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8 毫秒
1.
为了探讨急性冷应激对仔猪免疫系统的影响,将18头45日龄"约克夏"仔猪随机分成常温对照组、冷暴露组和冷暴露并糖皮质激素受体阻断组.常温组在18~20℃下、冷暴露各组在4~8℃环境下分栏饲养.冷暴露时间持续12 h,在冷暴露开始后分6个时间点采血并分离血浆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分别使用Western-blotting法测定淋巴细胞中HSP70的表达量;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血浆中IL-4和IL-10水平.结果显示:冷暴露组IL-4和IL-10水平在冷暴露6、9 h时比开始前有显著升高(P<0.01),且IL-4与IL-10呈强相关(r=0.990 1);糖皮质激素受体阻断组IL-4水平在冷暴露1h时显著升高(P<0.01),IL-10在6 h时有显著升高(P<0.01),IL-4与IL-10呈强相关(r=0.873 1);冷暴露各组HSP70在冷暴露1、3、6、9、12 h时均显著升高(P<0.01),HSP70与IL-4/IL-10呈弱相关.本试验显示,急性冷暴露能使IL-4、IL-10和HSP70的表达增强,且阻断糖皮质激素对它们之间的相关性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2.
为评价黄芩苷的抗炎作用,研究黄芩苷对脂多糖(LPS)刺激后仔猪血清中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试验选取36头健康状况良好、体重(11.0±1.2) kg的"杜×长×大"断奶仔猪,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LPS组、氟尼辛葡甲胺组和黄芩苷组(黄芩苷剂量分别为按体重25,50,100 mg/kg添加)6组。饲喂7 d后,氟尼辛葡甲胺组和黄芩苷组提前0.5 h肌肉注射给药,然后与LPS组一起按体重0.1 mg/kg腹腔注射LPS,阴性对照组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注射LPS 6 h后再次给药1次。检测注射LPS后3,24小时时猪血清中炎性因子TNF-α、IL-1β、IL-6和IL-8的含量,并于注射LPS 24 h后检测血管和腹膜中炎性因子TNF-α、IL-1β、IL-6和IL-8的基因表达量。结果表明:LPS刺激仔猪3 h后,LPS组血清中TNF-α、IL-1β、IL-6和IL-8的含量显著或极显著增加(P0.05或P0.01),氟尼辛葡甲胺能显著抑制血清中IL-6含量的升高(P0.05),黄芩苷能显著或极显著抑制血清中TNF-α、IL-1β、IL-6和IL-8含量的升高(P0.05或P0.01);LPS刺激仔猪24 h后,LPS组血清中TNF-α含量极显著增加(P0.01),氟尼辛葡甲胺对血清中TNF-α、IL-1β、IL-6和IL-8含量升高无显著抑制作用(P0.05),100 mg/kg黄芩苷能极显著抑制血清中TNF-α、IL-6和IL-8含量的升高(P0.01),显著抑制IL-1β含量的升高(P0.05)。LPS刺激24 h后,仔猪血管和腹膜中TNF-α、IL-1β、IL-6和IL-8基因的表达显著或极显著上调(P0.05或P0.01);氟尼辛葡甲胺和黄芩苷能显著或极显著抑制血管中TNF-α、IL-1β、IL-6和IL-8基因表达上调(P0.05或P0.01);氟尼辛葡甲胺和黄芩苷能显著抑制腹膜中TNF-α、IL-1β、IL-6基因表达上调(P0.05)。说明黄芩苷能有效地抑制LPS刺激后仔猪血清中炎性因子的分泌及血管和腹膜组织中相关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3.
通过分析冷刺激对大鼠血清中细胞因子、皮质酮(CORT)、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的含量以及外周血淋巴细胞中热休克蛋白70(Hsp70)表达量的影响,构建大鼠急性冷应激模型,旨在为其相关研究提供研究基础。本试验急性冷刺激时间为12h。利用ELISA方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IL-2、IL-4、IL-6、IL-10、TNF-α、CORT、ACTH的含量;采用Western blot和qRT-PCR方法检测各组大鼠外周血淋巴细胞中HSP70及mRNA表达量。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急性冷刺激组大鼠血清中IL-2和ACTH的含量显著升高(P0.05),IL-4、IL-6、TNF-α和CORT的含量极显著升高(P0.01),IL-10无显著变化(P0.05);外周血淋巴细胞内HSP70及其mRNA表达量呈显著升高水平(P0.05)。成功构建大鼠急性冷应激模型。  相似文献   

4.
