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从90年代初期开始在全国农区范围内推广的开发利用农作物秸秆氨化、青贮技术发展草食家畜项目取得了良好效果,从而减少了畜牧业生产对粮食的依赖程度,走出了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发展农区畜牧业生产的道路。 我国每年生产4亿多吨粮食,同进也就生产出5亿多吨的作物秸秆,利用秸秆资源,辅之以适当的精料,发展牛、羊等草食家畜生产,已成为建立我国“节粮型”  相似文献   

2.
我国以1亿公顷的耕地养活着11亿多人口,创造了世界奇迹。但人口逐年增长对粮食和畜产品需要的迅猛增加,给我国粮食生产的发展带来了日趋严重的巨大压力。受粮食生产的制约,今后畜牧业发展在确保猪、鸡等“精料型”畜禽不断提高的同时,应对牛、羊、鹿、兔、驼等草食动物生产给以足够的重视。因而充分而合理地开发利用农作物秸杆饲料资源具有重大战略意义。我国农作物秸秆年总产量达7亿多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随着人口不断增加,耕地逐年减少,以及肉食品消费的增长,粮食供求矛盾日趋突出。粮食不足集中表现在饲料用粮不足,如果畜牧业过分依赖粮食,其发展必然会受到很大限制。因此,必须控制畜牧业对粮食的依赖,走适合我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千方百计提高各种饲料资源的有效利用程度,走高效、节粮发展畜牧业的道路。我国每年生产4亿多吨粮食,同时产出5.7亿吨秸秆。利用秸秆资源,辅之以适当精料,发展牛、羊等草食家畜生产,是建立我国“节粮型”畜牧业结构的一条重要途径。秸秆养畜…  相似文献   

4.
郭佩玉 《饲料工业》1992,13(12):20-24
<正> 我国每年生产粮食4亿多吨,同时也就生产了5亿多吨秸秆。随着煤、液化气等商品能源的发展,钢筋、水泥等建材的普及,以及化肥的广泛利用,大大改变了秸秆在农村的原有综合利用格局,秸秆反而成了一大污染源,三秋三夏到处浓烟滚滚,将包含有营养成分、热能的秸秆付之一炬。使人均资源本来就贫乏的我国又面临着大规模浪费资源的局面。  相似文献   

5.
2011年,我国粮食生产实现"八连丰"。据统计局初步统计,2011年全国粮食总产量达到57121万吨,比2010年增产2473万吨,增长4.5%,创造了新的历史纪录。全国三大粮食作物总产量超过5亿吨,达到51045万吨。稻谷总产量突破2亿吨大关,达到20078万吨,比去年增产503万吨,增长2.6%;小麦总产量11792万吨,比  相似文献   

6.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每年生产4亿多吨粮食,同时也生产了6亿多吨秸秆,其所含氮、磷、钾相当于我国目前所施用化肥量的25%以上,如果1/3秸秆作为饲料可增加1亿头的载畜量,节约粮食5300万t。如果1/3的秸秆被合理而高效地用作能源,则可代替6000万t标准煤。但是,目前我国畜牧业发展主要还是依靠粮食和牧草,长期以来,  相似文献   

7.
1999年,我国饲料生产稳步发展.一是工业饲料在结构调整中持续增长.全国工业饲料总产量达6873万吨,比上年增长4.2%.其中配合饲料产量为5553万吨,与上年基本持平;浓缩饲料1097万吨,比上年增长23.6%;添加剂预混合饲料223万吨,比上年增长6l.6%.二是秸秆饲料等非工业饲料利用取得新突破.1999年全国青贮饲料1.1亿吨,氨化秸秆5000万吨,秸秆处理利用率达14.2%.秸秆饲用总量(青贮饲料、氨化秸秆和直接饲喂的秸秆)突破2亿吨,折算约合饲料用粮(按撗嗦笏橇系ノ粩计算)5000多万吨.饲料生产的稳步增长,为养殖业的稳定发展和战略性结构调整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8.
一、开发秸秆饲料的战略意义纵观世界,不难发现一个规律,即畜牧业的发展对粮食有很大的依赖性。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全世界每年谷物总产量的40%被用作牲畜饲料。在发达国家,这个比例甚至高达70~80%。近10年我国畜牧业发展的历史,也证明了畜牧业对粮食生产的依赖关系。自70年代末农村实行生产责任制之后,粮食产量大幅度上升,1979~1984年5年间粮食产量差不多增加了1亿吨,人均占有粮食也从300多公斤增加到400公斤。差不多在同一时期,我国畜牧业也以前所未有的高速度发展。“六·五”期间,我国畜牧业  相似文献   

