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及其在水稻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植物育种中分子标记最直接的用途是对性状进行辅助选择(MAS),也就是利用目标性状基因与分子标记之间的紧密连锁关系进行间接选择.MAS不受其它基因效应和环境因素的影响,是对目标性状在分子水平上的一种选择,因此选择结果十分可靠,同时又可避免等位基因间显隐性关系的干扰.MAS一般可在育种早代时期完成,从而大大缩短育种周期,已引起育种学家的广泛关注.该文主要就MAS在不同育种程序中和不同类型目标性状(质量性状和数量性状)进行选择时应用的基本原理进行了阐述,并简要综述了水稻MAS育种所得的一些具体成果. 相似文献
4.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在玉米育种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给玉米育种提供了新的途径,促进了玉米育种的发展。对玉米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的研究进展、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6.
揭示全球玉米分子育种技术发展态势,旨在为国内玉米分子育种领域相关从业人员在科研或产业化方面提供参考。利用文献计量法,结合专家咨询和调研分析,针对全球玉米分子育种的专利年代趋势、技术生命周期、主要来源和受理国家/地区、主要专利权人、技术主题分布进行分析。为阐释典型机构的技术发展历程,依据专利间的相互引证关系,绘制该领域重要专利权人——杜邦公司的技术路线图。最后利用Emergency Indicator算法对专利标题和摘要中的主题词进行创新性得分计算,预测该领域的新兴技术。结果表明,全球玉米分子育种正处于稳步发展阶段,美国是该领域主要的技术来源国家,同时也是主要的技术流向市场,中国专利数量排名第二,但专利质量和海外布局意识有待提高;大型跨国企业是创新技术的主要来源机构,技术体系完善;转基因技术是目前应用最多的育种技术,加倍单倍体、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单倍体诱导等技术为该领域的新兴技术,值得关注。中国应加大对玉米分子育种的扶持力度,捕捉技术空白点提升专利质量和技术竞争力,同时积极推进专利技术在国际市场的布局。 相似文献
7.
试析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在松材线虫病防控中的优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松树的重要性及松材线虫病的发生,分析了松材线虫的为害、防治现状,发现目前的防治措施及不足,进而讨论了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对松树改良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9.
10.
作物育种新技术:DNA标记辅助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生产的关键是选用优良品种。一个理想的优良品种不仅产量高、品质好,而且抗病虫、抗逆性强。将不同品种各自具有的优良性状通过杂交集中到一个品种中,一直是作物育种家们的主要工作目标。在传统的育种工作中,育种家们首先进行品种或品系间的杂交,然后从分离后代中通过表型观察选择理想的重组基因型。但一些重要性状如抗性、品质等的表型观测十分困难,多数是数量性状,易受环境影响,这就注定传统育种工作是一个周期长、难度大、耗费多、结果难预料的过程。长期以来,育种家们试图利用遗传标记辅助育种,但早期的遗传标记各自具有一些弱点,新近发展的DNA标记才成为最有成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