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麦叶片,穗,芒对粒重的作用及品种间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文试验研究了剪叶、剪芒、套穗处理对粒重的影响,并探讨了小麦生育后期旗叶干尖,中部叶片旱枯,干芒及落黄等性状对粒重的影响,结果表明,对粒重的作用,穗部〉倒二叶〉芒〉倒三叶,而且品种间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
为探明小麦叶片与非叶光合器官对不同穗位和粒位籽粒发育的影响,以济麦22为试验材料,开花期设置剪叶、包穗、包茎等7种处理,分析了不同处理下不同穗位和粒位粒数、粒重和蛋白质含量的差异。结果表明,小麦穗对穗上部和下部弱势粒数影响显著,与叶片共同作用对穗上部强势粒数及穗中部和下部粒数,以及与茎和叶片共同作用对穗上部粒数、穗中部和下部弱势粒数均影响显著;穗对不同穗位强势粒重和穗上部弱势粒重影响显著,旗叶对穗中部和下部强势粒重、穗上部和中部强势粒重及穗下部粒重影响显著;包穗、剪旗叶和剪倒二叶处理显著提高穗上部强势粒及穗中部和下部籽粒蛋白质含量;剪倒三叶和剪倒四叶+剪倒五叶处理显著提高穗下部强势粒蛋白质含量;同一穗位的强势粒蛋白质含量大于弱势粒,不同穗位籽粒的平均蛋白质含量表现为穗下部穗中部穗上部;同一穗位的弱势粒蛋白质含量变异系数大于强势粒,穗上部的籽粒蛋白质含量变异系数大于穗中部和下部。因此,建议小麦育种中应注重穗光合选择,适当增加小穗排数,减少高穗位粒数,可能是提高小麦产量潜力和改善品质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3.
小麦旗叶与穗粒重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1,自引:6,他引:21  
以 57个冬小麦基因型为试验材料 ,在稀植高产栽培条件下研究了旗叶长、宽和面积与穗粒数、千粒重和穗粒重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 ,1旗叶长、宽和面积与穗粒数均为显著正相关 ,相关程度大小为旗叶面积>旗叶宽 >旗叶长 ;2旗叶长、宽和面积与千粒重均为正相关 ,但都没有达到显著水平 ;3旗叶长、宽和面积与穗粒重均为正相关 ,其中旗叶宽和面积与穗粒重相关达极显著水平 ,旗叶长与穗粒重显著相关。由此可见 ,旗叶大小对穗粒重有着显著正向效应 ,因此在育种栽培过程中 ,注意增加旗叶面积对提高穗粒重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4.
剪叶对不同源库类型小麦品种粒重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黄淮地区小麦冠层叶片对产量形成的作用,以源限型小麦品种周麦16和库限型小麦品种百麦1号为材料,在小麦抽穗期、开花期、开花后1周、开花后2周、开花后3周、开花后4周和成熟期分别剪去倒三叶、倒二叶十倒三叶和旗叶十倒二叶十倒三叶,比较冠层叶片对不同源库类型小麦品种粒重的影响.结果表明,一般剪叶越早,相对千粒重降低越大;剪叶越晚,相对千粒重降低越小,周麦16和百麦1号均以开花后4周剪叶相对千粒重最高.周麦16以开花期剪叶相对千粒重最低;百麦1号以抽穗期剪叶相对千粒重最低.剪去叶片数量对小麦粒重有显著影响,不同源库类型品种均表现为剪去叶片越多,粒重下降越显著.不同剪叶时期与剪叶方式互作对相对千粒重有显著影响,周麦16以开花后3周剪去倒三叶的相对千粒重最高,以开花期剪去旗叶十倒二叶十倒三叶的相对千粒重最低;百麦1号以开花后4周剪去倒三叶的相对千粒重最高,以抽穗期剪去旗叶十倒二叶十倒三叶的相对千粒重最低.总体而言,减源处理对源限型品种周麦16的影响较大,对库限型品种百麦1号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5.
本文用 Robinson 和 S.Wright 等提出的方法对20个啤酒大麦品种(系)主要源库性状的遗传特性、相关性及其选择效果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1)千粒重、旗叶宽、主穗粒数的遗传力较高、遗传变异较大,直接选择效果较好。(2)旗叶长、宽的遗传力较高,与其它源库性状密切相关,故旗叶可作高产株型选育的一个重要指标;且千粒重受叶、芒、穗粒数和穗下节等多种因子的制约,因此,叶的大小与千粒重高低及其相互关系,可作“源流库”关系的评价指标.(3)把叶的大小、芒长短、穗粒数和千粒重等性状同产量结合起来考虑选择效率较高。  相似文献   

