51.2%和48.8%。热带地理成分中以泛热带分布及其变型所含属数最多,为154属,占总非世界属数的18.57%;温带地理成分中以北温带分布及其变型所含属数最多,为132属,占总非世界属数的21.66%,其次是东亚分布及其变型,为73属,占总非世界属数的10.27%。说明武定县植物区系不仅具有热带性质,而且具有温带性质,是二者兼容的地区,属于中国-喜马拉雅森林植物区、云南高原地区、滇中植物省,为古热带植物区系与泛北极植物区系的结合。分布区类型的组成也表明此区系古特有种丰富。  相似文献   

4.
岩下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区系特征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邓坦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0):5671-5673,5676
依据植物的现代地理分布,岩下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种的分布可以划归11个分布区类型和7个亚型,其中东亚成分和热带亚洲成分构成了该区区系的主体。区系分析表明,该地区蕨类植物处于东亚植物区系中,但热带亚洲成分对该区也有一定影响,表现为亚热带向温带过渡的特点。其区系地理成分复杂,从属来看,以热带、亚热带分布的属占优势,有33个,占总属数的78.6%,说明有较高的热带亲缘。从种来看,以东亚地理成分占优势(42种),加上中国特有成分(5种)占总种数的42.3%。表明岩下蕨类植物区系属东亚区系。  相似文献   

5.
初步研究表明,贵州红水河沟谷残存季雨林共有蕨类植物178种(含变种和变型),隶属于30科67属。该区蕨类植物中优势科、属明显,优势科有水龙骨科Polypodiaceae,金星蕨科Thelypteridaceae,卷柏科Selaginellaceae,凤尾蕨科Pteridaceae,蹄盖蕨科Athyriaceae,铁角蕨科Aspleniaceae,三叉蕨科Aspidiaceae,鳞毛蕨科Dryopteridaceae,铁线蕨科Adiantaceae;优势属有卷柏属Selaginella,凤尾蕨属Pteris,毛蕨属Cyclosorus,铁线蕨属Adiantun,短肠蕨属Allantadia,铁角蕨属Asplenium,线蕨属Colysis。区系分析结果表明,该区蕨类植物属的地理成分包含世界广布成分、热带成分、热带亚热带成分、亚热带成分、温带成分和东亚成分等6个成分类型,以热带亚热带成分(含26属)为主,频率达44.83%;种的区系成分包含世界广布成分、热带成分、热带亚热带成分、温带成分、东亚成分和中国特有成分等6个成分类型,以热带亚热带成分为主(含103种),频率达59.54%。聚类分析结果显示,该蕨类区系与深圳南山区蕨类植物区系地理成分的组成最为相似、图1表3参26  相似文献   

6.
天津市蓟县八仙山自然保护区 木本植物区系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八仙山自然保护区,位于天津市蓟县东北部山区,面积1049.3hm~2。经调查,共有高等维管植物90科、239属、364种,其中木本植物44科、82属、123种。研究结果表明,该区范围虽小,但地理成分复杂,与世界区系有广泛的联系,木本植物区系有13个类型,其中北温带分布属41.5%、东亚分布属10.9%、东亚与北美间断分布属及泛热带分布属均为9.7%、中国特有分布属4.9%,明显温带成分占优势,并具有一定的热带亚热带成分。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黔东南地区蕨类植物区系的特点,采用野外调查与查阅资料相结合的方法,对该地区的蕨类植物进行调查和区系分析。结果表明:1)该区蕨类植物物种丰富,有48科110属390种、2亚种、17变种和2变型。2)优势科、属表现明显,优势科有鳞毛蕨科、蹄盖蕨科、水龙骨科、金星蕨科和铁角蕨科等,优势属有鳞毛蕨属、铁角蕨属、耳蕨属、卷柏属和蹄盖蕨属等。3)该区蕨类植物区系地理成分复杂,从属来看,是以热带、亚热带分布的属占优势,表明,该区蕨类植物有较高的热带亲缘;而从种来看,东亚地理成分的种有164个,占总种数的39.9%,说明,该区蕨类植物属于东亚区系。4)中国特有成分较丰富,有101种,表明,该地区的蕨类植物具有一定的特有性质。5)该地区蕨类处在热带亚洲和东亚2个植物分布区的过渡地段,有44属在这里仅有1种分布,构成属多种少的格局,具有过渡性质。6)与贵州省贵阳市和云南省迪庆州相比,该地区蕨类植物最丰富,且与贵阳市蕨类植物的相似性更大、亲缘关系更近。  相似文献   

8.
据初步调查 ,金汤孔玉自然保护区内的种子植物共 3 81种 ,分别属于 2 0 1属、6 8科 ,科可划为 1 2个分布型或变型 ,属可划为 2 3个分布型或变型 ,对科、属的区系分析结果表明 ,泛热带和温带性质的科共占 74 0 7% ,热带性质的属占总属数的 3 2 5 9% ,北温带分布型的属占总属数 3 4 2 5 % ,其他温带性质的属占总属数的 1 5 4 7% ;本地区与东亚 -北美间断、东亚和墨西哥间断、地中海区、西亚 -中亚、中亚 -喜马拉雅、东亚、中国 -喜马拉雅、中国 -日本等分布区联系紧密。保护区有 5种地域性特有种。区系特点是以温带性质为主、兼有热带性质 ,并具有起源的古老性、成分的复杂性、地理联系的广泛性  相似文献   

