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82年2月24日广东省科委、广州市科委在中山大学主持召开了《苏芸金杆菌血清型H—14灭蚊幼虫研究成果鉴定会》。此项研究系广东省科委、广州市科委于1980年下达给中山大学昆虫研究所、广州市微生物研究所、海珠区卫生防疫站的。研究单位于1980年从武汉市微生物农药厂的“孑孓灵”制剂中分离、培养出B.t.H—14(Bacillus thuringiensis var.israelensis)菌株并研制出菌液和菌粉,经室内外使用,杀蚊幼虫效  相似文献   

2.
秦久刚 《植物保护》1979,5(3):24-25
荆菌二号是湖北荆州地区农科所1962年从(忄罗)病死亡的棉金钢钻幼虫体中分离获得的一株杀虫细菌。1973年经武汉大学生物系杀菌鉴定组和武汉微生物农药厂联合鉴定,按Hecimpel检索表,荆菌二号属苏芸金杆菌蜡螟变种(Bacillus thuringiensis var. galleriae)血清型H_5、酯酶型5 galleriae。荆菌二号产生β—外毒素能力高于目前国内苏芸金杆菌其它各品系。 荆菌二号不仅对菜青虫、小菜蛾、稻苞虫、稻纵卷叶螟、稻螟蛉、棉小造桥虫、棉大卷叶虫、刺蛾等较敏感性害虫具有很好的毒杀效果;而且对蛀食性的三化螟、棉铃虫、红铃虫,只要适当提高菌液使用度和卵盛孵初期及时用药,也能取得良好防效。  相似文献   

3.
7805菌是从梅白蝶幼虫尸体分离出的一株苏云金杆菌,无鞭毛,其特性与武汉变种有明显的区别,认为是一新变种,暂命名为苏云金杆菌武汉变种甘肃品系(Bacillus thuringiensis var.Wuhanensis gansu7805)。此菌对梅白蝶、菜青虫、沙枣尺蠖,稻苞虫等防效比较显著,应用含活孢子0.125~0.5亿/毫升的菌液,防效达85~100%。  相似文献   

4.
1985—1987年对苏芸金杆菌防治印度谷螟的效果进行研究,用JMEM-1200W型透射电于显微镜观察,幼虫食入菌剂后1至2小时,中肠出现细胞松离,肠壁和底膜崩溃,肠内物质散入肠腔,16至24小时后,幼虫陆续变暗褐色而死亡。实验室内用菌悬液对幼虫进行生物测定,浓度为2.266×108个活芽孢子/毫升时,死亡率在32小时内达98.24%,随着处理浓度降底,幼虫死亡率下降。以粉剂在储粮表面层10—15厘米深处理杀虫效果最佳,持效期长,仓库条件下5个月后,平均每粒花生上仍有活芽孢3.13×103个。温度是影响该菌剂杀虫效果的重要因素,而湿度与之无关,温湿度之间也无互作。实验室内菌种转移接种16代以后杀虫毒力下降。  相似文献   

5.
室内试验 1.室内触杀玉米螟幼虫药效测定: 用2.5%溴氰菊酯乳剂,用20—60号筛目的炉渣为载体,配制成不同浓度的颗粒剂,分别按每亩用有效成分药量1克、0.5克、0.25克、0.125克、0.0625克、0.03125克,并设0.1%六六六及5%DDT颗粒剂及不防治为对照,将配好不同浓度用量的药颗粒,分别放在培养皿内,分别在1天、7天、10天,将供试的1龄幼虫(田间采集卵块孵出的1龄幼虫),每一处理接放20头,分别使其在颗粒剂上面爬行30分钟,在幼虫爬行过程中,  相似文献   

6.
苏云金杆菌以色列变种(血清型H—14)(以下称苏云金杆菌H—14)对蚊幼虫有高度毒效,国内外已做了很多不同规模的现场试验,国外已有几种剂型的商品,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由于苏云金杆菌H—14的毒性机制主要是蚊幼虫吞食本菌的伴孢晶体,这与感染性因子有所不同,而有些类似于化学杀虫剂。为了预测在连续使用的情况下,  相似文献   

