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以噻虫嗪包衣、拌种和空白的马铃薯苗为对象,应用刺探电位图谱(EPG)技术研究马铃薯种薯包衣对桃蚜取食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桃蚜在噻虫嗪包衣马铃薯苗上取食的过程中,np波和C波次数增加,口针在细胞间穿刺的频率明显增高;E1波和E2波次数减少,桃蚜取食次数减少;首次出现E1波历期显著延长,E2波持续时间缩短,噻虫嗪包衣阻碍桃蚜在马铃薯苗上取食,使取食时间推后,取食量减少。  相似文献   

2.
蚜虫是荞麦(Fagopyrum esculentum Moench)花期的主要害虫,对荞麦产量影响很大,本论文研究了不同浓度瑞香狼毒(Stellera chamaejasme L.)根提取物对荞麦桃蚜的杀虫活性以及对其体内2种靶标酶和3种解毒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瑞香狼毒根石油醚提取物对桃蚜有较强的毒杀作用,24 h对桃蚜的致死中浓度LC50为1 243.7 mg·L-1。桃蚜经提取物处理24 h后,其体内乙酰胆碱酯酶活性受到抑制,最高抑制率为21.7%;腺苷三磷酸酶活性升高,Na+-K+-ATPase和Ca2+-Mg2+-ATPase活性在提取物浓度为4 000 mg·L-1时最大,显著高于未处理桃蚜两种酶活性,分别是未处理的12.0和1.8倍。瑞香狼毒根提取物提高了桃蚜体内解毒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和细胞色素P450的活性,降低了羧酸酯酶活性。综上,瑞香狼毒根石油醚提取物对桃蚜有很好的毒杀作用,提取物可...  相似文献   

3.
正美国农业部负责市场营销与监管计划部的副部长Greg Ibach签署了一项公告,宣告美国没有李痘病毒。他指出,通过合作,美国正式宣告20多年来防治李痘病毒工作的完结,保护了美国价值63亿美元的核果产业。李痘病是影响到李、杏仁、桃等核果类水果的严重病害,通过蚜虫在短距离内传播,通过受感染的植株传播,或通过嫁接传播,且很难根  相似文献   

4.
<正>玉米粗缩病是一种病毒病,主要由传毒介体灰飞虱传毒引发,发生的轻重与玉米生育期、生态环境、灰飞虱的暴发期、玉米品种的抗病性等因素有关,玉米粗缩病发生危害严重,一般田块减产10%~30%,重发田块几乎绝收,严重影响玉米的生产。而玉米褐斑病主要发生在玉米生长中后期,主要危害玉米叶片,且主要在玉米8~10片叶时易发病,12片叶以后一般不再发病。但在一些感病品种上,褐斑病发生严重,常导致玉米生长前期快速干枯,引起产量损失。  相似文献   

5.
【导读】近年来,桃树病毒的侵染日益严重,严重影响了桃产业的正常发展。目前.桃树上已经报道的病毒和类病毒病原主要有苹果褪绿叶斑病毒、李属坏死环斑病毒、李痘病毒、李矮缩病毒、樱桃绿环斑驳病毒、杏假褪绿叶斑病毒和李树皮坏死茎纹孔伴随病毒、桃潜隐花叶类病毒和啤酒花矮化类病毒等。  相似文献   