9.
托木尔峰自然保护区地衣的地理成分及垂直分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托木尔峰自然保护区内的地衣物种进行了实地调查,并结合前人的研究资料,对该保护区地衣植被的地理成分及垂直分布进行了分析。在托木尔峰自然保护区共记录到地衣120种、11个变种和4个变型,分别隶属于23科49属。托木尔峰自然保护区地衣地理成分有世界广布成分、环北极成分、泛热带成分、东亚成分、两极—西太平洋成分、温带成分、北欧—喜马拉雅—北美成分、地中海—西亚—中亚成分、两极分布成分、东欧—北亚成分、中国特有成分等11种,其中环北极成分占优势。垂直分布地带有荒漠带、山地荒漠草原带、亚高山与山地草原带、亚高山草甸带、高山草甸带及高山垫状植被地衣带等6个自然地带。  相似文献   

10.
白水江自然保护区竹类及生态分布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白水江自然保护区自然分布的竹类共7属15种1变种。在区系成分上属中国特有分布4属9种,占56.25%;东亚分布仅1属4种1变种,占31.25%;热带亚洲分布有1属2种,占12.5%。中国特有人布种类占优势。这里的竹类分别分布于以下4个林带;常绿、落叶阔叶林带;落叶阔叶林带;针阔混交林带;针叶林带。  相似文献   

11.
大洋山位于浙江省中部的括苍山脉向西延伸部分,自然生态环境特殊,植物资源较为丰富,共有木本植物86科247属567种,地理成分复杂,有许多古老的科属和孑遗种,木本植物区系与世界各地联系广泛,木本植物区系南北过渡性特征明显。  相似文献   

12.
对井冈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南方红豆杉群落进行了样地调查和群落区系分析。结果表明,该群落有维管植物52科82属114种,其中蕨类植物6科6属7种,裸子植物2科2属2种,被子植物44科74属105种;植物区系地理成分复杂,科属组成以热带性成分为主,温带成分占有较大的比例;区系起源古老,保留有大量第四纪冰前期区系成分。  相似文献   

13.
浙江衡县共有木本植物93科269属763种,种类丰富,地理成分复杂,含有许多古老的科属,与世界区系有广泛的联系,且具明显的亚热带性质。通过与周围山地植物区系比较,显示出该区系以华东植物区系成分为主,华中、华南、华北及西南植物区系成分兼容并存,并显示出中亚热带从南到书和从东到西的交叉过渡。  相似文献   

14.
广西十万大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物区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实地调查及历史文献资料整理结果,统计分析了广西十万大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物区系的特征。结果表明:(1)保护区植物种类多样性丰富,区系地位重要,已知维管束植物219科912属2 233种(含变种、亚种和变型),其中蕨类植物30科76属150种,裸子植物8科9属16种,被子植物181科827属2 067种;(2)区系特有性强,单种及寡种的属极为丰富,中国特有科1科,特有属9属;(3)区系起源古老,珍稀濒危植物多,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15种,其中Ⅰ级重点保护植物2种,Ⅱ级重点保护植物13种;(4)居热带与亚热带过渡区,区系热带边缘性明显,热带性质与温带性质属数之比值(即R/T)为4.56;(5)区系以木本植物占优势(种数占47.5%),藤本植物占一定比例(13.6%),雨林植物景观突出。总的来说,十万大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物区系,具有古热带植物区-马来西亚植物亚区-北部湾地区的区系特点,但表现出明显的热带北缘性质。  相似文献   

15.
浙江衢县木本植物区系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浙江衢县共有木本植物93科269属763种,种类丰富,地理成分复杂,含有许多古老的科属,与世界区系有广泛的联系,且具明显的亚热带性质,通过与周围山地植物区系比较,显示出该区系以华东植物区系成分为主,华中;华南,华北及西南植物区系成分兼容并存,并显示出中亚热带从南到北和从东到西的交叉过渡。  相似文献   

16.
皖浙边界的清凉峰共有维管植物181科,601属、1,228种。植物区系成份明显呈现由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地理成份也较为复杂,且保存着较为丰富的孑遗种。根据植物区系成份的剖析,作者认为本区仍应划归中亚热带,且可能是第三纪古热带植物的“避难所”之一。  相似文献   

17.
唐俊源  张学杰  樊守金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5):1889-1890,1893
山东省沿海地区农作物野生近缘植物共有45科,141属,220种。该研究首次对农作物野生近缘植物组成成分和区系成分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山东省沿海地区农作物野生近缘植物区系与热带植物区系有密切关系,与温带植物区系有较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8.
】金佛山现有兰科植物38属、84种,其区系组成以亚热带和温带的东亚区系成分为主。其中,广布东亚植物区的种类有20属26种,属于东亚植物区中的中国—日本亚区的种类有21属35种,属于东亚植物区中的中国—喜马拉雅植物亚区的种类有12属22种,属印度马来区系的种类1种。金佛山地区兰科植物中国特有种有28种,该地区特有种仅1种。  相似文献   

19.
调查统计表明,温州共有珍稀濒危植物34种,隶属22科30属,其中蕨类植物3种,裸子植物7种,被子植物24种 1级保护植物3种,2级保护植物31种 温州珍稀濒危植物区系具有种类丰富、过渡性强、成分特有及起源古老等特征 从种的地理分布和属的分布区类型的分析可以看出,该区系与华南、华东联系密切  相似文献   

20.
陕西周至老县城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区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植物区系地理学研究的方法,对陕西周至老县城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区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保护区植物种类比较丰富,大科、大属占有重要地位,保护区有野生种子植物1 131种(含种下等级),隶属于109科453属,其中裸子植物4科9属13种,被子植物105科444属1 118种;地理成分复杂多样,具有明显的温带性质;区系具有一定的古老性;区系联系广泛,是多种区系成分的汇集、混杂和过渡。进一步分析表明,本区是秦岭种子植物区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