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为筛选防治蓟马的有效植物源杀虫剂,以缓解目前黄瓜生产中存在的适用杀虫剂品种少和抗药性严重等问题.对3种植物源杀虫剂的2个浓度梯度防效进行了大田比较试验.结果表明,1%苦参碱可溶液剂和0.5%藜芦碱可湿性粉剂的防效表现较好,药后7 d防效达90%以上,能够有效控制田间蓟马的为害.另外,苦参碱(500倍液)和藜芦碱(600倍液)低浓度施用时的防效与吡虫啉和多杀菌素等常用杀虫剂防效相当.苦参碱和藜芦碱均具有较好的速效性和持效性,可在早期发生较轻时代替吡虫啉等常规化学药剂,且生产上推荐使用低浓度用药量.  相似文献   

2.
赵荣华  陈光  蔡军社  白世践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9):8446-8446,8448
[目的]筛选适合吐鲁番地区防治葡萄叶蝉(Erythroneura apicalis Nawa)的植物源杀虫剂。[方法]研究了苦参碱、藜芦碱、除虫菊素3种植物源杀虫剂对葡萄叶蝉的防治效果。[结果]除虫菊素在葡萄叶蝉的防治上最有效,除虫菊素的防效药后1 d即可达97.79%,药后3 d达100%,药后11 d防效未改变;苦参碱和藜芦碱对葡萄叶蝉的防治均有明显效果,药后9 d防效均超过50%。[结论]苦参碱、藜芦碱、除虫菊素3种植物源杀虫剂均可作为防治葡萄叶蝉的有效药剂。  相似文献   

3.
选择生产中常用的噻虫嗪、啶虫脒、乙基多杀菌素、虫螨腈、吡蚜酮和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6种杀虫剂,研究其对葡萄蓟马的田间防治效果。田间药效表明,乙基多杀菌素、噻虫嗪、虫螨腈、啶虫脒和吡蚜酮5种杀虫剂对葡萄蓟马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药后3 d的防效在79.3%~91.3%,且对葡萄安全,可用于防治葡萄蓟马,建议在葡萄蓟马发生初期的早晨或傍晚均匀喷雾施于葡萄叶片正反面。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7种植物源活性成分对百香果蓟马毒力和诱驱行为,采用室内毒力测定方法测定植物源活性成分对百香果蓟马的毒力,应用嗅觉仪检测植物源活性成分对百香果蓟马的驱避性。结果表明,7种植物源成分对百香果蓟马毒力为:马鞭草烯酮(LC50=157.359 mg·L-1)>丁香酚(LC50=312.678 mg·L-1)>D-柠檬烯(LC50=370.241 mg·L-1)>臭椿酮(LC50=421.410 mg·L-1)>茉莉酸甲酯(LC50=2 704.755 mg·L-1)>香茅醛>(LC50=5 105.572 mg·L-1)>槟榔碱(LC50=5 554.923 mg·L-1);7种植物源成分对百香果蓟马诱驱行为表现为,D-柠檬烯对蓟马有显著的吸...  相似文献   

5.
采用浸叶法测定了溴氰虫酰胺、呋虫胺、氟啶虫胺腈、噻虫啉4种新型杀虫剂对西花蓟马2龄若虫的室内毒力,为西花蓟马的防控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药剂处理24 h后,10%溴氰虫酰胺OD、20%呋虫胺SG、50%氟啶虫胺腈WG和48%噻虫啉SC对西花蓟马2龄若虫的LC50值分别为5.972、6.644、10.468和27.848 mg/L;药剂处理72 h后,10%溴氰虫酰胺OD、20%呋虫胺SG、50%氟啶虫胺腈WG和48%噻虫啉SC对西花蓟马2龄若虫的LC50值分别为3.522、5.851、9.226和25.726 mg/L,溴氰虫酰胺的毒力较高。  相似文献   

6.
我国植物源杀虫剂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植物源杀虫剂(Botanlcal tnsecticides)是一类利用含有杀虫活性物质的植物的某些部分或提取的有效成分而制成的杀虫剂^[1]。具有高效、低毒或无毒、无污染、选择性高、不使害虫产生抗药性等优点,符合农药从传统的有机化学物质向“环境和谐农药”(Enviroment acccptable/fricndly pcsticides)或“生物合理性农药”(Biorational pesticidcs)转化的发展趋势。目前,对植物源杀虫剂的研究和开发成为新型杀虫剂的创新点。我国对此已进行了较深入地研究,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相似文献   