6.
由大麦黄矮病毒(barley yellow dwarf virus, BYDV)导致的燕麦(Avena sativa)红叶病,是我国燕麦产区的主要病害之一。为明确不同燕麦种质材料对蚜虫和大麦黄矮病毒的抗性水平,本研究于2015–2017年,用模糊识别法和目测法调查了33份燕麦资源在灌浆期自然感染蚜虫和BYDV的情况。通过计算蚜量比值和病害平均严重度,对其进行了抗蚜性和抗病性评价。结果表明,铃铛麦、青永久420、青永久119、白燕1号、农大360、MN10253、宁莜1号和重穗莜麦8份材料在3年间均对蚜虫表现抗性,占供试材料的24.24%。而Jim、MN11213和花晚6号3年间均一致表现感蚜,占供试材料的9.09%;参试材料中有10份均对BYDV表现抗性,包括铃铛麦、堵吉、农大360、青永久119、青永久260、青永久420、科燕1号、青永久31、宁莜1号和青永久9,占供试材料的30.3%。而定莜4号和Jim在3年间均一致表现感病,占供试材料的6.06%。33份供试材料中在3年间既抗蚜虫又抗BYDV的有铃铛麦、青永久119、青永久420、农大360和宁莜1号5份,是优异的病虫兼抗燕麦种质;Jim既感蚜又感BYDV。田间蚜量比值与BYDV病害严重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 0.05)。白燕15号作为离群材料,易被BYDV感染。本研究对燕麦种质资源抗蚜性和BYDV抗性进行了分析,筛选出了抗性较强的燕麦种质,对燕麦的抗病虫育种工作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危害马铃薯的病虫害有300多种,马铃薯病害主要分为真菌病害、细菌病害和病毒病。害虫分地上害虫和地下害虫,其中比较主要的有马铃薯块茎蛾、蚜虫等。本文针对这些常见病虫害的症状及发生规律,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8.
研究唐古特莨菪中生物碱对农业害虫(螨)的生物活性,可为利用该植物研制新型植物源杀虫(螨)剂提供理论依据。本文采用柱色谱分离法从唐古特莨菪地上部分分离得到2个生物碱类化合物,通过MS、NMR确定了其化学结构,分别为莨菪碱、东莨菪碱。采用微量点滴法和玻片浸渍法测定了莨菪碱、东莨菪碱对甘蓝蚜、桃蚜等9种蚜虫和朱砂叶螨、二斑叶螨等4种叶螨的触杀活性。结果表明,莨菪碱对禾谷缢管蚜、桃粉蚜、豆蚜和绣线菊蚜具有较强的触杀作用,LC50值分别为257.863,275.459,344.645和344.717 mg/L。东莨菪碱对豆蚜和禾谷缢管蚜具有较强的触杀作用,LC50值分别为311.585和392.309 mg/L。对照药剂鱼藤酮对甘蓝蚜和棉蚜具有较强的触杀作用,LC50值分别为399.542和436.124 mg/L。对甘蓝蚜等9种蚜虫的触杀作用,莨菪碱强于或与东莨菪碱相当;对豆蚜、禾谷缢管蚜的触杀作用,莨菪碱和东莨菪碱均强于鱼藤酮;对甘蓝蚜、桃蚜和棉蚜的触杀作用,莨菪碱和东莨菪碱均弱于鱼藤酮。莨菪碱和东莨菪碱对截形叶螨、山楂叶螨、二斑叶螨和朱砂叶螨具有较强的触杀作用。2种生物碱对4种叶螨的毒力相当,对二斑叶螨和朱砂叶螨的毒力(201.027~224.172 mg/L)均高于截形叶螨和山楂叶螨(257.014~332.698 mg/L)。对照药剂鱼藤酮对截形叶螨、山楂叶螨的LC50值分别为196.847和224.592 mg/L,其毒力高于莨菪碱和东莨菪碱。  相似文献   

9.
异色瓢虫对豌豆修尾蚜的捕食功能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捕食性天敌昆虫异色瓢虫(Harmonia axyridis)对豆科植物重大害虫豌豆修尾蚜(Megoura japonica)的猎食能力,本研究在人工气候箱中[温度(24±1)℃,湿度(70%±10%),14h光照∶10h黑暗(14hL∶10hD),针对不同生育阶段的异色瓢虫分别设置了7个豌豆修尾蚜的密度梯度进行捕食试验,分析了异色瓢虫对豌豆修尾蚜的捕食功能反应。结果表明,不同生育阶段的异色瓢虫对豌豆修尾蚜的捕食能力差别较大,异色瓢虫雌成虫和4龄幼虫对豌豆修尾蚜的捕食能力较强,日最大捕食量分别为217.39和196.08头·日-1;处理蚜虫的时间较短,分别为0.004 6和0.005 1d。异色瓢虫各个生育阶段的捕食功能反应类型均属于HollingⅡ型圆盘方程;不同生育阶段的异色瓢虫对豌豆修尾蚜的寻找效应随着蚜虫密度的升高而降低。  相似文献   

10.
顶羽菊提取物对蚜虫和朱砂叶螨的生物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顶羽菊(Acroptilon repens (L.) DC.)的杀虫杀螨生物活性研究,国内外迄今未见文献报道。探明顶羽菊提取物的杀虫杀螨活性,可为利用该植物研制新型植物源杀虫杀螨剂提供线索和理论依据。本文采用浸叶(穗)浸虫法和玻片浸渍法研究了顶羽菊提取物对甘蓝蚜(Brevicoryne brassicae L.)等9种蚜虫和朱砂叶螨(Tetranychus cinnabarinus Boisduval)的杀虫杀螨活性。结果表明:顶羽菊乙酸乙酯粗提物之石油醚萃取段对萝卜蚜(Lipaphis erysimi Kaltenbach)、玉米蚜(Rhopalosiphum maidis Fitch)和禾谷缢管蚜(R.padi L.)具有很强的触杀活性,在3.21 g·L-1浓度下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96.15%,94.17%和90.74%;对朱砂叶螨也具有很强的触杀活性,在0.96 g·L-1浓度下的校正死亡率可达94.81%;对甘蓝蚜、桃蚜(Myzus persicae Sulzer)、棉蚜(Aphis gossypii Glover)、豆蚜(A.craccivora Koch)、麦长管蚜(Sitobion avenae Fabricius)和麦无网长管蚜(Metopolophium dirhodum Walker)无触杀活性。  相似文献   