试验旨在探讨急性冷暴露对仔猪体内miR-383表达量的影响。试验选取16头30日龄断奶仔猪,分为对照组和冷暴露组,冷暴露条件为(4±2)℃。冷暴露组又分为3个处理,分别进行2、6、12 h冷暴露,每组4头仔猪。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皮质醇(CORT)含量;次用qRT-PCR法检测肺、小肠、肌肉、肾、脾和肝中miR-383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冷暴露6 h后,仔猪血清CORT含量显著升高(P0.01);各器官miR-383表达水平均出现显著变化(P0.05),但变化出现的时间点和表现出的趋势不同。研究表明,4℃冷暴露6 h可使仔猪处于急性冷应激状态;从miR-383表达量角度分析,肺、肌肉、肝和脾对冷刺激响应迅速,小肠和肾的响应时间较长;急性冷暴露可使仔猪肝脏中miR-383表达量持续显著上升(P0.05)。  相似文献   

5.
冷暴露下骨骼肌中O-GlcNAc(O-linked β-N-acetylglucosamine)糖基化修饰水平显著升高,作为"应激感受器"调控细胞信号转导及基因转录等;而骨骼肌作为分泌器官通过收缩产生的肌源性IL-6具有免疫作用,更能够调节骨骼肌中糖、脂代谢。本试验旨在检测不同时长冷暴露下小鼠成肌细胞系C2C12中O-GlcNAc相关蛋白和IL-6表达变化,初步探究冷暴露下O-GlcNAc与IL-6之间的潜在联系。本试验通过体外培养小鼠成肌细胞系C2C12,并随机分为不做冷暴露处理的对照组(cold 0 h组,也称为control组,37℃±0.5℃)和冷暴露(32℃±0.5℃)3、6、9、12 h处理组,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不同时长冷暴露下O-GlcNAc糖基化水平和OGT、OGA及IL-6表达水平。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冷暴露3 h,OGT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冷暴露6 h,OG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冷暴露3 h,O-GlcNAc糖基化修饰水平和IL-6表达水平极显著升高(P<0.01)。不同时长冷暴露下,C2C12细胞中O-GlcNAc糖基化修饰水平及IL-6表达水平显著升高,并且,不同时长冷暴露下,O-GlcNAc糖基化修饰和IL-6表达变化趋势高度相似,提示冷暴露下O-GlcNAc糖基化修饰可能参与IL-6表达的调控。  相似文献   

6.
《中国兽医学报》2020,(2):379-385
为了探究菊苣酸(chioric acid,CA)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牦牛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炎性相关因子分泌及转录水平的调节作用,用Ficoll法分离牦牛PBMC,体外将PBMC与LPS和CA共同培养,通过CCK-8法筛选LPS最佳刺激浓度,ELISA试剂盒检测CA对炎性相关因子含量的影响,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炎性相关因子mRNA表达情况。结果表明,CCK-8法筛选的LPS最佳致炎质量浓度为1.0 mg/L。与对照组相比,CA处理组显著提高IL-10的含量(P<0.05),LPS处理组显著提高IL-6和IL-1β的含量(P<0.05),极显著提高了IL-8、TNF-a和INF-γ的含量(P<0.01);与LPS处理组相比,CA+LPS处理组IL-6、IL-8、IL-1β、TNF-a和INF-γ的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但IL-10的含量显著升高(P<0.05)。同时,与对照组相比,CA处理组显著降低IL-1βmRNA表达(P<0.05),显著升高IL-10 mRNA表达(P<0.05),LPS处理组极显著升高IL-6、IL-8、IL-1β、INF-γ和TNF-αmRNA表达(P<0.01);与LPS组相比,CA+LPS处理组IL-6、INF-γ和TNF-αmRNA表达显著降低(P<0.05),IL-8和IL-1βmRNA表达极显著降低(P<0.01),IL-10 mRNA表达显著升高(P<0.05)。上述结果说明,CA可通过调节牦牛PBMC炎性因子的分泌及表达,从而发挥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产肠毒素大肠杆菌K88所致肠炎对炎症反应的影响,检测了荣昌仔猪K88肠炎模型的炎症因子水平。每头仔猪经口灌服K88菌液1mL(0.1g/mL),1次/d,直至出现腹泻。在腹泻第5d时前腔静脉穿刺采血,检测血清中细胞因子IL-1β、IL-4和TNF-α的水平。结果显示,腹泻组外周血液中的IL-1β、IL-4和TNF-α水平均比健康组有所升高,且TNF-α水平差异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新兽药喹胺醇对小鼠血清中细胞因子TNF-α、IL-2和IL-6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中TNF-α、IL-2和IL-6的含量.