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霉菌毒素的危害及抗氧化剂对动物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霉菌毒素对饲料和饲料原料的污染极其严重,对动物和人类的健康造成严重的危害。霉菌毒素因具有肝毒性、遗传毒性,对免疫功能具有抑制作用,从而引起动物和人类多种急慢性疾病,而造成机体氧化损伤是霉菌毒素对动物和人类产生毒副作用的主要机制之一。国内外研究表明,抗氧化剂的添加能有效地降低霉菌毒素对动物造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霉菌毒素是一种存在于动物饲料和饲料原料中的抗营养因子,是由不同类属的真菌所产生的结构各异的二级代谢产物。霉菌毒素是霉菌的有毒代谢产物,对动物机体最重要的危害作用是抑制动物机体的免疫机能,导致动物生  相似文献   

3.
一直以来霉菌毒素严重影响着我国饲料行业发展,给畜牧业发展带来巨大损失,针对当前霉菌毒素广泛存在并影响畜牧业健康发展的情况下,从霉菌毒素对动物机体免疫系统造成损害的机理、造成疫苗免疫失败现象及霉菌毒素预防等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4.
<正>1霉菌毒素对动物机体的免疫危害霉菌毒素对畜禽的核心毒害作用是破坏机体免疫系统的平衡,主要通过抑制免疫应答及干扰免疫系统的调节,降低免疫器官比如脾脏、胸腺的质量或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的生物活性,各种抗体及免疫蛋白的生物合成,减弱某些干扰素及抗体的生物活性,弱化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  相似文献   

5.
饲料中霉菌毒素对动物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正>饲料霉变的典型特征是产生霉菌毒素,可造成高达10%的经济损失,是饲料工业和畜牧业生产中不可忽视的问题。霉菌毒素对动物的影响,除导致急性中毒和死亡外,更重要的是产生不易被发现的机体免疫  相似文献   

6.
霉菌毒素属于霉菌次级代谢产物,具有种类多、分布广、毒性大的特点.霉菌毒素作为畜牧业中的"隐形杀手",不仅严重降低了饲料品质,而且常存在于饲料原料中,影响动物机体健康,直接或间接造成食品安全问题.肠道作为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对霉菌毒素的刺激具有强烈的抵御和免疫作用,同时也深受霉菌毒素的损伤.玉米是主要的饲料原料之一,而黄...  相似文献   

7.
<正>(一)导致猪免疫抑制疾病的原因1.营养因素。各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是动物机体免疫器官发育,淋巴细胞分化、增殖,受体表达、活化及合成抗体和补体的必需物质,若缺乏、过多或各成分间搭配不当,就会诱发猪发生继发性免疫缺陷。2.霉菌毒素中毒。霉菌毒素的危害是对动物机体免疫系统的  相似文献   

8.
霉菌毒素对家禽免疫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 黄曲霉毒素B1(Aflatoxin B1)黄曲霉毒素B1(AfB1)是研究得最多的霉菌毒素。它对各种动物的免疫应答反应均产生抑制作用,作用机理尚不十分清楚。但大量实验表明:AfB1可通过减少胸腺的重量和外周T细胞的数量抑制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此外,已证明当日粮中黄曲霉毒素的浓度达到0.5 mg/kg时,禽类体内补体的活性减弱,但抗体反应并不改变。高浓度的黄曲霉毒素能通过降低抗体的效价以干扰免疫接种。2 赭曲霉毒素(Ochratoxin)已经证明赭曲霉毒素A对免疫功能有抑制作用。普遍认为赭曲霉毒素A对某些特定的免疫细胞(特别是对淋巴细胞)起作用…  相似文献   

9.
霉菌毒素给养猪生产带来的危害已被广为认可,猪只摄入霉菌毒素污染的饲粮后,会表现出各种症状。并且,不同条件下霉菌毒素引发的症状也不尽相同,但主要集中体现在抑制免疫和降低生产性能。霉菌毒素对动物健康和繁殖力的影响程度与霉菌毒素间互作、动物种类和环境因素相关。不同动物对霉菌毒素的敏感程度不一,猪最为敏感,尤其是对母猪繁殖力的影响。目前,霉菌毒素对母猪繁殖力的影响已备受关注。  相似文献   