9.
我国每年生产粮食4亿多吨,同时也就产生了5亿多吨秸秆。秸秆的焚烧已经严重地污染了环境,秸秆的转化利用,已成为当今农业发展的新课题。本文将就秸秆在饲料方面的转化技术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10.
立足科技创新 发展秸秆畜牧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以秸秆为基础饲料发展草食家畜养殖的必要性 根据21世纪我国粮食产量所能达到的目标和人口预计增长情况:2010年人口14.5亿,粮食产量5.6~5.8亿吨:到人口高峰16亿时,粮食产量6.2~6.4亿吨。很清楚,预计在中长期内,年人均占有粮食基本上是个恒量,即385,-4-00kg(白韵茹,1998)。近年来我国粮食总产量和库存减少,据统计,我国每年用于饲料的粮食约占粮食总消耗的30%以上,不可能拿出很多粮食作饲料用粮。20多年来,饲料用粮一直在持续增加.饲料粮占粮食总产量的比例已从1978年的15%增加到2002年的36%。这期间,粮食总产量年递增速度为1.7%,而饲料粮为5.5%(沈镇昭,2004)。今后随着畜牧业的快速发展,饲料粮总需求量将不断增加,在粮食总需求量中的比重将进一步提高,饲料粮的缺口将逐年增大,饲料粮不足的矛盾将日益突出。我国在目前以至将来都面临粮食紧张这一严重问题.因而应开发和利用各种潜在的饲料资源.调整牧业结构,正如温家宝同志在对秸秆养畜的批示中所指出的那样“是实行农牧结合,推动粮食生产和畜牧业同步发展的重要措施;也是保护生态,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杨振海,1998)。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们膳食结构的逐渐改变,发展草食家畜已成为我国今后畜牧业发展的主攻方向之一。近年来,我国畜牧业结构随着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步伐的加快,力度明显加大,牛羊生产特别是奶业的发展成为结构调整的亮点。  相似文献   

11.
粮食对于维持国家稳定是至关重要的,我国粮食生产多年徘徊不前,加上人口增加和耕地减少的双重制约,以及自然灾害的侵袭,2003年全国粮食总产4.3亿t,比1999年5.2亿t减少了0.9亿t,解决我国粮食问题尤为重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节粮型”畜牧业结构,调整调优农业结构,大力发展草食家畜,提高畜牧业在农业中所占比例,已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优势所在。我市已有东海、灌云两个国家级秸秆养畜示范县、赣榆、灌南两个省级示范县。在发展我市秸秆青贮、氨化的同时,借鉴国内外先进技术和成功经验,使我市成为综合开发利用秸秆养畜的示范地区、推动全市农业快速健康发展,引导农民走秸秆养畜致富之路,确保农民持续增收,早日实现全面小康。 1 秸秆资源现状及家畜生产 连云港市肉类总产量中,来自草食畜禽的约占  相似文献   

12.
秸秆饲料的有效利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秸秆饲料的有效利用中国科学院长沙农业现代化研究所邢廷铣我国的各类农作物秸秆资源十分丰富。据报道,各类农作物的秸秆年总产量达7亿多吨,其中稻草2.3亿吨,玉米秆2.2亿吨,小麦秆1.2亿吨,豆类和秋杂粮作物秸秆1.0亿吨,另有花生和薯类藤蔓、甜菜叶等1...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来,我国在农区59个试点县推广氨化秸秆饲料喂牛,已取得很大成绩,并推动了全国养牛业的发展。据统计,1993年全国牛肉总产量232.4万吨,比1992年增长29.8%,增长速度在各种肉类中遥遥领先,1993年牛肉总产量比“八五”计划规定的指标150万吨,超额82万吨,扭转了我国牛肉生产长期停滞不前的局面。试点区的牛肉生产增长速度更快;1993年河南  相似文献   

14.
信息与动态     
《养猪》1997,(1)
十年来我国动物性食品生产成就卓著,今年我国养猪生产仍将平稳发展1985~1995年10年间,我国人口从104108亿增至11.8468亿,粮食总产量从37910.8万吨增加到46661.68万吨,人均占有粮食没有大幅增长,但人均占有肉蛋奶和水产品分别增加2.4、2.8、2.0和3.1倍。1995年我国  相似文献   