结果:中剂量组雄鼠血清中TNF-α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其它药物剂量组(P<0.05),药后7 d雌鼠低剂量组TNF-α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其它药物组(P<0.05);药后7 d雄鼠中剂量组血清中IL-6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14 d雄鼠中、高剂量组IL-6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药后7 d雌鼠中、高、最高剂量组IL-6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14 d低剂量组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雄鼠血清中IL-2含量在7 d和14 d各组间均无显著差异.结论:喹胺醇对小鼠血清中细咆因子TNF-α、IL-2和IL-6水平的影响可能存在性别差异和剂量差异.  相似文献   

9.
研究参金止痢口服液对腹泻哺乳仔猪肠道微生物菌群的影响。选取同等饲养条件下7~15日龄体重相近的“杜×长×大”三元杂交仔猪共计9头,其中有腹泻症状的6头将其随机平均分为腹泻空白组(FXK)和腹泻中药组(FZ),正常的3头为健康空白组(JK),中药组灌服参金止痢口服液,空白组灌服同等体积生理盐水,连续灌胃5d,在给药后的第8天对仔猪采血进行抗体及细胞因子水平测定,并采集结肠内容物提取样本中菌群总DNA进行16S rRNA高通量测序。结果显示:与FXK组相比,FZ组血清中IgG含量显著升高(P<0.05),IgM含量显著降低(P<0.05),炎性因子IL-1β、IL-6、TNF-α含量显著下调(P<0.01)。α、β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三个组结肠肠道菌群结构差异显著。在门分类水平上,FZ组仔猪肠道拟杆菌门相对丰度显著高于FXK组(P<0.05),变形菌门相对丰度显著低于FXK组(P<0.05),而FZ与JK组之间两个菌门差异不显著。属水平上,FZ组韦荣球菌属和乳杆菌属相对丰度显著低于FXK组(P<0.05),普雷沃氏菌属相对丰度显著高于FXK组(P<0.05),FZ组与JK组之间这三个菌属差异不显著。综上结果表明,参金止痢口服液可能通过调节免疫及炎性相关因子水平和调节肠道菌群结构从而发挥治疗哺乳仔猪腹泻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选取16只3~4 kg健康泌乳家兔,通过人工造模的方法诱发其乳腺发炎,建立临床型乳腺炎模型。然后分别在造模前1 h和造模后4、12、24、36、487、2 h采集血液0.5 mL、血清1 mL,进行血常规、血生化检测和炎性细胞因子测定(ELISA)。结果显示:①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在造模后4 h显著高于造模前水平(P0.05),12~72 h内极显著高于造模前水平(P0.01);红细胞总数、红细胞压积、血红蛋白含量在造模前至造模后72 h内无显著差异(P0.05)。②血清磷离子含量、血清总胆红素含量、血清直接胆红素含量在造模前至造模后72 h内无显著差异(P0.05);血清钙离子含量在造模后4 h显著低于造模前水平(P0.05),12~72 h内极显著低于造模前水平(P0.01)。③血清TNF-α和IL-6含量造模后开始升高,12~72 h内极显著高于造模前水平(P0.01)。结果证明白细胞总数、血清钙离子含量、血清TNF-α和IL-6含量的变化可作为急性乳房炎炎症发展情况的指标。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促炎、抗炎细胞因子在小鼠LPS致炎模型中的动态变化,探讨中药方剂清温消热饮的抗炎治疗作用,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112例用LPS致小鼠急性炎症模型治疗过程中血清中促炎因子(TNF-α、IL-1β、PGE2)、抗炎因子(IL-10)含量。与LPS致小鼠急性炎症模型组比较:清温消热饮组在18、24 h血清中IL-1β含量明显降低,差异显著(P0.05);清温消热饮组在6、12、18 h血清中TNF-α含量明显降低,6、18 h差异显著(P0.05),12 h差异极显著(P0.01);清温消热饮组血清中的PGE2含量均低于模型组,在6、18、24、36 h时血清中的PGE2含量明显降低,差异极显著(P0.01);清温消热饮组在18、48 h血清中IL-10含量明显升高,差异极显著(P0.01)。同时,清温消热饮组与地塞米松组在各时间段血清中TNF-α、IL-1β、IL-10、PGE2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结果表明,清温消热饮在急性炎症模型中能有效降低血清促炎因子TNF-α、IL-1β、PGE2含量水平,提升抗炎因子(IL-10)含量水平以表现出明显的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12.