7.
南美番茄潜叶蛾Tuta absoluta(Meyrick)是新近传入我国的一种世界毁灭性番茄害虫,对我国番茄产业的潜在威胁巨大。为有效控制南美番茄潜叶蛾,测定了新型苏云金芽胞杆菌基因工程菌G033A(Bt G033A)对该昆虫的室内毒力及田间防效。结果表明,在室内条件下,以32000 IU/mg Bt G033A WP处理过的番茄叶片饲喂南美番茄潜叶蛾幼虫,其室内毒力效果由高至底依次为4龄幼虫,3龄幼虫,1~2龄幼虫,致死中浓度LC50分别为14.63、15.59和23.17 g/L;浓度在10 g/L及以上时,Bt G033A对南美番茄潜叶蛾各龄幼虫的毒力均较高,处理后96 h(第4 d)校正死亡率均超过90%。在田间条件下,以Bt G033A WP 100倍液(10 g/L)喷雾防治低龄幼虫即有较好的防效,药后第5 d对1龄和2龄幼虫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89.1%和98.0%,药后第7 d对1龄和2龄幼虫的校正死亡率均为100%;并且,与常用的生物杀虫药剂鱼藤酮的防效相当。研究结果对有机蔬菜生产基地新发南美番茄潜叶蛾的有效控制及其综合防控方案制定,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为评价新近发现的润州黄色杆菌(Flavobacter runzhou)GXW15-4菌株对鳞翅目害虫的防治效果,以甜菜夜蛾不同龄期幼虫为靶标害虫,采用浸叶法进行了毒力测定.结果表明,该菌(浓度55.00×106cfu/ml)对甜菜夜蛾低龄幼虫有较强的致死率,1~4龄幼虫接种后第3d的累积死亡率分别为96.15%、80.00%、67.86%和67.86%;致死中浓度分别为3.93×106、6.34×106、8.59×106和10.2×106cfu/ml.取食含有高浓度菌液的叶片后第4d,1龄幼虫全部死亡,2至4龄幼虫死亡率达90%左右.润州黄色杆菌对同龄期甜菜夜蛾幼虫的半致死时间随药液浓度的增大而缩短;在同一浓度下,幼虫的半致死时间随龄期增大而延长.  相似文献   

9.
DDT 是防治白翅叶蝉的良好药剂。25?T 乳剂1∶200和1∶300倍液的毒效均在90%以上;1∶400倍液的毒效为75—95%。2.5—5?T 粉剂的毒效也达90%以上。田间使用 DDT 防治白翅叶蝉的残效期约为10—12天。666单独用来防治白翅叶蝉效果甚差,但与 DDT 混合使用有增效作用,残效期与单独使用 DDT 相似;二者混用是最合理的施用方式,可以节省 DDT 用药量,减低药费,同时对多种稻虫可收综合防治之效。25?T 乳剂和6%可湿性666按1∶1∶400及1∶1∶600混用,其毒效相当于单用 DDT 1∶200及1∶300者;用1∶1∶500喷射效果比单用 DDT 1∶300者还略高;5% DDT 粉剂和0.5f6粉剂按1∶1混用,其毒效也和单用5% DDT 粉剂相接近。  相似文献   

10.
光肩星天牛刻槽中一种细菌及其对天牛幼虫的致病性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分离光肩星天牛刻槽微生物时筛选出一种红色杆状细菌,经常规方法鉴定为粘质沙雷氏菌(Serratia marcescens).室内试验显示该菌对天牛低龄幼虫有致死作用.用5个浓度梯度(7.8×1010~2.0×107)接种低龄幼虫,结果显示,最高浓度剂量下幼虫死亡率可达80.6%,最低剂量下也有16.1%的死亡率.毒力回归方程为Y=0.6116x~0.6441,LD50=1.69×109个/ml.在野外试验中,将菌液喷于木段表面并将天牛成虫置于罩网木段上,使其产卵于木段,结果显示有皮下幼虫感染该菌致死,但防治效果仅有5.3%.  相似文献   

11.
消灭蚊虫具有重大的意义。长期以来,使用化学药物灭蚊,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由于蚊虫产生了抗药性,导致药效降低,而且污染环境,贻害人畜。近年来,国内外都在寻找灭蚊的新方法、新途径。美国Goldberg(1977)从以色列Negev蚊虫孳生地的池塘或河岸干土与湿土中分离出一种产生晶体的芽孢杆菌,对蚊幼虫毒性很高,后经法国de Barjac(1978)鉴定为苏芸金杆菌以色列变种,血清型14(Bacillus thuringiensis var. israelensis,H—14)。由于本变种具有毒杀各种蚊幼虫的高度毒力,近年来,法国、美国、苏联和我国已先后研制出工业生产的菌粉制剂。我们于1979年开始从武汉  相似文献   

