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通过对落叶松线小卷蛾(Zeiraphera lariciana)、松线小卷蛾(Zeiraphera grisecana)的长期系统观测、分析,定量地得出了影响其种群数量变化的相关因子。主要有化蛹率、羽化率、性比、产卵量、卵损失率、孵化率等;提出了落叶松人工林不同林龄轻、中、重度危害的划分指标;摸索出了以蛹壳数预测翌年1龄幼虫数的调查测报方法,为控制两种线小卷蛾,确保落叶松人工林健康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落叶松线小卷蛾和松线小卷蛾在塞罕坝林场混杂发生,主要危害华北落叶松嫩芽及枝梢。海拔1600m以上林区是其主要危害区,在沟顶阳坡最先成灾。成虫期降水量少利于其增殖。监测的重点是海拔1600m以上的华北落叶松纯林。  相似文献   

3.
危害落叶松的两种线小卷蛾发生规律及监测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4.
系统观察了栎线小卷蛾的生物学特性,该虫在甘肃临夏1a发生1代,以卵在果苔缝及芽基结茧越冬,并提出了综合防治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5.
通过两种线小卷蛾对落叶松人工林轻、中、重度危害的研究,提出了两种线小卷蛾对落叶松人工林生长影响的定量计算方法,得出了两种线小卷蛾对落叶松人工林生长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害虫发生程度越重,落叶松林各项生长量下降越多.  相似文献   

6.
7.
松线小卷蛾生物学特征观察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卜万贵 《甘肃林业科技》2000,25(1):36-36,51
观察记载了松线小卷蛾在太子山林区的生活史和生活习性 ,结果认为 :其主要为害时间在 5月中旬至 6月上旬 ;气候是主导该虫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8.
栎线小卷蛾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栎线小卷蛾危害梨树花和嫩叶,系国内新记录种。在临夏1年发生2 代,以卵在枝条上越冬。经室内药效测定和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采用80% 敌敌畏1 000 倍、或25% 溴氰菊酯2 000 倍、25% 三氟氯氰菊酯3 000~4 000倍、30% 赛丹3 000倍,防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槐小卷蛾发生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槐小卷蛾Cydia trasias(Meyrick)以幼虫钻蛀国槐、龙爪槐1~2a生枝条危害,该害虫在张家口市1a发生1代。树木被害后造成满树卷叶,后期枯黄脱落,影响树木生长和园林绿化景观效果。  相似文献   

10.
云杉线小卷蛾Zeiraphera canadensis Mutuura & Freeman在渭源、漳县、岷县等地针叶林内大面积发生,我省祁连山林区也有发生。受害树种主要为云杉。为了掌握其林间分布规律、主要生活习性及活动规律,更好地开展虫情测报和防治工作,我们于1985年至1987年对渭源县会川林场索爷林地进行了调查。一、调查地概况索爷有林地面积为5324亩,其中天然林2800亩,人工林2524亩,优势树种为云杉,其次是落叶松和少量冷杉。林分以幼、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塞罕坝地区范围内湿地资源的调查、汇总和分析,结果表明:此区湿地类型众多,面积达5088.5hm2;湿地植物种类比较丰富,有48种之多;以湿地为生境的鸟类有50多种。说明了湿地资源的丰富性、多样性及重要性,并对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12.
洞庭湖区杨小舟蛾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7-2009年研究了洞庭湖地区杨树主要食叶害虫杨小舟蛾的生物学特性.该虫在洞庭湖地区一年发生7~8代,以蛹在地面枯枝落叶层、疏松浅土层或缝隙中越冬.第1~7代平均历期分别为39 d、28 d、26 d、23 d、25 d、29 d、32 d.4月上中旬、5月中旬、6月上中旬、7月上中旬、8月上旬、8月下旬、9月中...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塞罕坝地区樟子松人工林生长状况及生物量大小,给该地区樟子松林的经营及生态功能的评价提供科学依据,建立了该地区樟子松生物量模型,并对樟子松林生物量的大小及其分配规律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单株各器官生物量的最优模型形式均为CAR类型,且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分别为W_干=0.026 8 D~(2.643 6)、W_枝=0.061 2 D~(1.862 7)、W_叶=0.112 4 D~(1.542 9)、W_果=0.000 04 D~(3.311)和W_整=0.093 D~(2.342 9);I地位级樟子松平均单株生物量明显高于II地位级,但林分总生物量则相反;与其他分布地区相比,该地区樟子松林生物量处于较高水平;樟子松生物量分配由高到低依次为干、枝、叶、果,其所占比重分别为50.87%~80.66%、10.76%~23.54%、7.31%~24.28%和0.34%~1.25%;树干生物量所占比重随林分年龄及胸径的增加而增加,枝和叶所占比例则随林分年龄和胸径的增加而逐渐下降。  相似文献   

14.
以2002年塞罕坝机械林场第3次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为基础,对塞罕坝机械林场林地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依据区域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需要,提出从空间和时间上对林地资源进行保护、利用和开发,进而科学、高效、合理利用林地资源,保障林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对塞罕坝机械林场8个林分类型108个林班的地表森林可燃物组成、载量、含水率等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落叶松成林和幼林、樟子松成林和幼林、针叶混交林、桦次生林等林分地表可燃物以枯落物为主,栎次生林和灌木林地表可燃物由枯落物与灌木组成,未成林地与草地可燃物以草本植物为主;地表可燃物载量依次为落叶松成林〉落叶松幼林〉针叶混交林〉樟子松成林〉樟子松未成林〉针阔混交林〉桦次生林〉樟子松幼林〉落叶松未成林〉灌木林〉栎次生林〉草地;草地与栎次生林的含水率最低,着火点也最低,火险危险程度最高;将现有林分按燃烧类型划分为5个类型20个亚类,全场地表可燃物总载量约为2.5×10^6t。  相似文献   

16.
为确定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合理的间伐强度和具体的抚育措施,对不同抚育间伐强度下华北落叶松人工林林木胸径、单位面积蓄积量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间伐强度的加大,林木生长的指标胸径和蓄积量均呈上升后平缓的趋势;平均胸径的生长量变化依次为,间伐强度40%>间伐强度60%>间伐强度20%>间伐强度0;平均蓄积量的生长量变化依次为,间伐强度60%>间伐强度40%>间伐强度20%>间伐强度0。通过综合分析抚育的效果,保留蓄积为90~145m3/hm2(间伐强度40%~60%)的样地内抚育效果表现最好。  相似文献   

17.
在种源收集的基础上,通过对牛大力的根、茎、叶、花、果等形态特征的观察,以及引种地区的环境因素和牛大力生长参数的记录和分析,概述了牛大力的生物学特性和栽培管护措施.  相似文献   

18.
针对塞罕坝地区3.5万hm2华北落叶松人工林,从迹地更新的树种选择方面,系统研究和总结了塞罕坝地区人工林采伐迹地更新的可供选择树种,探索出了不同立地条件下人工林迹地更新的树种选择问题。对塞罕坝机械林场人工林迹地更新技术的研究结果表明,人工林采伐迹地更新的树种选择问题,其核心问题是适地适树问题,特别是选树适地。在塞罕坝机械林场的大部分地区,华北落叶松一代林的生长表现和经济效益均明显优于其他乔木树种。在华北落叶松一代人工林采伐迹地上进行连作,尽管其表现明显优于其他供试乔木树种,但还是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衰退的问题。在华北落叶松人工林一代林的采伐迹地上进行更新造林,首选树种仍为华北落叶松,但第三代人工林是否还可以将其作为首选,需要进一步研究论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