选取28日龄健康杜长大三元杂交仔猪40头,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头。36~39日龄中药组(Ⅲ、Ⅳ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5%、1.0%"猪康散",40日龄除阴性对照组(Ⅰ组)外均滴鼻接种PRRSV SCM株1.0mL。于40、45、50、55、60日龄每组选取4头仔猪,前腔静脉采血测定血清细胞因子(IL-2、IL-6、IFN-γ、TNF-α)的变化。结果显示,在整个试验期间,除0.5%中药组40日龄仔猪血清中IL-2含量与阴性对照组差异不显著外(P0.05),0.5%和1.0%中药组仔猪血清中IL-2、IL-6、IFN-γ、TNF-α的含量均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和阳性对照组(P0.01或0.05);除两中药组40日龄仔猪血清中IL-6含量差异不显著外(P0.05),1.0%中药组仔猪血清中IL-2、IL-6、IFN-γ、TNF-α含量均显著高于0.5%中药组(P0.01或0.05)。结果表明,在断奶仔猪基础日粮中添加0.5%和1.0%质量分数的"猪康散"能明显提高人工感染PRRSV仔猪血清中IL-2、IL-6、IFN-γ、TNF-α的含量,从而提高仔猪机体免疫功能,达到抗PRRSV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复合益生菌对早期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和免疫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研究酿酒酵母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组成的复合益生菌对早期断奶仔猪免疫水平的影响,试验选取(杜×长×大)三元杂交断奶仔猪80头,分为试验Ⅰ、Ⅱ、Ⅲ组及对照组,每组20头,Ⅰ、Ⅱ、Ⅲ组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0.10%、0.20%、0.30%复合益生菌,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以期评价其生长性能、血液生化、血清细胞因子和肠道黏膜分泌性球蛋白A(SIgA)水平。结果表明,试验Ⅱ、Ⅲ组末重极显著高于试验Ⅰ组和对照组(P0.01);试验Ⅲ组平均日增重极显著高于试验Ⅰ、Ⅱ组及对照组(P0.01),试验Ⅲ组平均日采食量显著高于试验Ⅰ、Ⅱ组及对照组(P0.05),对照组、试验Ⅱ组腹泻率均极显著高于试验Ⅰ、Ⅲ组(P0.01);试验组中的乳酸脱氢酶(LDH)、谷丙转氨酶(ALT)和碱性磷酸酶(ALP)含量均高于对照组,总蛋白(TP)含量低于对照组,差异均不显著(P0.05);试验组中尿素氮(BUN)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Ⅱ、Ⅲ组谷草转氨酶(AST)含量显著高于试验Ⅰ组和对照组(P0.05)。试验0d,试验组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20d,试验Ⅱ、Ⅲ组中IL-6水平极显著高于试验Ⅰ组及对照组(P0.01),IL-1β和TNF-α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40d,试验组IL-1β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IL-6和TNF-α水平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中空肠黏膜SIgA水平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十二指肠和回肠黏膜SIgA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盲肠黏膜SIgA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不同含量酿酒酵母菌-枯草芽孢杆菌复合益生菌均可有效提高断奶仔猪的生长性能,缓解早期断奶仔猪应激反应,增强断奶仔猪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4.