6.
剪叶对不同穗型小麦品种光合速率及单茎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为了探讨高产条件下不同穗型小麦品种叶片对产量的贡献,选用两种穗型小麦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了抽穗期剪叶对剩余叶片光合速率、茎秆干重及籽粒结实与粒重的影响.结果表明,剪叶可提高剩余叶片光合速率,以多穗型品种豫麦49剩余叶片净光合速率增幅较大,但不足以弥补剪叶造成的损失,表现为结实粒数减少、粒重降低;随被剪叶片数的增加和叶位的升高,结实粒数和粒重降低更多.剪叶后大穗型品种宿2001茎秆干重明显减轻.抽穗期剪叶对多穗型品种豫麦49籽粒产量的影响大于大穗型品种宿2001.  相似文献   

7.
自从十九世纪70年代引入Turkey小麦品种之后,有芒硬质红粒冬小麦就在美国大平原区普遍种植了,但芒对小麦生产力的作用至今尚不清楚。在干旱胁迫条件下,芒可能具有光合功能,从而弥补干旱引起的旗叶光合作用的下降。本研究旨在确定芒的遗传性抑制对光合作用及水分利用效率(WUE)的影响,同时测定籽粒性状的有关变化。将3个硬质红粒冬小麦品种(TAM107,Centruy,Mustang)的有芒和无芒近等基因系种在条件控制室,设供水充足和缺水两种处理。穗部和旗叶的光合效率于籽粒发育的两个阶段分别测定。整株及籽粒的WUE则根据水分的实际利用情况测定。在充分灌水条件下,花后14d,所有品种无芒穗的光合效率均比有芒穗的低,而且差异显著,花后24d也有两个品种如此。在缺水条件下,花后14d,TAM107和Mustang的无芒穗与有芒穗相比,前者的光合效率显著低于后者,但花后24d二者无差异。花后14d和花后24d,近等基因系间旗叶的光合效率均无差异.总之,有芒和无芒系之间籽粒性状的差异不明显。尽管有些瞬间光合测定值表明有芒穗的WUE要高一些,但从整株生物学产量或粒重来看,这种差异并未引起有芒品系实际WUE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小麦上三叶性状与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关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了解小麦上三叶性状与产量构成因素之间的关系,选用15个丰产型小麦品种(系),采用相关及回归分析方法,分析了小麦上三叶性状与产量构成因素问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上三叶的宽与单株粒重呈显著相关关系,旗叶宽对单株粒重的贡献较大,单株粒重随着旗叶宽度的增加而增加。且幅度较大。进一步回归分析发现,旗叶宽和倒二叶面积对单株粒重的直线回归方程是真实的,旗叶宽度每增加1cm,单株粒重就会增加7.7284g,倒二叶面积每增加1cm^2,单株粒重增加0.4146g。  相似文献   

9.
小麦开花后不同光合器官对籽粒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探讨不同光合器官对小麦籽粒品质的作用,以永良4号为供试品种,在开花后通过剪叶遮光(包括剪旗叶、剪旗叶+倒二叶、包旗叶鞘、包穗、包穗+穗下节间)等处理,研究了叶器官和非叶器官对小麦籽粒营养物质含量及单穗生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剪叶遮光后小麦籽粒中淀粉、脂肪、铁含量比正常生长降低,灰分、磷、钾、锌、钙含量提高,而对蛋白质含量影响很小;剪叶遮光后小麦籽粒淀粉、脂肪、蛋白质、灰分、磷、钾、锌、铁、钙筚穗产量均比正常生长降低.非叶器官对籽粒营齐物质含量以及生产量的影响均大于叶器官.  相似文献   

