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6种杀菌剂对苹果轮纹病菌的毒力。结果表明,氟硅唑、戊唑醇、多菌灵对菌丝的抑制作用最为明显,氟硅唑在处理剂量为0.800μg/mL时,抑制率为96.04%;戊唑醇在处理剂量3.200μg/mL时,抑制率为96.21%;多菌灵在处理剂量0.320μg/mL时,抑制率为92.20%。氟硅唑和多菌灵对苹果轮纹病菌的毒力较强,EC50分别为0.038 52μg/mL和0.067 54μg/mL;其次为戊唑醇和吡唑醚菌酯,EC50分别为0.154 8μg/mL和1.504 23μg/mL;苯醚甲环唑和异菌脲EC50分别为4.357 08μg/mL和4.875 82μg/mL。苯醚甲环唑对苹果轮纹病菌的毒力最弱。  相似文献   

2.
采用十字交叉法和喷雾法测定了10种杀菌剂对苹果轮纹病菌的室内毒力和田间防效。多菌灵和氟硅唑对苹果轮纹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较强,其EC50分别为0.0429μg/m L和0.0507μg/m L;其次为苯醚甲环唑和丙环唑,其EC50分别为0.1144μg/m L和0.1959μg/m L。采收前田间、贮藏期调查发现,430 g/L戊唑醇悬浮剂3000~4000倍液、250g/L吡唑醚菌酯乳油1000倍、400 g/L氟硅唑乳油4000倍、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1500倍、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对苹果轮纹病均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且对苹果树安全。  相似文献   

3.
采用十字交叉法和喷雾法测定了10种杀菌剂对苹果轮纹病菌的室内毒力和田间防效。多菌灵和氟硅唑对苹果轮纹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较强,其EC50分别为0.0429μg/m L和0.0507μg/m L;其次为苯醚甲环唑和丙环唑,其EC50分别为0.1144μg/m L和0.1959μg/m L。采收前田间、贮藏期调查发现,430 g/L戊唑醇悬浮剂30004000倍液、250g/L吡唑醚菌酯乳油1000倍、400 g/L氟硅唑乳油4000倍、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1500倍、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对苹果轮纹病均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且对苹果树安全。  相似文献   

4.
从不同地区采集的苹果轮纹病病果以及大樱桃流胶病枝条木质部中分离纯化得到7株苹果轮纹病菌,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6个不同结构类型的杀菌剂对7株轮纹病菌的毒力.结果显示,所试杀菌剂对7个菌株的毒力由大到小依次是咯菌腈、戊唑醇、甲基硫菌灵、苯醚甲环唑、嘧霉胺和嘧菌酯.菌株不同,对杀菌剂的敏感性不同.所有菌株对咯菌腈、戊唑醇、甲基硫菌灵相对都比较敏感,EC50值均小于1μg/mL,最敏感菌株与耐药性最强的菌株间EG0值分别相差7.5倍、13.67倍、9.14倍.所试菌株对苯醚甲环唑的敏感性稍差,EC50值介于0.51~2.27 μg/mL.嘧霉胺和嘧菌酯对所试的7个菌株均表现较低的毒力,不能作为轮纹病菌的防治药剂.仅菌株1010对嘧霉胺的EC50值=0.02 μg/mL<1 μg/mL,但其回归方程的b值很小,EC95值达到2.95×104 μg/mL,也失去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筛选高效、低毒、低残留柑橘煤烟病杀菌剂供柑橘生产使用。【方法】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6种杀菌剂对柑橘煤烟病菌的室内毒力作用。【结果】6种杀菌剂对柑橘煤烟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效果不同,50%多菌灵WP的抑菌作用最强,其EC50为1.8165×10-4μg/mL;70%甲基硫菌灵WP次之,其EC50为0.2051μg/mL;80%代森锰锌WP的EC50值为1.3470μg/mL,其抑菌作用也较强;75%百菌清WP的抑菌活性最差,其EC50为348.2487μg/mL。【结论】50%多菌灵WP、70%甲基硫菌灵WP和80%代森锰锌WP对柑橘煤烟病菌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可进一步进行大田试验。  相似文献   

6.
2007年8~10月从山东主要苹果产区轮纹病果上分离获得54个苹果轮纹病菌菌株,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分别测定了各菌株对代森锰锌的敏感性。结果表明:代森锰锌对54个菌株的EC50值呈单峰频次分布,分布在1.9287~20.8004μg/mL之间,均值为(9.4383±0.5561)μg/mL;在54个菌株中选择对代森锰锌最敏感的泰山海棠菌系进行重复测定,将其EC50平均值3.0963μg/mL确定为苹果轮纹病菌对代森锰锌的敏感基线;Duncan新复极差法和系统聚类的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地理来源的苹果轮纹病菌对代森锰锌的敏感性都处在较高水平,总体上不存在明显差异,没有出现敏感性下降的抗药性亚群体。  相似文献   