10.
孙晓蒙  刘娜  杨琳 《中国猪业》2020,15(1):50-52
霉菌毒素为霉菌产生的具有毒性的次级代谢产物,会对动物机体造成不可逆转的损伤。而物理吸附蒙脱石为市场上常见的吸附霉菌毒素物质之一,能高效吸附霉菌毒素。本文阐述了饲料霉菌毒素的种类、动物采食后的临床表现,介绍了吸附剂蒙脱石的类型、作用机理及猪场应用后的情况,以期为养殖场在预防饲料霉菌毒素方面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的毒性作用及其机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eoxynivalenol,DON)是谷物中最为常见的一种真菌毒素,其降低畜禽的生产性能,并且对动物免疫系统、细胞信号传导和基因的表达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本文从DON的物理特性、代谢,尤其是其对动物采食量、免疫系统、肠道功能、细胞凋亡、基因表达和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s)信号通路等方面的影响及机理以及降解的一般方法作一综述,以期为DON的进一步研究和谷物中DON的降解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T-2毒素是一种毒性作用很强的霉菌毒素,是以镰刀菌属为主要产毒菌株所产生的一种A类单端孢霉烯族毒素,在多种谷物中的污染水平较高,通过食物摄入后在人类和动物机体内产生一系列毒性作用,严重威胁人类和动物的健康。论文从T-2毒素的理化性质、产毒菌株、毒性作用及对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进行了简述,重点介绍了T-2毒素在免疫系统、消化系统和肝脏毒性、神经和皮肤毒性、血液毒性、生殖毒性方面的研究进展,以及T-2毒素通过线粒体信号通路介导细胞凋亡机制的研究进展,为T-2毒素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由于我国配合饲料中霉菌毒素污染现象较为严重,因此向饲料中添加霉菌毒素脱毒剂就成为目前畜禽生产中应用最为广泛的霉菌毒素脱毒方法之一。常用的霉菌毒素脱毒剂主要包括霉菌毒素吸附剂和生物酶解毒剂。对饲料霉菌毒素脱毒剂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以期为开发高效、广谱、保营养的霉菌毒素脱毒剂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Deoxynivalenol (DON), a mycotoxin produced by Fusarium spp., is a frequent contaminant of cereals. Because of their rich cereal diet, pigs could be exposed to this mycotoxin. Pigs are among the animal species showing the greatest sensitivity to DON. Effects of intermediate to high levels of DON on pigs are well known and include feed refusal, decreased feed intake, and alteration of the immune response. Effects of low levels of DON, which are commonly detected in contaminated feed, remain unknown.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a diet naturally contaminated with a low concentration of DON (0, 280, 560, or 840 microg/kg of feed) on performance of weanling piglets and on 34 hematological, biochemical, and immune variables. Low doses of DON did not alter the animal performances (feed intake and BW gain). Such low levels of DON did not modify the 9 hematological variables measured (including white blood cell, red blood cell, and platelet counts, relative numbers of neutrophils and lymphocytes, and hematocrit and hemoglobin concentrations) or the 18 biochemical variables tested (including cations, glucose, urea, creatinine, bilirubin, cholesterol and triglyceride concentrations, and plasma enzyme activity). Similarly, no effect of low doses of DON was observed on the immune responses of the animals (immunoglobulin subset concentration, lymphocyte proliferation, and cytokine production).  相似文献   