15.
<正> 我国是世界上的粮食大国,年产量超过4亿吨,名列世界第一。相当一部分粮食是用于饲料。人的口粮消费,随着粮食增产,将逐年下降,用于养畜的饲料将逐年增加。现我国用于饲料的粮食大约7000—7500万吨,加上糠麸饼粕渣废,超过1亿吨。相当加拿大或法国粮食总产量的一倍,苏联粮食总产的二分之一。我国还有33亿亩草原和10亿亩南方草山,都是发展牧业的基础。可见,我国畜牧业有相当数量的饲料资源。  相似文献   

16.
全国农业区划委员会最近提出我国今后十年畜牧业发展战略目标。这一战略目标是根据本世纪末市场对肉蛋奶的需求、饲料粮的增加潜力、粮食生产发展的现状和前景的全面科学预测后作出的。到本世纪末如果我国人口控制在12.5亿人,人均占有粮食近400公斤,肉蛋奶的发展战略目标为:肉类总产量3375万吨,人均27公斤,蛋类1250万吨,人均10公斤,奶类1000万吨,人均8公斤。肉蛋奶总产量分别  相似文献   

17.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每年在生产5亿多吨粮食的同时,也生产7亿多吨秸秆资源,其中稻草2.3亿t、小麦秸1.2亿t、玉米秸2.2亿t、花生豆类和高粱荞麦秋粮作物秸秆1亿t、各种藤蔓类1亿t,这是一个巨大的饲料、肥料资源宝库,人类尚未充分开发、利用。目前用来做家畜饲料及肥料的仅占15%~20%,而80%左右作为能源被烧掉或供它用,有相当数量的秸秆甚至被毁弃在田间。如果能把秸秆进行科学的加工、调制、生化,既可用来饲养家畜家禽及水产动物,同时可制造有机肥,发展秸秆畜牧业,这是一个一举多得的绿色事业,具有广阔的前景。我省地处青藏高原,饲草料资源不充足,在保护青藏高原生态环境的大背景下,综合利用东部农区及半农半牧区秸秆资源发展舍饲畜牧业已成为我省畜牧业发展的主要方式〔1〕。本试验从节约资源出发,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可  相似文献   

18.
生物发酵饲料及其发酵剂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我国是农业大国,秸秆类的来源广泛,主要是玉米秆、稻草、麦秸、豆秸、谷草、高粱秸以及各种藤蔓等,年产秸秆达8亿吨之多,其中用作饲料不足20%,绝大部分被烧掉,不仅浪费资源,而且污染环境,用秸秆制作饲料,不仅可减少污染,还可变废为宝,解决目前饲料资源不足、价格昂贵等问题。另外,可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大力开发和利用秸秆饲料,对解决我国人多地少,粮食总量不足,发展节粮型畜牧业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和广阔的开发前景。为了加快饲料工业发展,提高饲料工业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保证饲料安全,促进养殖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饲料工业“十五”计…  相似文献   

19.
“猪粮安天下”。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猪肉产量达到5 296万吨,占到世界猪肉总产量的近50%。同年我国粮食总供给量为8.7亿吨,包括进口1.65亿吨,对外依存度达到新高。而养殖业饲料的消耗总量约为4.5亿吨(猪饲料的消耗量超过了2亿吨),占我国粮食总供给量的51.7%(农业农村部,2021),“人畜争粮”矛盾加剧,严重影响到国家粮食安全。因此,充分发挥我国非粮型饲料资源来源广、种类多、总量大的优势,利用或者开发多种技术方案,提高其在生猪养殖上的利用效率,是解决“人畜争粮”矛盾的重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0.
我国人口众多,耕地有限,在占世界可耕地7%的面积上要养活占世界22%的人口,我国用作饲料的粮食比重占总产量的20%左右。按“小康”生活的需求,人均消费的肉、蛋、奶及水产品要达到67kg,所需粮食将超过1.5亿t,占粮食产量的比重将超过30%。今后所面临的粮食问题实质上是饲料问题。所以必须开发多种饲料资源,建立“节粮型”“、高效型”的畜牧业结构。本文主要谈谈秸秆饲料的加工技术。1秸秆的物理加工方法1.1秸秆切碎、粉碎秸秆经切碎、粉碎,体积变小,便于家畜采食和咀嚼,可提高过瘤胃速度,使牛采食量增加。秸秆切短和粉碎增加了饲料与瘤胃微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