7.
为筛选防治苹果霉心病高效、低毒、低残留的药剂,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6种杀菌剂对苹果霉心病菌(粉红单端孢茵,Trichothecium roseum Bull)的室内毒力.结果表明,6种药剂对苹果霉心病菌茵丝生长的抑制效果不同,涂干剂EC抑菌效果最好,其EC50为3.715 μg/mL; 78%波尔·锰锌WP、70%丙森锌WP及10%苯醚甲环唑WG的抑菌效果差别不大,EC50在19.011~87.700 μg/mL之间;80%代森锰锌WGEC50为7.161 μg/mL,抑茵效果也较好;75%百茵清WP的抑茵效果较差,EC50为3 169.567 μg/mL.  相似文献   

8.
9种杀菌剂对苹果炭疽病菌的毒力比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9种杀菌剂对苹果炭疽病菌的抑制活性。结果表明,苹果炭疽病菌对三唑类杀菌剂戊唑醇、己唑醇、氟硅唑、苯醚甲环唑、腈菌唑的敏感性依次下降,EC50值均在2.2μg/ml以下,EC90值均低于21μg/ml;甲基硫菌灵对苹果炭疽病菌毒力EC50值为1.9008μg/ml,与腈菌唑毒力相当;而福美锌、醚菌酯和代森联抑制病菌生长的毒力显著低于三唑类杀菌剂。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明茄褐纹病菌的生物学特性及不同防治药剂对其室内毒力强度,为南昌地区茄褐纹病的药剂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茄褐纹病菌(Phomopsis vexans)的生物学特性及8种杀菌剂对该菌的室内毒力。【结果】该菌最适生长温度为25℃,最适pH为6,全黑暗条件下菌丝生长速率最快,为11.00 mm/d;最适培养基为马铃薯蔗糖琼脂培养基(PSA);最佳碳和氮源分别为麦芽糖和蛋白胨;40%氟硅唑、15%三唑酮、70%丙森锌、50%戊唑醇·25%嘧菌酯、70%甲基硫菌灵、43%戊唑醇和50%异菌脲等杀菌剂对茄褐纹病菌毒力较强,其EC50依次为0.012μg/mL、0.020μg/mL、0.030μg/mL、0.072μg/mL、0.128μg/mL、0.149μg/mL和0.241μg/mL;40%嘧霉胺的毒力较弱,其EC50为8.013μg/mL。【结论】该研究为茄褐纹病发病规律研究奠定了一定的工作基础。  相似文献   

10.
在实验室内,采用生长速率法进行了21种杀菌剂对梨炭疽病菌、轮纹病菌、黑斑病菌有效药剂的筛选并测定其毒力.通过EC(50)值分析结果表明,50%咪鲜胺可湿性粉剂对梨炭疽病菌、梨轮纹病菌均表现为最高毒力,其EC(50)值分别是0.119 5、0.042 6 mg/L;50%异菌脲悬浮剂对梨黑斑病菌毒力最高,其EC(50)值为0.696 4 mg/L;对梨炭疽病菌、梨轮纹病菌、梨黑斑病菌都具有较高毒力的杀菌剂是:50%咪鲜胺可湿性粉剂、25%咪鲜胺乳油、40%氟硅唑乳油、25%嘧菌酯悬浮剂、胜世10%苯醚甲环哇水分散粒剂、世高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50%异菌脲悬浮剂.  相似文献   

11.
我国苹果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近年来我国苹果主要病虫害的发生现状,分析了其发生原因,提出了综合防治策略以及相应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2.
苹果国内外精深加工研究现状及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我国栽培面积和产量最大的第一大果品苹果,因加工率不足8%而极大制约其发展。因此,苹果精深加工是将我国苹果资源合理利用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亟待研究的重要课题。分别对目前国内外苹果汁、苹果醋、苹果酒的研究技术和现状做详细综述,以此对我国最重要的水果农产品的资源深加工和综合开发及利用起到推动和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13.
苹果渣中多酚物质的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缪晓平  邓开野  谭梅唇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0):11004-11005
[目的]为苹果渣中多酚物质的开发利用提供基础资料。[方法]以苹果渣为材料,利用有机溶剂(甲醇、乙醇、丙酮)提取其中的多酚物质;以没食子酸为标准品,采用福林法测定苹果渣中多酚物质的含量,并通过正交试验研究有机溶剂浓度、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对多酚提取量的影响。[结果]试验确定乙醇为最佳提取溶剂;各因素对多酚物质提取量的影响依次为提取时间〉提取温度〉乙醇浓度=料液比;用乙醇溶液提取苹果渣中多酚物质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70%,提取温度20℃,提取时间1h,料液比1∶14。[结论]该研究确定了苹果渣中多酚物质的最佳提取工艺。  相似文献   