将170只SPF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常温对照组及冷刺激试验组,冷刺激试验组又分为急性应激组及慢性应激组.急性冷刺激时间为3、6、12、24 h,慢性冷刺激时间为3、6、9、12d.试验大鼠均于人工气候室中饲养,对照组及冷刺激试验组的饲养温度分别为(24±0.05)C和(4±0.05)C.经不同时间强度的冷刺激后,采用心脏采血,采集大鼠血液,并分离血清,利用Luminex xMAP技术检测大鼠血清中IL-1β、IL-6、TNF-α、IL-2、IFN-γ、IL-4、IL-10以及IP-10的含量.结果显示,冷刺激能够提高各试验组大鼠血清中IL-6的含量,急性应激组与对照组相比TNF-α、IP-10 、L2和IL-4的含量变化水平呈上调趋势,而慢性应激组TNF-α、IL-2和IL4的含量变化呈下调趋势,IFN-γ和IP-10的含量在冷刺激9、12d时显著增强(P<0.05).研究结果表明,冷刺激能够引起大鼠炎症相关细胞因子以及辅助性T细胞亚群的分泌,随着应激时间的延长,细胞免疫(Th1)向体液免疫(Th2)漂移,从促炎症细胞因子(特点是IL-1和TNF-α的升高)向抗炎症细胞因子(特点是伴随IL-4和IL-10的增强)转化,机体产生细胞免疫并刺激机体产生体液免疫.  相似文献   

15.
《畜牧与兽医》2019,(12):66-69
为研究褐藻多糖对仔猪抗氧化能力、肠道菌群和肠细胞因子的影响,试验选用24头28日龄三元杂交断奶仔猪,随机均分为3个处理组(C、T1和T2组),C组饲喂基础日粮,T1组和T2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200 mg/kg和400 mg/kg的褐藻多糖。试验期为21 d。结果表明:C组、T1组和T2组仔猪末重、日增重、日采食量和料重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T2组仔猪血浆总抗氧化能力(T-AOC)显著高于C组(P0.05);T1组仔猪血浆丙二醛(MDA)水平显著低于C组(P0.05),T2组仔猪血浆MDA水平极显著低于C组(P0.01);C组、T1、和T2组盲肠大肠杆菌、沙门氏菌、乳酸杆菌、双歧杆菌数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T1组盲肠白介素-1β(IL-1β)和白介素-22 (IL-22)水平均显著或极显著低于C组(P0.05或P0.01),T2组盲肠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1β和IL-22水平均显著或极显著低于C组(P0.05或P0.01),T1、T2及C组盲肠白介素-10 (IL-10)水平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果提示,饲料中添加褐藻多糖能提高仔猪抗氧化功能,降低盲肠TNF-α、IL-1β和IL-22水平;褐藻多糖的添加量以400 mg/kg为最佳。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究益生菌对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作用,检测补充益生菌对NEC新生大鼠肠组织中细胞因子TNF-α、IL-6、IL-8和ITF的影响。将96只新生Wistar大鼠,随机分成3组:对照组、NEC组和治疗组。试验第4天,取回肠末端肠管观察组织病理学变化,同时采用ELISA法检测肠组织中IL-6、IL-8、TNF-α和ITF的含量。结果NEC组的组织病理学评分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的病理学评分极显著低于NEC组(P0.01)。NEC组的TNF-α、IL-6和IL-8的蛋白水平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的TNF-α、IL-6和IL-8的蛋白含量极显著或显著低于NEC组(P0.01或P0.05);在3个试验组间ITF蛋白水平差异不显著(P0.05)。表明益生菌可通过调节IL-6、IL-8和TNF-α蛋白表达,减缓肠道炎症反应,但对ITF的调控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讨盐酸多西环素泡腾片对奶牛胎衣不下的治疗作用及与白细胞介素-2(IL-2)、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巨噬细胞活化因子(IFN-γ)水平的相关性,试验采用ELISA方法检测IL-2、TNF-α和IFN-γ的水平。结果表明:奶牛胎衣不下的发生与炎性细胞因子IL-2、TNF-α和IFN-γ的表达密切相关,患胎衣不下的奶牛血清IL-2、TNF-α和IFN-γ水平极显著低于健康奶牛(P0.01),采用盐酸多西环素泡腾片治疗第1,2个疗程后奶牛血清IL-2水平极显著升高(P0.01),第2,3个疗程后血清TNF-α水平极显著升高(P0.01),第1,2,3个疗程后血清IFN-γ水平均极显著升高(P0.01)。说明盐酸多西环素泡腾片可以有效提高胎衣不下奶牛血清IL-2、TNF-α和IFN-γ的水平。  相似文献   

18.