11.
苜蓿斑蚜对三个苜蓿品种幼苗氧化酶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采用室内人工接虫的方法,研究HA-3(高抗)、甘农三号(中抗)和Hunter River(低抗)3种不同抗蚜苜蓿品种受苜蓿斑蚜(Therioaphis trifolii Monell)为害幼苗初期植株叶片SOD、POD、PPO等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苜蓿斑蚜为害后,3个苜蓿品种的SOD、POD、PPO的活性都显著上升,且随着虫口密度的增加而增强;苜蓿品种之间的SOD、POD、PPO活性变化存在显著差异;虽然HA-3苜蓿正常植株的SOD活性较高,但由于甘农三号苜蓿受蚜虫胁迫后SOD活性增长量大,使蚜虫胁迫植株的SOD活性与HA-3苜蓿没有显著差异;POD和PPO的活性在3个苜蓿品种正常植株之间没有显著差异,受蚜虫胁迫后,HA-3苜蓿的POD和PPO活性较高,甘农三号苜蓿次之,Hunter River苜蓿较低;3个苜蓿品种SOD、POD、PPO活性变化的差异,基本反映了其田间抗蚜性的差异水平。此研究对苜蓿抗蚜品种的选育及对蚜虫的持续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1 黄板诱蚜 有翅成蚜对黄色、橙黄色有较强的趋性 ,可在黄板上涂抹 10号机油、凡士林等诱杀。黄板的大小一般为 15~ 2 0cm见方。插或挂于田间 ,黄板诱满蚜虫后要及时更换。2 银灰膜避蚜 银灰色对蚜虫有较强的驱避性 ,可在田间挂银灰色塑料条或用银灰色地膜覆盖农作物 ,对由蚜虫迁飞传染病毒有积极的防治作用。3 洗衣粉灭蚜 洗衣粉对蚜虫有较强的触杀作用。每 666 7m2 用洗衣粉 4 0 0~ 5 0 0倍液 60~ 80kg ,连喷 2~ 3次 ,可收到较好的防治效果。4 植物灭蚜 ①用干制烟叶 1kg加水 30kg ,浸泡 2 4小时 ,过滤后喷施。②小…  相似文献   

13.
路康  王森山 《草地学报》2019,27(1):148-152
儿茶酚、香豆素是植物的次生代谢物质对桃蚜等有拒食功能,但是对豌豆蚜的作用尚未见报道。为了明确儿茶酚、香豆素对红、绿色型豌豆蚜(Acyrthosiphon pisum)生理的影响。本研究采用人工饲料喂养技术测定了豌豆蚜的生理指标。结果表明:随着两种物质浓度的增加,两种色型蚜虫的存活率、繁殖率都在显著下降,但在相对日均体重增长率之间差异不明显。香豆素对红色型的繁殖率影响比对绿色型的更加明显。红色型在60 mg·L-1处理时已经为零,而绿色型在100 mg·L-1时依然有繁殖。红色型的存活率、产蚜率、平均产蚜量比绿色型的更容易受到儿茶酚的影响,在儿茶酚浓度最高时红色型的存活率在时间顺序上分别是73.30±1.50%,20.00±0.00%,0.00±0.00%,绿色型的为66.60±0.80%,26.7±2.00%,3.30±0.10%。而在儿茶酚浓度最低时红色型的平均产蚜量、产蚜率为3.70%±0.80%,16.70±0.60%,绿色型为9.00±0.60%,30.0±0.70%。这说明绿色型比红色型对香豆素、儿茶酚的耐受性更好。  相似文献   

14.
马铃薯的栽培技术涉及到了品种和种薯的选择、整地施肥、播种时间、田间管理等,掌握科学的马铃薯种植技术是提高产量和质量的关键。马铃薯易受多种病虫害的侵害而严重影响产量和质量,马铃薯主要病害主要有晚疫病、病毒病、黑胫病等,主要的虫害为蚜虫、地老虎等,病虫害的防治需要采取综合性的措施,包括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以及化学防治。  相似文献   

15.
桃畸形果是桃蚜为害后出现的果实畸变现象。在当地主要发生在春蕾、雨花露、白凤桃等中熟品种上 ,尤其是在桃蚜发生严重的年份如防治不当 ,畸形果率可高达 5 0 %以上 ,对桃的品质影响极大。桃畸形果主要是第 2代和第 3代桃蚜对花器和幼果的直接为害所致。防治措施有 :1 农业防治。结合冬春修剪 ,把剪下的枝条清理干净堆放到桃园外。在幼果脱萼后 ,结合疏果摘除萼片粘连并带有蚜蜕的幼果集中深埋处理。2 化学防治。在桃树萌芽前喷波美 5度石硫合剂封杀越产卵 ,桃花开绽期喷 80 %敌敌畏 80 0倍液或 2 5 %敌杀死 2 5 0 0倍液 ,把第 2代桃蚜消…  相似文献   