15.
T-2毒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T-2毒素是污染我国饲料的主要霉菌毒素,主要危害动物的造血组织和免疫器官,引起出血性综合征,出现白细胞减少、贫血,使胃肠道功能受损等,对畜禽健康和畜牧业生产的危害很大.本文主要从T-2毒素的一般性质、产毒菌株、毒性效应、毒性机制及预防控制等方面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16.
霉菌毒素是由不同种属真菌产生的次级代谢物,其对多种动物(包括人在内)具有显著毒性效果,如降低畜禽生产性能、损害脏器功能、影响机体免疫功能、造成细胞和DNA氧化损伤,甚至导致动物死亡等。饲料及其原料霉菌毒素污染是一个广泛的、全球性的问题,既可在作物田间生长时产生,也可在仓储期间产生,给畜禽养殖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防控霉菌生长及去除饲料中霉菌毒素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实际上,不同霉菌毒素对不同动物的损害具有差异性,而在畜禽养殖过程中添加适当物质(如蒙脱石和酶制剂等)可有效抑制霉菌毒素活性,缓解霉菌毒素的毒性。作者详细论述了玉米赤霉烯酮、烟曲霉毒素、呕吐毒素、T-2毒素、黄曲霉毒素和烟曲霉毒素对畜禽的危害,并从物理、化学、生物角度介绍了削减饲料及其原料中霉菌毒素的方法,旨在为合理有效防控霉菌毒素毒害及保障畜禽健康养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霉菌毒素的广泛存在对动物及人的健康产生严重的威胁,霉菌毒素降解剂可降解霉菌毒素,减少其对动物和人的危害,目前国内外对霉菌毒素降解进行了深入研究。作者主要对霉菌毒素的危害、霉菌毒素降解剂的分类及其在饲料中的应用进行综述,以期为霉菌毒素研究者提供较新的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8.
In vitro effect of T-2 mycotoxin on the immune response of mice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e in vitro biologic effects of T-2 mycotoxin on the immune response of mice was undertaken. Twenty nanograms of toxin abrogated the immune response to the T-dependent antigen sheep RBC, whereas a partial response was observed when 2 ng was used. Analysis of cell culture viabilities indicated that cell death occurred with toxin doses that coincided with the diminished immune responses. A similar decreased response was observed against the T-independent antigen, TNP-lipopolysaccharide, indicating toxic effects on both B and T lymphocyte populations. Delay of toxin administration as much as 116 hours of the 120-hour incubation period still resulted in a substantially diminished immune response, indicating the toxin acts on both the afferent and efferent immune systems. Equal effects were observed for mice of the b, d, and k haplotype, indicating no apparent strain variability in sensitivity to T-2 mycotoxin effects. Thes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2 mycotoxin can modulate the immune response, and that this modulation is attributable to direct toxic effects on the cells of the immune system.  相似文献   

19.
日粮营养调控动物肠道黏膜免疫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肠道黏膜免疫是动物机体防止感染的第一防线 ,是整个动物机体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 ,营养因子的调控是维持其正常结构和生理功能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综述了动物肠道黏膜免疫系统的组成、肠道黏膜免疫系统的免疫机制以及其营养调控  相似文献   

20.
2006~2007年中国饲料及饲料原料霉菌毒素污染调查报告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作者评估了2006年和2007年上半年我国饲料原料和全价饲料中6种主要霉菌毒素的检出水平和分布特点,得出如下结论:①我国饲料原料和全价饲料中超标率和检出水平最高的霉菌毒素是玉米赤霉烯酮、烟曲霉毒素和呕吐毒素(田间型毒素)。人们一直重视的黄曲霉毒素(仓储型毒素)超标率和检出水平均比较低;②饲料原料和全价饲料中多种霉菌毒素往往同时存在,由于不同毒素间具有协同作用,将加剧毒素的毒性作用和中毒症状的严重程度;③副产品原料,特别是玉米副产品如干燥酒糟(DDGS)和玉米蛋白粉中霉菌毒素的污染非常严重;④与单一能量和蛋白质饲料原料相比,全价饲料中的多种霉菌毒素的检出水平才是相对比较准确和客观的控制指标;⑤控制霉菌毒素危害的最经济有效的措施是控制原料质量和使用有效的霉菌毒素吸附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