10.
为了比较不同小麦品种植株绿色器官的光合功能受损对穗粒重的影响及其补偿效应,用剪叶、包穗、包穗下节的方法对8个冬小麦品种在8种处理下的单穗籽粒产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小麦扬花后,各部分绿色器官的光合功能受损对单穗籽粒产量的影响在品种间存在一定差异。包穗使各品种穗粒重损失22.33%~53.11%,多数品种间差异显著;包穗下节及同时剪上三叶片,各品种穗粒重损失4.44%~25.87%和10.08%~30.59%,品种间也有一定的差异;剪旗叶各品种穗粒重损失5.23%~14.42%,品种间差异多不显著;各处理对粒重和穗粒数均有影响。在此条件下,不同品种其植株各部分光合器官对穗粒重的影响各有特点,并且植株个体对穗粒重、粒重的损失能产生一定的补偿效应。不同品种产生补偿效应的能力有一定差异,同一品种在不同处理条件下的补偿效应也不相同。参试各品种中,小偃6号在所有处理条件下的穗粒重损失率都较小,补偿效应明显。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选用15份有代表性的玉米自交系,在5,6,8,10,,12展叶期进行剪叶处理,对玉米自交系某些性状的变化规律进行试验研究。为育种,制种过程中调节亲本自交系花期提供补救措施。结果表明:1.剪叶处理后玉米自交系的抽雄,散粉,抽丝期均有不同程度的延迟,且随剪叶时期和剪叶量的增加延迟天数增加。2.剪叶处理后其百粒重,单穗粒重,小区产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且随剪叶时期和剪叶量的增加而下降由来度增大。  相似文献   

12.
源库改变对小麦籽粒淀粉和蛋白质积累及面粉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选用不同蛋白质含量的小麦品种。通过去穗和去旗叶研究了源库改变对小麦籽粒淀粉和蛋白质积累以及面粉品质的影响,以期为小麦品质调优技术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去穗和去旗叶均使干物质积累和穗粒重减少,去穗处理增加单粒重,提高淀粉和蛋白质积累量,而去旗叶处理则相反。去穗和去旗叶处理降低了营养器官氮素和干物质积累量,但去旗叶处理促进了茎秆和穗壳中氮素和干物质转运量,而去穗处理则相反。籽粒氨基酸含量表现为去穗〉CK〉去旗叶,扬麦9号籽粒蛋白质含量与氨基酸趋势一致,而徐州26蛋白质含量为CK〉去穗〉去旗叶,表明氨基酸水平对蛋白质合成有重要作用。但不同品种反应有所不同。去旗叶处理显著降低面筋含量。但却提高了面筋指数和沉淀值,而去穗处理则相反。表明去旗叶处理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面粉品质。  相似文献   

13.
高密度栽培条件下玉米剪叶处理对产量构成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抽雄期将密度为100 000株/hm2的玉米植株剪去部分穗位叶及穗位下部分叶片,将叶面积系数控制在4.5~7.0,研究剪叶处理对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剪叶处理的产量都高于不剪叶处理(CK),剪叶后叶面积系数为5.5的处理产量最高,为14 211 kg/hm2。以叶面积系数5.5为中间值,叶面积系数距5.5越远,产量越低。收获穗数随叶面积减少而增加,穗粒数以叶面积系数5.5处理最多,百粒重变化不显著。  相似文献   

14.
节水栽培冬小麦光合器官遮光对籽粒蛋白质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明确冬小麦光合器官与籽粒蛋白质形成的关系,通过大田试验和遮光的方法,研究了节水栽培条件下冬小麦石家庄8号不同光合器官对籽粒粒重、蛋白质及其组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节水栽培条件下,穗遮光对粒重的降低效应最大,旗叶遮光次之,倒二叶遮光降低粒重的效应最小,且三者的降低效应均不同程度地受施氮量的影响.与不遮光相比,光合器官遮光增加了籽粒蛋白质含量,而降低了单穗蛋白质总量,遮光的调节效应也因器官和施氮水平而有差异.与不遮光相比,光合器官遮光增加了籽粒清蛋白、球蛋白含量,降低了麦谷蛋白含量,而穗遮光降低了籽粒醇溶蛋白含量,旗叶和倒二叶遮光增加了醇溶蛋白含量.可见,不同光合器官对籽粒蛋白质及其组分含量的影响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15.
通过去除不同部位的小穗试验,研究了冬小麦穗的伤害补偿作用。结果表明,冬小麦被去除部分小穗后,其旗叶重、地上部分生物量(包括茎、叶、穗)、单粒重,穗粒重均高于对照。发生的这些所谓补偿现象可以试从资源重新分配上给予解释  相似文献   