16.
根据1989-1995年对四川桃、李、樱桃的害虫群落进行的研究,结合重庆市果树研究所历年的调查,并参考相关资料,对四川核果类昆虫区系特征进行了初步探讨。四川核果类害虫群落由297种(前人记载224种,新增记录73种)组成,隶属11目62科。以鞘翅目种类最多,共99种,占33.33%;鳞翅目91种,占30.64%;同翅目57种,占19.14%。这些害虫多数可兼害2种以上核果类果树。为害桃的害虫有233种,李131种,樱桃80种。在川东盆地区常见的对种桃园害虫中,螨类、蚜虫类、蚁类、桃透翅蛾、桃蛀螟、梨小食心虫、桃小食心虫、桃红颈天牛等8种占%刀5…  相似文献   

17.
由柑橘衰退病毒(Citrus tristeza virus, CTV)引起的柑橘衰退病是具有经济重要性的病害,褐色橘蚜是CTV的最有效传播介体。应用分子生物学方法检测蚜虫体内CTV已被研究多年,本文重点阐述了定性检测和定量检测,介绍了反转录PCR(RT-PCR)、反转录巢式PCR (RT-nested-PCR)、以及实时RT-PCR (Real-time RT-PCR)的应用。同时,对这些技术应用于研究CTV蚜传机理和CTV-介体-寄主三者的互作关系方面做了简要展望。  相似文献   

18.
李杨  杨燕芬 《草地学报》2023,31(1):180-186
为明确种间竞争和种内竞争效应对红色型豌豆蚜生长和繁殖产生的影响,本研究以红色豌豆蚜克隆、绿色型豌豆蚜克隆及豌豆修尾蚜克隆作为试验材料,选用琼脂法,首先制备4种竞争试验区(1头区,2头区,种内竞争区和种间竞争区),观察各试验区蚜虫的种群动态,另准备3个(红色型、绿色型及豌豆修尾蚜)高密度种群处理,分别往里放入1头4龄红色克隆若虫,统计其3日总产蚜数。结果发现,种内竞争区和种间竞争区,二者的竞争效应都非常明显,竞争区混合种群的增殖率高于2头区,种间竞争区红色克隆胜利组单头红色克隆第10天新生蚜数高于其他处理。此外,高密度的绿色克隆和豌豆修尾蚜种群均能抑制红色克隆的繁殖。因此,红色型豌豆蚜能通过评估竞争种和同伴的相对密度来控制繁殖,无论是种间竞争还是种内竞争均能影响其繁殖,且种间竞争可能加速它的繁殖速率。  相似文献   

19.
我国西南三省油菜蜜源面积大(播种面积约占全国1/3),流密多。但由于西南地区冬暖春早,蚜虫危害早而重,长期以来各地普遍施用有机磷、有机氯等农药防治岈虫,致使蜜蜂中毒十分严重,一般采集蜂损失50%以上,内勤蜂损失30%以上,严重影响了养蜂业的发展。为此,笔者于1989年油菜花期在四川郫县犀浦镇晨风村和红光乡铁门坎村通过大田弥雾、蜂群内喷雾及蜜蜂纱笼关闭喷雾等3种方法测定了英国卜内门化学工业有限公司生产的“辟蚜雾”的治蚜效果和对蜜蜂的毒性,结果证明:在油菜盛花期大田喷雾“辟蚜雾”(浓度667ppm),治蚜效果达97.19%,对蜜蜂安全无害,对主要蜂产品(王浆)无残留毒性,是油菜花期理想的治蚜药物,作者认为应该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20.
吕宁  刘长仲 《草地学报》2014,22(6):1385-1388
为明确不同抗生素处理方式对红色型豌豆蚜(Acyrthosiphon piusm)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将利福平、盐酸金霉素、氯霉素、盐酸土霉素、青霉素G 钾盐和硫酸链霉素6种抗生素分别进行同时喷洒蚕豆(Vicia faba)植株和蚜虫虫体、只喷洒蚜虫虫体和只喷洒蚕豆植株3种处理,获得了各处理下红色型豌豆蚜发育历期和平均产蚜量生物学参数.结果表明:对其生长发育和繁殖影响最大的抗生素是利福平;影响最大的处理方式是同时喷洒植株和虫体.4种组合处理影响大小顺序为:利福平同时喷洒植株和虫体处理>利福平喷洒植株处理>利福平喷洒虫体处理>土霉素同时喷洒植株和虫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