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河蟹吊笼养殖是一种新的养殖模式,是将河蟹养于笼内,悬挂在大水体中,通过笼体网眼进行笼内外水体交换,在笼内形成一个"活水"环境,养成商品蟹.这种方法具有机动、灵活、简便、水域适应性广等特点,可充分利用湖泊、非航运河道等大水体的优越自然条件,结合集约化人工精养措施,实现无公害食品生产的养殖,也适应市场的需求.  相似文献   

2.
<正>江苏省沛县五段镇是徐州的水产大镇,主养品种是河蟹,为充分利用水体,提高河蟹养殖的综合效益,五段镇农技推广中心以科技入户为载体,指导示范户采取修复水体生物链、微孔增氧、推广虾蟹共生、蟹鳜鱼套养等措施,获得了高产高效,现将示范户养蟹技术总结如下。1养殖池塘及水源池塘选择在靠近水源、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无  相似文献   

3.
养蟹要养水,养水就要种草,培养优质草型养殖水体是养殖优质大规格河蟹的重要前提。成蟹养殖生产中常用的水草主要有四种:金鱼藻,轮叶黑藻,苦草,伊乐藻。这四种水草都是沉水性植物,也是经过多年实践证明是用于养殖河蟹好的水草品种。  相似文献   

4.
中华绒螯蟹池塘生态养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帆 《水产养殖》2017,(8):49-50
正中华绒螯蟹又称河蟹、大阐蟹和螃蟹等,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东部海域沿岸和通海的河流和湖泊中。自20世纪70年代人工育苗技术突破后,中华绒螯蟹的人工养殖取得了飞速的发展。养殖模式由大水面粗养发展到围栏精养,从鱼蟹混养发展到稻田养蟹,产量成倍增长,已基本解决了百姓的吃蟹需求。由此,中华绒螯蟹的养殖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生态养殖。河蟹池塘生态养殖,就是遵循河蟹生态习性,通过人工营造和维护养殖水体的生态系统,使养殖  相似文献   

5.
  逍等 《科学养鱼》2014,(4):50-51
<正>目前,河蟹网围生态养殖技术日趋成熟,平均养成规格可在175克/只以上,产量可达75~100千克/亩。但随着全国河蟹养殖业的迅猛发展,大规格品质较好的河蟹出现了供大于求的局面,网围养殖河蟹丰产不丰收。因此,寻找适宜的套养模式,充分利用水体资源,提高外源性饲料的转化利用率是河蟹网围养  相似文献   

6.
我国河蟹养殖的现状和发展前景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王武 《内陆水产》1998,23(4):2-4
90年代以来,我国河蟹养殖业发展很快。河蟹从大水面粗养发展到围栏精养,从大水体发展到小水面,从鱼蟹混养发展到稻田养蟹。尽管上述养殖方式以前都有,但近年来的发展规模之大、涉及范围之广、经济效益之高、普及推广速度之快可以说前所未有。纵观当前我国的河蟹养殖,可用五句话来概括:产量明显增加;质量显著下降;河蟹种质混杂,长江水系中华绒赘蟹种质资源遭到严重破坏;河蟹人工育苗已成为必然趋势;河蟹养殖业正逐步走向产业化。l当前我国河蟹生产现状11产量明显增加我国河蟹养殖自90年代起发展很快,1993年全国河蟹产量达1.75万…  相似文献   

7.
《中国水产》2013,(3):39-41
技术概述:概括起来就是"种草、投螺、稀放、配养",其中"种草"、"投螺"是基础,"稀放"是前提,"配养"是手段。该技术保证了养殖水体生态系统能量转化和物质循环的基本平衡,走出了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丰收。增产增效情况:河蟹大规格比例(150g以上/只)较非生态养殖可提高25%以上;各水体类型,亩产河蟹增重在5%~10%之间,  相似文献   

8.
兴化是江苏水产养殖大市,近几年涌现出"泓膏"、"板桥"等一批河蟹品牌,深受消费者青睐和好评。在生态大闸蟹养殖过程中主要采取了以下改进措施:一、改小水体养殖为大水体养殖小水体缓冲性小、环境变性大、水体流动性弱、代谢产物更新慢、浮游植物的组成变化小,不利于河蟹生息。大水体风力作用明显,改善下层水的溶氧条件,有利于上下水层的对流,有利于底层有害气体的向外逸出,有利于有益藻类  相似文献   

9.
李霞 《齐鲁渔业》2009,(8):54-56
柄海鞘(Styela clara)隶属脊索动物门(Chordata)、尾索动物亚门(SubphylumUrochordata)、海鞘纲(Class Ascidiacea),系统发育上介于无脊椎动物与脊椎动物之间,属过渡物种,具有生殖周期短、繁殖快等特点。柄海鞘在我国沿海均有分布,资源相当丰富。然而,柄海鞘在沿海贝类养殖中危害性很大,它们附着于养殖笼外,少量进入养殖笼内附着于贝类的附着基及贝壳上,严重影响了网笼内外的水体交换,造成笼内缺氧、缺饵、排泄物积聚,不利于贝类生长。此外,  相似文献   

10.
正青虾、河蟹是淡水养殖品种中的名优品种,它们肉质鲜美、营养丰富、具有独特风味,是芜湖县主要养殖品种,也是水产业中的主导产业,是渔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多年以来我县青虾、河蟹主要养殖模式是"主养河蟹、套养青虾"。近年由于河蟹市场行情不稳,始终处于稳中走低状态,主养河蟹的风险越来越大。为降低风险、提高经济效益,一些养殖户转变传统养殖观  相似文献   