7.
植物源杀虫剂研究进展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对植物源杀虫剂的研究概况进行了综述,从杀虫植物资源研究、有效成分研究、生物活性及作用方式研究、植物源杀虫剂的开发利用几个方面系统地介绍了植物源杀虫剂的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8.
几种植物源杀虫剂对小菜蛾防效的初步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研究几种植物源杀虫剂对十字花科害虫小菜蛾的防治效果,为无公害绿色农业、有机蔬菜的生产和低毒生物农药的研发提供指导。采用叶片浸渍法对植物提取液的杀虫活性进行初步测定,并对初筛效果好的川楝、苦参、丁香、番茄提取液做毒力测定。结果表明:植物提取液中川楝籽表现出较好的杀虫活性,小菜蛾死亡率接近90%,其它植物提取液对小菜蛾死亡率均在30%左右。川楝提取液药效测定的结果为浓度越高杀虫的效果越好。810倍的溶液对小菜蛾基本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9.
中国植物源杀虫剂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倪斌 《安徽农学通报》2007,13(17):155-155,99
植物源杀虫剂具有安全、低毒、高效和无抗药性等优势,已经成为当前农药研究的热点.本文主要综述了中国植物源杀虫剂的资源、活性成分,并对其优缺点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0.
研究8种杀虫剂对甜瓜蓟马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在供试浓度下,60 g·L-1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10%溴氰虫酰胺可分散油悬浮剂和25%噻虫嗪可分散粒剂对甜瓜蓟马的防治效果好,药后7 d的防效高达97%以上。30%烯啶虫胺可分散粒剂、20%啶虫脒可溶粉剂和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对甜瓜蓟马的防治效果较好,药后7 d的防效为78.7%~82.8%。22.4%螺虫乙酯悬浮剂和10%虫螨腈悬浮剂对甜瓜蓟马的防治效果相对较差,药后7 d的防效分别为39.5%和54.6%。建议在甜瓜生产中使用60 g·L-1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10%溴氰虫酰胺可分散油悬浮剂和25%噻虫嗪可分散粒剂来防治蓟马。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分月扇舟蛾的生物控制途径。[方法]测定了1%苦皮藤素乳油、0.3%印楝素乳油、苏芸金杆菌(Bt)和分月扇舟蛾颗粒体病毒对分月扇舟蛾幼虫的毒力及林间防治效果。[结果]1%苦皮藤素乳油1 000倍液、1.26×107芽孢/ml Bt悬液和1.36×108颗粒体/ml颗粒体病毒悬液对分月扇舟蛾3龄幼虫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92.17%、92.53%和91.07%。林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1%苦皮藤素乳油1 000倍液和1.26×107芽孢/ml Bt悬液的校正死亡率分别达83.53%~86.59%和84.05%~86.13%,1.52×108颗粒体/ml颗粒体病毒的校正死亡率达89%以上。[结论]为分月扇舟蛾种群数量的生物调控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2.
3种植物源杀虫剂防治蚜虫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有效防治蚜虫危害,减轻杀虫剂对环境的污染,实现科学防治和可持续发展。[方法]用神雨、神麻和百麻3种植物源杀虫剂对各种蚜虫进行室内杀虫效果试验,并以氧化乐果和喷可杀2种化学农药做杀蚜效果对比。[结果]3种植物源杀虫剂能够达到与化学农药相当的防治效果。其中,神雨对槐蚜、菊花蚜、桃大粉蚜、禾蚜和麦蚜等蚜虫的杀虫效果尤其显著。[结论]神雨可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筛选出对白星花金龟较理想的植物源杀虫剂.白星花金龟近几年在葡萄上造成严重危害,大量使用化学农药不但影响葡萄的品质,而且对人类健康构成隐患,与当今大力发展绿色和有机葡萄生产不协调.[方法I采用触杀和W毒两种方法,对0.3;苦参碱水剂(Mat rine)、5;天然除虫菊素乳油(pyrethrina)和0.3;印棟素乳油(Azadirachtin)三种植物源杀虫剂进行室内毒力测定,并与5;吡虫啉乳油(Imidacloprid)进行比较.[结果]四种杀虫剂对白星花金龟的胃毒毒力比触杀毒力高.各药剂对白星花金龟胃毒毒力大小排序:5;吡虫啉乳油(LC50值为5.456 mg/L)>0.36;苦参碱水剂(LC50值为10.557 mg/L)>5;天然除虫菊素乳油(LC50值为15.079 mg/L)>0.3;印棟素乳油(LC50值为23.459 mg/L),[结论]5;吡虫啉乳油可用于绿色食品生产中白星花金龟的防治,0.36;苦参碱水剂和5;天然除虫菊素乳油则可以纳人绿色和有机食品生产中对白星花金龟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4.
几种药剂对银杏大蚕蛾的药效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室内毒力测定和田间药效试验证明,氧化乐果等9种药剂对银杏大蚕蛾1、2龄幼虫具有良好的防效.不同药剂对银杏大蚕蛾幼虫的LD50不同,以氧化乐果的毒力最弱,其对1龄幼虫的LD50为7.93×10-4,对2龄幼虫的LD50为1.926×10-3;以贝塔-氟氯氰菊酯的毒力最强,其对1龄幼虫的LD50为5.398×10-8,相对毒力为14690.63,对2龄幼虫的LD50为9.073×10-8,相对毒力为21234.84.同一种药剂随着虫龄的增大其毒力有所降低,不同药剂毒力降低的倍数不同,降低倍数在1.33~14.75之间,毒力曲线可以作为相对敏感基线.田间防治银杏大蚕蛾1~3龄幼虫第1天的药效为50%~90%,第3天在60%~100%之间,第7天在80%~100%之间,其中有机磷类农药的药效较好,为65%~90%;菊酯类农药的药效最好,为80%~100%.  相似文献   