12.
我们证明了球形芽孢杆菌Bacillus sphaericus Neide(简称B·s)1593和MR—4菌株的生化特性和酯酶型相同,但其血清型分别属于球形芽孢杆菌血清型H5a5b和H25。这两个菌株在(Ⅰ、Ⅱ和Ⅲ)种培养基中的生长曲线。用致乏库蚊Culex fatigans 2龄幼虫进行生物测定,结果1593和MR-4菌株对致乏库蚊幼虫的毒杀作用强于苏芸金杆菌以色列变种1897;于Ⅲ号培养基上的细菌制剂毒力高于其它培养基上的制剂,我们还证明这两个制剂能持续二天以上的杀蚊效果。本文还讨论了幼虫虫龄、喂食和冻融作用对B·s.毒力的影响。蚊类是疟疾、丝虫病、病毒性脑炎、黄热病和登革热等病的媒介,给人类的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威胁。为有效地消灭或控制蚊类,开展微生物防治是很重要的。蚊类的病原菌——球形芽孢杆菌B·s.分布于世界各地(士山彬,1980;Singer,1980;Davidson等1981)。目前有关它的形态和生物学特性、对各种蚊幼虫的毒力及引起蚊幼虫的病理变化均有研究。有的学者根据DNA同源现象将B.s.分为遗传学上的5个群。按噬菌体分型,有病原性的B.s.可分为4群。de Barjac证实鞭毛抗原分型与噬菌体分型有平行关系(Singer,1980;Davidson等,1981)。十余年来对B.s.1593菌株研究较多,但对B.s.MR—4菌株仅有零星报道,且所涉及的蚊种也很有限。我国蚊类为害严重,而对蚊类这一病原几乎未作系统的研究。作者对B.s.1593和MR—4菌株的生物学特性、两菌在三种培养基中的发酵性能及其对致乏库蚊幼虫的毒力进行了对比,还观察了不同虫龄的敏感性和生物测定中添加饵料与否对其药效的影响。在我国蚊类的微生物防治中,对高毒力菌株及获得高毒效制剂的培养基的选择,对野外试验中某些应用技术的确立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3.
嗜线虫致病杆菌对棉铃虫的生物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嗜线虫致病杆菌HB310(Xenorhabdus nematophila HB310)菌液中主要的杀虫活性物质是一种高分子量的复合蛋白—毒素Ⅱ。以该菌液和毒素Ⅱ分别饲喂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幼虫,检测其对棉铃虫生长发育的影响,同时通过生化分析研究了该毒素对幼虫中肠内几种蛋白酶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菌液和毒素Ⅱ对棉铃虫幼虫的取食量和生长发育均有显著的影响,取食拌有菌液和毒素Ⅱ的人工饲料的棉铃虫食量明显减少,发育速度延缓,发育历期比对照明显推迟;尽管一直取食混合原菌液(6.5×108 cells/mL)人工饲料的棉铃虫2龄幼虫前期死亡率很低,但是其生长发育几乎完全被抑制,该处理组所有幼虫均不能化蛹;原菌液对4龄幼虫的食量、发育历期、蛹重及化蛹率均有显著影响。菌液对棉铃虫幼虫的影响与菌液的浓度和幼虫的龄期成反比,稀释50倍的菌液对2龄和4龄幼虫的生长发育仍有一定影响;毒素Ⅱ(51.9 μg/mL)对4龄棉铃虫的生长发育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短时间(2 d)饲喂原菌液后更换正常饲料,仅延缓了棉铃虫幼虫的发育历期,而对其化蛹率、蛹重及羽化率均无明显影响。饲喂毒素Ⅱ的棉铃虫幼虫中肠主要蛋白酶的活性受到明显的抑制。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索防治果树害虫新途径,采用苏云金杆菌对5种果树害虫进行了室内毒效试验。 一、试验材料和方法 1.供试虫 (均为幼虫)苹掌舟蛾[Phalera flavescens (Bremer et Groy)]、舞毒蛾(Ocneria dispar L.)、核桃缀叶螟(Locastra muscosalis Walk)、中国绿刺蛾(Parasa siinica Moore)、家蚕(Bombyx mori L.)。  相似文献   