14.
金立平  郝宝锋 《河北农业科学》2010,14(8):152-152,169
进行了25%咪酰胺微乳剂对苹果炭疽病的田间防治药效试验。结果表明:25%咪酰胺微乳剂田间施用量为250.0~416.7mg/kg时对苹果炭疽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防效达86.32%~89.76%,且使用安全。田间施用量为250.0mg/kg时较为经济。在发病初期,间隔10~14d喷1次,连喷7~9次为宜。  相似文献   

15.
在利用计算机视觉技术检测苹果外部品质的过程中,苹果表面缺陷的识别相对于形状、大小、颜色的检测要复杂得多,因此缺陷检测方法的研究极具挑战性。在实验的基础上,本文对几种缺陷检测算法(“洪水法”和“蛇形法”、“自适应球形变换法”、“参考图像法”、“标准球体灰度模型法”)的思路和实验结果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比较,并对缺陷检测中尚待解决的问题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6.
为明确苹果不同品种对苹果霉心病的抗性差异以及不同防御酶在苹果防御霉心病过程中的作用。本研究通过田间调查研究不同苹果品种的霉心病发病率,同时室内创伤接种的测定了不同苹果品种接种霉心病两种致病菌链格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a)和粉红单端孢菌(Trichothecium roseum)后的发病面积以及果实防御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田间自然条件下不同苹果品种霉心病发病率不同,顺序为嘎啦、不套袋的金冠<套袋金冠<套袋富士<不套袋红星。套袋后金冠苹果的萼筒开张率升高,霉心病的发病率与苹果萼筒开张率呈显著正相关。室内接种链格孢菌后嘎啦的发病面积最小,红星次之,金冠再次,而红富士最为感病,发病面积最大;接种粉红单端孢菌后金冠最为抗病,发病面积最小,嘎啦和红星次之,而红富士发病面积最大。接种链格孢菌后不同品种的罹病组织中,嘎啦的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活性最高,其次为金冠,然后为红星,最低的是红富士。接种粉红单端孢菌后,不同品种的病健交界部的POD活性嘎啦>金冠>红富士和红星。不同苹果品种接种粉红单端孢菌和链格孢菌后果实不同部位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 , PPO)活性相对于各自对照均明显升高,但是不同品种增加幅度的顺序为嘎啦>金冠>红星>红富士。嘎啦、金冠以及红星苹果接种粉红单端孢菌和链格孢菌后过氧化氢酶(catalase,SCAT)活性相对与对照显著降低,而红富士果实接种两种致病菌后CAT活性升高。上述结果表明,苹果霉心病的发病率与萼筒开张率呈显著正相关,套袋会导致果实萼筒开张率增大。嘎啦苹果对链格孢菌抗性最强,金冠对粉红单端孢均抗性最强,红富士苹果对两种病原菌的均表现为最感病。POD、 PPO以及CAT在苹果防御霉心病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进行了5%己唑醇悬浮剂防治苹果斑点落叶病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5%己唑醇悬浮剂是防治苹果斑点落叶病较好的药剂,且使用安全。田间施用量为33.3mg/kg时较为经济。在发病初期,间隔10~14d喷施1次,连喷3~4次,防效达92.08%。  相似文献   

18.
根据1991~2014年我国苹果种植投入和产出的年度数据,在对苹果种植投入产出波动特征进行描述性分析的基础上,选取单位面积产量、农药费、劳动力用工数量、肥料费等4个变量对苹果种植投入产出影响因素进行协整分析。结果表明:农药费和劳动力用工数量能够增加苹果产量,肥料费则会抑制苹果产量的增长。对此,提出了建立苹果产业投入保障机制,加强劳动力技能培训,适当加强农业生产资料的管理和使用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苹果冰酒因其独特的风味备受国际市场青睐,然而国内尚无相关研究。为了筛选中国黄土高原产区酿造苹果冰酒的最佳品种,试验选取了12个苹果品种,对比分析了其延迟采收期的含糖量、含酸量、总酚含量等理化指标。同时,对各品种进行了酿酒试验并进行了感官评价。结果发现,延迟采收的各苹果品种均表现出了含糖量、总酚含量升高,而含酸量降低的趋势,符合酿造苹果冰酒对原料的要求。其中,富士KiKu、陆奥表现出良好的酿酒特性,适合作为苹果冰酒的酿造原料。  相似文献   

20.
50%醚菌酯WP防治苹果斑点落叶病药效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进行了50%醚菌酯可湿性粉剂对苹果斑点落叶病田间防治药效试验。结果表明:50%醚菌酯可湿性粉剂是防治苹果叶片斑点落叶病的较好药剂,且使用安全。田间施用量为125.0mg/kg时较为经济。在发病初期开始喷药,间隔10~14d喷1次,连喷3~4次,防效达92.7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