11.
所谓大规格河蟹,是指个体体重在150g以上、青背、白肚、黄毛、金爪的成蟹。目前,河蟹已成为各地主要的水产养殖品种,河蟹养殖已由追求产量的"大养蟹"向以质量、效益为中心的"养大蟹"和"养生态蟹"转变,大规格河蟹不仅销售通畅而且价格也比小规格河蟹高3~4倍,如规格在个体体重150g以上的河蟹市场售价为120元/kg~160元/kg,而规格在个体体重75g左右的河蟹市场售价只有30元/kg~40元/kg,如何培育生产无公害大规格河蟹成为养殖生产者最关心的问题。近年来,笔者开展以河蟹为主的生态养殖试验,养殖获得大规格河蟹,并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沈竑 《科学养鱼》2008,(1):36-36
近几年来,池塘养殖河蟹存在规格相对较小、病害时常发生等突出问题。为此,笔者从1995年开始养殖河蟹,2000年以来有重点对商品蟹的精养技术进行比较试验,旨在探索河蟹合理的放养模式和池塘水体生态环境,以提高商品蟹的规格,减少疾病,提高回捕率,增加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正河蟹、青虾都属于甲壳类,杂食性,营养需求类似。河蟹、青虾套养模式可以提供水体的利用率,既不影响主养品种的生长,又为主养品种创造了更好的生长环境。养殖期间经过一次收获河蟹、两次收获青虾,大大提高了养殖的经济效益。一、材料与方法1.试验动物来源试验用动物来自湖州市吴兴区织里镇某河蟹养殖场,养殖面积390亩。2.放养情况河蟹苗放养时间在2014年1月,  相似文献   

14.
黄勃 《渔业现代化》2003,(5):25-25,31
杂色鲍 (H .diversicolor)是近几年推广养殖的品种 ,养殖形式多样 ,有工厂化养殖、沉箱养殖和笼式吊养等。目前海南省工厂化养鲍场达44家 ,养殖水体约 1 8万m3;沉箱养殖达 7万箱 ,已投苗 3.6万箱 ;陵水县黎安镇黎安村农民还根据本地自然条件 ,采用笼式吊养 ,目前共吊养 2万笼。 2 0 0 0年全省鲍产量 30 9吨 ,2 0 0 1年全省产量42 0吨 ,鲍养殖业发展速度较快。海南目前种鲍主要来源台湾及本地野生杂色鲍 (H .diversicolor ) ,在养殖过程中虽无大规模死亡现象 ,但种质退化现象开始出现 ,如生长速度慢、个体小型化、抗逆性差等现象 ,给养殖户…  相似文献   

15.
盛夏高温季节,尤其是强碱性(pH8~9.5)和高氮低磷的养殖水体,往往会出现蓝绿藻类的大量繁殖,在水面形成一层绿色、云斑状、带状的物体,俗称"水华"。随着池塘河蟹养殖精养水平的逐步提高,对养殖水体  相似文献   

16.
<正>一、河蟹池套养鳜鱼主要特点1.可以提高水体利用率。在水产养殖产品价格下跌、市场竞争较激烈的情况下,提高水体复养指数,充分挖掘水体生产潜力,是水产养殖结构调整的一种可行的模式。2.能够增加产量和效益。鳜鱼套养主要是利用蟹池内与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河蟹养殖发展迅速,在养殖面积扩大、养殖总量提高的同时,出现了河蟹发病率高、上市规格小、商品率低等现象,直接影响了养殖效益。为保证河蟹养殖健康发展,提高养殖效益,笔者认为要重视以下四改工作。1改小水体养殖为大水面养殖大水面养殖水质清新、受风面大、溶氧丰富、天然饵料生物多,可使上市河蟹规格大、色泽好,经济价值高。因此,河蟹养殖水面应至少在3.3hmZ以上。2敌人工投饵为繁殖天然饵料方法是:给蟹池移植足够的水生植物,模拟自然生态条件,投入一定数量的鲜活小杂鱼、虾、螺动、规等。让其自然繁殖,洪河蟹自由援…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我省名特优水产养殖战略的不断推进,我省河蟹养殖发展迅速。伴随着我省河蟹养殖的发展,同时出现了对养殖水体生态环境破坏的问题,河蟹养殖特别是高密度养殖会对养殖水体中的水草资源产生严重的破坏。因此,在合理调整河蟹放养密度及实行鱼、蟹轮养的同时,采取人工的方法栽种水草,恢复河蟹养殖水体中的水草资源,对我省河蟹养殖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正河蟹、小龙虾产业是江苏省特色水产品第一、第二大产业,也被列为江苏省十大主推品种之中。姜堰区是江苏省小龙虾和河蟹的重点产区之一,姜堰区里下河地区水网纵横,水源丰富,水质优良,现有池塘多数适合小龙虾、河蟹的混(套)养。因此,为摸索出池塘主养小龙虾配套河蟹以及主养河蟹配套小龙虾养殖效益情况,姜堰  相似文献   

20.
俗话说"要想河蟹大,好草是重点""河蟹要想不生病,水草来保护",所以水草在河蟹养殖中是重中之重.目前河蟹养殖池塘中常见的水草为伊乐藻、苦草、轮叶黑藻,也有以金鱼藻、龙须草、菹草混杂种植.这些水草不仅可以增加水体的溶氧量、为水体遮阳降温,还可以为幼年的河蟹提供饵料.此外,水草能转化物质、净化水质,对河蟹养殖池内水质的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