15.
虱螨脲亚致死剂量对棉铃虫生长发育和繁殖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虱螨脲亚致死剂量处理棉铃虫1龄幼虫和3龄幼虫,结果表明:虱螨脲具有较强后效性,能降低棉铃虫化蛹率、羽化率、产卵量,提高畸形蛹、畸形蛾比例.1龄幼虫按0.1和0.2 mg/kg一次饲毒后,化蛹率分别为20.00%和15.50%,与对照相比显著降低;处理代雌、雄成虫羽化率分别下降6.50%、9.91%和18.48%、21.76%,雌、雄畸形蛾率分别上升15.61%、12.71%和27.55%、19.50%,产卵量下降34.06%和36.50%.第2、3代与第1代相比,化蛹率、羽化率、产卵量、卵孵化率逐渐有所提高,畸形蛹率、畸形蛾率降低,但与对照仍存在差异,表明虱螨脲对试虫的影响随世代延续而减弱,但至少可持续到第3代,且随用药剂量提高,其影响加大.与1龄幼虫饲毒结果相比,对3龄幼虫的影响程度相对较小,但趋势一致.  相似文献   

16.
几种植物源农药对2种茶树害虫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顺玉  尹健  马俊义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1):12727-12729
[目的]研究几种植物源农药防治2种茶树害虫的药效。[方法]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在茶尺蠖低龄幼虫和茶小绿叶蝉高峰期喷施不同浓度的植物源农药,药后1、3、7、10d调查虫口减退率和防治效果。[结果]7.5%鱼藤酮乳油800倍液防治茶尺蠖速效性最好;0.5%藜芦碱可溶性液剂800倍液防治茶小绿叶蝉效果最好。0.5%藜芦碱可溶性液剂、0.2%苦皮藤乳油、0.3%苦参碱水剂和7.5%鱼藤酮乳油均可选择用于防治茶尺蠖;0.5%藜芦碱可溶性液剂、0.2%苦皮藤乳油、0.3%印楝素乳油、0.3%苦参碱水剂和7.5%鱼藤酮乳油均可选择用于防治茶小绿叶蝉,其中0.3%印楝素乳油600倍液防治茶小绿叶蝉的持效性最好,药后7d防效达100%。[结论]研究结果为植物源农药在有机茶园害虫防治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3种生物农药和3种化学药剂对马铃薯晚疫病菌、早疫病菌和黑痣病菌的室内毒力.结果 表明:100万孢子/g寡雄腐霉WP对晚疫病菌、早疫病菌和黑痣病菌毒力较好,其EC50分别为0.0412 μg/mL、0.0001 μg/mL和0.0520 μg/mL;0.3%四霉素AS对3种马铃薯病害病原菌的EC50分别...  相似文献   

18.
[目的]筛选出有效防治枸杞蓟马的生物药剂.[方法]通过室内毒力测定和田间药效试验研究6种生物药剂对枸杞蓟马的防治效果.[结果]生物药剂6%乙基多杀菌素、0.4%蛇床子素和0.01%斑蟊素对枸杞蓟马具有较好的控制作用,尤其是6%乙基多杀菌素不仅速效性好而且持效期长,药后7d防效为96.43%,药后14 d防效达72.44%.[结论]6%乙基多杀菌素、0.4%蛇床子素和0.01%斑蟊素是防治枸杞蓟马的理想生物药剂,可在生产中示范和应用.  相似文献   

19.
李万明 《安徽农业科学》2017,45(36):146-148
[目的]筛选冬季清园时防治菱纹叶蝉有效药剂。[方法]通过室内毒力测定试验和田间防效试验研究了印楝素等5种植物源杀虫剂对菱纹叶蝉的防治效果。[结果]冬季清园使用0.5%藜芦碱可溶性液剂防治菱纹叶蝉,持效期长,可维持10~14 d,使用0.3%印楝素乳油持效期为7 d,菱纹叶蝉对它们十分敏感,是防治菱纹叶蝉比较理想的药剂,适宜推广;生产上推荐使用0.5%藜芦碱可溶性液剂1 000倍稀释液和0.3%印楝素乳油600倍稀释液冬春伐时防治菱纹叶蝉,可有效降低越冬基数。采用1.1%百部·楝·烟乳油防治桑树上菱纹叶蝉,不仅使用量低,而且残效消解快,无残留,不污染环境,建议在第1代菱纹叶蝉发生期使用1.1%百部·楝·烟乳油1 200倍稀释液。[结论]试验结果为菱纹叶蝉的有效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