16.
为分析小麦不同器官表皮蜡质组分和晶体结构的差异,以表皮蜡质为绿色表型的小麦品种泰山4447和白霜状表型的济麦6097为供试材料,在抽穗期分别提取穗部、叶鞘、穗下茎、旗叶、倒二叶、倒三叶和倒四叶七个不同器官的表皮蜡质,利用气相-质谱联用(GC-MS)和气相色谱(GC-FID)对各器官表皮蜡质组分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使用场发式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各器官表皮蜡质的晶体结构,并对小麦旗叶进行失水率检测。结果表明,两小麦品种各器官表皮蜡质的成分主要包含初级醇、二酮、烷烃、脂肪醛、脂肪酸、酯等脂肪族化合物。泰山4447和济麦6097的穗下茎、叶鞘和颖壳表皮蜡质中二酮的含量显著高于旗叶、倒二叶、倒三叶和倒四叶,济麦6097的旗叶、穗下茎、叶鞘和颖壳表皮蜡质中二酮的含量显著高于泰山4447各器官。扫描电镜观察表明,两个小麦品种的旗叶近轴面、倒二叶、倒三叶和倒四叶的蜡质晶体为片状结构,旗叶远轴面、穗下茎和叶鞘上的蜡质晶体呈管状结构,泰山4447的颖壳表皮蜡质中管状晶体和片状晶体共存,而济麦6097的颖壳表皮蜡质中晶体结构则完全为管状。泰山4447的旗叶水分非气孔性散失速率高于济麦6097。  相似文献   

17.
小麦功能叶对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15个小麦品种,以‘石4185’为对照,研究小麦功能叶叶片性状与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关系。结果表明,旗叶的叶面积变幅最大,产量构成因素中产量的变异系数最大;旗叶叶面积与单位面积穗数、穗粒数、千粒重、产量存在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旗叶、倒二叶、倒三叶长宽及叶面积均对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存在不同程度的正相关关系,旗叶、倒二叶、倒三叶长宽比例配置合理有利于提高冬小麦产量。  相似文献   

18.
小麦不同光合器官对穗粒重的作用及基因差异研究   总被引:18,自引:11,他引:18  
通过剪叶、包穗、包秆等处理研究了小麦不同器官对粒重的作用,并对其基因型差异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器官对千粒重的贡献在器官之间有极显著的差异,而在基因型间差异不显著,对穗粒重的贡献在器官之间及基因型与器官的互作间呈极显著差异(穗和叶之间差异不显著),而基因型之间的差异不显著。各器官对粒重的 贡献与株高有一定的关系。在一定株高范围内,叶片对粒重的贡献随穗面积的增大而增加,穗对粒重的贡献随穗面积的增大而有减小的趋势,茎鞘光合的贡献与穗面积和株高呈正相关,贮藏物质的贡献与叶片的贡献呈显著负相关。株高与千粒重间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穗粒数呈显著负相关;单茎叶面积与穗粒重呈显著正相关,穗面积、穗粒重与穗粒数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9.
灌浆期间营养器官含N水平与籽粒蛋白质含量呈显著正相关(r=0.89-0.99)。增施N肥可以提高营养器官含N水平,从而提高籽粒蛋白质含量。顶部两片叶及相应的鞘、节间和颖壳分解输出的N占籽粒积累N素的91%-94%。它们对籽粒N的贡献依次为倒二节>旗叶>倒二叶、倒一节、颖完>旗叶鞘>倒二叶鞘。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20个大麦品种(系)(16个二棱、4个多棱)的冠层性状及穗部经济性状的差异性及遗传相关分析,结果表明:1)除倒二叶、倒三叶叶面积及单株有效穗数的品种间差异不显著外,其余各研究性状在品种间的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2)株高、穗长、每穗粒数的遗传力较高(>0.80),其余各性状的遗传力相对较低,3)二棱大麦每穗粒重与千粒重、每穗粒数间正相关极显著,而千粒重无明显相关。4)二棱大麦上三叶面积与穗长正相关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而多棱大麦只有倒三叶面积与穗长正相关达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