15.
苏云金杆菌血清型14以色列变种(下称 B.T—H_(14)对多种蚊幼虫具有一定毒杀效果,被认为是目前最好的灭蚊幼生物制剂,在实践中,探讨化学杀虫剂与 B.t—H_(14)混合应用的问题,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我们对该菌与几种化学杀虫剂混用的毒效,初步研究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6.
2018年—2019年,采用田间小区试验评价了噻虫胺4种剂型(30%悬浮剂、18%包埋颗粒剂、13.5%壳聚糖微球和0.5%颗粒剂)及2种施用方式(喷雾和沟施)对柑橘木虱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叶面喷施30%噻虫胺悬浮剂60 mg/kg处理对幼年树及成年树上柑橘木虱的控制效果好且持效期约30 d,而药后46~96 d的防治效果大幅下降,难以控制其为害。在幼年树根部周围拌毒土沟施时,噻虫胺18%包埋颗粒剂和13.5%壳聚糖微球0.1~0.2 g/株处理对柑橘木虱的控制效果较好,且持效期长达96 d;0.5%噻虫胺颗粒剂0.1 g/株处理对柑橘木虱的效果好且持效期达46 d,而药后66~96 d的防治效果下降明显,难以控制其为害;在0.1 g/株剂量下,0.5%噻虫胺颗粒剂药后7~30 d的效果最好、18%包埋颗粒剂次之、13.5%壳聚糖微球稍差,而18%包埋颗粒剂药后46~96 d的效果最佳、13.5%壳聚糖微球次之、0.5%颗粒剂稍差。在成年树根部周围沟施时,噻虫胺18%包埋颗粒剂、13.5%壳聚糖微球0.6~0.8 g/株处理对柑橘木虱的控制效果好且持效期长达89 d,而0.5%噻虫胺颗粒剂0.2 g/株处理的效果较好且持效期长达89 d;在0.2 g/株剂量下,不同剂型噻虫胺对柑橘木虱的防效差异与幼年树基本一致。此外,当剂型、剂量及施用方式均相同时,噻虫胺对柑橘木虱的控制作用略低于噻虫嗪。综上所述,在柑橘生产实践中,若田间柑橘木虱发生量大,应喷施1次30%噻虫胺悬浮剂60 mg/kg;为有效控制幼年树柑橘木虱为害,应于初发期拌毒土沟施1次,使用药剂为18%噻虫胺包埋颗粒剂,用量为0.2 g/株;针对成年树柑橘木虱,则需将其用量增至0.6 g/株。  相似文献   

17.
1977年我们获得一株对棉红铃虫毒杀作用很强的芽孢杆菌,代号“018”。该菌纯孢晶(芽孢和蛋白质晶体毒素)混合物对越冬红铃虫的致死中浓度(LC50)为0.01413mg/m1,0.1—0.5亿/ml菌悬液的校正死亡率高达90%以上。经1977、1978两年田间试验:“018”菌的防治效果明显高于DDT和1605。经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虫菌组鉴定:认为“018”菌是我国首次发现的苏云金杆菌英里逊变种(Bacillus thuringiensis Var.  相似文献   

18.
苏芸金杆菌以色列变种Bacillus thuringiensis var. israelensis(简称B.t.i),对蚊幼虫具有较高的毒效,而对哺乳类动物和非靶生物是安全的。因此被认为是目前有实用前途的灭蚊幼虫制剂。我们就这一变种对不同蚊种幼虫的毒效差异及影响毒效的因素进行了实验观察,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灭蚊幼球形芽孢杆菌漂浮颗粒剂研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蚊虫的生活习性和球形芽孢杆菌BS-10灭蚊特点,以玉米棒芯颗粒为载体、以球型芽胞杆菌BS-10为杀虫活性物质,加工制成生物灭蚊漂浮颗粒剂新剂型,经试验与示范应用,该颗粒剂具有高效,毒力效价达106.5 IU/mg,每平方米水面使用颗粒剂2 g,对蚊幼虫(孑孓)杀灭效果达95%以上;持效期长,药后12 d,灭蚊效果达96.8%;性质稳定,室内常温储存1 a,药效无变化;生产工艺简单,药剂使用方便,与环境相容性好。  相似文献   

20.
应用生物测定法,研究了甘肃省3种土著昆虫病原线虫的4个优良品系共生菌的杀虫活性,及日光和紫外照射、温度对杀虫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线虫及品系共生菌对大蜡螟的胃毒活性存在显著差异,异小杆线虫共生菌HMP0627对大蜡螟的胃毒活性最高,校正死亡率和体重抑制率分别为22.20%和36.02%,斯氏线虫共生菌SAX0664对大蜡螟也有较高的致死作用。4个线虫品系共生菌对日光和紫外光照射都有较强的适应性,1.999 mmol/(m2·s)日光下照射1 h和18 W紫外灯照射30 min仍具有胃毒毒力。不同共生菌对温度的适应性存在显著差异,随着温度的升高,共生菌的胃毒毒力显著下降。到50 ℃时,异小杆线虫共生菌HMP0627仍有较高的致死率和体重抑制率,斯氏线虫共生菌SKX0657仍有较高的体重抑制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