热应激后猪血清中IL-2、IFN-γ及TNF-α水平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检测热应激后猪血清中的IL-2、IFN-γ及TNF-α水平,观察其变化规律.将12头体重基本一致的3月龄中国试验用小型猪随机分成高温试验组和常温对照组两组.高温试验组在人工气候仓内饲养,模拟夏季炎热气候,气温从26~39℃24 h循环变温,39℃时维持4 h;常温对照组在22℃下饲养.试验持续10 d,在热应激的第1、3、5、7、9天,39℃高温持续期结束的时刻采血,分离血清.用ELISA法检测各血清样品中IL-2、IFN-γ及TNF-α水平.结果显示:IL-2水平有所上升,且在热应激的第1天和第3天与常温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IFN-γ水平有所下降,且在热应激的第3天和第5天与常温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TNF-α水平有所上升,但与常温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热应激试验进行的10 d中,IL-2、IFN-γ及TNF-α水平变化有其共同特点,即随着试验的进行各细胞因子浓度都向常温对照组的正常值发展.本研究从细胞因子的角度验证了前人热应激抑制机体免疫机能的结论.  相似文献   

19.
为探究Toll样受体(TLRs)介导的信号通路在马链球菌马亚种(S.equi)感染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中的作用,收集S.equi感染后不同时间点的RAW264.7细胞,提取总RNA并反转录成cDNA,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细胞Toll样受体1、2、6(TLR1、TLR2、TLR6)、接头蛋白骨髓分化蛋白88(MyD88)及细胞因子IL-1、IL-6、IL-10、IL-12、TNF-α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S.equi感染RAW264.7细胞后6h时,TLR1、TLR2、TLR6与MyD88mRNA水平均较对照组没有显著差异(P0.05);感染后12h时,TLR1、TLR2和TLR6mRNA表达量未出现明显上升(P0.05),而MyD88mRNA水平极显著升高(P0.01);感染后24h时,TLR1、TLR2和TLR6mRNA表达水平出现极显著升高(P0.01),MyD88 mRNA表达没有显著变化(P0.05),且IL-10和IL-12mRNA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极显著升高(P0.01),IL-1、IL-6和TNF-αmRNA水平均极显著下降(P0.01)。结果表明,TLRs介导的信号通路参与S.equi感染RAW264.7细胞的免疫应答反应。  相似文献   

20.
PCV2对体外培养仔猪脾细胞分泌细胞因子的动态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进一步了解猪圆环病毒2型(PCV2)引起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的机理,选取5头35日龄PCV2血清抗体阴性的断奶仔猪,无菌取脾脏制成单个细胞悬液,体外培养,分PCV2感染组与对照组。分别在培养后0 h、6 h、12 h、24 h收获细胞培养上清,用猪特异性ELISA试剂盒测定上清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10(IL-10)的含量。结果显示:病毒组IL-1β和IL-6在不同时间点的含量变化均不显著(P>0.05),IL-1β在6 h、24 h略高于对照组,12 h则低于对照组;IL-6除在6 h高于对照组外,其余时间点均低于对照组;病毒组TNF-α和IL-10的含量在6 h、12 h、24 h均高于对照组,且TNF-α在6 h和24 h极显著升高(P<0.01),而IL-10在12 h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上述结果表明:PCV2能影响体外培养的仔猪脾细胞某些细胞因子的分泌,而且可能通过TNF-α的高表达促使机体产生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甚至多系统衰竭,而通过IL-10的高表达促使机体产生免疫抑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